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乡村振兴中的乡愁产业--理论与实践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从研究内容和逻辑结构上看,可分为三大篇,即乡愁产业背景理论、乡愁产业模式案例、乡愁产业保障措施。第一篇为乡愁产业背景理论,包括第一、第二章,主要阐释了乡愁产业产生的背景理论、内涵特征,重点剖析乡愁产业发展的5大支撑理论:消费升级理论、产业升级理论、文化创意理论、农业多功能理论和农业环境理论。第二篇为乡愁产业模式案例,包括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第八章,围绕乡愁产业的六大类型进行相关模式和典型案例的分析。第三篇为乡愁产业保障措施,主要从组织管理、顶层设计、人才保障、科技支撑、文化引领、资金投入、宣传引导、继承改革等方面,提出了推进乡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相关对策建议。 作者简介 胡豹,男,1972年生,江西九江人,浙江大学管理学博士,博士后,教授,研究员,“三农”问题研究专家,创意农业专家,浙江省人民政府咨询委员会委员,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学科带头人,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UC Davis)高级访问学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同行评议专家。近年来先后承担国家级和省级重点研究课题80余项,执笔起草多个浙江省委省政府重要咨询报告,完成乡村振兴规划、美丽乡村规划、农业园区规划等80余个,获各类国家和省级科学技术奖13项,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30余部,调研报告曾获国务院、中央农办、浙江省委省政府领导批示80余篇次。 目录 第一篇 乡愁产业背景理论 第一章 乡愁产业背景理论 一、乡愁产业的由来 二、乡愁产业发展的时代背景 三、乡愁产业发展的理论基础 第二章 乡愁产业内涵特征 一、乡愁产业的科学内涵及典型特征 二、乡愁产业发展的战略意义 三、乡愁产业的典型模式 四、乡愁产业发展的战略路径 第二篇 乡愁产业模式案例 第三章 敌尖上的乡愁产业案例 一、萧山萝卜干:130年的餐食伴侣 二、海盐大头菜:天下第一汤的主角 三、海盐澉浦羊肉:古镇“八大碗”的灵魂 四、东阳博士菜:梅干菜造就了博士 五、嘉兴南湖菱:乾隆赞不绝口的贡品 六、嘉兴五芳斋粽子:乾隆年间安居乐业的画卷 七、武义郭洞竹筒饭:吱吱作响的民间便当 八、武义柳城“宜平小吃”:杭州太守连吃三大碗 九、永康肉麦饼:黄帝铸鼎之余的创意美食 十、缙云烧饼:轩辕黄帝的炼丹炉美食 十一、缙云爽面:轩辕黄帝连声称费的贡品 十二、青田北山索面:长福长寿的好彩头 十三、义乌南蜜枣红糖:鸡毛换糖的义乌精神 十四、庆元社棵:吃足七家社棵社羹 十五、衢州“三头一掌”:来自徐霞客的肯定 十六、衢州烤饼:孔子后代在此安家的理由 十七、衢州胡麻饼:杨贵妃爱吃白居易“打call” 十八、龙游发糕:朱元璋点赞的“福糕” 十九、开化清水鱼:玉龙鳞甲的传说 二十、开化青蛳:治好了将士“红眼病” 二十一、开化气糕:素有“东方比萨”之美誉 二十二、金华酥饼:程咬金的创业故事 二十三、新昌炒年糕:一碗“步步糕升” 二十四、北仑虾蜡年糕:龙王派大虾挡水的故事 二十五、杭州葱包桧儿:南宋“键盘侠”对秦桧的恨意 二十六、柯桥安昌腊肠:岁寒宴席的佐餐佳品 二十七、绍兴老酒女儿红:桂花树下的美好期盼 二十八、绍兴香糕:变质糕点的逆袭 二十九、金华火腿:抗金名将的家乡礼物 三十、东阳瓦罐鸡:一家蒸鸡全村闻香味 三十一、绍兴茴香豆:孔乙己唤起的“回乡”味 三十二、嵊州小笼包:“杭州小笼包”的真正身世 三十三、诸暨次坞打面:朱元璋埋头苦吃的劲道面 三十四、诸暨西施豆腐:乾隆微服私访连声称妙 三十五、宁波缸鸭狗汤圆:满载宁波姆妈的爱 三十六、桐乡桃园村樵李:故园李花引西施乡愁 三十七、余姚梁弄大糕:让人口水流了300年 三十八、嘉兴陆稿荐酱鸭:吕洞宾仙传的秘方 三十九、天台饺饼筒:扬名海外的“济公卷饼” 四十、常山贡面:嘉靖皇帝下旨御封贡品 四十一、苍南埔坪卤鹅:三代传承人的坚持 四十二、苍南桥墩月饼:真材实料的五仁月饼 四十三、苍南矾山肉燕:告老还乡御史大人的钟爱 四十四、乐清芙蓉麦饼:饱含忠诚爱国的朴素情怀 第四章 指尖上的乡愁产业案例 一、海盐沈荡酿造:酱业界举足轻重“符号” 二、桐乡蓝印花布:东方染业文化的标杆 三、海宁云龙蚕桑:一个村的灵魂与精神 四、浦江剪纸:中国剪纸的一种“风格流派” 五、浦江麦秆剪贴:工艺美术的“中华一绝 六、永康古山钉秤:“五千精神”的代表 七、永康芝英五金工艺:催生五金之都的引擎 八、青田石雕:开创“多层次镂雕”技艺之先河 九、东阳木雕:传统工艺美术界的“国之瑰宝 十、仙居针刺无骨花灯:被誉为“中华第一灯” 十一、上虞越窑青瓷:中国的“母亲瓷” 十二、瑞安蓝夹缬:中国印染工艺“活化石” 十三、温州瓯绣:民间传统艺术的“老字号” 十四、舟山贝雕:一“雕”读懂舟山海洋文化 十五、淳安千岛湖鱼拓:可以带走的“鱼遗像” 十六、南浔辑里湖丝:制作康熙皇袍的“原材料” 十七、南浔善琏湖笔:笔中之“皇冠” 十八、东阳竹编:近代竹编史的“首枚金牌” 第五章 脚尖上的乡愁产业案例 一、嘉善西塘古镇古建:传承千年的吴越文化 二、庆元廊桥古桥:大山深处的文化元素 三、苍南碗窑古村落:山海相连处的人文景观 四、温岭石塘镇石屋:与曙光同升的渔乡居所 五、富阳龙门古镇:孙权后裔的最大聚居地 六、临安昌化河桥古镇:中国很早的移民古镇 七、兰溪诸葛八卦村:诸葛亮后裔的最大聚居地 八、磐安管头村石屋:古代风水理论的代表作 九、蒋氏故里的生活印记 十、江山仙霞古道:海上丝路的陆上运输线 第六章 耳畔里的乡愁产业案例 一、江山大陈“村歌”:妈妈的那碗大陈面 二、金华婺剧:被誉为京剧的鼻祖 三、浦江乱弹:源自“菜篮曲”的说唱艺术 四、江山廿八都山歌:源自“方言王国”的曲调 五、上虞梁祝传说:东晋青年男女的爱情悲歌 六、嵊州越剧:小歌班唱进“大世界” 七、嘉善田歌:田间地头的吴依软语 八、舟山翁洲走书:海岛渔民的曲艺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乡村振兴中的乡愁产业--理论与实践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胡豹//黄莉莉//许佳凤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22327204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33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27 |
出版时间 | 2024-01-01 |
首版时间 | 2024-01-01 |
印刷时间 | 2024-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602 |
CIP核字 | 2024034052 |
中图分类号 | F323 |
丛书名 | |
印张 | 22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40 |
宽 | 171 |
高 | 18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