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修和玛瑞拉兄妹俩在绿山墙过着平淡从容的生活。为了给患有心脏病的马修找个帮手,于是孤儿院送来了一个满头红发、喋喋不休的十一岁女孩安妮。安妮天真热情,满脑子都是浪漫的想像。在她的想像中,顽皮的小溪在冰雪覆盖下欢笑:如果玫瑰会说话,一定会给我们讲很多有趣的故事;她还把自己的影子和回声想像成两个知心朋友,向她们诉说心事……
露西·莫德·蒙哥马利编著的《安妮的世界(6梦中小屋的安妮)》以细腻的笔触来描写主人公内心深处的情感变化,故事情节一波三折,引人入胜。马修和玛瑞拉兄妹对安妮发自肺腑的疼爱和无私的付出。感人至深,而安妮纯真善良、热爱生活、坚强乐观的形象更让人掩卷难忘。
《安妮的世界(6梦中小屋的安妮)》系为加拿大著名作家露西·莫德·蒙哥马利的代表作,《安妮的世界(6梦中小屋的安妮)》讲述了一个叫安妮的女孩完美而理想的一生。被多次搬上银幕。
安妮就要披上新娘的白纱了!在全世界关心她的千万读者的注目下,安妮终于步上了红地毯,一个“梦中小屋”正等着安妮与她的另一半去共同去开创……
“谢天谢地,从此不用再学几何学,也不用再教几何学了。”安妮·雪莉用解脱似的口吻说道。安妮将几何教科书投入一只大型木箱后,用力盖上箱子,坐在箱子上,黛安娜眺望着灰色的天空,两人在“绿色屋顶之家”的屋顶小阁楼内面对面坐着。
这个房间虽然旧,但在这个微暗的氛围内,能够引发各种联想,是个令人愉快的场所。安妮从身旁的窗户享受隐藏在空气中的香味,充满舒适八月午后的香味。窗外白桦树枝随风摇曳,发出沙沙声响;对面的“恋人小径”,弯弯曲曲地延伸至森林,现在仍看得见旧苹果林;而南面青色的天空中,耸立着一座大山脉,从另一面窗户可以遥望到有着白色波涛的海——美丽的罗伦斯湾,在此湾中浮现出的那个如宝石般的土人称之为阿贝格特的岛,就是爱德华岛。
自从上次见面到现在,已经三年了,黛安娜越发具有主妇的沉着味道,但依然和昔日那个与安妮发誓友情永在的黛安娜一样,黑色眼睛闪闪发光,双颊红红的,酒窝引人注目。黛安娜手上抱着的黑色卷发小孩正在睡觉,这个小孩名叫小安妮.可达莉亚,已经在艾凡利度过两年幸福的日子了。
艾凡利的人都知道,为什么这个孩子取名叫“安妮”,但“可达莉亚”这名字就令人不解了,夫家拉特家和娘家巴利家,均没有一位名叫可达莉亚的人。哈蒙·安德鲁斯夫人认为这个名字一定是黛安娜在三流小说中看到的,弗雷德也是个没脑筋的男人,连这个名字也用,但安妮和黛安娜两人相视而笑,两人都知道,这个小安妮·可达莉亚的名字是怎么来的。
“你本来就不喜欢几何哦,”黛安娜微笑着回忆道,“能不教一定让你高兴得要命。”
“我一直喜欢我教的科目,只有几何例外。在沙马塞德中学的三年真愉快,回家的时候,哈蒙·安德鲁斯伯母告诉我,和中学老师比起来,婚姻生活就没那么自由自在了。的确如此!”和从前一样充满魅力的安妮缓缓说道,言语中多了几分成熟韵味。
在楼下厨房中做点心的玛莉娜,听到安妮这么说,笑了起来,随后又叹了口气,从今以后,绿色屋顶之家大概不会再像以前那样充满动人的笑声了吧。对玛莉娜而言,安妮和吉鲁伯特的结合将是她这一生最大的幸福,但欢喜中必有悲伤的影子。
在沙马塞德这三年间,安妮每逢周末、假日就回来,但从今往后,一年大概顶多也只能回来两次了,想起来不禁伤悲。
“别在意哈蒙的话,”黛安娜凭着四年的主妇生活经验说道,“当然,婚姻生活中有欢笑也有悲伤,这就是生活,凡事没有十全十美、尽如人意的。可是,安妮,婚姻生活是幸福的,这点不容置疑……当然,前提是和适合自己的人结婚。”安妮露出微笑,说:“等我结婚四年以后,也许也是这个样子,生活中多一点幽默总是好的。”
“住处决定了吗?” 黛安娜用母亲独特的抱法抱住安妮·可达莉亚,见到这幕情景,安妮总有一种心动的感觉,充满无限的希望,希望美梦成真,但在欢喜之中,还充塞着一种无法言喻的淡淡苦痛。
“决定了,打电话说今天想搬过去。谈到电话,真没想到艾凡利也会有电话,这片令人怀念的土地上有电话,似乎有点不可思议。”
“不过这还得感谢艾凡利生活改善会,否则我们还没有电话可用呢!改善会总是积极、认真地做事,你创始了这个会,真是不简单。”
“是啊,对于电话这件事,还不知如何感谢改善会呢!的确便利不少——比蜡烛换电灯还方便呢!正如林顿夫人所说:‘艾凡利也不能落伍啊!’哈里森不是也说过:‘艾凡利不能成为近代的不便!’其实,原来的艾凡利还真令人怀念,那么自然、亲切,但这么方便的东西,也不得不令人投降。”
“不过啊,有一点也很伤脑筋的,”黛安娜叹口气说道,“那就是电话铃以外的声音,像你今天打电话来时,那个奇妙的时钟也响了。还有,哈蒙·安德鲁斯夫人为了在接电话时不影响进餐,准备将电话装在厨房呢!真有趣!”
“时代在进步,希望我们每个人也跟着进步。好了,我们来谈点愉快的话题吧!我的新家地点已经决定好了哦。”
“哦,在哪里?最好离这里近一点。”
“不近,这是唯一的缺点,吉鲁伯特决定住在赫温港——距离艾凡利有六十里路远呢!”
“六十里?六百里也一样,”黛安娜叹气说道,“现在我不会离家到比夏洛镇更远的地方了。”
“你一定得来赫温港玩一玩,那是岛上最美的港口,尽头有个克雷村,大卫·布莱恩在那儿开业五十年了。特库达‘布莱恩不是吉鲁伯特的大伯父吗,退休之后,那儿将由吉鲁伯特继承,可是大伯父仍然住在家里,所以我们必须另外找房子,究竟是什么样的房子,实际上我也还不知道,但我想一定是有完整家具的美梦船的小屋——可爱、愉快的西班牙小城,它一定会让我喜爱的。”
“去哪儿蜜月旅行呢?”
“什么地方也不去。”
听了这话,戴安娜惊讶不已。
“别这么惊讶的样子,黛安娜,你的表情让我想到哈蒙。安德鲁斯伯母,她说不去蜜月旅行是没有能力去蜜月旅行者的最佳选择。当时琴恩到欧洲蜜月旅行,我只想在自己的梦中小屋度密月。”P1-4
何为上乘小说?
可能会有各种各样的评价标准,但无论如何,大概总要承认,它之所以称得上上乘,最重要的标志就是它塑造了一个乃至几个永不磨灭的形象。作为一部穿越了时空,在今天,在世界的任何一个地方都会熠熠生辉的作品,蒙哥马利的“安妮的世界”系列为世人塑造了一个叫安妮的女孩的形象。这个形象,始终占据世界文学长廊的一方天地,在那里安静却又生动无比地向我们微笑着,吸引我们驻足,无法舍她而去。从阅读“安妮的世界”系列的第一本《绿色屋顶之家的安妮》开始,就注定了在掩卷之后我们要不由自主地回首张望,向那个让人怜爱的孩子挥手,再挥手。我们终于离去,山一程,水一程,但不知何时,她却悄然移居我们心上,在今后漫长的人生岁月中,不时地幻化在你的身边,就像她总也离不开风景常在的“绿色屋顶”一样。她的天真纯洁,会让你感动,会让你的灵魂不断得到净化;她柔弱外表之下的那份无声的坚韧,会让你在萎靡中振作,让你面对困难甚至灾难时,依然对天地敬畏,对人间感恩。这个脸上长着雀斑、面容清瘦、一头红发的女孩,是你的“绿色屋顶”,而你也是她的“绿色屋顶”。一个形象能有如此魅力,可见这部塑造了她的作品在文学史上举足轻重的地位。
这是一部具有亲和力的作品。
有一些作品,即使是一些被文学史家和批评家们津津乐道的作品,我们阅读它们时总是很难进入,它们仿佛被无缝的高墙所围,我们转来转去,还是无门可入,只好叹息一声,敬而远之。即使勉强进入,总有一种挥之不去的距离感,读完最后一页,我们依然觉得那书在千里之外冰冷着面孔,像尊雕塑。阅读《绿色屋顶之家的安妮》却是另样的感受——说不清的原因,当年我在看到书名时,就有了阅读它的欲望。看来,一部书有无亲和力,单书名就已经散发出来了。接下来就是流畅的毫无阻隔的阅读。这部书是勾魂的。它以没有心机的一番真诚勾着你。它在叙述故事时,甚至没有总是想着这书究竟是给谁读的,作者只是把心中想说的话说出来。这是倾诉,也是亲和力产生的秘密:倾诉就是对对方的信任,这时,你与对方的距离感就消逝了——所有的人都是喜爱听人倾诉的,因为那时他有一种被信任感。“安妮的世界”显然带有自传性,说的是一个叫安妮的女孩,而实际上是在说作者自己——露西·莫德·蒙哥马利。这是她自己的故事,现在她要把它们诚心诚意地讲出来。我们在听着,出神地听着。
“安妮的人生”应成为一个话题。
安妮的人生称得上是完美而理想的人生,她是我们所有愿意更好地活着的人的榜样。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除了具有善良、真诚、聪明、勤劳、善解人意、富有勇气等品质,她还有一个让我们羡慕的品质:善于幻想。幻想使她的精神世界异彩纷呈,使她在绝望中看到了生路。通过幻想,她巧妙地弥补了人生的种种遗憾和许多苍白之处。她的幻想是诗性的。在与玛莉娜谈论祷告时,她说,上帝是种精神,是无限、永恒、不变的,他的本质是智慧、力量、公正、善良、真实。她很喜欢这些词。她对玛莉娜说,这么长一串,好像一首正在演奏的手风琴曲子,它们也许不能叫诗,但很像诗,对不?当玛莉娜为她做的上学的衣裙并不是她喜欢的而她又无法改变这个事实时,她说:“我会想象自己是喜欢它们的。”正是这些幻想,使她的不幸人生获得了诗性的拯救。诗性人生无疑是最高等级的人生。许多危急关头,许多尴尬之时,她正是凭借幻想的一臂之力,而脸色渐渐开朗,像初升的太阳,眼睛如星辰般明亮起来。而这时,世界也变得明亮起来。
还有,就是它的无处不在的风景描写。
今天的小说,很难再看到这些风景了,被功利主义挟持的文学,已几乎不肯将一个文字用在风景的描写上了。“安妮的世界”离不开风景,离开风景,对于作者来说,几乎是不可想象的。而安妮离开风景,就会失去生趣,甚至生命枯寂。她的湿润,她的鲜活,她的双眸如水,皆因为风景。她孤独时,要对草木诉说;她伤心时,要对落花流水哭泣。万物有灵,一切都是她生命的组成部分。紫红色樱花的叶子,是她的“漂亮爱人”,她要成为穿过树冠的自由自在的风儿,她喜欢凝视夕阳西下时的天空……开始,当她想到马修可能不来车站接她时,她想到晚上的栖息之处竟然是在一棵大树上:月光下,睡在白樱花中。她是自然的孩子,她是一棵树。自然既养育了她,也教养了她。
看看这样的书,像安妮那样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