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官吏自箴(清代官箴书研究)/儒家思想与古代社会研究书系 |
内容 | 内容推荐 中国传统官箴经历了由“箴文”到“官箴书”的发展历程,官箴形态由最初的“官箴王阙”演变为“官吏自箴”。至宋元明清时期,官箴文化中“箴官”层面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强化,特别是在清代,基本定格在“官吏自箴”。本书在论述中国传统官箴文化发展与演变的基础上,对“官吏自箴”性质明显的清代典型的十二部官箴书进行系统论述。通过个案分析,寻绎清代官箴书在官吏自我管理及廉政建设方面的实践意义,探讨清代官箴书的局限及现代启示。 作者简介 仝晰纲(1962-),山东郓城人。1984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历史系并留校任教,现为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长期从事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学与研究,多次承担国家及教育部、山东省社科规划重点研究项目,出版专著十余部,在《光明日报》《社会科学》《文史哲》《学术月刊》等报刊发表论文60余篇,多次被《新华文摘》《中国史学年鉴》《中国史研究动态》《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等全文转载或摘要介绍。主要研究方向为齐鲁文化研究、儒家文献整理与研究。 目录 总序 第一章 中国传统官箴文化的发展与演变 第一节 从“箴文”到“官箴书” 第二节 从“官箴王厥”到“官吏自箴” 第三节 从“为政之道”到“从政经验” 第二章 清代官箴文化的繁荣及特点 第一节 清代官箴文化的繁荣 第二节 清代官箴文化的特点 第三章 汪辉祖及其官箴书研究 第一节 汪辉祖生平述略 第二节 《佐治药言》的内容及传播 第三节 《续佐治药言》的内容及其“仁恕”思想 第四节 《学冶臆说》的内容及思想 第五节 《学治续说》的内容及思想 第六节 《学治说赘》的内容及思想 第四章 刘衡及其官箴书研究 第一节 刘衡的仕宦生涯 第二节 法贵为民:《读律心得》 第三节 恤民自治:《庸吏庸言》 第四节 为官智慧:《蜀僚问答》 第五章 黄六鸿与《福惠全书》研究 第一节 黄六鸿与《福惠全书》 第二节 《福惠全书》的组织架构 第三节 《福惠全书》的福惠理念 第四节 《福惠全书》的价值 第五节 《福惠全书》的地位与影响 第六章 周际华及其官箴书研究 第一节 周际华的家世与仕宦经历 第二节 《海陵从政录》中的施政理念 第三节 《共城从政录》中的施政理念 第七章 刚毅及其官箴书研究 第一节 刚毅的政绩与著述 第二节 《居官镜》的思想内涵 第三节 《牧令须知》的思想内涵 第八章 清代官箴书的价值 第一节 清代官箴书对地方行政实践的意义 第二节 清代官箴思想的局限及其现代启示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官吏自箴(清代官箴书研究)/儒家思想与古代社会研究书系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仝晰纲//任福兴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人民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010261096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421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412 |
出版时间 | 2023-12-01 |
首版时间 | 2023-12-01 |
印刷时间 | 2023-1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666 |
CIP核字 | 2023219997 |
中图分类号 | D691 |
丛书名 | |
印张 | 27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41 |
宽 | 170 |
高 | 20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