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班门(铁之温)
内容
编辑推荐

王汉军主编的《班门(铁之温)》是一本以设计为灵魂、有温度的大众读物。匠心中营造,涉及工艺、材料、技艺、新知,以一种创客精神,用设计打开世界,读懂世界。班门前弄斧,实现深度阅读和求学新知的理想。《班门》中没有小品文、心灵鸡汤和拼凑文章。我们要的不是碎片化读本,而是作者消化了一摞文本、一把时间、一众经历后吐出的文字。

内容推荐

本期王汉军主编的《班门(铁之温)》,以铁铸造。当人类走出青铜时代,控制炙热而腾跃的火焰, 将铁矿石熔化,再施展精妙技巧, 将红得通明透澈的铁水打造成各种形状的铁器。不论是为生活,是为杀伐,人类历史就此换了新颜面。2500年前,吴王阖闾令铸剑师干将铸剑,铁汁不下,同为铸剑师的妻子莫邪投身火中,化作炉神,铸成“干将莫邪”两把盖世名剑。这无从考证的传说,将打铁匠人推向至高的地位,使之永久地流淌在文化的血液里。距中国8000千米之外, 300米高的巴黎铁塔矗立着。最初,这铁的躯干被人们称为“可憎之物”“巴黎之耻”,建筑师、机械设计师埃菲尔饱受嘲笑。但当这铁的建筑物树立起来之后,言语在这铁骨架的雄伟面前丧失了气力。要相信,铮铮铁骨,绝不会在时代里化作将熄的火星。

目录

门内

 空间折叠:结构大师卡拉特拉瓦 王汉军/文

 我的七张画 陈丹青/文

门铁

 埃菲尔与他的巴黎铁塔 徐晓冬/文

 小小铁匠铺的大理想 蔡德全/文

 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 郑路/文

 甲胄:铁与火的时空 叶思太·卡得尔汗/文

门外

 第三个生命:荣荣、映里与三影堂 薛茗/文

 当电影遇见芝加哥 见竹/文

 不只是乐器:Handpan 传奇 陈睿/文

试读章节

对生物的仿照,是卡拉特拉瓦结构设计的关键基因。他特别着迷于人体解剖学,因为早在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就将解剖学作为确定尺度与比例的基础。卡拉特拉瓦说:“在解剖学中,张开的手掌的形象、眼睛的形象、嘴和骨骼的形象都是灵感的源泉。通过研究我们身体的结构,你可以发现一种对建筑非常有益的内在逻辑性。”他会向来访的记者舒展自己的手,摆动自己的大拇指,然后说:“在我的手里,就有一点点建筑与工程的元素。”

卡拉特拉瓦第一次尝试利用人体与解剖学概念进行创作,是在瑞士苏黎世的斯塔德霍芬火车站(stadelhofen station)的扩建工程中。车站的柱子结构来源于他对自己手掌的研究,在麻省理工学院做讲座时,他说: “张开的手掌,代表着真诚与开放,我从张开的手掌又想到了手掌的侧面,我选择拇指与食指之间的部分,使之变为柱的形式。”这种模仿贯穿于整个项目,主要的扶壁柱、候车的棚架都是这种手指张开的状态,成为车站建筑外观的一大特征。

就这样,卡拉特拉瓦在设计中将建筑本身设想成人体,他说:“不管怎样,事物的尺度总是与我们的身体有一定的关系,建筑也非常自然地与人的尺度相关,因为它本身就是为人建造的。这使得解剖学成为创作灵感的一个源泉。”

1988年,卡拉特拉瓦接受瑞士混凝土协会的委托,在瑞士的巴塞尔建筑展览会上设计过一个亭子。他对人体的“迷恋”在这个能使混凝土运动的机械结构建筑上完全显露出来。这是一个肋骨式的、类似环形的结构,就像人体的胸腔,由14根长达7.8米、重1.2吨的肋骨状混凝土悬臂组成。而在材料的运用上,卡拉特拉瓦试图赋予混凝土一种感官的效果,“类似肌肉与皮肤”。而它的流线型造型,需要考虑悬臂内部的钢材受力情况,并且要在混凝土加工过程中对温度进行精准控制,这些“肋骨”通过与曲柄上类似关节的构件相连,使每一只都能活动——这又是对人类手臂活动的仿照。

在这种仿生设计中,卡拉特拉瓦使细部形体的作用超出精致结构构件的范畴,犹如抵达了“有机”的彼岸。他说这种有机的想法是“在探讨一片细部构件如何与另一片构件搭接的过程中逐渐产生的”,而最终,“它使我们可以如神话般地再现人的胸膛”。

卡拉特拉瓦对人体器官最辉煌的仿生运用,还是在艺术科学城中。其中的核心建筑天文馆被设计成一只张开的巨眼形状,它也被称作“智慧之眼”。“巨眼”有110米长,中央最宽处有55.5米。屋顶是狭长的铝制材料的曲面遮阳板;侧面的混凝土拱柱支撑着透明的侧顶,并连接着下沉的廊道;在馆中央,端坐着一个球体,像极了一只眼球;拱的一侧有一道巨大的门,其开启与闭合,是对人类上眼睑活动的模仿。

P13-17

序言

《班门》是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和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共同打造的一本有关设计的杂志。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所在的西城区是北京市唯一的“设计产业集聚区”,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是一家设计企业。都是设计,也都离不开设计。设计是个舶来词,中国传统的说法是“营造”,营造的宗师是鲁班。鲁班是工匠,鲁班也是发明家,是创客,“工匠精神”和“创客精神”是这个时代呼唤的精神。

在班门前弄斧,看似不自量力,却也透着一股后生的无畏。以“门”为界,门内,向大师致敬、取经、学艺;门外,是后生的操练、游历、体验;门,是作品,是被大师加持的“手艺”,是回馈世界的“匠心营造”。于是, “门·内”“门”“门·外”,便成为《班门》的结构。

在班门前弄斧,练就“设计”的十八般武艺。设计,不仅仅是图纸和图纸变成的轨道、房子、高速路,其虚如人生,实如器皿,恒久如一块美玉,倏忽如一次旅行,形态、色彩、质感、声音、气味,都是设计。设计,就藏在世界的背后,唤它出来,深度阅读,岂不就读懂了世界?! “用设计打开世界”成为《班门》上镌刻的理想。

在班门前弄斧,实现深度阅读和求学新知的理想。《班门》里没有小品文、心灵鸡汤和拼凑文章。我们要的不是碎片化读本,而是作者消化了一摞文本、一把时间、一众经历后吐出的文字;我们要的不是高度的概括性,而是极度的细部展示;我们要的不是炫耀文笔,而是老老实实把自己想写的东西交代清楚。

杂志本身也是一个“设计”。它传达的不只是文字,不是简单的美化,更是一种情怀和期许:希望更多的人在阅读过程中获得美的享受,既收获新知,又愉悦心情。设计“其实就是在读者和作者之间架一座桥,是媒人,让书和读者去恋爱”。而这正是设计的目标:为阅读提供最适宜的媒介。封面纸要滑而不光,像肌肤,内里纸要轻,要绵,要韧而不脆。字体、行距、页边距,都经过反复斟酌。插图,只选用必需的,因为“深度阅读”,文字将是主角。

其实,我们有个小小的野心,做杂志中的“米其林”,有品、限量,更要慢慢烹制。2016年以“建筑材料”为一系列,分别是木之纹、砼之色、铁之温、石之形。

第三期以“铁”继续构建我们对工匠精神的理解。人类历史上,铁的发现和大规模使用,是一个光辉的里程碑,它带人类冲出青铜时代,进入一个生产力大发展的进程。人们用它制犁,耕作大地,生产食物;人们用它造桥,以建筑将险路变通途;人们以它制钵,盛放自己的一饭一食。

这一期我们将看到,铁,这古老的材料,在当下能造出怎样新奇的意境。

2016年11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班门(铁之温)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译者
编者 王汉军
绘者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50293311
开本 16开
页数 21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44
出版时间 2016-12-01
首版时间 2016-12-01
印刷时间 2016-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艺术-艺术概论
图书小类
重量 0.468
CIP核字 2016292020
中图分类号 J120.9
丛书名
印张 14.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65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15:4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