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广瘟疫论临证精解/中医经典名著临证精解丛书 |
内容 | 内容推荐 《广瘟疫论》是由清代戴天章所撰的温疫著作,全书共4卷,另有附方1卷。其为吴又可《温疫论》的推广发挥本,主要论述病发于里的温热病的辨证论治,对伏气温病脉因证治的阐发有突出贡献。书中着重研究伤寒与温疫的辨证,特别是早期症状的鉴别,不仅提出温疫早期的诊断要点,并详述其常见证、疑似证、危重症、后遗症、兼夹证,对每证的病理、鉴别、主治方药均作了比较精确的分析。本次整理选取底本版本精良,对书中条文进行注释、提要和精解,并加入重点方剂的临床运用医案,附有按语解读。本书有助于临床医生更好地学习中医温病理论,对指导临床治疗温病、提高临床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目录 自序 戴祖启序 沈序 卷一 一 辨气 二 辨色 三 辨舌 四 辨神 五 辨脉 辨时行疫疠与风寒异气 辨时行疫疠与风寒异受 辨传经 兼寒 夹血 兼风 夹脾虚 兼暑 夹肾虚 兼疟 夹亡血 兼痢 夹疝 夹痰水 夹心胃痛 夹食 夹哮喘 夹郁 ﹃广瘟疫论﹄临证精解 卷二 表证 发热 恶寒 寒热往来 头痛 头眩 头胀 头重 目胀 项强酸 背痛酸 腰痛酸 膝痛酸 胫腿痛酸 足痛 卷三 肩臂痛酸 腕痛 周身骨节酸痛 身重 自汗 盗汗 战汗 狂汗 头肿 面肿、颈项肿、耳旁肿、胸红肿、周身红肿 发黄 发疹 发斑 里证 烦躁 呕 咳 渴 口苦 口甘 唇燥 齿燥 鼻孔干 耳聋 鼻如烟煤 鼻孔扇张 咽干 咽痛 舌燥 舌强 舌卷短 胸满痛 胁满痛 囊缩 腹满痛 多言 少腹满痛 谵语 自利 狂 便血 善忘 便脓血 昏沉 大便闭 循衣摸床撮空 小便不利 多睡 小便黄赤黑 身冷 小便多 呃逆 遗尿 吐蛔 卷四 汗法 下法 清法 和法 补法 四损 四不足 三复 辨似 遗证属病后不表里证 发肿 发痿 发颐 索泽 发疮 发蒸 妇人 妊娠 小儿 ﹃广瘟疫论﹄临证精解 卷末诸方 大青龙汤 六神通解散 九味羌活汤 葳蕤汤 大羌活汤 人参败毒散 吴氏达原饮 小柴胡汤 炙甘草汤 柴胡四物汤 参胡三白汤 清脾饮 大承气汤 小承气汤 调胃承气汤 人参白虎汤 黄龙汤 六味地黄汤 生脉散 四物汤 越婢汤 阳旦汤 黄芩汤 栀子豉汤 黄连解毒汤 小陷胸汤 导赤泻心汤 猪苓汤 天水散 柴葛解肌汤 吴氏三消饮 六君子汤 归脾汤 清燥汤 大柴胡汤 吴氏清燥养荣汤 补中益气汤 三黄石膏汤 防风通圣散 逍遥散 瓜蒂散 葛根葱白汤 平胃散 吴氏承气养荣汤 凉膈散 四苓散 桃仁承气汤 茵陈蒿汤 吴氏举斑汤 犀角地黄汤 三黄泻心汤 藿香正气散 橘皮半夏汤 竹叶石膏汤 大半夏汤 理中汤 十枣汤 二陈汤 白虎汤 白虎加苍术汤 白虎举斑汤 大陷胸汤 大陷胸丸 抵当汤 八珍汤 葛根芩连汤 麻仁丸 天王补心丹 荆防败毒散 仓廪汤 四君子汤 异功散 附子汤 吴氏安神养血汤 建中汤 普济消毒饮 吴氏蒌贝养荣汤 吴氏柴胡养荣汤 吴氏柴胡清燥汤 吴氏人参养荣汤 吴氏参附养荣汤 犀角大青汤 柴葛五苓散 方名索引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广瘟疫论临证精解/中医经典名著临证精解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
译者 | |
编者 | 赵岩松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21445350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22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81 |
出版时间 | 2024-04-01 |
首版时间 | 2024-04-01 |
印刷时间 | 2024-04-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医学-中医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366 |
CIP核字 | 2024062792 |
中图分类号 | R254.3 |
丛书名 | |
印张 | 14.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