内容推荐 《阿根廷迷思》介绍了阿根廷人的近百个个流布甚广的观念,作者称之为“阿根廷神话”,其实表达的是阿根廷人心底的各种困惑,涵盖了历史、文化、政治等各个方面。 比如阿根廷是一个欧洲国家,还是一个美洲国家;阿根廷资源丰富,本应该成为澳大利亚或加拿大,但为什么没有;阿根廷看上去似乎没有种族主义,但为什么没有其他拉美国家那么多有色人种;探戈号称阿根廷的音乐符号,但会跳探戈的人却很少…… 作者以轻松的笔触介绍了这些迷思的由来,但诉求却是严肃而沉痛的。作者痛惜于将近一个世纪的停滞,感叹阿根廷就像一个拒绝醒来的迷梦,不弄清楚阿根廷人到底是谁,这个国家就没有办法向前发展。 作者简介 侯健,1987年生,山东青岛人,文学博士,西安外国语大学欧洲学院西班牙语专业教师,拉丁美洲研究中心成员,中国拉丁美洲学会理事。译有巴尔加斯·略萨的《五个街角》《普林斯顿文学课》,哈维尔·塞尔卡斯的《萨拉米斯的士兵》,马丁·卡帕罗斯的《饥饿》,豪尔赫·卡里翁的《书店漫游》,卡内克·桑切斯·格瓦拉的《33场革命》,保丽娜·弗洛雷斯的《最后假期》等书。 目录 中文版前言 0 关于阿根廷的民族性 为了说而说 关于神话 1 爱国神话 阿根廷是欧洲国家? 国家的概念建立于国土之上? 阿根廷该占有拉普拉塔总督区的土地 玻利维亚和巴拉圭是印第安国家 巴西,一个充斥着黑人、沙滩和狂欢节的国家 乌拉圭是阿根廷的一个省 在拉丁美洲那边 拉丁美洲的兄弟情谊 拉丁美洲就是马孔多 我们要赢了! 坚定不移的阿根廷民族性 2 衰落神话 所有过去的时光都更好 阿根廷注定要成为伟大国家,它本该成为加拿大或 澳大利亚那样的国家 我们应当追随智利模式 看看巴西:他们在国家政策方面做得确实更好 我们注定要迎来灾难 应当在新的基础上重建阿根廷 阿根廷政治家们应该制定一份“蒙克洛亚协定” “真是个狗屎一样的国家”“阿根廷只有一条出路 埃塞萨机场” 阿根廷发展不好是阿根廷人的性格决定的 不生气你就输了 3 民族神话 民族的即纳粹的 我们是世界公民,我们理应具有超越国土界限的爱 在全世界范围内,民族的概念正在消失 4 种族神话 阿根廷没有种族主义问题(因为这里没有黑人) 一个“没有黑人”的国家却有一半人口是 “小黑头” 一个没有印第安人的国家 新一波移民来自玻利维亚和巴拉圭 在阿根廷民族融合时期,所有移民都阿根廷化了 阿根廷人都是乘船而来的 我们是种族的熔炉 血统决定文化 5 文化神话 阿根廷的母国是西班牙 阿根廷是个天主教国家 探戈是民族音乐 阿根廷是政治化的民族 6 首都VS内陆的神话 上帝无处不在,但住在布宜诺斯艾利斯 布宜诺斯艾利斯人统治着这个国家 有两个阿根廷 7 无辜社会神话 “我被他们害惨了”“是他们的错” 腐败的是别人 阿根廷社会是无辜的受害者,罪魁祸首是政府 政变和独裁都只有军人参与 8 愚蠢国家神话 政府处于消失的进程中 政府无法有效管理企业 私有企业运转高效,公有企业漫不经心 我们应当模仿那些发展势头良好的国家 如果想要企业发展起来,我们就需要明确的规则 9 税务神话 在阿根廷,唯一一个纳税的蠢货就是我 我们交的税都被贪污犯卷走了 让有钱人缴税去吧 电话费是最贵的税 10 庇隆主义神话 庇隆是个暴君 只有庇隆主义者才能理解庇隆主义 用“木地板”烤肉 为一块香肠三明治游行 穷人们投票是为了利益交换 所有对正义党或工会的批评都是“大猩猩做派” 11 工会与社会斗争神话 如今,社会阶级和传统组织形式都已 不复存在了 穷人和劳动人民能够出于任何原因闹罢工 工会是阿根廷发展的障碍 在民主国家存在着惠泽所有人的政治自由 12 世界粮仓神话 农村创造出了阿根廷大部分的财富 生活在农村的人都很有钱 经济增长能够解决阿根廷的社会问题 13 媒体权力神话 媒体反映现实 媒体创造现实 媒体没有影响力,消费者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 解读信息 新技术使交流更民主了 所有媒体都有特定的政治身份 政治只在媒体中存在 14 虚假平等主义神话 我们都是中产阶级 所有人都生来平等 穷人和富人拥有同等机会 我们所有人都是“伟大的教练” 应该向上看齐 结语 神话之地 致谢 拓展阅读书目 序言 得知本书将被译成中文 ,我激动万分。我一直认为 写书就像是往大海里扔漂流 瓶,任何人都有可能接收到 里面的信息。我的漂流瓶能 够来到中国,一直是我的一 个梦想。我同时坚持认为知 识是不同的社会和人民之间 通过对话构建起来的。中国 文化和南美文化差异如此巨 大,因此二者之间的对话也 就势必更加丰富多彩。我们 在不断证实这一观点,因为 在南美的每座重要城市里都 能见到中国公民的身影,他 们住在我们身边,和我们做 同样的工作,上同一所学校 ,分享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 。我们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之 间在经济、社会和文化方面 的联系也日益紧密了。 近年来,阿根廷的中国 研究蓬勃发展,而中国的拉 美研究也进行得如火如茶, 这非常重要,因为建立在互 相了解基础之上的联系将更 加稳固。 这本书是爱国之心的产 物,它要求我以批判性目光 去审视我的祖国。热爱我的 国家与对它提出批评并不矛 盾,反之亦然。实际上这两 件都是我一直在做的事情。 正如读者所见,为了你所受 的苦,也为了你看清的真相 ,你只能以这种方式去批评 你热爱的事物。可有些问题 太深刻了,有时你觉得自己 已经找到了答案,可它却像 流水一般从你的手中游走了 。 这本书建立在一个问题 之上,这个问题可以在任何 一个国家被提出,而且答案 必定各不相同:阿根廷人和 阿根廷的关系是怎样的?为 什么二者之间会存在问题? 为什么阿根廷人喜欢说阿根 廷坏话,甚至他们需要这么 去做? 对,阿根廷人会因为国 家队在世界杯上获得一场胜 利或是梅西打进一粒进球上 街庆祝,可阿根廷人也会在 全国各地的街头焚烧我们那 蓝白相间的国旗,甚至每天 都会烧,就像是在做某种仪 式,他们坚定地声称自己生 活在一个糟糕透顶的国家。 可事实并非如此,无论和其 他哪个国家相比,阿根廷都 绝非一无是处。但是存在着 某种关于阿根廷应当成为什 么样子的武断想象,具体说 来,他们认为阿根廷应该成 为欧洲国家(而且是顶尖的 欧洲国家),于是在人们的 日常语言中,一种落差就出 现了,那种落差存在于“我 们理应成为的样子”和“我们 实际的样子”之间。 这本书是多年调研的成 果,我从七十多句阿根廷人 最常用来描述我们国家的话 语出发,结合客观数据和多 层次的分析,对其进行了系 统性的批评。 我认为《阿根廷迷思》 应该算得上是本有用的书。 我们可以借助书中对涉及阿 根廷发展、移民史、文化、 身份、教育、政府、庇隆主 义或工会运动等方面的社会 信仰及信息的描写来认识阿 根廷。 也许通过本书中译本, 读者们可以找到理解阿根廷 的许多重要线索。例如在拉 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几 乎每个国家都认为和邻国相 比,自己要“更‘白’、更欧化 ”。这是殖民时期的遗留思 想,却延续至今,我们依然 在按照欧洲人、土生白人、 印欧混血种人、印第安人和 非洲后裔的等级顺序来构建 我们的社会。从法律的角度 来看,所有公民都享有同样 的权利,但实际上种族主义 问题依旧严重。就阿根廷来 说,支持欧化身份思想(认 为阿根廷就该是个欧洲国家 的社会信仰)的依然大有人 在。 另一条线索与经济史和 社会史相关。19世纪末、 20世纪初的阿根廷是个以原 材料出口为基础的繁荣经济 体,在世界经济体系中占有 重要地位。由于阿根廷如今 不仅失去了这种地位,连人 均国内生产总值也显著下降 了,所以社会上包括政治界 的一部分人始终把早已过去 的那个时期视作这个国家的 荣耀时代。可是那时的阿根 廷并没有发展工业,社会上 也存在着许多严重问题。20 世纪中叶,阿根廷发展起了 工业,在庇隆执政时期,劳 动人民的权利大大增加了。 在那些年里,社会融合程度 非常高。因此社会上和政治 界又有一些人认为那才是这 个国家历史上最好的岁月。 但是上述两拨人一致认 为阿根廷已经衰败了,因为 1976年出现了残酷的独裁 政权,一时间人人自危(在 阿根廷被称作国家恐怖主义 ),工业体系的大部分遭到 破坏,还欠下了巨额外债。 阿根廷于1983年重归民主 。在经济方面和人权平等方 面经历了数年发展后,阿根 廷又大量欠起了外债,失业 率和贫困率也随之上升。 阿根廷社会因此次体验 到了巨大的失落感,人们怀 疑这个国家是否会拥有光明 的未来,那是人们感到疑惑 迷茫的时期。《阿根廷迷思 》试图证明:那段历史使得 阿根廷人和阿根廷之间的关 系出现了问题,悲观主义情 绪使得人们对阿根廷许多积 极的东西视而不见,如果留 意到这些积极要素的话,我 们完全有理由相信阿根廷会 拥有比现在好得多的未来, 对所有人而言都是如此。这 本书同时还想证实:建设那 种未来有个先决条件,那就 是我们阿根廷人必须要去面 对复杂性,面对细节,理解 阿根廷社会的问题根源,但 同时也要搞清楚阿根廷的真 实实力到底如何。 我希望中国读者能够喜 欢这本书,进而更好地理解 阿根廷。从社会人类学家的 角度来看,我始终坚信不同 社会如果能更好地相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