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别把工作当儿戏(提升企业员工工作原动力)/中国式职业精神培训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日本松下幸之助说:一个放弃了责任和忠诚的企业,就会被成功所抛弃,因为责任是保证企业能够正常运行的前提,而忠诚则可以使企业运行得更好。

本书是《中国式职业精神培训丛书》的一本。是将中国改革开发20年来,对成功中国企业的成功管理方法、模式的总结和提炼,是企业教育、培训员工的,非常好的教材。

内容推荐

员工的工作原动力是任何都十分关注和感到棘手的老问题。如果不从根本上提升员工的工作原动力,任何企业的战略目标和规划都是难以实现的。提升员工的工作原动力,核心在于“忠诚”,关键在于“状态”,基础在于“能力”。一个企业能不能发展,最重要的因素是人,即这个企业的员工。而现在很多企业的现实是,员工的忠诚度下降,实行忠诚这个战略规划,就是要让员工明白,忠诚的最大受益者是奉行忠诚的本人!员工不忠诚,就没有用武之地,因为任何企业都不可能使用或重用一个有“反骨”的员工!忠诚的核心竞争力,是其他能力的统帅。员工获得老板信任的重要因素不仅是能力,更是忠诚!忠诚之于员工具有紧迫性,因为员工只有把自己的忠诚奉诚给企业,企业才会给你回报,而不是相反。

目录

忠诚

提升员工工作原动力的核心

1.忠诚是企业的战略核心/2

2.靠忠诚给自己定位

3.忠诚是核心竞争力/16

4.忠诚就是责任/23

5.把忠诚落实在具体行动上/39

6.没有忠诚就没有用武之地/44

状态

提升员工工作原动力的关键

1.拿出做好每件事的工作状态/56

2.不断训练主人翁状态/63

3.把共组当事业,把自己当老板/70

4.激发自我状态,激活工作热情/80

5.敬业是工作状念,状态是竞争力/93

6.没有应有的状态就没有预期的业绩/107

能力

提升员工工作原动力的基础

1.认清自已,不断提高适应能力/128

2.告别个人英雄主义,修炼合作能力/142

3.有效管理时间,提高工作效率/157

4.思路多方法多,机会自然多/169

5.沟通靠能力,把握沟通技巧/182

6.没有足够的能力就没有相应的地位/188

试读章节

3.忠诚是核心竞争力

忠诚是一种品质,是其他所有能力的统帅。没有忠诚,不可能获得企业或老板的重用。

在很多情况下,忠诚仅仅被看成是品德,雨事实上,忠诚不仅是一种品德,更是一种核心能力,是其他所有能力的统帅。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才越来越市场化,因而人才的竞争已经从单纯的技能竞争,转向了品德和技能两方面的竞争。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在所有品质中,忠诚很自然地排在第一位。过去企业任用人时,很多决策者都很看重文凭和经验,只要这两方面还过得去就行了,至于品德方面,常常要求不高,或者不很明显地拿到桌面上来。

可是时代不同了,世界500强企业,特别是私营企业,在选拔人才时,关注的范围扩大了,忠诚已经排在很显著的位置,甚至是第一的位置。

在使用或招聘人才的过程中,很多优秀企业都会通过各种形式测试一个人的忠诚度。如果一旦被认定为忠诚度不足,哪怕拥有一百个博士学位,哪怕是院士,哪怕拥有一千项成功案例,被使用的概率也会大大降低。每个决策者都非常清楚,一个缺乏忠诚的人,不可能为人所用,缺乏一定忠诚度的“能人”一旦背叛,损失无法估量。忠诚,已经成为员工的核心竞争力。

因此,如果希望在现在的岗位上大展宏图,首先必须拿出你忠诚来,否则你可能很快出局。你必须明白,任何企业没有你都能继续运转!

对企业内部要讲忠诚,对客户也必须讲忠诚,讲“信誉”就是其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对客户要遵守“宁可赔钱不失信”的原则。

有的人为了一点蝇头小利,不惜牺牲自己的信誉,结果只能是一蹶不振。南京冠生园是一家老字号,牌子响得很,可就是因为贪图小利——拿过期的馅儿做月饼,结果砸了自己的牌子。

对客户不忠诚、不讲信誉、掺杂弄假,最终害的只能是自己。

应该明白,忠诚是立身之本,是求生存谋发展的重要能力。

生活在社会上的每一个人,都必须跟各种团队、企业和人员相互合作,在这个过程中,忠诚度无疑是重要的能力。如果一个人缺乏必要的忠诚度,企业不会使用你,团队不会接纳你,同事不愿与你共事,朋友亲人不会信任你,那么,你最终将被社会抛弃,成为孤独者和可怜虫。

每个人都应该明白,忠诚是其他能力的统帅。如果缺乏必要的忠诚度,一个人的其他能力,如计划能力、控制能力等能力都将失去用武之地。计划能力、控制能力等形成的能力组合只是“能力的仓库”,而忠诚则是“能力的运输通道”“能力仓库”中的能力,只有通过“能力的运输通道”才能建构“价值仓库”,能力才可能成为有价值的东西。

失去忠诚就失去了用武之地,结果只能是“怨天尤人”,老死山林。

忠诚虽然重要,但也有被忽视的时候,而能力往往被片面地强调。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能力能够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在企业里直接创造效益的是能力,在工作中完成任务的是能力,所以忠诚似乎没有起到直接创造效益和完成任务的作用。可能基于这一点,导致了重能力轻忠诚的趋势。

企业在招聘员工时,关注的是“有什么能力”、“能胜任什么工作”、“有什么特长”等,而不会有“认同企业理念吗”、“理解企业目标吗”等忠诚方面的问题。

什么是人才?人才分两种:一种是社会人才,一种是企业人才。社会人才,有能力有才华,各种指标上都能够达到人才的标准;企业人才,可能有些指标达不到标准,可这种人才能够为企业创造价值。如果一个企业的文化环境不足以同化一个从社会上招聘来的人才,这个人才是不可能成为“自家人”的,结果是不可能为企业所用。其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打开忠诚这个能力的通道。

很多老板安排工作时,无意识中会犯这样的错误:过分强调员工“能够做什么”,而忽视了员工“愿意干什么”。

一个员工,即使能力很强,可如果出工不出力,能干而不肯干,这是没有任何价值的,因为他们不会给老板排忧解难,不能给企业创造价值。而一个忠心耿耿的员工,一个愿意全身心投入的员工,即使能力稍逊一筹,也完全能够发挥巨大的潜能,创造出更大的价值。

在很多企业,常常出现“一流人才二流业绩,二流人才一流业绩”的现象。

一个人有没有能力固然很重要,但最关键的还在于此人是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员工”,因为只有真正的员工才可能给企业创造应有的价值。

在这个潮流涌动的世界中,具备超强能力的小人——社会渣滓不在少数,这些人凭着个人能力,常常过关斩将,谋取企业的高位。这种人一旦得手,往往给企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然而,此种现象并不鲜见,销售人员卷款潜逃的、技术骨干泄露机密的、高层跳槽带走人才的,比比皆是。

其所以发生这些令人震惊的事情,就是因为这些人能力有余而忠诚不足!这种员工虽然能干,可是他们却干的是损害企业和老板的坏事,因此,员工如果不忠诚就可能危及企业生存,这决不是耸人听闻。

忠诚第一,能力第二,这不是对能力的否定,而是确立两者的地位。我们强调,用人之道就是“德才兼备”。

单纯强调能力是很可怕的,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有一段话:“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凡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自古以来,国之乱臣,家之败子,才有余而德不足,以至于颠复者多矣。”

这个论断很有价值,值得每一个企业、每一个老板细细体味,更值得每一个员工细细体味。一个人如果只有忠诚而没有能力,这个人是“庸人”。任何忠诚都需要业绩来证明,而不是口头的效忠,而业绩是必须靠能力创造的。

有些企业,在成长之初,常常偏重于才能的考量,而不大注意德行。这种考量方式要尽量避免。如果老板希望企业不断发展,最好还是强调“德才兼备”,还是按照司马光所说“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否则,“自古以来,国之乱臣,家之败子,才有余而德不足,以至于颠复者多矣”。历史的经验值得借鉴,千万不要忘记这一点!

忠诚和才能不是一成不变的,不要把这两者看死了,老板要辨证地看员工,员工也要辨证地看老板。

按照司马光的观点再加上我们的理解,以“忠诚”和“能力”作为主线,现在分为以下几种:

第一种是“德才俱进型”。这种员工正处于成长期,正在获得企业的关注或重点培养,他们的忠诚和能力与日俱增。这种员工是值得不断培养的。

第二种是“德退才进型”。这种员工的能力不断增加而忠诚度却不断下降。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可能是恃才傲物,也可能好高骛远……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不同的教育,务必改变这种趋势。如果屡教不改,就必须把他驱逐出去。

第三种是“德才俱退型”。这种员工的品质和能力在逐步退化,或某一方面逐渐退化,这些人慢慢就不适应企业的发展了,迟早会自动退出历史舞台!

在任何一个企业里,“德才俱进型”、“德退才进型”都是少数,这些人或成为企业的骨干、精英,或给企业带来祸水。

“德才俱退型”在企业中是多数,细分为“忠诚退步”、“能力退步”和“双退步”三种。“双退步”的是少数,他们的命运就是被淘汰。“忠诚退步”、“能力退步”是企业中的大多数。“忠诚退步”或出现跳槽,或者丧失激情,工作消极,缺乏责任心;“能力退步”则成为“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这类员工常常令老板头疼,结果不是被淘汰就是前途渺茫!

作为企业或老板,不仅应该关心“成长型”员工,更应该关注其他几类员工。应该明白,人才是培养出来的,不要一看到有不足的员工就一个“开”字了事。能不能把大多数员工的忠诚度培养起来,是一个企业能不能发展的关键。

P16-22

序言

快速提高员工工作原动力(代前言)

员工的工作原动力是任何企业都十分关注和感到棘手的老问题。如果不从根本上提升员工的工作原动力,任何企业的战略目标和规划都是难以实现的。

提升员工的工作原动力,核心在于“忠诚”,关键在于“状态”,基础在于“能力”。

一个企业能不能发展,最重要的因素是人,即这个企业的员工。

而现在很多企业的现实是,员工的忠诚度下降,实行忠诚这个战略规划,就是要让员工明白,忠诚的最大受益者是奉行忠诚的本人!员工不忠诚,就没有用武之地,因为任何企业都不可能使用或重用一个有“反骨”的员工!

忠诚是核心竞争力,是其他能力的统帅。员工获得老板信任的重要因素不仅是能力,更是忠诚!忠诚之于员工具有紧迫性,因为员工只有把自己的忠诚奉献给企业,企业才会给你回报,而不是相反。

把忠诚作为提升员工工作原动力的核心,其现实意义就在于能够很好地解决老板不好说“员工忠诚”的问题。只要解决好了这个问题,就抓住了提升“员工工作原动力”的核心,就很好地解决了“员工为自己工作”的问题——只有为自己工作,员工的潜能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

一个企业,解决了忠诚这个核心,还必须最大限度地激发员工的工作状态——状态是提升员工工作原动力的关键。没有状态的员工,即使有能力也很难发挥出来。能干的不如肯干的!能干是能力问题,能力有大有小,能力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状态是态度问题,态度有好有坏,转变态度比提高能力更容易。能力一般,状态则可能是一流的,有了一流的状态,二流的能力能够做出一流的业绩。没有足够的状态,一流的能力连二流的业绩也很难完成。

解决好员工的工作状态,由易到难,就抓住了提升“员工工作原动力”的关键,很多问题就能够迎刃而解。有了状态,就可以增加认真工作的劲头;有了状态,就能提高工作自觉性;有了状态,就能更加敬业;有了状态,就能对工作精益求精……

没有状态就不可能获得预期的业绩,有了状态就能挖掘出巨大的自身潜能,就能最大限度地提升员工工作的原动力!

修炼好了忠诚,激发出了状态,能力的重要性就显示出来了,能力就成了确定员工地位的重要指标,能力就成了提升员工工作原动力的基础。能力是工作的基础,是做好工作必不可少的要素——这种“个人能力”被称为专长。在一个企业中,员工的专长不可少,而社会能力更是必不可少,这就是“适应能力”、“合作能力”、“时间管理能力”、“思考力”、“沟通能力”……

作为一个优秀员工,提高适应能力,就能加快你真正融入企业的速度;提高合作能力,就能更好地发挥你在团队中的作用;学会有效管理时间,就能提高工作效率;锻炼思考力,就能不断发现新路子;强化沟通能力,就能很快脱颖而出……

陶冶忠诚,激发状态,提升能力,是快速提升员工工作原动力的三个基本环节,其顺序是不能打乱的,这是从重要性、难易程度和操作的角度来定位的。企业只要按照这个顺序对员工进行训练,在短时间内就能有效提高员工工作的原动力。

主编苑天舒

2006年11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别把工作当儿戏(提升企业员工工作原动力)/中国式职业精神培训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杨凡用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城市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7418040
开本 32开
页数 20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34
出版时间 2006-12-01
首版时间 2006-12-01
印刷时间 2008-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经济-企业经济
图书小类
重量 0.26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272.92
丛书名
印张 6.5
印次 2
出版地 北京
213
143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8:0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