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明清与李朝时代
内容
内容推荐
本书主要讲述了明清两朝的中国史、李朝时代的朝鲜史。亦可以说是一部以明清和李朝历史为主轴的东亚史。作者在东亚多样的国际关系和变幻的国际局势中,描述了迎来传统封建王朝最终阶段的明清两朝以及两班官僚制度形成的李朝时代的实相。
作者简介
岸本美绪,1952年生,东京人。日本历史学家,以研究明清社会经济史著称。在东京大学取得文学硕士学位,先后在东京大学、御茶水女子大学任教,现为御茶水女子大学名誉教授、公益财团法人东洋文库研究员。主要著作有《清代中国的物价与经济波动》(日文版1997,中文版2010)、《明清交替与江南社会》(1999.以下均为日文版)、《明末清初中国与东亚近世》(2021)、《明清史论集》(全4册,2012--2021)等。
目录
第一章 东亚世界的地壳变动
宋元时代的遗产
可视的东亚世界/蒙古帝国的伞盖
风雨飘摇的高丽王朝
恭愍王的反叛/庆州锲氏/李成桂的崛起
元末动乱与朱元璋
贫困的淮西地区/元末动乱/朱元璋势力的崛起
明朝统治的确立
淮西风气/儒教的正统主义/恐怖政治
李朝的建国
太祖李成桂的即位/龙之泪
伟大的发明:训民正音/罕见的独裁者——世祖
开阔的国际视野
《海东诸国纪》/朝鲜使节眼中的中世日本
第二章 明王朝的发展
明初政权的“南与北”
明王朝的重心/建文帝和燕王/迁都北京/新首都北京
永乐时代的发展
远征漠北/东北的女真族/郑和的大航海事业/宦官和周边民族
明朝的朝贡世界
明代的朝贡关系和海禁/琉球与马六甲
处于守势的明王朝
土木之变/万里长城和九边重镇
明代中期的国家与社会
成化、弘治的盛世/皇帝与中央官制
地方行政制度/科举和绅士
不想当皇帝的皇帝
第三章 两班的世纪——16世纪的朝鲜
柳希春和《眉岩日记》
《眉岩日记》
柳希春的生涯/丰富多彩的登场人物
两班官僚制
宫崎市定的朝鲜科举论/李朝时代的科举制度
与中国科举的比较/科举和两班
士林派政权成立的意义
亲族之“网”
环绕着柳希春的亲族群/双系的亲族观念
族谱编纂之始/小说《洪吉童传》的作者问题
乡村社会和地方统治
潭阳乡案/两班是一种身份吗
留乡所和京在所
开发的时代
两班的经济实力
两班的精神世界
藏书家柳希春/启蒙精神
16世纪的大儒们/文学之心
时代的转变
此后的希春一族
舞台的变化
党争之始/狭隘的国际视野
第四章 明王朝后期的光与影
北边防卫和财政问题
风俗的变化/北边局势——越过长城的汉人
明朝财政和白银问题
东南沿岸的倭寇
日本白银的登场/倭寇集团的成长
嘉靖大倭寇/北虏南倭问题的缓和
北虏南倭与白银的流动
明末的都市和农村
官僚、商人的财富积蓄/农村手工业
城市的服务业
共同性与秩序
阳明先生的顿悟
赤子之心
明末社会与阳明学/阳明学的激进化和对阳明学的批评
政治的季节
嘉靖帝时代/徐阶与海瑞
张居正时代/中央与地方
魏忠贤与开读之变/草莽志士与“粗鲁”的英雄
明末的“市民”社会/臃肿的病人
第五章 华夷变态
世界体系与东亚
《华夷变态》/白银问题
与19世纪的比较
壬辰、丁西倭乱
“商业时代”和新兴国家/安东郡的河回之地
壬辰、丁酉倭乱/占领地的日本军队
边境的反抗势力
边境“权力”的簇生/辽东军阀李成梁
南海巨擘郑芝龙/南北的新兴势力
清朝的成长
努尔哈赤的出身/后金的建立
后金的进击/皇太极时代
明朝的灭亡
贫困农民的起义/从传说到史实
北京陷落与清军入关/南明政权
清军对汉地的征服/明朝的遗民
清朝统治的确立
郑氏与台湾/三藩之乱
周边势力间的决战
第六章 朝鲜社会的成立
胡乱和小中华
被囚禁的王子们/光海君的均衡外交
《李朝实录》与两个版本的《光海君日记》
仁祖反正与胡乱/小中华
党争漩涡中的人们
党争的经过/罗州罗氏和海南尹氏
对党争的评价
统治体制的重组
税制的变革/均役法/户籍和量案
传统农耕方法的确立
传统的形成
荷兰人眼中的17世纪朝鲜/亲族制度的变化
“□(特殊字符)”的形成
“□(特殊字符)”与商业
商业的地位
第七章 清朝的和平
康熙帝时代的周边环境
康熙帝的时代/东南的海上贸易
清朝与俄罗斯的遭遇
与准噶尔的战争
清朝皇帝的两副面孔
大汗与皇帝/赐宴与围猎
紫禁城内的学者皇帝/历法之争
清朝皇帝的多文化素养/奏折政治
清朝国家的构想
雍正帝的即位/《大义觉迷录》
雍正帝的社会观/皇帝手中的“绳梯”
欧洲人眼里的中国
天主教传教与礼仪问题/启蒙主义者眼中的中国
第八章 新的挑战者一李朝末期的朝鲜
围绕乡村社会主导权的争夺
乡战/乡吏的世界/乡吏的组织与作用
乡吏层的两班志向
实学与天主教
实学的“发现”/《热河日记》的批判精神
实学思想家的位置/天主教的传入
两班对天主教的受容/中人阶层对天主教的受容
燕行使和通信使
正祖的梦想与挫折
英祖与荡平策/正
祖与奎章阁
正祖与丁若镛
变动的预感
身份制的动摇/奴婢制的解体
《春香传》的世界
近代的展望
民乱的时代/兴宣大院君的登场
大院君的权力基础
第九章 从盛世到危局
《红楼梦》与《儒林外史》
清代的士风/“红楼梦论争”
科举与中国社会/清朝的考证学
“十全老人”乾隆帝
版图的扩大/清朝的统治构造
繁荣的时代
粮食暴动频发
欧美商船贸易的繁荣
广州贸易体系
山区经济与动乱
东西方“人口论”
移民的社会
嘉庆白莲教之乱
第十章 人与社会——比较传统社会论
中国的“家”与社会团体
差序格局/家
导语
本书是一部融合了明清时期政治史、社会史、经济史、文化史、东亚国际关系史的多彩历史卷轴,对东亚近世五百年历程“超越一国史框架的解读”。
本书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启发意义,无论是专业历史研究者还是普通读者,都可以从中获得丰富的历史知识和思想启迪。
精彩页
明初政权的“南与北”
明王朝的重心
朱元璋推翻了蒙古族统治的元朝,建立起新的王朝,因此在中国的历史学界有一种将朱元璋评价为“民族解放斗争”之英雄的观点相当强烈。诚然,朱元璋根据“胡虏无百年之运”的说法来主张恢复汉民族统治的正当性。然而从整体来看,对夷狄充满憎恶的“民族主义”特质却在朱元璋言辞中意外地稀薄。对朱元璋而言,元朝当然也是中国的正统王朝。只是元朝的统治方式引发了动乱,从而丧失了天命,之后接受了天命的汉民族王朝得以建立起来。
在向蒙古草原撤退的蒙古人中间,因遭到明军攻击陆续出现了一些投降者,这部分投降的蒙古人回到了明朝。对于脱离了游牧生活近一百年的蒙古人而言,北方草原绝对不再是适合居住的地方。明朝接纳了这部分蒙古人,并将他们编入了被称为“卫所制”的军队制度当中。就这样,明朝一代,尤其是北方地区,延续了元代多民族社会结构的特点。尽管发生了王朝的更替,但是却并没有出现一个单一、纯粹的汉民族国家。明初时期残留了浓厚的元代风气。
另一方面,明朝政权的基础无疑是建立在南方地区。朱元璋为了在长江流域巩固政权基础,在明朝政权建立初期录用了大批南方人士担任官吏。自12世纪,金军攻占都城开封,宋王朝南渡以来,中国的南半部得到了进一步开发,经济和文化水平不断提升,长江流域以南,尤其是长江下游江南地区的重要性迅速增加。从财政基础的角度来看,南直隶(现在的江苏、安徽等地)、浙江、江西、湖广四省的税收就占了全国数额的一半以上。此外,在明朝建立后不久开始举行的科举考试中,中举合格者几乎全部是以文章见长的南方知识分子。朱元璋选择长江南岸的南京作为首都,意味着明朝的政治中心与南宋以来的经济、文化中心重合了。
在中国历史上,明朝以前曾经在长江以南设置都城的王朝,自三国时代的吴国开始,先后共有六个,然而它们均止步于统治中国的南半部分。明朝是第一个定都于长江以南,又将黄河流域囊括在版图当中的王朝。明朝犹如一个既要保持腰部下沉姿势,又要尽力伸手向上的人——在经营南方重心的同时还要顾及北方的统治,这自然导致了南北不均衡的问题。即是说,无论是在人才层面,还是在经济层面,明初政权存在着过
度偏倚南方地区的问题,这样就出现了华北脱离政权基础,明朝对蒙古等北方势力威慑力不足的危险。如果不能够像元朝那样维持一个广阔的多民族国家,那么明朝将极有可能会收缩成为一个实质上以长江流域为中心的汉民族地方政权。
洪武帝除了抑制南方出身者的势力,着手选拔出身北方的人才,还为了充实北方薄弱的统治,在自己的诸子当中挑选有能力之人配置在长城一线。洪武帝共生育了二十六个儿子,长子朱标被立为太子,除此之外第二子秦王被分封至西安,第三子晋王被分封至太原,第四子燕王被分封至北平,年长的皇子们承担起了防卫北方蒙古的重任。而其余皇子,也被分封至全国的各个要地。 建文帝和燕王
在洪武帝的诸子当中,第四子燕王朱棣被认为最有能力且英勇善战。当时仍然残留着元大都时代气息的北平,是一座蒙古人、女真人及西域各族人民杂居的国际都市。二十一岁便前往北平赴任的燕王,一边接受一流武将们的锤炼,一边在对蒙古的军事演练中度日。燕王曾与晋王合作,在与蒙古交战中数次取得胜利,其父洪武帝为此慨言道:“朕无北顾之忧矣。”(《明太宗实录》)
P37-40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明清与李朝时代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日)岸本美绪//宫岛博史
译者 译者:王欢欢//刘路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贵州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21179364
开本 32开
页数 39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64
出版时间 2024-02-01
首版时间 2024-02-01
印刷时间 2024-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496
CIP核字 2023179999
中图分类号 K248.07
丛书名
印张 12.75
印次 1
出版地 贵州
210
143
20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0:1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