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旧闻杂忆(修订版)(精)/徐铸成作品 |
内容 | 内容推荐 一代报人徐铸成先生在古稀之年抚今追昔,早年的掌故和近代风云随“意识流”书于笔端:半工半读的北平求学时光、初入报界亲历的政坛往事、《大公报》在十里洋场的波折命运,以及与溥仪、冯玉祥、张学良、龙云等要人的奇遇。诸多细节堪称独家见闻,诸多事件牵动近代中国的历史走向。军政旧事之外,也忆及生活世界,从北平的大栅栏、琉璃厂到天津的“四面钟”,再到京戏圈的人和事,民国早期的文艺风华如影留痕。 导语 60篇文章: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报人徐铸成的私人掌故 作为《大公报》《文汇报》的元老,作者坦言:“写的都是亲身经历,耳闻目睹,不加增饰,不掺入道听途说,对人、对事,都力求其真实。” 追忆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风云人物、传奇故事 徐铸成先生的诸多经历十分传奇,与溥仪、冯玉祥、张学良、龙云等要人的奇遇更是鲜为人知,得见大人物的另一面。报人、政要、知识分子、娱乐场,处处有传奇。 视角独特,难得一见的知识分子侧面 清华园中,学问深而不求名的王国维;名士风骨、社评深入人心的张季鸾;布袍、布鞋、一桌一椅一床一粗麻布方帐已是全部家当的徐凌霄……难以得见的知识分子之侧面。 是报人的成长史,也是不完全的社会史 从第一次看报,到实习生,到采访记者,再到主持笔政,是一代报人的成长历程。从北平的大栅栏、琉璃厂到天津的“四面钟”,以及武汉、香港、上海的诸多见闻,再到京戏圈的人和事,追忆了民国早期风华,也可见世间残酷物语。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旧闻杂忆(修订版)(精)/徐铸成作品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徐铸成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上海三联书店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2677280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22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150 |
出版时间 | 2022-09-01 |
首版时间 | 2022-09-01 |
印刷时间 | 2022-09-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316 |
CIP核字 | 2022107693 |
中图分类号 | I267.1 |
丛书名 | |
印张 | 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