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论语处世智慧
内容
编辑推荐

《论语》是一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至理名言书,堪称立身处世的道德典范。它所提倡的正心修身的为人之道、以和为贵的处世良方,是千百年来人们所笃行的处事准则。那么,当代人应如何理解和运用《论语》的处世思想与管理智慧?请看钱逊先生(著名国学大师钱穆之子,现任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国际儒学联合会、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中国孔子基金会理事。)立足于《论语》的经典原文,从“治事、治人、治己”三个层面对《论语》及儒家最核心的“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所作的详尽梳理与讲解。

内容推荐

决定一个人命运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智慧。

知识决定你知道什么,智慧决定你得到什么。

知识决定你站多高,智慧决定你看多远。

《论语》不仅是知识,更是智慧。

目录

第一讲 《论语》与孔子/1

《论语》——学国学的首选读物/4

读《论语》,要认识孔子/9

第二讲 治国理念:政者,正也/13

正名为先/15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整顿社会秩序/18

正名关键在正人/22

第三讲 治国方略:为政以德/27

“免而无耻”和”有耻且格”/29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31

德、礼、法三者结合/33

教育即为政/35

第四讲 处世立身,修己以安人/39

志于道/41

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44

“修己”以“安百姓”/46

义以为上/48

群己统一/51

第五讲 君子所求,青史留名/55

百姓心中一杆秤/57

民族精神的核心/61

孔颜人生之乐/63

第六讲 价值观培养的三个层次/67

见义勇为/69

见利思义/73

杀身成仁,舍生取义/77

生命是最高的价值吗/80

成仁取义的两个方面/82

民族精神的当代发展/84

第七讲 仁以律己/89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91

仁者爱人/93

仁之根本——“孝悌”/94

为仁之方——“忠恕”/97

推己及人,心中有他人/100

人类相处的“金律”/102

第八讲 礼以待人/105

礼:中国人的行为准则/107

仁、礼不可分/108

仁与礼的关系/111

礼之用,和为贵/115

礼的发展和建设/117

第九讲 君子修身的三个原则/119

为己/122

由己/126

求诸己/128

“三己”核心:修身为本/132

第十讲 修养的方法和境界/135

自省/137

改过/140

力行/143

克己/146

第十一讲 知命:成熟的标志/149

不知命,无以为君子/151

命,人力不能支配的领域/153

尽人事,知天命/156

知命:成熟的标志/158

附录:《论语》精华译文/160

试读章节

我们说《论语》的作者是孔子,但实际上它不是孔子写的。《论语》是一本语录体的书,孔子自己没有写过书。《论语》是孔子的弟子,还有他的再传弟子,也就是弟子的弟子,也有人说可能还有三传弟子,是他们在孔子死后大概70年到200年这段时间里汇集起来的一本书。

孔子生前有很多弟子。孔子去世以后,这些弟子中有一部分人去当官了;有一部分人继续从事教育,传播孔子的思想,他们每一个人都是按照自己所记的东西来给弟子传授,在传播孔子思想的过程中,他们感觉有这样的需要:我们是不是把从老师那里听到的东西汇总一下,编成一本书来给弟子传授呢?于是他们就编了这部《论语》。

至于《论语》的确切成书时间,现在已经不可考。我们现在能看到的关于《论语》的文字材料,最早的是《汉书》的记载。据《汉书》记载,当时《论语》有三个本子,一个叫《鲁论》,《鲁论》大概在鲁国流传;一个叫《齐论》,《齐论》在齐国流传;另外还有一个叫《古论语》的本子。为什么叫《古论语》?因为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时候,很多书都被毁掉了。汉景帝时,在孔府的墙壁里,曾经发现过一批书,其中有一部就是《论语》。这部《论语》就叫《古论语》。

最早的这三种本子大同小异,但是现在都已经看不到了。现在我们所看到的《论语》这部书,是在东汉的时候,有个叫郑玄的人根据当时看到的本子,把它集成了一本书,并作了一个注。郑玄做的这个注本,就成为我们现在所看到的《论语》的最早的一个本子。后来的《论语》基本上就是在这个基础上流传下来的。

《论语》这部书记载了孔子和他的弟子的一些对话,也记载了孔子日常生活的一些情况,以及他对一些人和事的态度。孔子对弟子讲的东西很多,但是他自己没有写过书,所以,这部书就成为我们了解孔子思想最重要的一个材料。当然,在其他的一些古典文献里,也记载了不少有关孔子的思想。近几年出土的一些竹简——比如说在湖北郭店出土的楚简里——又新发现了一些孔子思想的材料,但是新发现的这些材料当时就被埋在墓里了,最近才被发现。所以,在两千多年的时间里,人们学习、传播、研究孔子思想最主要的材料还是《论语》。

汉代以后,儒家思想成为官方指导思想,治国、制定法律等等,都以儒家思想为依据和指导原则,所以《论语》这部书在中国整个民族文化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也越来越突出,成为中国人首选的必读书。因此有种说法,说《论语》是中国人的《圣经》。

近代以来,我们对《论语》有过批判态度,《论语》没有受到太多的重视,现在有很多人已经不读它了。但是在十七大上,中央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思想:在文化建设上,要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这就是重新肯定了中华文化。这对我们的文化建设,对我们弘扬民族精神,建设我们整个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有重要意义。

我们说要弘扬中华文化,要从中国文化中汲取养料,来建设我们的精神家园。那么,应该从什么地方做起呢?

首先,我建议读一读《论语》。因为整个儒家思想的发展、中华文化思想的发展,它们的源头都在孔子那里,虽然它们后来有了很大的发展,内容也丰富了很多,但它们最基本的思想、最基本的精神,其实都在《论语》里头。可以说《论语》是儒家思想,甚至是我们中国文化的源头活水,《论语》里包含了儒家思想和中国文化最重要的一些基因。所以,《论语》是了解、学习中华文化的首选读物,我们可以从它人手来了解中华文化。

《论语》不仅是中国人的《圣经》,而且也传播到了世界上的很多地区。在东亚地区有一个包括朝鲜半岛、日本、越南等等这些地方在内的儒学文化圈。实际上,在很早以前,《论语》这本书就传到了朝鲜半岛和日本。

朝鲜的三国时代,大概是公元3世纪的时候,中国和朝鲜就有了文化交流。随着汉字传到朝鲜,《论语》和其他一些儒家典籍也传到了朝鲜。大概在公元285年,这些典籍又从朝鲜传到了日本,传到日本的最主要的是《论语》和《孝经》。

《论语》在朝鲜、日本产生了很重要的影响。他们也学习中国的样子,建立太学,把《论语》、《孝经》这些书作为太学里的必读书。任何一种文化,到了一个新的地方以后,都会和本地原有的文化相结合。韩国也好,日本也好,虽然他们都有儒学传统,但是他们的儒学有自己的一些民族特点。

P4-6

书评(媒体评论)

◎有一个人,出身寒微,十五而有志于学;三十而立,继而游走天下,意欲一展抱负,治国平天下,却屡屡碰壁;五十知天命,退而著述执教,门下弟子三千;七十三在“大道不行”的悲叹中撒手人寰。生前不得志,世人对之褒贬不一;死后也留下千古众说纷纭之名,有人说他是封建卫道夫,有人说他是智慧至圣。此人就是孔子。

◎有一本书,流传两千多年仍然畅行当世,有人说它是封建卫道书,有人说它是智慧真经。此书就是《论语》。

◎“21世纪人类要生存,就必须汲取两千年前孔子的智慧”

——198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发表联合宣言,向全世界呼吁,如是评价孔子。

◎“算盘要靠《论语》才能拨动,《论语》也要靠算盘才能从事真正的致富活动,缩小《论语》与算盘之间的距离,才是当今最紧要的任务。”

——一生创办了五百多家企业的传奇人物,堪称日本近代实业之父的大企业家涩泽荣一如是评价《论语》。

◎要想读《论语》,想读懂《论语》的思想,就要懂得孔子。

——国学大师钱穆之子钱逊如是评价孔子与《论语》。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论语处世智慧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钱逊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46327792
开本 16开
页数 19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70
出版时间 2010-04-01
首版时间 2010-04-01
印刷时间 2010-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6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222.2-49
丛书名
印张 12.5
印次 1
出版地 吉林
239
171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8:4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