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著名的作家说:“20岁前,你可以尽情享受青春;20岁后,你必须认真对待人生,勇敢迎向未来!”
20几岁是人生的黄金季节,是成熟和发生质变的飞跃阶段。
二十几岁,并不是个做梦的年龄,更不是可以躺在床上睡大觉的年龄。因为,20几岁是很容易就过去的,如果不抓紧,你面临的将是“三十无以而立,腰杆无法挺直,说话没有底气”的尴尬局面。
20几岁如金似玉的年华,是最精彩的,也是最容易荒废和迷失的。充分利用和把握每一分钟,尽量了解20几岁你应该懂得的事,努力做好你应该做好的事,在将来回首往事的时候,你才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不会因碌碌无为而遗憾。
柯君编著的这本《20几岁你应该懂得的事》是一本教会你生存技能、处世技巧的书。
歌德指出:“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年轻的时候。谁若游戏人生,他就一事无成;谁不能了解人生,就永远是一个生活的奴隶。”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20几岁正是人生的春天,是人生的早晨,是人生的黄金时代。我们不能抱着“明日何其多”的苟且态度,无所事事,以至于“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而是应该“莫等闲”,努力不懈,扮演好自己人生的角色,不断为自己积累成功的资本。
为了30岁时在生活中有稳固立足的根基,40岁时能登上事业的巅峰,一个人从20多岁开始,就得学会充分利用每天的分分秒秒,苦练内功,多放努力,尝试不同的事情,积累各种人生经验。这样,你才能不断迈向成功的人生、幸福的人生、理想的人生!
《20几岁你应该懂得的事》的主要内容包括:品格能决定人生,它比天资更重要;处世应该坦率些,举止应该礼貌些;20几岁是奋斗的季节而不是玩乐的季节;把创造性思维方法贯注在日常的各环节中;不可忽视情商水平高低对成功的影响;选择最适合自己和有利于自己发展的职业;采取正确的策略,轻松纵横职场;驾驭情感,享受美好的婚恋生活;不但要会赚钱,更要会花钱、会攒钱;消除不良情绪,享受快乐人生!
《20几岁你应该懂得的事》由柯君编著。
要有一种正确的纠错意识和宽广的胸怀
1952年,艾森豪威尔竞选美国总统,年轻的参议员尼克松是他的副总统搭档。
正当尼克松为竞选四处奔波时,《纽约时报》突然报道尼克松在竞选中秘密受贿的丑闻,消息不胫而走,给共和党的竞选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
为摆脱困境,共和党花了数万美元让尼克松利用媒体,向全国选民作半个小时的公开声明。
显然,能否澄清事实,取得选民认同,此举是关键。当时,全美国电视台、电台把镜头、麦克风对准了尼克松。
而尼克松万万没有料到,当他走进全国广播公司的录音室之前,他被告知,助选的高级顾问已决定要他在广播结束后提出辞呈。
这意味着,共和党和艾森豪威尔已经在最关键时刻抛弃了他。
于是,尼克松只好采取了一个在政治史上少见的行动:他把自己的财务状况全部公之于选民,先是公布了他的财产,再公布他的负债情形。
就这样,尼克松争取到了选民的同情。接着,他就详细地说明自己的经济状况,连同怎样花掉每分钱都如实地告诉大众,这几乎是每天发生在大家身边的事,听来那么熟悉,那么真切可信。
最后,他满怀情感地说:“我还应该说,就是我太太帕特没有貂皮大衣……还有一件事,也应该告诉你们,获得提名之后,我们确实收到一件礼物。得克萨斯州有一个人在无线电中,听到帕特提到我们的两个孩子很想要一只小狗,就在我们这次出发作竞选旅行的第一天,他通过巴尔的摩市的联邦车站送来一只西班牙长耳小狗,带有黑白两色的斑点,我6岁的小女儿西娅给它取名叫切克尔斯,她爱死了那只小狗。现在我只要说明这一点,不管别人说什么,我们都要把它留下来……” 就这样,连尼克松自己都没有想到,他的演讲获得了巨大的回响。当他走出录音室时,到处是欢呼声,有数以万计的人打来了电话、电报或寄来信件,几乎每个著名的共和党人都发给尼克松赞扬的函电,从邮局汇来的小额捐款就达6万美元。
就这样,事实澄清之后,尼克松反而赢得了大批同情选票。
后来,人们评论尼克松这次演讲成功的关键,就在于他的演说具有两大特点:一是“真诚”;二是“纯朴”。
当时,处于绝望边缘的尼克松,竟然不考虑以副总统候选人的身份,而是以一个普通人的形象出现在公众面前,与大家话家常,而他讲述的生活细节富有人情味,所以才能打动听众的心,获得他们的信任。
古人说:“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如果不想让别人知道自己的过错,除非不去做,因为纸包不住火,隐瞒只是一时的,迟早都有人会知道。光明磊落才是正人君子的作为。喜欢隐瞒过错的人,最后都不被人所尊敬!
人并不是圣贤,偶尔都会犯一些错误,但是如果坦白说出来,表示有悔过的心才能消灭罪过,在错误中学习成长,才会让自己愈来愈好!
一个人在前进的途中,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过错。对一个欲求达到既定目标、走向成功的人来说,正确对待自己过错的态度应当是:过而不文、闻过则喜、知过能改。
人们大都有一个弱点,喜欢为自己辩护、为自己开脱。而实际上,这种文过饰非的态度常会使一个人在人生的航道上越偏越远。过而不文,需要一种坚强的纠错意识和宽广的胸怀。一般人做不到这一点,首要的原因可能是虚荣心在作祟。一向认为自己各方面的能力都不错。很少有失误发生,久而久之,自然养成了“一贯正确”的意识,一旦真的出现过错,则在心理上难以接受。出于对面子的维护,人们会找理由开脱,或者干脆将过错掩盖起来。另外的原因是怕影响自己在他人中的威信及信任。其实,如果是作为下级,敢于正视自己的过错,可能会更加得到领导的赏识与信任;如果是作为上级,则过而不文,也会使下属对自己更加敬重,从而提高自己的威信。
闻过则喜、知过能改是一种积极向上、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只有当你真正认识到它的积极作用的时候,才可能身体力行去倾听别人的善意劝解,才可能真正改正自己的缺点和错误,而不会为了一点面子,去忌恨和打击指出自己过错的人。闻过易,闻过则喜不易。能够做到闻过则喜的人,是最能够得到他人帮助和指导的人,当然也是最易成功的人。而知过能改,则是使一个人在激烈的竞争中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的关键。“过而不改,是谓过矣!”有了过失并不可怕,怕的是不思悔改、一味坚持的人。这种人是很难走向人生的辉煌的!
做人首先要真诚正直
《菜根谭》中说:“文章做到极处,无有他奇,只是恰好;人品做到极处,无有他异,只是本然。”一个人的思想、品格、言行,都要发自内心、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来,不能为了某种功利的目的矫揉造作,掩盖自己的真实面目,扭曲自己的本性。也就是说,做人首先要真诚。
真诚的反面是虚伪,自欺欺人,靠戴假面具过日子。真诚坦率的人不失本色,自然有感人的力量。虚伪矫饰的人,一生都在演戏,给人留下伪佞可憎的形象,自己也丧失心灵的本性,忍受心理上的折磨。
正直也是做人的本分。正直人品表现为襟怀坦白,秉公持正,坚持原则,刚正不阿。正直的反面则是伪善狡诈。正直的人,对人对事公道正派,言行一致,表里一致;虚伪狡诈的人伪善圆滑,曲意逢迎,背信弃义,拿原则做交易。正直和真诚是互相紧密联系的。只有真诚才能正直,反之亦然。观察一个人,可以把这两个方面联系起来,看他是真诚直爽,还是虚伪圆滑;是光明正大,还是阴险诡诈。这是区别人品的重要标准。
无私是真诚、正直、仁厚的思想基础。古人的所谓“有欲甚则邪心胜”、“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等,都是说要做到真诚、正直。
做人首先要诚实,说老实话,做老实事,做老实人,不能靠矫饰伪装过日子。靠矫饰伪装、戴假面具过日子的人,“白日欺人,难逃清夜之愧赧”;“对人则面目可憎,独居则形影自愧”。他们不仅令人憎恶,自己也活得很累。因为他们时时提防假面具被人戳穿,或者受良心的谴责,经常处于紧张戒备的状态,很难获得心理上的轻松、安宁与平衡。
诚实有巨大的人格感召力。一个人没有半点虚假隐瞒的东西,说话诚实,做事诚实,内心诚实,就会令人信服。因而,诚实可以消除隔阂,化解矛盾,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团结。古人有“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格言。这是说精诚的力量可以贯穿金石,何况人心呢?至诚之心的确有巨大的精神力量。诸葛亮对孟获七擒七纵,终于使孟获心悦诚服,化解了汉族和少数民族长期积存的矛盾,便是一个有说服力的例证。
今天,我们仍然要实行诚实待人的原则。上级要以诚对待部属,父母要以诚对待子女,企业经营者要以诚对待顾客,每一个人都要以诚对待同事和朋友。以诚待人,才能得到友谊和真情,得到别人的信任和尊敬。人际交往如果离开诚实的原则,人与人之间互相欺骗,尔诈我虞,那么,人世间便不会有真情友谊,不会有和谐亲密的人际关系了。
诚实也是做人的基本品德,是一切德性的基础。一个人连诚实都做不到,其他的品德都谈不上了。P8-11
生活中的每个年轻人都有梦想,都渴望成功。在许多年轻人的眼里,他们看到的只是成功人士功成名就时的辉煌,却往往忽略了他们在此之前所付出的艰苦卓绝的努力。
前英国首相玛格丽特·撒切尔说过:“一个人只有脚踏实地一步一个台阶的往前走,才能到达最高处。并且有一天,你会感到你以前认为永不会属于你的各种各样的力量和能力——突然之间你都具有了。”在任何领域奋斗,抱负和动力都不可少。不过,达到顶峰者并不一定是天资最佳的人,而是肯下苦功夫的勤奋的少数,他们工作努力,并且不断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
一位西方著名的学者发现,生活中多数人90%的时间只是在混日子。许多人的生活层次只停留在:为吃饭而吃、为搭公车而搭、为工作而工作、为了回家而回家……他们从一个地方逛到另一个地方,事情做完一件又一件,好像做了很多事,但却很少有时间从事自己真正想完成的目标。就这样,一直到老。很多人临到退休时,才发现自己虚度了大半生,剩余的日子又在病痛中一点一点地流逝。
世界上有数不尽的不幸之人,每当他们谈起自己的生活的时候,经常梦想着时光倒流,回到他们20几岁或者“情况好得多”的时候。——因为他们觉得自己完全可以做更多更重要的事,表现得更好。可惜,这种情况是不可能出现的。正所谓:“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人生短暂,韶华易逝,光阴一去不复返,所以应当及早努力,免得老大无成,空余嗟叹。
歌德指出:“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年轻的时候。谁若游戏人生,他就一事无成;谁不能了解人生,就永远是一个生活的奴隶。”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20几岁正是人生的春天,是人生的早晨,是人生的黄金时代。正如一首歌中所唱道的:“也许你没留意,你也许不相信,有多少人羡慕你,羡慕你年轻。这世界属于你,只因为你年轻,你可得要抓得紧,回头不容易。”我们不能抱着“明日何其多”的苟且态度,无所事事,以至于“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而是应该“莫等闲”,努力不懈,扮演好自己人生的角色,不断为自己积累成功的资本。
20几岁是人生的关键时期,在这几年里,有的人用双手打造出自己的一片天下;而有的人却碌碌无为、虚度光阴,到30多岁时依然无所适从、疲于奔命。
为了30岁时在生活中有稳固立足的根基,40岁时能登上事业的巅峰,一个人从20多岁开始,就得学会充分利用每天的分分秒秒,苦练内功,多方面努力,尝试不同的事情,积累各种人生经验。这样,你才能不断迈向成功的人生、幸福的人生、理想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