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国家图书馆藏未刊稿丛书》之《书札编》之一种,国家图书馆藏《刘毓森亲朋书札》,其中,有张荫桓、龚易图等人致刘毓森书札近百通。本书收张荫桓札35通,主要集中在光绪三年至八年,除了一般的问候寒暄之外,涉及了张荫桓所参与的诸多活动,以及东□□、芜湖关、山东府署的事务,是研究近代□□及政治活动的重要史料。
本书收龚易图书札共28通,以光绪二年和三年的书信较多。信内涉及有东□□事务、人事关系及个人生活等。龚易图与张荫桓先后任职于东□□,书札中很多内容涉及到他们交接前后的关务纠葛,这些内容在张荫桓给刘毓森的书信中也占有很大比例,通过相互对照,可以对事件的原委有比较全面的了解。
国家图书馆藏未刊稿丛书书札编○○四
翁同龢等人信札二百餘通,袁昶親自整理粘貼爲十二巨册,涉及歷史人物衆多,堪稱是晚
清
學者的群體資料。《王懿榮往還書札》收録王懿榮與師友、親屬往還書札數百通,基本可以
反
映其後半生的主要經歷與交遊關係。王懿榮光緒年間授翰林院編修,三任國子監祭酒,博
覽
書史,精於鑒藏,與當世金石學者來往密切。書札所涉人物包括潘祖蔭、陳介祺、繆荃孫、
吴
大澂、盛昱、汪鳴鑾、孫汝梅、黄紹箕、吴重憙諸名流,以及女兒女婿等家人。書札内容多
爲
討論金石碑拓釋讀、古籍收藏、科舉學問,以及時務政治、爲人處世、家務瑣事,據之可以
考
察同光時期精英士大夫鑒藏金石之風尚,以及業餘生活趣味的豐富細節。《藝風堂同人尺牘》
是
晚清著名學者繆荃孫的友朋書札稿本集,收録惲祖翼、繆朝荃、劉炳照、吴慶坻、陳慶年等
人
致繆荃孫書札一百餘通。書札的撰寫時間多在光緒時期,内容比較廣泛,除家常瑣事之外,
還
涉及刻書、詩詞交往、方志編纂等方面,是研究繆荃孫學術交遊、晚清政治與文化教育的重
要
資料。葉德輝致松崎鶴雄書札(《郋園手札》)是著名學者葉德
輝
1910年
张荫桓(1837~1900),字樵野,广东广州府南海县人。年轻时就很有才干,富有冒险精神。21岁时捐钱为知县,入山东巡抚幕府掌管文秘,以识力过人、才大心细、究心世务、治事精密晋升为道员,升任安徽按察使。中日甲午战争时,曾与邵友濂为全权大臣赴日谈判。1898年3月,协助李鸿章与俄国签订《旅大租地条约》。张荫桓是戊戌□法幕后重要的推手,他是康有为的举荐人,同时也是为□法牺牲的“七君子”之一。龚易图(1835~1894),清官员、藏书家。字蔼仁,号含晶,福建闽县(今福州市区)人。咸丰九年(1859)进士由庶吉士改任。与张荫桓先后任职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