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身体知道答案(珍藏版)
内容
编辑推荐

武志红著的《身体知道答案(珍藏版)》首次指出身体的重要地位。人们往往过于重视内心而忽略了身体,无意间做了心念的囚徒。其实,身体是我们亲密的朋友,我们的幸福,我们的悲伤,我们的恐惧,我们的病痛,它都懂。但是,它给我们的每一个信号,我们都读懂了吗?这本书告诉了我们很多答案。这不仅是一本关于身体的书,更是一本关于心理、关于诚实的书——诚实地对待我们身体的感觉、我们心中的感受。正视我们的身体反应,直抵我们难以捉摸的内心世界。武志红老师这样强调身体的智慧:“它一直在运行,多只是和意识分离而已,健康和快乐都跟身体有关。

内容推荐

人们往往过于重视内心,而忽略了身体本身。其实,我们的身体就知道内心的答案。

感受总是和身体联系在一起的,欢乐与痛苦,都必然要有身体的参与。尊重你的身体,回归你的感受,深入你的潜意识之井,在头脑和身体之间打通一个通道,这样心理问题自会迎刃而解。

如此,活出真实的自己。

武志红著的《身体知道答案(珍藏版)》的宗旨,就是与大家分享一个又一个的故事,让大家看到,我们是如何与身体取得链接的,而那是多么美好的故事。

同时,这本书也写出了我们的心是如何构建了自己的世界的。

我们绝对是我们生命的主宰。

目录

序 回归身体,生命真的可以是自由的

Part1 回归你的身体感觉

 1. 身体是心灵的镜子

 2. 身体呼应的美

 3. 身体知道心灵的答案

 4. 感觉:破除内心藩篱的钥匙

 5. 哺育你的内在保护空间

 6. 跟着感觉走,成为你自己

 7. 尊重自己的真实存在

 8. 穿越心灵的保护层

Part2 破解你的思维游戏

 9. 不要成为自己心念的囚徒

 10. 突破思维的心魔

 11. 对抗痛苦才是痛苦主源

 12. 抚平你内心的钩子

 13. 警惕可怕的心想事成

 14. 认识你的生命游戏

 15. 心理问题是一种选择

 16. 想要什么,先给什么

Part 3 深入你的潜意识之井

 17. 艾瑞克森:疼痛铸就的催眠大师

 18. 借天才的策略唤醒你的心灵

 19. 问问你的疾病想说什么话

 20. 修炼你的第六感

 21. 心灵感应:超越距离的心灵共振

 22. 流产的胎儿还在怨恨吗?

Part 4 让你的身心重归流动

 23. 聆听你内在的声音

 24. 寻找属于你自己的真理

 25. 找回失去的自我

 26. 不含敌意的坚决

 27. 每天给心灵片刻宁静

 28. 清空心灵深处的噪音

 29. 让你的身心重归流动

 30. 重塑自我意象改变人生

试读章节

身体可以达到这种链接感,头脑可以吗?

我想答案是否定的。心理咨询中也许最重要的概念是共情。这个概念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的,后来有人又区分出初级共情与高级共情。

共情的经典定义是,感人所感,想人所想。那时我对身体一无所感,完全是从头脑的层面去理解共情的定义,于是陷入了一种怀疑论一一这可以吗?这只是一种理想境界吧,这是不可能达到的吧?

最后自己思索,想出一个结论一一共情,即当别人说了什么话,我就不断地去澄清一一“对于你刚才的话,我是这样理解的……你觉得对吗?”

从2001年毕业到现在,已经十多年了。我现在身体越来越敏感,才明白了什么叫感人所感,想人所想。要实现这一点,就需要通过身体打开一个通道。

譬如有次我的“好人小组”聚会,一个学员讲了她的一次近乎惊恐发作的经历。最初,她诉说这份经历的时候,注意力都在头脑和语言上,我请她将注意力放到身体上,看看身体哪里有感受。

她说有两个部位,一个是心口稍上的部位,一个是嗓子,尤其是嗓子很难受。

我请她将一只手放到心口稍上的部位,另一只手碰触嗓子,感受它们,看看它们想表达什么。

她说她知道是什么,但说不出来。

我说,是不是这样一句话一一“去他妈的!”

她笑,拼命点头,我们都大笑,正是这句话,正是这个意思。

我怎么想到了她的想法?关键是,我感受到了她的感受。我先是觉得头部很涨,还有点痛,由此知道她一开始的能量都集中在头部,而之所以这样做,一般都是为了逃避身体与内心的痛苦,于是建议她将注意力放到身体上,而她这样做时,我也感受到了心口稍上位置的压抑,以及嗓子的难受。

身体的感受得到她的确认后,我想象自己是她,让自己沉浸在这些感受之中,看看有什么东西会从心底浮起,结果浮现出来的是愤怒与不屑,它们集中表现为这句话一一“去他妈的!”

这是一种心与心的呼应,却看似是通过身体的通道实现的。不过在我看来,我的这次呼应只是一个局部,而长隆大马戏中的那对表演者,他们的呼应更像是全方位的。他们的呼应,也与我的身体,或者说是更深的潜意识,有了一种呼应,那是我渴望而没有达到的程度,所以我很自然地热泪盈眶。

还有一个例子。我有一次去北京,在友谊宾馆看到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八九岁的样子,他们手挽着手,嘴里一边唱“今天晚上,7点半,不回家”,一边跳着他们自己的舞步,那时他们的小脸上写满了喜悦。

如果你试图从头脑和语言上理解,你会以为,他们是因为“今天晚上,7点半,不回家”这件事而喜悦,但如果你从身体上去理解,你会知道他们是因为两个人身与心的呼应而喜悦。

这时,你会感悟到,我就是你,你就是我。

一直以来,因为唯物主义与科学思维的双重影响,在所谓身心灵三个范畴中,身体曰益降格为一个纯粹的物质机器。譬如我自己,一直到2008年,对身体的价值无形中是有些鄙视的,但现在越来越确信,身体是一个了不起的存在,一个了不起的通道,而且远比被别人的语言填充的头脑可靠。

佛教说慎用三宝,所谓三宝,即眼睛、耳朵和嘴巴,这三者看似让我们很容易交流,但仅仅这三个层面的交流就是巴比伦塔,你不可能听到对方,对方也不可能聆听到你。必须放弃对三宝的依赖,你才可能达到共情,你才可能走出要命的孤独。

当然,头脑是深具价值的,这一点也毋庸置疑。

我渴望自己的身体能有更深更全面的打开。看了长隆大马戏后,我对女友说,如果有下辈子,那么下辈子就做一个身体无比自由的艺术家吧。

如果这辈子能做到,自然更好。

P9-10

序言

肉麻,这个词,你知道。平时你也会用到这个词语。

可是,你真的知道,什么是肉麻吗?

我第一次知道什么叫肉麻,是在一次做心理咨询时。来访者是一位中年男士,他讲到一件事情,这件事情让他感觉到烦恼。

烦,是他最常有的情绪,弄明白他的烦恼到底是怎样的,非常重要。所以,我请他闭上眼睛,躺在一张躺椅上,重新讲述一下那件事情,讲的时候,尽可能详细,同时,保持对身体的觉知,而身体则不能动弹。

我们做过多次这样的练习,他驾轻就熟。然而,闭上眼睛讲了约一分钟,他就打了一个激灵,猛然睁开眼睛说:“武老师,太难受了,我可不可以不谈这个?”

“不行。”我少有的强硬地说,“这是极关键的时刻,好好去体会它。”

接下来,他一直躺在躺椅上,讲那件事情。我们很快发现,烦,其实仅仅是表面的情绪,而深层的情绪,是羞耻。

这份羞耻弥散在整个咨询室里,也传递到我身上,我感觉到身体麻得不得了。

当这份情绪最强烈时,他停止讲述,只是感受它,而我也静静地陪着他感受。

过了约半个小时,无比强烈的羞耻与肉麻终于消散,整个咨询室归于静谧。

这份静谧也消失后,我问他,发生了什么,这个过程中有什么要和我分享。

他说,终于明白了什么叫肉麻,在讲述的过程中,他的身体麻得不得了,非常难受,而他也终于明白,这就是羞耻。

原来,我的肉麻是对他的肉麻的呼应。

这次咨询,使他有了一个很深的领悟一一这完全是他自己领悟的,他觉得自己的心理发生了很大变化,又过了一小段时间后,困扰他多年的前列腺炎竟然不药而愈了。

前列腺炎、羞耻、烦、肉麻……这些其实都和一件事有关,就是性。他一直困扰在一个独特而普遍的性问题里,从来不敢直面,这次咨询,我们干脆而彻底地直面了一次他的性羞耻感,最终导致了身与心的变化。

从这个故事中我明白了,我们的很多词汇,并非形容词,譬如肉麻这个词,就只是一个很简单的描述性词语而已,它没有修饰或比喻的特征。肉麻,就是你的肉真的麻,而且情绪上伴随着的,是强烈的羞耻感。

由这个小小的感悟,我继而想到,我们的许多词汇,其实都在强调身体在学习与觉知方面的重要性,譬如体会、体验、体证、体悟、体察等。

但是,你可以问问你自己,在你从小到大的成长历程中,有谁告诉过你,学习与觉知必须与你的体验相结合?若是没有,你学到的就只是别人的知识,而非你自己的。

譬如,有谁曾如印度哲人葛印卡那样教诲你说:

“别人证悟到的真理,只是他自己的真理,而不是你的真理。”

又有谁曾像美国催眠大师斯蒂芬.吉利根那样教诲你说:

“如果没有身体的佐证,一个道理对你而言就可以说是一个谎言。”

或者说,你能否有股神巴菲特的运气一一牠的父亲一直在对他说

“尊重你自己的感觉。”

或者,你能否如乔布斯那样,很早就能领悟到:

”最重要的是,拥有跟随内心和直觉的勇气。你的内心与直觉知道你真正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任何其他事物都是次要的。”

在中国,假若你拥有以上的运气,那我要祝福你,你真的是太幸运了,你是绝对的幸运儿。

因为,在我们的社会,你最容易听到的是,不要以自我为中心,别太把你自己当回事,要好好听大人的话,好好听权威的话……

本来,我们还有极好的传承一一体验、体察、体会、体证、体悟等词汇中所藏着的重视身体的智慧,但近几十年来,身体也沦为了一个鄙俗的存在,仿佛身体只是用来吃喝拉撒睡的一个所在,而忘记了一千事实一一身体是灵魂的居所。

更准确的说法是,你的身体是你的灵魂的居所。

比忘记了这个事实更糟糕的是,我们的社会有一个强烈的倾向:将你的灵魂赶出你的身体,而让别人的灵魂寄居进来。

你不能让这样的事情发生,否则,你就白活了。

一位来访者对我说,他妈妈常讲,他们家的人都是,你为我活着,我为你活着,他们都不自私。

这句话的真相是,我的灵魂没有在我身体的居所里,我却试着将我的灵魂放到你身体的居所里。

这样的人,都没有“活”着。

除了社会与家庭的影响,我们自己也容易割裂自己,无形中将自己的灵魂埋葬。

推动我们这样做的原因很简单一一有时候,太痛苦了。

欢乐与痛苦,都必然要有身体的参与。如果人生有很多欢乐,你不会愿意切断与身体的链接;但如果人生有很多痛苦,你就容易想切断与身体的链接。

譬如前文提到的那位男士,他之所以要切断与身体的链接,是因为身体里有肉麻,有强烈的性羞耻感,这些让他觉得自己糟糕透顶、罪大恶极,为了躲避这些糟糕的体验,他让自己只生活在头脑中。

一个只生活在头脑中的人,身体将逐渐千枯,情感变得简单而僵硬,难以感染别人,也很难被別人感染……总之,他将生活在一个头脑所构建的囚笼中,感到无比孤独。

我们每个人,都程度不一地生活在这样一千囚笼中,而要走出这个囚笼,我们必须有真正的学习与觉知,即头脑与身体合一的学习和觉知,意识与潜意识合一的学习和觉知,也即我们老祖宗所说的体验、体会、体证、体悟与体察等。

这本书的宗旨,就是与大家分享一个又一个的故事,让大家看到,我们是如何与身体取得链接的,而那是多么美的故事。

同时,特别重要的是,这本书也写出我们的心是如何构建了我们自己的世界。

我们绝对是我们生命的创造者。

这句话,从积极的角度看,意思是,你可以使你的生命变得丰盛。

这句话,从消极的角度看,意思是,如果你人生失败,那你并非别人的受害者,你是你自己的受害者。

要使你的生命变得丰盛,要破解你生命游戏的规则,你必须重新与身体建立链接,在头脑与身体之间打通一个通道。

做到这一点后,你将发现,生命真的可以是自由的。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身体知道答案(珍藏版)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武志红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50282711
开本 16开
页数 24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28
出版时间 2016-11-01
首版时间 2016-11-01
印刷时间 2016-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0.432
CIP核字 2016167885
中图分类号 B84-49
丛书名
印张 16.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60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6 23:3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