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洛丽塔(正典名译&精细导读珍藏本)(精) |
内容 | 内容推荐 长篇小说《洛丽塔》是俄裔美国文学家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的成名作,世界文学里程碑式的作品,因其复杂性和艺术性成为现代文学经典。小说以”我“——亨伯特在精神病房、在监禁室写下自白录的形式,讲述亨伯特与少女洛丽塔的一段感情。导读珍藏本在小说内文前增设长篇导读,出自纳博科夫在康奈尔大学时的学生,也是公认的纳博科夫研究专家、文化史学家小阿尔弗莱德·阿佩尔的手笔,从“木偶戏”“背景”“巧妙手法”三大块面来作引领,带读者体味纳博科夫在《洛丽塔》中精心织构的大量文字游戏(仿戏、双关语、字谜、旁白……)、文艺典故、社会风俗。这份导读还记录了阿佩尔与纳博科夫本人的对话,从中可窥见作家的写作动机、主题、旨向等等,另外电影改编逸事、抓蝴蝶的爱好、久远而热情投入的事情,各种执拗的阅读兴趣也有涉及,导读记录下的纳博科夫既关心严肃命题又沉迷琐碎事情,这种矛盾表现,显然也留存在了《洛丽塔》之中。 导语 《洛丽塔》是纳博科夫流传最广的作品,出版计划曾被美国多家出版商拒绝,1955年由法国奥林匹亚出版社首版,引发强烈争议,在欧洲多国被列为禁书,一度被视为不道德和反美的作品;到1958年,美国版出版,很快成为超级畅销书,先后有1962年斯坦利·库布里克导演和1997年亚德里安·林恩导演的两个电影版本。小说讲述了一个由情欲驱动的故事,这种不伦之爱几乎成为文学创作的一个母题,而且,作为一个移民作家,纳博科夫比绝大多数美国作家更逼真地书写了美国的社会和文化,“洛丽塔”进入歌曲、服装设计等多样艺术范畴,甚至成为一种时尚风格的代名词。纳博科夫说:“人性中的道德感是一种义务,而我们必须赋予灵魂以美感。”走出纯粹道德评判的范畴, 人物的心理层次、故事的结构、语词的关联性等等成就《洛丽塔》的强大艺术性。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洛丽塔(正典名译&精细导读珍藏本)(精)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美)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 |
译者 | 译者:主万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上海译文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2791767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497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318 |
出版时间 | 2022-12-01 |
首版时间 | 2022-12-01 |
印刷时间 | 2022-1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846 |
CIP核字 | 2022229448 |
中图分类号 | I712.45 |
丛书名 | |
印张 | 36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