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福慧自在(附光盘圣严法师讲金刚经)
内容
编辑推荐

圣严法师弟子:张国立、李连杰、朱德庸、林青霞、罗大佑等推荐。

随书赠送圣严法师原声讲《金刚经》MP3

福慧双至 功德无量

讲解佛法精髓,开启智慧人生。

圣严法师一生弘法利生,影响遍布海峡两岸,乃至全世界。

流传最广的佛教经典,大智慧大福德的源泉。

内容推荐

《金刚经》是佛教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经典,旨在阐发实相无相、去除执著、解脱自在,获得大智慧大福德的道理。

圣严法师结合现代人的生活,从净化心灵,提升自我;净化人心,造福社会;福慧双修,获得圆满人生的主题对《金刚经》的思想做了申发。

圣严法师虽然离我们而去,但他的声音依然亲切圆润,极富感染力。有如智慧的甘泉,滋润我们的心田,洗涤我们的灵魂,澄净我们的心灵。听圣严法师讲经是生命的享受,将会获得心灵的升华。

目录

绪言 介绍《金刚经》

 一、《金刚经》的地位——诸经中之最高

(一)从有我的烦恼,到无我的解脱

(二)从现实的生命,知究竟的存在

(三)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无我无相,功德无量

 二、《金刚经》的目的——广度一切众生

(一)不住于相而行布施

(二)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三)内以智慧为基础,外以慈悲作表现,福慧圆满,同成佛道

第一讲 《金刚经》与心灵环保

 一、环保的层面

(一)保护物质的自然环境

(二)保护人间的社会环境

(三)保护自我的内在环境

 二、《金刚经》的心灵世界

(一)净化人心

(二)发菩提心

(三)保护初发心

(四)降伏烦恼心

 三、《金刚经》的心灵环保

(一)“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二)“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

(三)“应生无所住心,若心有住,则为非住,是故佛说菩萨心,不应住色布施”、“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故。应如是布施”

 四、从有到无的心灵环保

(一)普通人的心理活动——住于过去和未来

(二)大修行人的心理状况——住于现在的活动

(三)解脱者的智慧反映——不住于过去、未来、现在

第二讲 《金刚经》与自我提升

 一、《金刚经》的自我观

(一)自我的层次

(二)执著的自我

(三)假名的自我

 二、《金刚经》的自我升华

(一)认识自我

(二)化解自我

(三)提升自我

第三讲 《金刚经》与净化社会

 一、《金刚经》的社会环境

(一)自然环境:中印度舍卫国的祗树给孤独园

(二)社会环境的接触层面

 二、《金刚经》的社会建设

(一)祗陀太子的事迹

(二)给孤独长者的事迹

(三)人间社会的互动关系

(四)以布施行与忍辱行建设人间、关怀社会

 三、《金刚经》以法布施的心灵环保来净化社会

第四讲 《金刚经》与福慧自在

 一、福报与智慧是一体的两面

(一)福报的定义是:过去种福现在有福,现在种福未来有福

(二)智慧的定义是:当做的事要恰到好处地去做,当说的话要适如其分地说

 二、《金刚经》的福慧双修

(一)修福当与修慧配合

(二)修慧是从修福中表现

 三、依智慧修福德才能无碍自在

(一)戒、定、慧三无漏学

(二)行布施而不住相

(三)法布施功德最大

附录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及注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金刚般若波罗密经注

附录 金刚经书法欣赏门

 康熙御笔临董

试读章节

这包括生态资源的保护以及物质资源的保存。所谓生态保护,包括对于所有野生动物以及植物的保护。

要将所有动、植物生存的环境,都看做是我们身体的一部分,没有这些动、植物,人类也无法单独生存。这些共同生活的生物环境,相互之间都有它自动、自然的调整作用,如果人为地加以破坏,使自然生态环境失去平衡,也会为人类带来灾难。例如,扑杀麻雀,结果蝗虫一来,即酿成虫灾。麻雀固然吃米谷,但也吃虫,也帮人类避去了虫害。麻雀吃了农夫辛勤耕种的谷物,把麻雀捕杀,表面上看起来似乎是对的,但却因此破坏了生态环境的平衡,会为人类的生存带来灾难。又例如砍伐森林,目的在于增加耕地面积,扩大农业生产,不过一旦森林砍伐殆尽,一片童山濯濯,成为光秃秃的不毛之地,势必引起旱灾,亦引来水患。

台湾是个弹丸之地,如果任意破坏自然生态,我们很快便会受到报应。许多先进国家,例如美国、日本在国内讲环保,却到印尼、南美洲去砍伐原始森林,这是一件很愚蠢的事。我们这个世界,现在已经是“地球村”,彼此息息相关,声气相通,树木在本国和自己有关系,在南美洲、印尼,又何尝没有关系?

除了生态资源的保护,物质资源的保存也很重要。现在我们对物质资源的浪费,很快就会带来灾难。譬如,对石油及水资源的浪费。石油及水,有如人体的血液,如果将油料烧尽,地下水抽光,会为人类带来什么情况?后果或许会可怕得不堪想象!

目前,我们虽然生活在非常富裕的物质环境中,但是人类的健康状况却愈来愈坏,科学文明愈昌盛,人类的苦难并没有因此而减少,我们的快乐和幸福未必超越五千年前的老祖宗。

以佛教来说,佛教主张爱护一切众生。因为爱护所有动物,所以不杀生;因为爱护所有物质,所以要惜福。对所有一切物质,都应该好好爱惜、好好运用,一用再用,直到不能用为止,这样才能把我们的环境保护好。

佛法说,我们的身体是“正报”,生存的环境是“依报”,因为我们必须依靠环境而生存,所以叫做“依报”。如果我们继续不知节制地破坏、浪费而不加以爱惜,不仅我们的子孙无法享有这样的福报,我们自己的来生,也因此而无法往生净土了。

P23-24

序言

《金刚经》在中国受到普遍和持久的重视,不仅佛教徒喜欢读诵,一般知识分子也都喜欢阅读。《金刚经》文字简练优美,并且富有超越及空灵的哲理。虽然经义深奥,却又能让读者感到清新和亲切,故在许多佛经之中,除了简短的《心经》之外,《金刚经》是最能深入中国文化环境的佛经了。

在佛经的流传史上,自从第五世纪初,鸠摩罗什将《金刚经》译成中文以来,历代均有注释,迄于明朝即有《金刚经五十三家注》的汇集本,到《卍续藏》编成之时为止,已搜集了六十九种,比起其所搜《心经》的注解数量六十种,还多出九种。

以往凡是注解经典,或是讲解经典,都是顺着经文的次第进行,逐句解释,往往使得听众在听完一座经后,尚无法明确其主题所在。因此我于一九九三年二月一日至四日的四个晚上,假台北市国父纪念馆大演讲厅,演讲《金刚经》时,便以每晚一个主题的方式讲述,命名为“《金刚经》生活系列讲座”。我从《金刚经》文中摘录出与主题相应相契的经句及段落,配以主题及子题的标示,做了四场专题演讲:1.《金刚经》与心灵环保,2.《金刚经》与自我提升,3.《金刚经》与净化社会,4.《金刚经》与福慧自在。

我一向主张“古为今用”,佛经不是仅供信仰持诵的,更当“如说修行”,应用于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之中。《金刚经》虽是佛法中的最高境界,如果能把修行经验的层次厘清,也不难发现其切入现实生活的着力点了。例如,经中的“云何降伏其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便是心灵环保的指导原则;又如《金刚经》的“无相”,是以精神的“信心”及物质的六尘为基础;自我的提升,是从有相的假我来体验无相的解脱。《金刚经》所强调的布施及忍辱,便是净化社会、净化人心的最佳方法。经中有六次讲到“福德”二字,并以“般若波罗蜜”的智慧成就为其经名,所以这是一部特别重视修福修慧的经典,同时也告诉了我们,唯有全心力地福慧双修,始能速证解脱自在的无上佛果。

因为我将《金刚经》生活化、实用化了,所以讲述之时,深受听众的欢迎,便委请青年女作家梁寒衣将录音带整理成文,出版问世,我要在此一并致谢。

本书在台湾与我讲经的录音是分开发行的,现因出版社恳请,附赠我的讲经录音,期能方便读者理解《金刚经》这一深奥的经典,我亦乐为之。

二○○八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圣严

序于法鼓山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福慧自在(附光盘圣严法师讲金刚经)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圣严法师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61346181
开本 16开
页数 24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09-11-01
首版时间 2009-11-01
印刷时间 2009-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图书小类
重量 0.38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942.1
丛书名
印张 15
印次 1
出版地 陕西
230
150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3:5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