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世界上下五千年全知道(超值金版)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记载的古国文明,可以让人了解到人类早期的文字、文学和艺术的初萌及形成过程,可以解读到上古时期的历史之谜。

本书记载的战争风云,可以让人感受到战场上战术的灵活机变,认识到战争的残酷无情。

本书记载的民族革兴,可以让人领悟到世界历史发展不可阻挡的推动力。

本书记载的科学进步、工业发展方面的内容,以近代为主,选取具有代表性、人们乐于了解的事例。如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哥白尼推行“太阳中心学说”、爱迪生发明电灯等等。从这些人物和事件的介绍中,让人领略到科学家、发明家的成长历程和智慧闪光处。

内容推荐

如果说一个民族的历史像一条千丝万缕拧成的线,世界史则更像一幅由不同画面构成的巨幅长卷,它们自成一体,又相互关联。在这幅画卷上我们可以看到,人类文明的创造史事实就是时间与空间的革命,当人类登上月球不再是梦想,当踏上宇宙已成为现实,当先进的交通工具将人们之间的距离缩得越来越短,当人类生存的环境及未来命运联系得越来越紧密时,地球变成了一个“村庄”,作为村民的我们每一个人,了解世界历史和世界历史大事就是在了解我们的身世。

本书以世界历史为主干,以古国文明、社会变迁、战争风云、科学进步,民族革兴、工业发展等事件为多姿多彩的枝叶,使读者们在紧张的学习和工作之余,既读了历史,又长了知识,更开了眼界。

目录

古代篇

第一章 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创建世界第一个文明

 苏美尔人创造楔形文字

 汉谟拉比统一巴比伦

 世界最古老的法典——《汉谟拉比法典》

 新巴比伦人打造“空中花园”

 希伯来人大迁徙

 犹太人建立以色列国

 大流士缔造波斯帝国

 腓尼基人环航非洲

第二章 古埃及文明——解密失落的文明

 梅尼斯统一埃及

 古埃及人发明图形文字

 古埃及浮雕

 胡夫大金字塔

 狮身人面像

 艳后克娄巴特拉拯救埃及

第三章 古印度文明——永恒的涅榘

 梨俱吠陀时代

 印度史诗

 婆罗门教

 释迦牟尼创立佛教

第四章 古希腊文明——西方世界的曙光

 克里特人创造线形文字

 伊索与《伊索寓言》

 荷马史诗

 《伊利昂记》

 《奥德修记》

 苏格拉底

 柏拉图

 《理想国》

 亚里士多德

 阿基米德

 奥林匹克运动会

 木马屠城记

 希波战争

 马拉松战役

 亚历山大东征

第五章 古罗马文明——帝国的荣光

 拉丁字母

 诺亚方舟

 耶稣和《耶稣传》

 斯巴达克起义

 战神恺撒

 屋大维与安东尼的权力之争

 庞培古城葬身火山

 古罗马竞技场

 罗马帝国的灭亡

第六章 玛雅文明——丛林中的神话

 科潘古城遗址

 玛雅文化

 玛雅人的雕刻艺术

 玛雅人的商贸活动

第七章 中华文明——华夏文明的起源

 盘古开天地

 女娲造人

 天下为家之始——夏朝

 《诗经》

 孔子开一代儒学

 老子与《道德经》

 一代名医扁鹊

 秦始皇统一中国

 司马迁忍辱写《史记》

 造纸术

中世纪篇

第八章 伊斯兰教的兴起——历史的转折

 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

 麦加朝觐

 阿拉伯帝国

 阿拉伯名著《一千零一夜》

第九章 十字军东征——千秋帝国梦

 西欧骑士

 十字军

 第一次十字军东征

 第二次十字军东征

 第三次十字军东征

 第四次十字军东征

 第五、六、七、八次十字军东征

第十章 繁衍与传承——华夏文明的长河

 东晋与拜占廷建交

 祖冲之与圆周率

 李春修造赵州桥

 玄奘西行印度取经

 活字印刷术

 司马光编撰《资治通鉴》

 铁木真西征亚欧

 马可·波罗游中国

 郑和下西洋,

 李时珍与《本草纲目》

近代篇

第十一章 文艺复兴——照亮欧洲之光

 文艺复兴运动

 达·芬奇创作《蒙娜丽莎》

 伟大诗人——但丁

 米开朗基罗的雕塑作品

 马丁·路德改革宗教

 培根开创现代实验科学

 拉伯雷

 《巨人传》

 塞万提斯

 《堂·吉诃德》

 莎士比亚

 《哈姆雷特》

第十二章 工业革命——掀起时代变革的浪潮

 英国工业革命

 瓦特与蒸汽机

 第一部火车的问世

 莫尔斯电码和电报的诞生

 贝尔发明电话

 爱迪生发明电灯

 特斯拉发明交流电

 珍妮机缓和了英国的“纱荒”

 亨利·福特改良汽车装配线

第十三章 科学进步——影响人类前进的脚印

 托马缪·迪亚士:第一个发现好望角的人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达·伽马发现印度

 亚美利哥:命名新大陆的人

 巴尔波亚:第一个看见太平洋的欧洲人

 麦哲伦环球航行

 库克船长环行南极圈

 科学家发现南磁极

 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哥白尼创立日心说

 伽利略发现新宇宙,

 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原子与分子学说的诞生

 达尔文开创进化论

 诺贝尔制造炸药

 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

 巴斯德发展预防接种技术

 巴甫洛夫发现条件反射现象

 莱特兄弟设计出第一架动力飞机

 弗洛伊德的心理学研究

 居里夫妇发现镭元素

第十四章 政治革命——开创政治现代化的先河

 英国革命

 美国革命

 法国革命

 无产阶级革命

 俄国革命

第十五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世界风云突变

 巴尔干“火药桶”

 萨拉热窝事件

 凡尔登战役

 日本趁火打劫

 美国的介人

 协约国“惨胜”

 同盟国惨败

 巴黎和会

第十六章 俄国十月革命——无产阶级风暴

 列宁确立苏维埃政权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攻占冬宫

 共产国际成立大会

第十七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世界风云再起

 希特勒发迹

 国会纵火案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罗斯福新政

 慕尼黑阴谋

 希特勒突袭波兰

 希特勒袭击英伦三岛

 丘吉尔拯救英国

 斯大林领导卫国战争

 斯大林格勒战役

 莫斯科红场阅兵式

 莫斯科保卫战

 日本“大东亚共荣圈”的构想

 日本武装入侵东南亚

 珍珠港事件

 中途岛大海战

 沙漠之狐

 德黑兰会议

 诺曼底登陆

 犹太人大屠杀

 柏林战役外围战

 墨索里尼暴尸街头

 雅尔塔会议

 希特勒之死

 广岛原子弹大爆炸

 日本无条件投降

 东京大审判

 日军慰安妇

 联合国的建立

当代篇

第十八章 战后——和平与动荡并存

 冷战

 马歇尔计划

 关税及贸易总协定

 甘地遇害

 柏林危机

 联合国大会通过《世界人权宣言》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华沙条约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

 朝鲜战争

 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兵朝鲜

 日内瓦会议

 万隆会议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太空争夺战

 苏联成功发射载人宇宙飞船

 厨房辩论

 “阿波罗11号”登上月球

 古巴导弹危机

 越南战争

 尼克松访华

 水门事件

 南南合作

 四次中东战争

 两伊战争

 东德西德统一

 海湾危机

 沙漠风暴行动

 苏联解体

第十九章 当代社会——日新月异的时代

 曼德拉就任南非总统

 亚洲金融危机

 科索沃战争

 英国王妃戴安娜车祸之谜

 比尔·盖茨登上世界首富宝座

 欧元的诞生

 美国逼迫萨达姆下台

 美伊战争经历的5次战役

 欧盟的建立

 克隆技术

 纳米技术

 疑点重重的9·11事件

 非典型性肺炎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四座城市同时遭遇袭击

 汶川大地震

 北京奥运会开幕

 医学顽疾——艾滋病

 上海世界博览会

 2010莫斯科红场阅兵式

试读章节

尽管这一时期的书写文字仍具有象形文字的特征,但已超越了以图画表示人及具体事物的阶段,发展成用图画表示抽象事物,例如:一只碗表示食物,一个人头加一只碗则表示吃的意思。

又过了500年,成熟的文字全面取代了旧有文字,因为到那时最初的图画已变得非常系统化,以致人们不再把它们视为图画,而视之为纯粹的符号。这些符号有许多已不再表示特定的词,而与其他同类符号结合在一起就可形成字词的音节符号。

公元前2500年左右,苏美尔地区的这种文字体系达到了充分发展的阶段。楔形符号共有500种左右,其中许多具有多重含义,这就使得楔形文字体系比后来的字母文字体系要难以掌握得多。尽管如此,在两千年间楔形文字一直是美索不达米亚唯一的文字体系。到了公元前500年左右,这种文字甚至成了西亚大部分地区通用的商业交往媒介。

从苏美尔时代残存下来、在近代被发掘出来的楔形文字文献都是抄写在泥板上的。这些泥板中,大约90%是商业的行政记录,其余的10%则是对话、谚语、赞美诗和神话传说的残篇。

苏美尔人的对话采用这样的形式:两个角色在辩论中站在对立的一方互相辩驳——夏天对冬天,斧头对犁子,或者农夫对牧人。由于双方均有许多可以立足的根据,因而辩论通常没有输赢。另一方面,残存至今的苏美尔谚语则提供了明确的观点。一则令人着迷的苏美尔处世格言这样讲:“仆人呆的地方,必有争吵相伴;理发师呆的地方,必有毁谤传出。”

楔形文字流传到亚洲西部的许多地方,它为人类带来了文明的“火种”。公元前2007年,苏美尔人的最后一个王朝衰亡之后,巴比伦王国把这份遗产继承了下来,并有了新的发展。

巴比伦意为“神之门户”。这个城邦位于幼发拉底河中游,扼西亚贸易交通的要冲。它的境内土地肥沃,水源丰足,孕育着这一古国的文明。

公元前1894年,这里建立了古巴比伦第一王朝。但是此时的巴比伦不过是一个时而依附这一邻国,时而向另一邻邦称臣的小邦。直到第六代国王、雄才大略的汉谟拉比登上王位之后,才使它一跃而成为显赫一时的统一两河流域的大国。

在汉谟拉比继承王位时,巴比伦的领土范围,长不过120公里~130公里,宽只有32公里~33公里。他向北方的亚述称臣,致力于制定法律,修筑城墙,重建神庙,努力积聚实力,消弭内争。

汉谟拉比机灵善变,审时度势,利用矛盾,各个击破。他的基本策略是团结邻邦,集中全力打击一个主要敌人。一开始,他和北方的马里、南方的拉尔萨结盟,继续承认亚述的统治,以巴比伦、马里、拉尔萨的联合力量,一举灭亡了南方的近邻伊新。

随后,他又特别致力于与北方的马里结好。马里位于幼发拉底河的中游,联合了幼发拉底河流域许多的城邦,征服了一些游牧部落。并且与东地中海的许多城邦有着广泛的贸易和外交联系。

汉谟拉比与马里国王吉姆里利姆在信函往来中互称“兄弟”,约定在国际事务中采取联合一致的行动,在军事上互相支援。汉谟拉比帮助马里摆脱了亚述对它的控制,也曾协助吉姆里利姆击退草原部落和东部邻国埃什努那的入侵。

当汉谟拉比认为自己的力量已经足够强大的时候,便于公元前1764年出兵击败了埃什努那。再过一年,即在汉谟拉比在位的第31年,巴比伦对拉尔萨发动了决定性的进攻。经过对拉尔萨的最后要塞的数月围攻,汉谟拉比终于灭掉了这个长期的劲敌,迫使它的国王黎姆新逃奔埃兰。

汉谟拉比这一系列举动,使邻国为之惊恐。特别是马里国王已有了警觉,即使是在他和汉谟拉比的关系处于最好状态的时期,也通过他的常驻巴比伦的外交使节和谍报人员,密切注视巴比伦各方面的情况。当他察觉形势的变化后,便召回了和巴比伦人一起在拉尔萨作战的部队。但是,为时已晚了,巴比伦已经强大到如此地步,他再也不可能与之平起平坐了。汉谟拉比在灭掉拉尔萨之后,挥师直逼马里城下,吉姆里利姆被迫臣服于汉谟拉比。

两年后,也就是公元前1757年,吉姆里利姆举兵反叛,遭到汉谟拉比的残酷镇压。一度繁荣昌盛的马里城被夷为平地,吉姆里利姆苦心营造的豪华宫殿也被付之一炬。

在取得节节胜利之后,汉谟拉比继续对亚述用兵,击败了亚述的军队及其盟友。虽亚述王朝因某种原因幸存下来,但其南部领土却被汉谟拉比占据。

汉谟拉比在他在位的第38年,攻灭了埃什努那。此次战役,他是以残酷的决河屠城手段获得最后胜利的。

汉谟拉比统治的最后两年,巴比伦国家的扩张已达极限。社会内部矛盾,使其从对外扩张转入内部防御,对内力求维持社会秩序的稳定。已经身染重病的汉谟拉比,把国务交给自己的儿子萨姆苏伊鲁纳处理,公元前1750年汉谟拉比病逝。

汉谟拉比花了35年的时间,采取灵活的外交手段和军事征服政策,剪除城邦割据。消弭混乱,统一了两河流域,创建了一个从波斯湾至地中海沿岸的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帝国。他自称是“强大之王,巴比伦之王,阿穆鲁的全国之王,苏美尔、阿卡德之王,世界四方之王”。在他当政期间,巴比伦成了西亚最大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

汉谟拉比法典序言中说:“安努与恩里尔为人类福祉计,命令我,荣耀而畏神的君主,汉谟拉比,发扬正义于世,灭除不法邪恶之人,使强不凌弱,使我有如沙马什,照临黔首,光耀大地。”

汉谟拉比不愧为古代西亚奴隶主阶级的杰出政治家。他之所以取得成功,是与他实行的一系列政策密切相关的。

《汉谟拉比法典》刻在一个石碑上,共包括282则条文。1901年,一支法国考古队,在伊朗的苏萨挖出了一根黑色玄武岩的大石柱。这根石柱已经断成三截,但拼起来还是完整的,石柱两米半高。它的上方刻着两个人的浮雕像:一个坐着,右手握着一根短棍;另一个站着,双手打拱,好像在朝拜。石柱的下部,刻着像箭头或钉头那样的文字。经考证,这正是用楔形文字记录的法律条文——《汉谟拉比法典》。

在《汉谟拉比法典》中,奴隶毫无权力可言,稍有过失即受到断肢的可怕惩罚。此外,《法典》中提到了两个法律阶层:一是“人”,显然意指贵族;另是所有其他既非“人”亦非奴隶的人,他们的法律待遇很差,但拥有某些法律权力。

《汉谟拉比法典》建立在两个最著名的原则基础上,此即“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和“让买方小心提防”。

乍一看来这两个原则都很原始。在规定对确定的伤害行为进行赔偿时(“倘人毁他人之目,则毁其目”;“倘人断他人之骨,则断其骨”),《法典》从不考虑最初的伤害是否纯属意外,而是残酷无情地坚持让人受到皮肉之苦和侮辱。

“让买方小心提防”原则不那么残酷无情,但看上去不像是法律。为什么国家在一部法典里宣布卖方行诈不会受到惩处呢?因为美索不达米亚人颁布法律主要是为了制止争斗。他们以为——这决非毫无理由——一个总想采取暴力手段的人,如果记住不论他怎样加害于人,都会受到法律同样的处罚,那么他也许会不再施暴。P5-7

序言

日往月来,物换星移。几千年来,人类走过了一条不寻常的道路:兴盛与衰微,辉煌与悲怆,风和日丽与血雨腥风——多少事如烟而逝,多少事留传百代,多少人悄然而去,多少人浮沉史海……这一切汇成了浩瀚的历史长河,铸就了灿烂的人类文明。人类走过的每一步都是那么艰辛,世界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是那么值得回味、值得深思!

埃延尼·古尔森说:“当代世界的痛苦就如产妇分娩时的阵痛,一个规模空前的人类社会正在如此巨大的痛苦中诞生。我们目击的一切重大事件的共同特点是全球性,把我们目击的重大事件与过去的,有史以来的一切重大事件分别开来的也正是全球性。”

如果说一个民族的历史像一条千丝万缕拧成的线,世界史则更像一幅由不同画面构成的巨幅长卷,它们自成一体,又相互关联。在这幅画卷上我们可以看到,人类文明的铸造史事实就是时间与空间的革命,当人类遨游宇宙不再是梦想。当登上月球已成为现实,当先进的交通工具将人们之间的距离缩得越来越短,当人类生存的环境对未来命运的影响越来越紧密时,地球变成了一个“村庄”,作为村民的我们,了解世界历史就是在了解我们的身世。

辉煌世界史,上下五千年。文明古国的各领风骚,希腊罗马的风华绝代。中古欧洲的黑暗窒息,封建王朝的步履蹒跚,工业革命的波澜壮阔,资本降临的尔虞我诈,世界大战的血腥残忍,文化艺术的灿烂辉煌,科技力量的深不可测,民主自由的永恒追求……

历史,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知识宝库。只要有决心、有勇气去打开它的大门,人类几千年来积累的丰富知识和经验便会向你迎面扑来,使你受到莫大的启发和鼓舞。

读史使人睿智,历史蕴含着经验与真知。学习历史,不仅仅是为了从过去的历史中得到一种借鉴,更不只是为获得展示儒雅、炫耀渊博的一种资本。了解昨天,更重要的目的是为了把握今天、创造明天,充实自己的头脑,启迪宝贵的人生……

著名历史家庞朴说过:“历史使人聪明。因为历史是前人失败和成功的记录,由成功而失败或由失败而成功的经验积累。”听了这句话,你是不是也迫不及待地想了解历史了呢?那么,请翻开《世界上下五千年全知道》的第一页吧!

我们衷心希望本书对激发读者学习世界史的兴趣,增进世界史的知识有一点帮助。本书的内容,按照历史发展的顺序,分为古代、中世纪、近代和当代四大部分。本书就像是一艘精巧的小船,带着你在历史的长河里畅游——领略上古时期的历史之谜、文化传承的思维模式、英雄人物的雄才大略、发明家们的闪光智慧……

本书是一本历史知识的普及性读物,而非“通史”“简史”之类的史学专著。它以世界历史为主干,以古国文明、社会变迁、战争风云、科学进步、民族革兴、工业发展等事件为多姿多彩的枝叶,使读者们在紧张的学习和工作之余,品味醇厚的人类文明。既读了历史,又长了知识,更开了眼界,这正是本书策划、编撰的初衷。

本书记载的古国文明,可以让人了解到人类早期的文字、文学和艺术的初萌以及形成过程,可以解读到上古时期的历史之谜。

本书记载的战争风云,可以让人感受到战场上战术的灵活机变,认识到战争的残酷无情以及带给人们的深重灾难。

本书记载的民族革兴,可以让人感受到世界历史发展那种固有的不可阻挡的推动力。

本书记载的科学进步、工业发展方面的内容,以近代为主,选择其中具有代表性、人们乐于了解的事例。如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哥白尼推行“太阳中心学说”,爱迪生发明电灯等等。从这些人物和事件的介绍中,让人领略到科学家、发明家的成长历程和智慧的闪光处。

熟悉历史,了解昨天。可以把握今天、创造明天。倘若对过去的重大事件寻根究底,我们就会发现,历史与今天筋脉相连,过去的一切关系着我们的将来。

读完了《世界上下五千年全知道》的最后一页,而人类的历史还在继续着,回顾过去,展望未来,人类社会的发展会越来越成熟,人类文明会越来越发达,昨日的历史由今人去书写,而明天的历史由今人去创造,一切皆靠我辈努力创造。

谨以此书献给广大读者。由于编著者能力所限,书中难免有不妥之处,敬请诸君雅正。

编著者

2010年10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世界上下五千年全知道(超值金版)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雅瑟//杨丽丽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企业管理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2556249
开本 16开
页数 38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500
出版时间 2011-01-01
首版时间 2011-01-01
印刷时间 2011-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世界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81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109
丛书名
印张 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60
187
2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12:4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