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航空枢纽经济产教支撑研究/航空技术与经济丛书 |
内容 | 内容推荐 临空产业具有成长性、高端复合性,因此基于当地的特色构建临空产业的“教育、科技、人才”战略性支撑体系,对于促进航空枢纽经济发展极为重要。本书从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等多链融合的角度,对空天类、民航类职业院校和普通高校的产教融合实践进行了分析与评价,以揭示我国航空枢纽经济发展的产教支撑机制。 作者简介 张志宏,男,1965年生,河南偃师人。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民航学院教授,河南省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河南省航空业协会专家委员会主任、河南省航空职业教育集团专家委员会主任、交通大学河南校友会教育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人力资源开发教学与实践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人力资源研究会理事,曾任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航空经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河南航空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航空经济发展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办公室主任、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 目前担任信阳航空职业学院特聘教授、信阳航空职业学院乘务学院名誉院长,中国城市临空经济研究会研究员。主持省部级课题18项,参与国家及省部级课题16项,获得省部级一等奖等奖励7项,出版著作7部,主编教材1部,发表论文61篇,其中有17篇CSSCI核心期刊论文。在航空工业创新管理、航空经济与人才管理方面有较深造诣。 目录 第一章 加快中国航空枢纽经济发展的思考 一 理论研究动态 二 政策扫描 三 加快中国航空枢纽经济发展的路径 第二章 中国发展航空经济的河南样本 一 中国运输航空发展现状分析 二 河南构建航空经济的创新生态体系 三 郑州机场国际货运航线开辟与布局 四 “四心合一”,打造河南空天创新高地 五 河南中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设想 六 面向2035年河南省通航强省发展的对策建议 第三章 中国职业教育临空产教融合实践 一 新发展格局需要高技能人才的支撑 二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的中国方案 三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四个挑战 四 服务新发展格局的航空职教改革对策 第四章 中国普通高等教育临空产教协同创新实践 一 我国内地七大航空工业高校发展动态 二 我国民航类高校发展动态 三 军事航空高校的发展动态 四 内地其他空天类高水平高校的发展动态 五 港澳台有关航空航天类专业的开设情况 六 在学科评估和“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水平空天类高校的发展比较 七 空天类代表高校的产教融合探索 八 分析与展望 第五章 中国新生空天类高校发展动态 一 培育航空类高校的“河南现象” 二 区域战略驱动的典型新生空天类高校分析 三 国内知名空天类高校的扩张 四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新生空天类高校综合评价 参考文献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航空枢纽经济产教支撑研究/航空技术与经济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张志宏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22817859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98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87 |
出版时间 | 2023-05-01 |
首版时间 | 2023-05-01 |
印刷时间 | 2023-05-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经济金融-经济-交通经济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466 |
CIP核字 | 2023079764 |
中图分类号 | F562.3 |
丛书名 | |
印张 | 19.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7 |
宽 | 165 |
高 | 16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