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北大四院的植物说起,带领读者从留意身边的草木步入植物世界,观察植物,记录植物,理解植物。书中介绍描述植物要用到的术语,包括命名、手性、入侵物种以及植物伦理、人与植物的关系等文化内容。鼓励读者亲近自然,找到植物的名字,发现它们的故事,逐步建立自己的自然档案,开启自己的博物人生。为人们了解植物种类、植物保护、自然教育等提供鲜活的材料,也为自然爱好者快速熟悉陌生环境、准确识别当地物种提供了样本。
图书 | 草木有本心(生活中的博物学)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从北大四院的植物说起,带领读者从留意身边的草木步入植物世界,观察植物,记录植物,理解植物。书中介绍描述植物要用到的术语,包括命名、手性、入侵物种以及植物伦理、人与植物的关系等文化内容。鼓励读者亲近自然,找到植物的名字,发现它们的故事,逐步建立自己的自然档案,开启自己的博物人生。为人们了解植物种类、植物保护、自然教育等提供鲜活的材料,也为自然爱好者快速熟悉陌生环境、准确识别当地物种提供了样本。 目录 第一章 小院留芳:燕园四院的植物001 第二章 名正言顺:双词命名法037 第三章 术语图解:正名求知059 第四章 手性之谜:左还是右103 第五章 草叶集:植物的故事147 第六章 梅边吹笛:人与草木171 第七章 植物伦理:从红豆杉说起185 第八章 各科植物鉴赏:数不了万种芬芳203 第九章 请神容易送神难:尽早识别入侵物种277 第十章 新博物学:通向博雅教育293 附录 把自然找回来303 导语 本书是一部具有代表性的原创科普佳作: 一是“生动讲故事”,从身边的植物讲起,用生动的文笔不经意间将读者带入有趣的博物学领域; 二是“生动讲道理”,通过举例、对比等方式讲述知识背后的道理,使读者不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三是“生动讲本心”,这个“心”既包括草木、自然的情感,也包括人的情感,背后灌注了作者的人文主义关怀和哲学的力量。 后记 20年前的2002年,吕芳女士邀请我为上海科学技术出 我愉快地答应了吕芳的建议。之前已有一些准备,特 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植物的故事》完工,2003年 时间一天一天、一年一年地过去,不知不觉二十年了 也许是敝帚自珍吧,我最终还是答应做这件事。于是 吴岩告诉我克拉克的小说《技术错误》,马金双帮我 再次感谢吕芳和王思惠!没有你们的鼓励,我不可能 刘华杰 2022年11月14日于北京肖家河 精彩页 人人可以进入博物学世界 中国人民大学位于海淀区双榆树,清华大学位于海淀区东升镇,北京大学位于海淀区中关村。快速现代化进程中,这些“小地名”还保存着一丝博物记忆。 走进北京大学的东门,逸夫楼前小广场有一株古老裸子植物“宽孔异木”的硅化木,一种已经石化的树干。它原来生活于1.2亿年前的早白垩世(K1),树龄在千年以上。每次瞥见它无声无息地埋没在一片横七竖八的自行车阵中,心中都涌起一丝疑问,谁是地球的主人? 一亿年前,我们在哪里?根本没有我们。 当然,这不是最早的植物。1990年中国学者在黑龙江发现距今1.3亿年的一些花化石和花粉化石,说明当时被子植物已经相当繁盛。1996年在辽宁北票发现了“辽宁古果”,距今1.45亿年,那是当时发现的最早的被子植物化石。1998年孙革教授在美国《科学》杂志发表封面文章《追索最早的花——中国东北侏罗纪被子植物:古果属》,引起国际学术界广泛关注。在植物界,现在占主导地位的是被子植物,之前是裸子植物和蕨类植物,如今三者并存着。志留纪(S)、泥盆纪(D)时期就已经存在蕨类植物,距今已有4亿多年。 大众传播中经常提植物王国(vegetable kingdom),其中“kingdom” 按理说应译作“界”而不是“王国”。本书谈植物(plants),作者不打算按教科书的方式讲述,也不承诺系统介绍植物学任何一个分科的知识,只希望所提供的内容对读者而言是有趣的,某种程度上甚至是新鲜的。读过此书,读者如果能有一种博物情怀,更多地看一眼周围生长的植物,关心它们,作者就很满足了。 商品经济草创的年代,人世间竞争激烈,多数人利用尽可能多的时间练手艺、才艺,无暇关注自然,很少留心周围的植物。人们或许经济上宽裕了,甚至小康了,但也因此失去了许多乐趣。如果只有成年人如此,也就罢了,麻烦在于广大青少年被卷入恶性竞争。《消逝的童年》不仅仅是波兹曼(Neil Postman,1931—2003)一部书的名字,也是许多人的切身经历。 有一次我被邀请到北京西单图书大厦为读者讲“博物学的历史、现状与未来”,提前到达十多分钟,便在楼下粗略数了数那里的植物,约17种(植株较小的不计入),简记了它们的名字。讲的时候,我问大家谁能说出楼下生长的五种以上的植物名,给予奖励,奖品是一只漂亮的皂荚(我带了三只皂荚和五粒苏铁的种子)。非常可惜,当场长幼三十多人无一人能够获奖。讲解中,我展示了随身带着的约30种北京常见植物的彩色图片,谁能说出其名字(俗名即可),就可以拿走那张图片,而且允许大家商量,但最终仍然剩下十多张。 这并不算奇怪。我见过博士生在野外指着高粱叫玉米的。有一次乘坐公共汽车,由北向南经过海淀区圆明园东路(在清华附中门口),一女孩对男朋友大讲窗外的杜仲(杜仲科)有何药用价值、该如何保护等等,说得有鼻子有眼。而她手指的却是洋白蜡(木樨科),窗外压根没有一棵杜仲。小伙子听得津津有味,且略现自惭形秽之态。 当然,不认识植物,也是正常的,也一样可以爱护植物。但是,有经验的人一定会郑重地指出,知道名字与不知道名字有本质上的差别。不知道名字时混沌一片,知道名字便豁然开朗。植物的名字是“敲门砖”,知其“芳名”,便会更深入地了解它、爱它。在信息网络时代更是如此,名字是重要的检索词、关键词。 植物种类极多,中国高等植物有3万多种,坦率地说没有人认识其全部,但确实有人认识许多,我非常羡慕那些认识很多植物的人。北京便有 植物约2000种,读者朋友你认识多少呢?认识植物有各种图书讲解窍门,如今也有了实用软件。但是,关键是要有兴趣。一位美丽的姑娘进入你的视野,最终你甚至想娶她,但一开始你得结识她,知道她的名字。而这一切全是因为你对她感兴趣。对于植物也一样。 部分读者可能有顾虑:植物和植物学太高深,觉得自己玩儿不了;还有一些人觉得名字一大堆,不认识也罢。这两种态度都不正确。我们是在博物学的层面而非自然科学的层面接触植物。前者博物学恰好没有门槛,后者科学的门槛很高。不夸张地说,人人可以进入博物学世界。还是那句话,需要的只是兴趣,如果它可以算作“门槛”的话。对一些人来说,这的确是一个无法跨越的“门槛”,因为他永远难以超越习惯。 (摘自《草木有本心:生活中的博物学》第一章《小院留芳:燕园四院的植物》,标题为编者所加) 手性——本书的核心概念 少数人用左手写字(尤其在中国),多数人用右手写字。正因为如此,个别书法作品专门署上“某某左手”。意思是说,“兄弟不才,左手也能写一手好字!瞧,你右手写的字还那么差。”其实,按我的逻辑,这也许不算什么本事。甭管用左手还是右手,写好字就成。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草木有本心(生活中的博物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刘华杰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23200964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32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80 |
出版时间 | 2023-02-01 |
首版时间 | 2023-02-01 |
印刷时间 | 2023-0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自然科学-生物科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558 |
CIP核字 | 2023017451 |
中图分类号 | Q94-49 |
丛书名 | |
印张 | 19.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