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晚明二十家小品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入选文人包括徐渭、陆树声、李维桢、屠隆、虞淳熙、汤显祖、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曹学佺、黄汝亨、张鼐、李流芳、程嘉燧、钟惺、谭元春、刘侗、陈仁锡、王思任、陈继儒,每位作者的文章编为一卷,全书共二十卷。书后附有诸家小传和本书采辑书目。 作者简介 施蛰存(1905—2003),著名文学家、翻译家、学者。原籍浙江杭州,1912年随家由苏州迁居松江。曾先后入读之江大学、上海大学、震旦大学法文特别班等。1928年起,参与创办第一线书店、水沫书店,创编《无轨列车》《新文艺》等杂志。1932—1935年主编《现代》杂志。1935年编辑《文饭小品》,参与主编“中国文学珍本丛书”等。同时从事小说、诗歌创作及外国文学翻译,是30年代极富影响的心理分析小说家和中国文坛现代主义的推动者。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后,任教于云南大学、厦门大学。1947年返沪执教于暨南大学、光华大学。1952年起任教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转向古典文学、金石碑版研究。1993年被授予“上海市文学艺术杰出贡献奖”。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上元灯》《将军底头》《梅雨之夕》等;散文集《灯下集》《待旦集》《枕戈集》等;编译《多情的寡妇》《域外文人日记钞》《轭下》等;学术著作《唐诗百话》《词学名词释义》《北山集古录》等;主编《词学》《中国近代文学大系·翻译文学集》《外国独幕剧选》等。 目录 导读/骆玉明 序 第一卷 徐文长小品 吕山人诗序 叶子肃诗序 郦绩溪和诗序 酬字堂记 豁然堂记 跋陈白阳卷 书夏硅山水卷 书朱太仆十七帖 记梦 其二 与马策之 与柳生 简许口北 答张太史 答李长公 答何先生 第二卷 陆树声小品 九山散樵传 吴淞风味册后序 嘉树林小序 砚室记 苦竹记 吴中黠客记 游韦庄记 燕居六从事小引 题藏画 题王云竹诗卷 前 题东坡笠屐图 第三卷 李本宁小品 空囊草序 李成白诗序 渔父词引 绿天小品题词 林和靖先生诗题词 憨话题词 书萧元戎女乐图 半石斋诗跋 第四卷 屠赤水小品 唐诗品汇选释断序 观灯百咏序 李山人诗集序 青溪集序 送董伯念客部请告南还序 海览 与元美先生 与张肖甫司马 与陆君策 与君典 答李惟寅 在京与友人 归田与友人 第五卷 虞长孺小品 徐文长文集序 李不器秋草诗序 解脱集序 潘庚生诗集序 浮梅槛诗序 云门游记引 慧日峰记 愚公传 秦山人传 复胡敬所 答陈建宇 书座右 第六卷 汤若士小品 赵乾所梦遇仙记序 如兰一集序 合奇序 王季重小题文字序 耳伯麻姑游诗序 牡丹亭记题词 旗亭记题词 玉合记题词 紫钗记题词 邯郸梦记题词 南柯梦记题词 溪上落花诗题词 答王宇泰 答岳石帆 与岳石梁 第七卷 袁伯修小品 论文上 论文下 上方山四记 西山五记 极乐寺纪游 岳阳记行 陶编修石篑 答江长洲绿萝 答陶石篑 第八卷 袁中郎小品 叙姜陆二公同适稿 叙竹林集 谢于楚历幽草引 识伯修遗墨后 拙效传 虎丘 上方 天池 灵岩 湘湖 天目一 天目二 游盘山记 云峰寺至天池寺记 开先寺至黄岩寺观瀑记 由水溪至水心崖记 识张幼于箴铭后 识张幼于惠泉诗后 寄散木 龚惟长先生 丘长孺 汤义仍 李子髯 答陶石篑 第九卷 袁小修小品 程申之文序 殷生当歌集小序 陈无异寄生篇序 篑筜谷记 清荫台记 爽籁亭记 楮亭记 游西山十记 寄四五弟 寄八舅 答夏道甫 回君传 第十卷 曹能始小品 古文自序 尹恒屈诗序 丘生稿序 钱伯庸文序 洪崖游稿序 洪汝含鼓山游记序 叶君节秋怀诗跋 春风楼记 游武夷记 石头庵募米疏 第十一卷 黄贞父小品 鸿苞序 金玄朗于讴序 南太史饮酒集杜小序 玉版居记 岑山游记 浮梅槛记 题戴生病记 题懒园记 跋陈白阳阿房宫墨迹 偶语小引 姚元素黄山记引 复吴用修 与吴子野 第十二卷 张侗初小品 程原迩稿序 赠海盐胡尔音即山居叙 题尔遐园居序 西湖谈艺序 盖茅处记 夜坐自述贻自南上人 题王甥尹玉梦花楼 与姜箴胜门人 第十三卷 李长蘅小品 沈雨若诗草序 白岳游记序 游虎丘小记 游石湖小记 游虎山桥小记 游玉山小记 游焦山小记 游西山小记 江南卧游册题词 题画册 题画卷 与子薪 题画两则 题画册 第十四卷 程孟阳小品 李长蘅檀园近诗序 题子柔杂怀诗卷 后 松寥诗引 溪堂题画诗引 余杭至临安山水记 临安至昌化 自昌化至蜃溪 发淳安记密山诸岩 游齐云观天门虎崖记 冷泉亭画记 与方季康 与郑闲孟 第十五卷 钟伯敬小品 诗归序 问山亭诗序 梅花墅记 浣花溪记 修觉山记 白云先生传 断香铭 题潘景升募刻吴越杂志册子 题鲁文恪诗选后二则 题马士珍诗后 跋袁中郎书 与井陉道朱无易兵备 与陈眉公 第十六卷 谭友夏小品 诗归序 秋寻草自序 退寻诗三十二章记 自题湖霜草 自题秋冬之际草 秋闺梦戍诗序 渚宫草序 官子时文稿序 选语石居集序 长安古意社序 高霞楼诗引 谭叟诗引 期山草小引 胡彭举诗画卷 跋 游玄岳记 游南岳记 初游乌龙潭记 再游乌龙潭记 三游乌龙潭记 繁川庄记 与钟居易 答袁述之书 第十七卷 刘同人小品 定国公园 三圣庵 吏部古藤 李皇亲新园 报国寺 草桥 万松老人塔 极乐寺 白石庄 摩诃庵 法云寺 水尽头 中峰庵 西堤 红螺峻 贾岛墓 笫十八卷 陈明卿小品 冒宗起诗草序 宛陵游草序 张澹斯文序 合刻两先生稿引 王宇皆集序 昭华瑁序 七笺引 题春湖词 铜井山重建石桥记 重建焦山塔记 天台第一游自仙筏桥至断桥下慈圣寺道乌溪岭入万年寺记 剡溪记 纪游 听僧说福胜石梁幽溪大龙湫五泄瀑记 第十九卷 王季重小品 世说新语序 苎萝山稿序 徐伯鹰天目游诗记序 屠田叔笑词序 闲居百咏序 名园咏序 东山 剡溪 天姥 华盖 小洋 钓台 游敬亭山记 序言 这一本集子的编选,我 并不想曲撰出一些理由来, 说是有一点意义的事。在我 ,只是应书坊之请,就自己 的一些明末人的文集中选一 本现今流行着的小品文出来 应应市面而已。至于我为什 么肯来做这个容易挨人讥讽 的“选家”,这理由很简单, “著书都为稻粱谋”,著的书 既没那么多,而“稻粱谋”却 是每目的功课,便只好借助 于编书了。 但是编一本书,也得使 它稍微像个样子。所以我之 所以尚能告无愧于本书的读 者,是在于我对于编选及标 点此书时,自问并没有太草 率了事。 本集中所选录的二十个 晚明文人,从徐文长开始, 以至于公安竟陵两大派,以 及其他一些虽非属于公安竟 陵,而思想文章都有点相近 的作家,对于正统的明代文 学说起来,差不多都是叛徒 。 在政治上,这二十个人 中间,大半都不会做过显赫 一时的官,在文学上,他们 也没有一个曾经执过什么文 坛的牛耳。但是,因为对于 显宦之反感,而有山林隐逸 思想,因为对于桎梏性灵的 正统文体的反感,而自创出 一种适性任情的文章风格来 ,使晚明的文章风气为之一 变,这二十个人却不妨可以 说是一支主军。 正因为是一群正统文学 的叛徒,而且又不居显要, 有政治的势力来为之后盾, 所以这一群作家是随时在受 指斥或攻击的。你主张山林 隐逸,就骂你是标高要名, 企图以隐士为做官的终南捷 径;你主张文章要纯任性灵 ,就说你滥调浮辞,卑不足 道。这种文人相轻,不估量 一下对方的真价值,而一味 以冷嘲热讽为攻击之资的情 形,正与三百年后的今日一 般无二。 所以本集的编选,除了 尽量以风趣为标准,把隽永 有味的各家的小品文选录外 ,同时还注意到各家对于文 学的意见,以及一些足以表 现各家的人格的文字。这最 后一点,虽然有点“载道”气 味,但我以为在目下却是重 要的。因为近来有人提倡了 明人小品,自然而然也有人 来反对明人小品,提倡明人 小品的说这些“明人”的文章 好,反对的便说这些“明人” 的人格要不得。提倡者原未 必要天下人皆来读明人小品 ,而反对者也不免厚诬了古 人。因此我在编选此集的时 候,随时也把一些足以看到 这些明人的风骨的文字收缀 进去。譬如汤若士这个人, 一般人大概只晓得他填词拍 曲,是个侧艳的词章家,但 看到他给朋友弟子的一些书 信,对于当时朝野的一种卑 鄙龌龊的愤懑,却不由的也 见到此老在风流跌宕之外, 原有一副刚正不阿的面孔。 若徒以摹情说爱的词人目之 ,未足知汤若士也。 至于本集二十人的选定 ,并没有什么标准,只是随 自己的方便而选取的。本来 还应该加一个张岱,但因为 寒斋尚无《琅娠文集》,而 《陶庵梦忆》《西湖梦寻》 两书现在也颇易得,故不再 编录。刘同人的文章全从《 帝京景物略》选出,因为《 帝京景物略》一书传本尚不 甚多,而文章确写得出色也 。其余各人之文,则大都从 各人专集或其他选集中录出 ,大概以书之珍罕与否为选 录多寡之标准,故此集二十 卷,实已撷取数十种明人文 集全书之精英,读者得此一 编,足可抵明椠文集数百卷 矣。 民国二十四年三月施蛰 存记 导语 本书是施蛰存先生在1935年应上海光明书局之邀编选的一部散文集,选入晚明二十位著名文人具有代表性的小品短文两百余篇。选文除了尽量以风趣为标准,收录隽永有味的各家小品文之外,还注意到各家对于文学的意见,以及一些足以表现各家的人格的文字。 书评(媒体评论) 选本为读者提供了在某 个特定范围内了解文学精华 的方便。但这有个前提,就 是编选者要有好的眼光,能 够作出精准的判断。而施先 生正是以文学涵养与文学趣 味见长…… ——骆玉明教授导读推荐 精彩页 【小传】 徐渭,字文长,山阴人。十余岁仿扬雄《解嘲》作《释毁》。长师同里季本。为诸生,有盛名。总督胡宗宪招致幕府,与歙余寅、鄞沈明臣同管书记。宗宪得白鹿,将献诸朝,令渭草表,并他容草寄所善学士,择其尤上之。学士以渭表进,世宗大悦,益宠异宗宪。宗宪以是益重渭。宗宪尝宴将吏于烂柯山,酒酣乐作,明臣作铙歌十章,中有云:“狭巷短兵相接处,杀人如草不闻声。”宗宪起捋其须日:“何物沈生,雄快乃尔!”即命刻于石,宠礼与渭埒。督府势严重,将吏莫敢仰视,渭角巾布衣,长揖纵谈。幕中有急需,夜深开戟门以待。渭或醉不至,宗宪顾善之,寅明臣亦颇负崖岸,以侃直见礼。 渭知兵,好奇计,宗宪禽徐海,诱王直,皆预其谋,藉宗宪势颇横。及宗宪下狱,渭惧祸,遂发狂,引巨锥割耳,深数寸。又以椎碎肾囊,皆不死。已又击杀继妻,论死系狱。里人张元忭力救得免。乃游金陵,抵宣辽,纵观诸边阮塞,善李成梁诸子。入京师主元忭,元忭导以礼法,渭不能从,久之,怒而去。元忭卒,白衣往吊,抚棺恸哭。不告姓名去。 渭天才超轶,诗文绝出伦辈,善草书,工写花草竹石。尝自言:“吾书第一,诗次之,文次之,画又次之。”当嘉靖时,王李倡“七子社”。谢榛以布衣被摈,渭愤其以轩冕压韦布,誓不入二人党。后二十年,公安袁宏道游越中,得渭残帙,以示祭酒陶望龄,相与激赏,刻其集行世。 (《明吏·文苑传》) 又 徐渭,字文长,为山阴诸生,声名藉甚。薛公蕙校越时奇其才,有国士之目。然数奇,屡试辄蹶。中丞胡公宗宪闻之,客诸幕。文长每见则葛衣乌巾,纵谭天下事,胡公大喜。是时公督数边兵,威镇东南,介胄之士,膝语蛇行,不敢举头,而文长以部下一诸生傲之,议者方之刘真长、杜少陵云。会得白鹿,属文长作表。表上,永陵喜,公以是益奇之,一切疏记皆出其手。文长自负才略,好奇计,谈兵多中,视一世士无可当意者,然竟不偶。 文长既已不得志于有司,遂乃放浪曲蘖,恣情山水,走齐鲁燕赵之地,穷览朔漠,其所见山奔海立,沙起云行,风鸣树偃,幽谷大都,人物鱼鸟,一切可惊可愕之状,一一皆达之于诗。其胸中又有勃然不可磨灭之气,英雄失路,托足无门之悲,故其为诗如嗔如笑,如水鸣峡,如种出土,如寡妇之夜哭,羁人之寒起,虽体格时有卑者,然匠心独出,有王者气,非彼巾帼而事人者所敢望也。文有卓识,气沉而法严,不以模拟损才。不以议论伤格,韩曾之流亚也。 文长既雅不与时调合,当时所谓骚坛主盟者,文长皆叱而奴之,故其名不出于越,悲夫!喜作书,笔意奔放如其诗,苍劲中姿媚跃出,欧阳公所谓“妖韶女老自有余态”者也。间以其余旁溢为花乌,皆超逸有致。卒以疑杀其继室,下狱论死。张太吏元忭力解乃得出。晚年愤益深,佯狂益甚,显者至门,或拒不纳。时携钱至酒肆,呼下隶与饮。或日,持斧击破其头,血流被面,头骨皆折,揉之有声。或以利锥锥其两耳,深入寸余,竟不得死。周望言晚岁诗文益奇,无刻本,集藏于家,余同年有官越者,托以抄录,今末至。余所见者《徐文长集》《阙编》二种而已。然文长竟以不得志于时,抱愤而卒。 (袁宏道:《徐文长传》)P2-5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晚明二十家小品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
译者 | |
编者 | 施蛰存 |
绘者 | |
出版社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208181205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409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95 |
出版时间 | 2023-09-01 |
首版时间 | 2023-09-01 |
印刷时间 | 2023-09-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408 |
CIP核字 | 2023018290 |
中图分类号 | I264.8 |
丛书名 | |
印张 | 14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185 |
宽 | 130 |
高 | 21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