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战场上空的翅膀/中国科普大奖图书典藏书系
内容
编辑推荐

焦国力编著的这本《战场上空的翅膀》讲述了军用飞机在战场上大显身手的故事,图文并茂地介绍了战斗机、轰炸机、侦察机、预警机、无人机、直升机等不同机种的性能和作用。通过一个个战争故事,向读者展现了用高技术武装起来的军用飞机的方方面面,让读者知道社会的和谐需要强大的国防。

内容推荐

《中国科普大奖图书典藏书系》囊括新中国成立以来,著名科普、科幻作家经典获奖作品,展现科学之真、善、美,传播知识、激发兴趣、启迪智慧!中国科普作家协会选编推荐!

焦国力编著的这本《战场上空的翅膀》就是该书系之一。

目录

一、碧空硝烟

 1.定点清除:目标就是他

 2.从“观战”到“参战”

 3.“雌鹿”遭遇“毒刺”

 4.“SA-6”大战“F-16”

 5.“雷电”在伊拉克上空闪过

 6.突袭“小鹰”号

 7.“响尾蛇”咬掉弹道导弹

 8.“战隼”欲战SU-30

 9.运输机的杀手——肩射导弹

 10.精确制导武器大轰炸

 11.战火中的“同温层堡垒”

 12.战场上空的“火眼金睛”

 13.“响尾蛇”怎样“咬掉”战斗机

 14.战斗机也杀“回马枪”

二、迷幻蓝天

 15.给战斗机“空中加弹”是科学幻想吗

 16.“闪电”Ⅱ高调亮相为明哪般

 17.“夜鹰”退役之谜

 18.“鹰狮”到底得了什么“病”

 19.“科曼奇”下马之谜

 20.LCA战斗机是鸽子还是雄鹰

 21.印度空军的苏-30到底怎么了

 22.“猛禽”能变形吗

 23.“神鸥计划”神吗

 24.印度“米格机”退役之谜

 25.谁在海上跳芭蕾

 26.日本的“战隼”有多厉害

 27.“台风”为何卸下航炮安假弹

 28.“鱼鹰”飞进美军之谜

三、云中群鹰

 29.U-2侦察机秘史

 30.会飞的油库

 31.低空霸主武装直升机

 32.B-1B升级之后

 33.环球霸王会惊叫

 34.不务正业的“大力神”

 35.“银河”落九天

 36.日本的反潜巡逻机要远行

 37.“空中间谍”EP-3E

附录

写在后面的话

试读章节

2004年3月22日,哈马斯的精神领袖亚辛遭以色列“定点清除”之后,54岁的兰提斯和马沙尔双双人选哈马斯的最高领导层。这两个人都在以色列的“定点清除”之列,在沙龙的心目中,两人相较兰提斯的分量更重。兰提斯在巴勒斯坦人中认同度和支持率远超过马沙尔,而且兰提斯手握重权。虽说兰提斯的名气无法跟精神领袖亚辛相提并论,但只要兰提斯一声令下,短短几个小时内,他就能号召成千上万的巴勒斯坦居民走上街头举行大规模的抗议游行。因此,沙龙一直将其视为“最具威胁的哈马斯高层人物”。

就在亚辛被“定点清除”不久,英国《每日镜报》记者访问了兰提斯。兰提斯对这个英国人说:“你或许是我用这种方式问候的最后一名西方人。在我和你说完话之后,我将保持在地下活动,在不同地点不断转移。但如果以色列人想杀我,我会以烈士的姿态奔赴自己的坟墓。”兰提斯本人有6个孩子,14个孙子孙女。他与亲人的见面机会越来越少。他说,这是斗争的代价,他自己也随时准备牺牲。“我只有一条命,”兰提斯说,“我可能会因心跳停止或得癌症死去,也可能被以色列的导弹炸死。相信我,我宁肯被导弹炸死。”“沙龙的恐怖行径对我来说可不新鲜,吓不倒我。”兰提斯说。据这位英国记者说,一直到采访结束,兰提斯的脸上始终挂着微笑。最后,他以又一个脸颊上的亲吻结束了采访。“记住,”他大声说道,“你可能是我亲吻的最后一个陌生人。”

英国记者笔下的兰提斯颇有一点温情和慷慨赴死的豪气。

兰提斯是沙龙的眼中钉,这一点兰提斯的心中非常清楚。兰提斯已经经历过一次“定点清除”,而且大难不死。那是在2003年6月10日,那天兰提斯驾车行驶在加沙大街上,突然以色列空军的3架阿帕奇直升机,向他猛扑过来,在短短的几秒钟之内,有7枚导弹和火箭向他袭来。但是兰提斯奇迹般地跳车逃生,躲过一劫。亚辛遇刺之后,作为继任领导,兰提斯再次站到反对以色列的最前沿,在第一时间代表哈马斯向以色列乃至全世界宣布:哈马斯向以色列开战。他说:“他们(以色列人)知道战争已经开始,这不是报复,而是一场公开的战争。”他甚至指着沙龙画像的鼻子警告说:“以色列人不会再享受和平了!”

对于这样一个十分危险的人物,沙龙自然不会掉以轻心。沙龙又开始下手了!

2004年4月17日晚20时30分,巴勒斯坦加沙城拉德旺区,一辆白色的日产“标致牌”小轿车正沿着阿杰拉大街行驶,车里坐着哈马斯组织最高实权领袖兰提斯和保镖纳赛尔。小轿车开出约一条街的距离,距离哈马斯精神领袖亚辛的坟墓只有100米左右的时候,早就埋伏在加沙上空暮色中的以色列空军武装直升机的飞行员轻轻地按下了发射钮,2枚导弹呼啸着向地面上的“标致”轿车飞去……

据透露,这次以色列飞行员发射的飞向兰提斯轿车的导弹,并不是美制“地狱火”空对地导弹,而是以色列自己秘密研制的一种新型空对地导弹,这种导弹可以根据不同的目标来选择不同的弹头。这种导弹不需要额外的激光制导装置,而是安装了一个摄像头,可以进行同步瞄准,控制导弹的人可以精确地看到导弹飞向哪里,它是一种十分精确的武器,甚至飞行人员可以控制它准确地击中目标汽车的玻璃。飞行员可以将导弹摄像头“看到的情景”传回指挥部,指挥部里的人员可以在发射前,看到通过导弹的摄像头拍摄的目标人物的脸,当确认被攻击的目标准确无误的时候,再下达发射的命令。

兰提斯是否被这样准确辨认过,我们不得而知,不过,这2枚导弹极为精确地射中了目标,这是毫无疑问的,从电视台播放的画面上,以色列人和巴勒斯坦人都清楚地看到了抢救兰提斯的全过程。由于伤势过重,兰提斯在送到医院仅5分钟便死在急救台上。随后电视画面便切换到一脸悲愤的兰提斯的儿子默然无语的情景。加沙城哈马斯高级官员塔尼亚在医院门前愤怒地宣布了兰提斯的死讯,发誓要“血债血偿”。

P8-9

序言

20世纪是人类历史上不同寻常的世纪,飞机诞生在这个世纪里。飞机的出现使战争变得更加残酷,两次世界大战把飞机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人类为了和平付出了更多的代价。在新的世纪里,战争的阴影始终没有从地球上消失,热爱和平的人们不能不了解军用飞机的发展变化。

军用飞机活动的空间非常广阔,从几十米的低空到3万米的高空,我们都可以看到军用飞机的影子。低空是武装直升机活动的空域,各种战斗机在几千米到2万米的中、高空执行作战任务,高空高速侦察机飞上3万米的高空,侦察对方部队的军事行动和军事设施。电子干扰飞机陪伴战斗机飞上蓝天,担任战斗机的“电子保镖”。空中加油机也满载油料,腾空而起,随时准备为需要油料的飞机加油。

军用飞机的种类十分繁杂,分类方式也有很大不同,但是在一般情况下,我们把军用飞机分为:战斗机(歼击机)、攻击机(强击机)、轰炸机、侦察机、预警机、加油机、运输机、教练机、无人机、直升机等等。按照起降方式的不同,战斗机又有舰载战斗机和陆基战斗机、垂直起降和滑跑起降的分别。军用直升机叉可以分成武装直升机、运输直升机、侦察直升机、多用途直升机等等。

军用飞机是现代高技术武器库中的十分热门的武器。纵观现代几场大规模的武装冲突,打响战争第一枪的几乎都是军用飞机。高新技术已经深入军用飞机的方方面面,隐身技术、精确制导技术、预警技术、电子对抗技术都在军用飞机上得到广泛的应用。可以说,军用飞机是高技术的聚集点,是人类高技术的结晶,100多年来,军用飞机参加了大大小小的无数场战争。人们透过碧空上的一场场硝烟,更加清醒地看到军用飞机在现代战争中的巨大作用。军用飞机在不断更新发展的同时,也在蓝天上留下了一个个未解的谜雾:战斗机可以在空中进行加弹吗?F-117为什么要退役?它还能隐身吗?日本的“战隼”到底有多厉害……本书将通过一个个战争故事,从人文的角度向读者解开留在蓝天上的种种谜团,展现了用高技术武装起来的军用飞机的方方面面,让读者从中体会到社会的和谐需要强大的国防。

焦国力

后记

我爱蓝天,更爱金秋十月北京的蓝天。

京城十月的蓝天,没有一丝白云,湛蓝湛蓝,就像有一块巨大的蓝宝石镶嵌在天幕之上,惹得你忍不住想上天去摸一摸那蓝蓝的天幕。

我甚至想,如果有工具,我真要将那巨大的蓝宝石,锯下一方,用四根支柱,支撑在京城的上方。让北京的天永远是那么蓝那么蓝。

人们对蓝天的种种遐想,也许隐含了人类最古老的梦想。

在人类的蓝天梦中,最具特色,最奇妙无比的想象要数中国人了。尽管中国人至今还没有登上月球,但是嫦娥奔月的传说,已经流传了几千年。这个传说大概可以算作人类有文字记载的最远古的蓝天之梦了。你看,一个美貌绝伦的女子,因为偷食了一种不死之药,便飘飘飞去,直奔月宫。这种上天的办法,用不着任何乘载工具,实在是太简单、太方便、太随心所欲了。

即使使用工具,中国人的飞天想象也是最省力、最简便、最奇特的,只需就地取材:有云有雾便可。孙悟空腾云驾雾,冲上凌霄宝殿,把天空闹了个底朝天,便是一个好例证。

外国人上天的办法要复杂得多、麻烦得多。法国人的办法是坐进一枚炮弹中,让炮弹把人射上月球。阿拉伯人的上天工具是一块毯子,人坐在毯子上,让毯子飞起来,把人送上天空。

平心而论,无论是坐在炮弹里还是坐在毯子上,总要比腾云驾雾实际得多。

人类真正飞上蓝天,是从两个美国人开始的,他们俩在美国俄亥俄州的德顿城开了一个自行车店。这就是莱特兄弟,航空史上把他们看成是第一架飞机的发明人。

其实,他们的发明是在许许多多人失败的基础上诞生的,他们是踩在许多“巨人的肩膀”上飞上蓝天的。

有一个叫李林塔尔的德国人,就是那许许多多巨人中的一个,他在莱特兄弟之前,就开始研究上天的办法了。我敢说,李林塔尔一定经常仰望蓝天,充满对蓝天的遐想。

1891年,在德国的一间小屋里,李林塔尔手握一支鹅毛笔,坐在一张大桌前,上衣的领口高高地竖在脖子周围,正伏案设计着自己的梦想。

当李林塔尔把自己的梦想变成现实的时候,人们看到了一架样子奇怪的滑翔机。

这架滑翔机长着四片“翅膀”,犹如四片巨大的蝴蝶翅分上下两层排在机身上。所谓的机身,也只不过是横七竖八的几根支架连接在一起,尾翼也不是现在飞机的那种,像是有一只大风筝用一根支棒连接在滑翔机上。

驾驶这架滑翔机,犹如我国传统的划旱船:人的臀部和腿部悬挂在滑翔机的下面,用两臂将身体支撑在滑翔机内。

滑翔机的起飞是建立在李林塔尔奔跑的基础上,他的双脚踩在山坡上,身体挂在滑翔机里。这可真是名副其实的脚踏实地,李林塔尔的双脚顺着山坡向下奔跑,很快,滑翔机有了升力,李林塔尔的双脚离开了地面,100米、200米……滑翔机越飞越远。

李林塔尔的朋友们聚集在山坡下,兴致勃勃地观看着他的飞行。这一天的天气格外晴朗,就像金秋十月北京上空美丽的蓝天。

大自然有时候往往喜欢与人们开个玩笑。不过,大自然与李林塔尔开的玩笑实在太大了:美丽、晴朗的天空突然刮起了一阵狂风。说是狂风,其实风力并不大,用现在的标准来衡量,这阵风也仅仅能吹倒停在路旁的一辆自行车。然而,对于一架100多年前的滑翔机来说,这阵风刮得足够大了。李林塔尔的滑翔机就像一叶小舟遇上了惊涛骇浪,在空中剧烈地摆动。李林塔尔使出了浑身解数,拼命稳住滑翔机。

“快下来,太危险!”人们大声朝他呼喊着。

现在已经无法证实李林塔尔是否听到了人们对他的呼喊,单凭滑翔机滑翔的高度来分析,他应该听到了这喊声。可是他并没有让滑翔机降落下来,他要抓住机会让滑翔机滑翔得更远、更远。因为他知道,有时候风对滑翔机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又一阵狂风刮来,李林塔尔的滑翔机再也无法正常操纵了,它像一辆被狂风吹倒的自行车,坠落在山脚下。人们惊呆了,朋友们把满身鲜血,昏迷不醒的李林塔尔送到了附近的诊所。第二天,这位航空界的先驱永远闭上了他的眼睛。

……

几乎就在莱特兄弟研制飞机的同时,清政府收到了一个中国人研制成功飞艇的报告。这个只有27岁的年轻人,他满怀欣喜地告诉清政府,他设计成功了一个飞艇,取名为“中国”号,它的性能绝不比洋人的差。从外观上看,它比洋人的飞艇更显轻巧,巨大的气囊呈流线形,气囊下悬有艇身,艇身用铝制造,整个飞艇靠电动机带动螺旋桨推进。最引人注目的是气囊上有几个醒目的英文字母:CHINA。这个名叫谢缵泰的小伙子说:愿把这个飞艇献给清政府。可是,清政府并没有理睬这个血气方刚的年轻人。无奈,小伙子仰望蓝天,发出一声长叹。随后他将图纸和说明书寄到了英国一个飞艇研究机构。

有些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可以在民间诞生、发展并壮大,而飞机的发展与壮大无论如何是少不了官方的支持的。

因此,比较起来,冯如却要比谢缵泰幸运得多。

1910年3月,莱特兄弟在美国洛杉矶进行飞行表演,冯如得到消息,昼夜兼程赶往洛杉矶。哪知,莱特兄弟对这次飞行表演严加保密,限定参观者必须远离飞机,不得在近处观看。尽管如此,莱特兄弟的飞行表演对冯如还是有不少启发,没过多久,冯如便制造出了一架在当时看来已很先进的飞机。冯如的飞机制造是在美国的旧金山完成的。美国人十分钦佩冯如,想请他长期留在美国传授技术,但冯如执意要把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和技术带回祖国。

1911年2月,冯如带着他的一班人马和两架自制的飞机,回到了广州。有人将冯如的成绩禀报了清政府,然而,宣统皇帝对航空并不感兴趣。1912年,冯如呈请广州革命军政府批准,在广州郊区燕塘操场作飞行表演。为唤起人们对航空事业的重视,在表演前,冯如向参观者详细介绍了飞机的性能和在国防、交通上的作用,然后,他驾机由燕塘操场起飞,凌空而过,飞机在40多米高的空中飞行。操场四周人山人海,掌声不绝。冯如驾驶飞机在空中灵活自如地旋转。当飞机飞行了一圈后,他移动操纵杆继续爬升,不料用力过猛,飞机失控坠落,冯如的头、胸、大腿均受重伤。红十字会立即进行了抢救,但因药品不足,这天又适逢星期日,军医外出,冯如终因治疗不及时,与世长辞,时年29岁。他在弥留之际,还嘱咐他的助手:“我死后你们不要因此而丧失进取的信心,要知道牺牲是难免的,这是飞行中必需的阶段。”

1912年9月24日,在冯如坠机牺牲的地方召开了追悼大会,群众送挽联极多。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命令:按照少将阵亡的待遇给予抚恤,并将他的事迹存放国史馆。

今天,如果我们来到广州黄花岗,就会看到冯如的墓,墓碑上刻着“中国创始飞行大家冯如君之墓”一行大字。

后辈应该永远记住:冯如是中国第一个为飞行事业献身的人。

书评(媒体评论)

科普阅读的权威读本,科普出版的文化长城。

——叶永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战场上空的翅膀/中国科普大奖图书典藏书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焦国力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5282125
开本 16开
页数 27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32
出版时间 2016-03-01
首版时间 2016-03-01
印刷时间 2016-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少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442
CIP核字 2015200682
中图分类号 E926.3-49
丛书名
印张 16.625
印次 1
出版地 湖北
238
169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5: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