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森林报(秋)/青少年文库
内容
编辑推荐

  这部名著是苏联著名儿童科普作家维·比安基的代表作。著者以其描写动植物生活的艺术才能,用轻松的笔调、采用报刊形式,按春、夏、秋、冬四季节12个月,有层次、有类别地报道森林中的新闻,森林中愉快的节日和可悲的事件,森林中的英雄和强盗,将动植物的生活表现得栩栩如生,引人入胜。著者还告诉了孩子们应如何观察大自然、如何比较、思考和研究大自然的方法。全书分、夏、秋、冬四卷,本书为其中的秋卷。

内容推荐

《森林报》以新闻的形式和诗歌的语言描绘森林中动植物一年四季的变化,显现出大千世界的生态,表现出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蕴含着诗情画意和童心童趣。比安基的《森林报》是培养儿童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态度、对科学的兴趣和科学精神的绝好教材,尤其在生态濒临危机的今日,这些素养和精神显得尤为重要。《森林报》被收入我国小学语文必修课程的确不无理由。

目录

致读者 1

本报首位驻林地记者 5

森林年 7

森林年历 9

第七期 候鸟辞乡月(秋一月)

 来自林区的首份电讯 13

 林间纪事 14

告别的歌声/晶莹清澈的黎明/泅水远行/林中巨兽的格斗/最后的浆果/原路返回/等待助手/最后的蘑菇

 发自林区的第二份电讯 23

 都市新闻 24

胆大妄为的攻击/夜晚的惊吓/八万棵乔木和灌木/仓鼠/连蘑菇都忘了采/喜鹊/躲藏起来/城市绿化/和平之树

 发自林区的第三份电讯 32

 农事纪程 33

沟壑的征服者/采集树种运动

 狩猎纪事 36

变傻的黑琴鸡/大雁是好奇的/六条腿的马/迎着挑战的号角/开猎野兔

 天南海北 51

 射靶 6l

 公告 63

第八期仓满粮足月(秋二月)

 准备越冬 69

越冬的小草/哪种植物及时做了什么/贮存蔬菜/松鼠的干燥场/活粮仓/本身就是一座粮仓

 林间纪事 76

小偷偷小偷/夏季又来临了吗/受了惊扰/胸脯红色的小鸟/我抓了只松鼠/我的小鸭/捉摸不透的星鸦

 农事纪程 84

少年果蔬栽种者的收获/农庄里的花园周

 都市新闻 86

动物园里的消息/没有螺旋桨/赶紧去见识见识/鳗鱼踏上最后的旅程

 狩猎纪事 90

带猎狗走在黑色的土路上/地下格斗

 射靶 99

 公告 101

第九期 冬季客至月(秋三月)

 会活动的鲜花 107

莫解的行为/不会让森林变得死气沉沉/会飞的花朵/客自北方来/客自东方来/该睡觉了/最后一次飞行

 林间纪事 113

追逐松鼠的貂/兔子的花招/隐身的不速之客/啄木乌捶打的铺子

 农事纪程 119

助手

 都市新闻 121

瓦西列奥斯特洛夫斯基区的乌鸦和寒鸦/侦察员

 狩猎纪事 124

捕猎松鼠/带把斧头打猎/猎貂/黑夜和白昼

 射靶 135

 公告 137

射靶 火眼金睛答案

 射靶答案 143

 “火眼金睛”称号竞赛答案 148

试读章节

连蘑菇都忘了采

9月里,我和同学们到森林里采蘑菇。我在那里惊起了四只花尾榛鸡。它们一身灰色,长着短短的脖子。

接着我见到一条被打死的蛇。它已经风干了,挂在树墩上。树墩上有个小洞,从那里传出咝咝的声音。我想这儿是蛇窝,就从这可怕的地方跑开了。

后来当我走近沼泽时,我见到了有生以来从未见过的情景:七只鹤从沼泽里飞上了天,仿佛七只绵羊。以往我只在学校挂的图画上见到过它们。

伙伴们都采了满满的一篮蘑菇,我却一直在林子里东奔西跑:到处都有小小的鸟儿,传出各种叫声。

在我们走回家时,一只灰色的兔子奔跑着从路上横穿过去,只见它的脖子是白的,一条后腿也是白的。

我从一旁绕过了有蛇窝的那个树墩。我们还见到了许多大雁:它们飞过我们村的上空,发出嘹亮的叫声。

驻林地记者:别兹苗内依

喜鹊

春天的时候,村里的几个小孩捣毁了一个喜鹊窝,我向他们买了一只小喜鹊。在一昼夜时间里,它很快就驯服了,第二天它已经直接从我手里吃食和饮水了。我们给它起了个名字:麾法师。它已听惯了这个称呼,一听到它就会同应。

长出翅膀后,它就喜欢飞到门上面停着。门对面的厨房里我们有一张带抽屉的桌子,抽屉里总放着一些吃的东西。往往只要你一拉开抽屉,喜鹊立马就从门上飞进抽屉,开始尽快地吃里面的东西。如果你要把它挪开,它就嘁嘁叫,不愿意离开。

我去取水时对它一声喊:

“魔法师,跟我走!”

它就停到我肩膀上,跟我走了。

我们准备喝茶了,喜鹊先来个喧宾夺主:啄一块糖,一块小面包,要不就把爪子直接伸进热牛奶里去。  。

不过最可笑的事常发生在我去菜园里给胡萝卜除草的时候。

魔法师就停在那里的菜垄上,看我怎么做。接着它也开始从地上拔东两,像我一样把拔出的东西放作一堆:它在帮我除草呢!

但是这位助手却良莠不分,它把什么都一起拔了,无论杂草还是胡萝卜。

驻林地记者:维拉·米海耶娃

躲藏起来

天气越来越冷了。

美好的夏季已经消逝……

血液在渐渐冷却,行动越来越软弱无力,昏昏欲睡的状态占了上风。

长着尾巴的北螈整个夏天都住在池塘里,一次也没有爬离过。现在它爬上了岸,在森林里到处游荡。它找到了一个腐烂的树墩,钻进了树皮里,在那里把身体蜷缩成一团。

青蛙则相反,从岸上跳进了池塘。它们潜到水底,更深地钻进了水藻和淤泥里。蛇、蜥蜴躲到靠近树根的地方,钻进温暖的苔藓里。鱼儿群集在水下深深的坑里。

蝴蝶、苍蝇、蚊子和甲虫钻进了小洞、树皮的小孔、墙缝和篱笆缝里。蚂蚁把自己有着成百门户的高高城堡的门以及所有出入口统统堵了起来。它们钻进了城堡的最深处,紧紧聚作一堆,就这么静止不动了。

它们面临着忍饥挨饿的日子。

对于热血动物——兽类和鸟类来说,寒冷并不那么可怕,因为只要有食物,吃一点下去,就像炉子生了火。而冷血动物就只能忍饥挨饿了。

蝴蝶、苍蝇、蚊子都躲藏起来了,所以蝙蝠就没有了聊以充饥的东西。它们藏身于树洞、岩洞、山崖的裂罅、屋顶下的阁楼问里。它们用后腿的爪子抓住随便什么东西,头朝下把身体倒挂起来。它们用翅膀像雨衣一样把身体盖住,就入睡了。

青蛙、癞蛤蟆、蜥蜴、蛇、蜗牛都隐藏起来了。刺猬躲进了树根下自己的草窝里。獾难得走出自己的洞穴。

城市绿化

去年秋季和今年春季列宁格勒种下了374000棵树,其中有椴树、枫树、白杨、白桦、榆树。

公园、街上的小公园和各条大街装点着778000丛观赏灌木和几十万丛多年生花卉。在这期间,市区的花园和公园的植树范围大大地扩展了。

明年秋季还将栽种数以几十万计的更多的树木和灌木。

塔新社列宁格勒讯

和平之树

不久前我们的小伙伴们向莫斯科州拉缅斯科区所有低年级的学生发出呼吁,在花园周活动期间每人种一棵和平之树。少年米丘林工作者和成年园艺工作者承诺帮助他们栽种和培育和平之树。小伙伴们将借此学习和成长,他们的和平之树也将在校园里和他们一起成长!

箩四尹学的学兰

奠斯科州·朱可夫市

……

P28-31

序言

维塔里·瓦连季诺维奇·比安基是俄罗斯著名儿童文学作家,1894年2月11日生于彼得堡一个生物学家的家庭。他从小受家庭的熏陶,对大自然的奥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一种探索其奥秘的强烈愿望,后来报考并升入彼得堡大学物理数学系,学习自然专业,与家庭的影响是有关的。他在科学考察、旅行、狩猎及与护林员、老猎人的交往中留心观察和研究自然界的各种生物,积累了丰富的素材,使以后的文学创作有了坚实的基础,使他笔下的生灵栩栩如生,形象逼真动人。1928年问世的《森林报》是他正式走上文学创作道路的标志。1959年6月10日比安基在列宁格勒逝世,享年65岁。他的创作除了《森林报》,还有作品集《森林中的真事和传说》(1957年),《中短篇小说集》(1959年),《短篇小说和童话集》(1960年)。

比安基的创作以小读者为对象,旨在以生动的故事和写实的叙述,向少年儿童传授科学知识,激发其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并从小培养热爱大自然、关注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森林报》虽然问世于1928年,但在此后的几十年里一再重版(至1961年已出到第10版),究其原因,就是它以独特的视角和独特的表现手法所宣扬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主题,具有恒久不衰的生命力。如果说作家在中短篇小说中描写的主要是动物故事及与动物相关的人的故事,那么《森林报》则向读者全面展示了自然界的大干世界,举凡天地水陆所有的生灵都有涉及。不仅如此,他还对当时苏联全国各地山川形胜和自然环境有生动的描述,使小读者在轻松愉快、饶有趣味的阅读中潜移默化地产生对祖国的情感。

当时序进入21世纪,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使人类对大自然过度的索取受到大自然越来越强烈的报复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命题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严峻地摆在作为万物灵长的人类面前。希望《森林报》又一个中译本的问世,能对中国未来的一代早早地树立起热爱自然、关注环境的理念产生有益的影响。

20世纪50年代初,在特定的国际环境中,由于西方世界对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敌视和封锁,我们只能走“向苏联一边倒”这条路。由此引发了国内的学俄语热和引进苏俄文化、科技热。后来随着60年代初的中苏交恶和70年代末中国对世界的开放,国内学英语和其他语种的人越来越多,俄语逐渐成为学校教学中的小语种学科,同时西方文化和科技的大量涌入,使原先热门的俄语和对俄罗斯文化的介绍,比重自然下降。如今,从五六十年代过来的人所熟悉的有关俄罗斯的东西,年青一代就比较陌生了,幼小的一代更生疏。因此,在本书译文中有必要对有些关涉俄罗斯文化而为当今青少年所陌生的东西有所交代,这就是译者在译本中加了许多注的原因。译者仍然希望自己的善意并非多此一举。俄文原著中也有极少的注释,译者在翻译时如觉得有必要向中国读者交代,就据实译出,并注明“原作者注”字样。凡译者自己的注释,则不再说明。俄文版《森林报》原著共十二期,合订成一册出版,篇幅相当大。为方便携带和阅读,中文版编者将其按春、夏、秋、冬四季分成四册出版,这是个好主意,既保持了原著风貌,又方便了读者。译者谨向编者表示深切的谢意。

本书涉及动植物的知识相当广博,以译者的浅陋,在翻译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是很多的,有时可能超过文学经典翻译中所遇的困难,需要查阅许多工具书和资料。即使这样,仍然可能会出现译者力所不逮的问题。对此,谨祈同行和方家批评指正。

译者

2009年冬于杭州西溪陋室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森林报(秋)/青少年文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俄)比安基
译者 沈念驹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浙江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3927486
开本 32开
页数 15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0-03-01
首版时间 2010-03-01
印刷时间 2010-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图书小类
重量 0.23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S7-49
丛书名
印张 5
印次 1
出版地 浙江
210
149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5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17:1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