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中国现代设计先驱(郑可研究) |
内容 | 内容推荐 郑可是新中国首批重要的设计家、雕塑家、教育家、画家之一。现代主义设计和美术在东方的积极传播者、开拓者,为中国现代工艺美术、设计及相关事业的长足发展作出过重大贡献。本书内容极为翔实、丰富,除前后的序、跋、目录、索引、缀辑等,正文核心部分的专册、文词、报告和讲话四个板块,搜集、整编郑可个人文字48篇、册,含共同编译1篇。同时内中穿插了34则从民国时期至新中国时期的辅助篇章,作为参考文献资料。时间由1934年跨越至1985年,涵盖了郑可自法兰西学成归国后,约半个世纪职业生涯里几乎所有重要历史阶段。缀辑部分择取其他作者所撰写、采访且较具文献研究价值的18篇文章,作为辅助研究材料。为令本书更加丰满,作者还全面整理了4套听课笔记,配有160余张经重新电子化制作的插图。本书共附有插图425幅,其中三四十幅历史照片从未公开。历经几年的修改增补,最终成书70万字,全书内容丰满、扎实、周密、考索有据,图文并茂,很多内容都是第一手资料,全面地展现了郑可先生在中国现代设计学科创建与发展过程中所做出的卓越贡献。 导语 郑可作为中国现代设计艺术与教育的奠基人之一,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他是中国最早接受德国包豪斯设计理念的艺术家,具有超前的理念和意识,超越了他所处的环境与时代,他的艺术理念、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对中国现代设计学科的创设和发展有举足轻重的意义。郑可先生在中国现代设计史上有重要地位,但他一生致力于培养学生,研究工艺技术,较少著书立说。本项目编写之初,作者开始寻觅文献时,遍访各档案室、亲友和学生,所得竟不足两万字。但他深知对于中国现代设计研究,“郑可”的不可或缺,因此不屈不挠、孜孜以求。亲自采访相关同事、亲属、学生,远赴郑可先生工作生活过的香港、新加坡寻访查找文献。最终成书70万字,图片400多幅,全面展现了郑可先生在设计理论研究与艺术实践上的成果,堪称迄今为止对中国现代设计史起源研究资料最独特最丰富的著作,具有独一无二的文献资料价值,兼具艺术性与可读性,可填补中国现代设计史研究方面的空白。本书内容充实,形式优美,由内及外,相得益彰,是凝聚了作者、编辑、审读、设计师和排版印制人员心血的、多年反复打磨而成的精心之作。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中国现代设计先驱(郑可研究)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
译者 | |
编者 | 连冕 |
绘者 | |
出版社 | 山东美术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3067328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484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700 |
出版时间 | 2021-06-01 |
首版时间 | 2021-06-01 |
印刷时间 | 2021-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996 |
CIP核字 | 2017283303 |
中图分类号 | K825.72 |
丛书名 | |
印张 | 31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山东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