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日关系掘井人(记45位中日友好的先驱)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精选了中日友好关系的缔造者共45人,以纪实手法生动描述了他们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为推动中日友好关系的发展做出的特殊贡献,以此鼓舞后人为继续促进中日友好关系而奋斗。

中方选取了毛泽东;中日友好的总指挥陈毅;中日友好的领导者李德全;中日贸易开路人南汉宸;中日文化交流的主将阳翰笙、楚图南等。

从日方选取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访华、会见过中国领导人的日中友好先驱高良富、宫腰喜助;热心恢复中日邦交的田中角荣:选取了全力推动缔约的园田直、池田大作;热衷中日文化交流的片山哲、中岛健藏;付出鲜血生命的浅沼稻次郎、选取了宗教界人士大谷莹润等人。

内容推荐

1972年9月29日,中日关系实现邦交正常化。这是中日双方经过几代人辛勤耕耘的结果,中日双方众多政治家及有识之士为此贡献了毕生精力。他们的所作所为为开创中日友好关系的广阔前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成为后世美谈。周恩来总理生前曾形象地用“饮水不忘掘井人”的古训,赞誉为促进中日友好关系发展的先驱们。

本书精选了中日友好关系的缔造者共45人,书中以纪实手法生动描述了他们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为推动中日友好关系的发展做出的特殊贡献,以此鼓舞后人为继续促进中日友好关系而奋斗。

目录

前言

中方

 1 毛泽东:中日关系的缔造者

 2 周恩来:中日关系的奠基者

 3 邓小平:新时期中日关系的开创者

 4 陈毅:指挥中日民间外交

 5 郭沫若:中日民间友好先驱

 6 廖承志:重开中日交往之路

 7 李德全:中日友好先行者

 8 南汉宸:中日贸易开路人

 9 雷任民:中日贸易开创者

 10 138翰笙:促进中日文化交流

 11 楚图南:中日文化交流促进者

 12 张奚若:善于结交日本朋友

 13 赵朴初:中日民间友好交流的先驱者

 14 赵安博:廖承志的得力助手

 15 张香山:周总理对日工作的得力助手

 16 王晓云:国务院外办日本组负责人

 17 孙平化:中日民间外交的开拓者

 18 肖向前:对日工作的铺路人

 19 刘希文:全力以赴促进中日贸易

日方

 20 高良富、帆足计、宫腰喜助:开拓中日航道的先行者

 21 松本治一郎:日中友好先驱

 22 石桥湛山:抱病访华打开难关

 23 片山哲:签订中日文化交流协定

 24 松村谦三:搭建中日友好的转向之桥

 25 高礴达之助:中日关系的拓荒者

 26 风见章:中日友好的老架桥人

 27 浅沼稻次郎:付出鲜血生命的日本朋友

 28 内山完造:努力推进中日民间外交

 29 西园寺公一:常驻北京的日本民间大使

 30 铃木一雄:努力架设沟通中日的桥梁

 31 宫崎世民:与廖公世代相交情同手足

 32 村田省藏:中日贸易的先行者

 33 田中角荣:决断中日建交功系千古

 34 大平正芳:邓小平与其谈话提出小康设想

 35 园田直:为中日缔约作出重大贡献

 36 黑田寿男:推进中日友好事业向前发展

 37 池田大作:中日和平使者

 38 中岛健藏:中日文化交流的开拓者

 39 白土吾夫:中日文化交流的桥梁

 40 木村一三:日中贸易的先锋

 41 大谷莹润:护送中国在日殉难烈士骨灰回国

 42 清水正夫、松山树子:以芭蕾促进中日友好

试读章节

日本这个国家,无论是从历史上,还是从现实上看,对中国的安全与发展都是个重要的国家。处理好中日关系,不仅有利于中日两国人民,也有助于维护亚洲和世界的和平。从这一大局出发,为了打开中日关系的僵局,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决定对日本开展“民间外交”。

“民间外交”是二战后中日关系的特点,也是当代国际关系中一大创举,它基于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的哲理,基于中日两国有两千年友好往来的史实,并根据当时中日两国人民所处的国内、国际形势和主客观条件而展开的非官方往来。在中日两国人民都渴望恢复和发展传统友谊的努力下,从经济、文化交流开始,逐步积累和创造条件,经过“以民促官”,来推动日本政府改变敌视中国的政策,促进官方关系的前进,最后达到国家关系正常化。

考虑到日共在抗日战争期间曾经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宝贵支持,新中国成立后出于国际主义,对美国占领军和日本当局迫害日共表示坚决反对,1950年6月9日的《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反对麦克阿瑟镇压日本爱国人民的前卫——日本共产党》,12日中共中央发表《关于日本情势的声明》,毛泽东特别挥笔写出如下气势磅礴的内容:

“自有共产主义运动以来的历史,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历史,都是和历来的反动派、和各国帝国主义、和现在的美国帝国主义的一切妄想背道而驰。反动派的历史都是失败的历史,革命人民的历史都是胜利的历史。反动派有时也显得很猖獗,取得一些镇压人民的‘胜利’,但最后无不失败。革命人民有时也会遭受一些挫折,但最后无不胜利。全世界的历史都是这样写的,无一例外。”

毛泽东对帮助日侨回国和接回爱国华侨及华工遗骨问题非常关心,不仅批准周恩来的书面请示,而且要求负责此事的廖承志向他汇报有关情况,希望中国红十字会发表声明时,既不挫伤日本朋友发展中日友好关系的积极性,又做出长远安排。中国红十字会根据毛泽东、周恩来和廖承志的指示精神,于1953年1月8日发表了有关声明。毛泽东、周恩来极为重视廖承志提出的建议,及时采取措施,使中方在其后围绕日侨回国的斗争中,始终处于主动地位。

1955年10月,以上林山荣吉为首的日本国会议员访华团来到北京,毛主席接见日本国会议员访华团时说:“现在我们的台湾还没有解放,美国的手很长,它抓住我们的台湾,也抓住日本、菲律宾、南朝鲜。亚洲这样大的地方它都想抓。这件事情终究不能持久的。”

他热情洋溢地说:“热烈地欢迎你们。我们都属于有色人种。有色人种是被人家看不起的,最大的‘缺点’就是有色。有些人喜欢有色金属而不喜欢有色人种。据我看,有色人种相当像有色金属。有色金属是贵重的金属,有色人种至少与白色人种同等重要。有色人种同白色人种一样都是人,都是第一类,不是第二类。第二类是动物,不是人。世界上所有的人,不管他是什么肤色,都是平等的。我们两个民族现在是平等了,是两个伟大的民族。”

当廖承志翻译到毛主席所说:“我们头上的手一定要顶走”的“顶”字时,稍有些踌躇,毛主席发现了这一情况,就问廖承志:“‘顶’字怎么翻译呀?不好翻吧?”毛主席说罢自己笑了,廖承志微笑着说:“可以翻。”

毛主席对日本朋友说:“你们这个民族过去犯了个错误,但却因祸得福,卸掉了包袱。你们主动了,你们现在有资格来说美国人”,“你们参加了万隆会议,这不是偶然的。你们在万隆会议上的态度是好的”,“美国现在尽犯错误,它排斥日本民族,奴役日本人民,杀害我们的生命,这是一个问题。我们两个国家,需要相互帮助”。

毛主席讲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局势都是向有利于人民的方向发展,并说:“将来世界上的事情,和平友好是基本的,世界大战这个东西意思不大。说打仗我们就一定害怕,这也不见得。丢原子弹谁也害怕。日本人怕,中国人也怕,所以最好还是不打,尽一切力量争取不打。”“如果他们要打,原子弹已经放在你头上,那么一炸,炸一个大窟窿,从中国炸进去,从美国炸出来。打了个窟窿有什么了不起呢?到那个时候,我看他们的事情就不好办了。你们没有殖民地,我们也没有殖民地,我们都不怕丧失什么东西,所以打世界大战对他们不利。”

毛泽东是个胸有韬略的政治家、外交家,在对日本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对日本民族给予极高的评价:“你们这个民族是个很好的民族,日本人,谁要想欺侮他们,我看是不容易的。你们现在有很多地方比我们高明,你们是工业化的国家,而我们现在还是农业国,我们正在努力。”

接着,毛泽东以非凡的幽默口吻,从中国传统的待客之道出发连珠妙语:

“客人来看主人,是客人看得起主人,做主人的应该感谢客人。今天来的客人是我们的邻舍,左邻右舍,是很接近的一个邻舍。日本朋友到中国来,从你们日本家里到我们家里来看一看,我们应该感谢。以后我们要多来往,世界上没有只有一方面感谢另一方面的事情。如果只有一方面感谢另一方面的事情,那就不好了。互相有好处,互相有帮助,互相感谢。”

熟悉的东方待客之道,令人感到亲切的迎宾之礼,立刻拉近了日本议员与中国领袖的相互距离,毛泽东看有些日本议员仍然有紧张情绪,就以灵活的外交手腕幽默地予以解除说:

“我们之间是没有什么紧张的,你们感觉怎么样?也许你们没有来中国的时候,觉得中国是共产党国家,而共产党这个事情,有人说好,有人说坏,也许脑子里面会有一些紧张。中国对你们是不是有礼貌?是不是欢迎你们?是不是对你们提出许多责难?我想,也许你们没有来的时候是这样想的。”

日本议员联系到十几天来的访华情况,觉得毛泽东所说丝毫不差,一个个脸上露出了笑容,非常欢迎毛泽东向前看的提议:

“我们对你们没有提出什么苛刻的条件,没有什么可紧张的。不要那么紧张,紧张了不好过日子,还是缓和国际紧张局势好。再说,我们之间的社会制度虽然并不一致,但这个不一致并不妨害我们相互的尊重和友谊。过去的老账并不妨害我们,今天的制度的不同也不妨害我们。过去的事情已经过去了,主要是将来的问题。”

日本议员很爱听毛泽东这些话,觉得毛泽东的确不像蒋介石与美国人宣传得那么青面獠牙,狰狞可怖,只听毛泽东又发高明的求同存异之论:

“我们两国有个共同的问题,就是有一个国家压在我们的头上。你们以为中国是独立的国家,是不是?中国现在没有完全独立,和你们的情况一样,你们也不是完全独立的,这是共同点。”

毛泽东指出美国侵略中国领土台湾,敌视、不承认中国,占领日本,给中日两国人民带来灾难,他豪情满怀地纵谈承认中国的问题说:

“它(美国)欺侮我们,不承认我们,说我们不算一个国家。我们承认它,它倒不承认我们,因此连累了你们,使得你们现在也很难承认我们。其实日本人民大多数是承认我们的,由于美国的手,使你们感到时间还没有到。这件事情,总会有一天要得到解决的。日本、美国以及其他一些国家,都会承认我们的。我们也不着急,你们不承认我们,我们就不能吃饭睡觉了吗?我们还是可以吃饭睡觉的。你一百年不承认我们,一百零一年总要承认我们的。”

日本议员为毛泽东的博大胸怀和强烈的革命乐观主义所感染,会见气氛活跃起来,他们询问中共领导人对日本有何希望,毛泽东胸有成竹侃侃而谈:

“我们对整个日本民族是谅解的,中国人民愿意你们的力量更加强大起来,把美国的手顶走。我们曾经顶过美国的肚子,抗美援朝把美国顶了一下,它想跨过鸭绿江,我们把它顶回三八线。……祝你们每一个斗争能使你们的民族独立增加一分,每一个斗争能使你们的民族权利增加一分。这对你们有好处,对我们也有好处,所以我们也要感谢你们。能够独立自主,是自己应做的事情。中日关系要赶快改进。”P6-10

序言

“饮水不忘掘井人”,这是敬爱的周总理经常引用的名言,受到日本广大人民的欢迎,成为中日两国人民熟知的名言,在1972年中日两国实现邦交正常化前后,周总理多次讲过这句话。

9月12日,周总理在人民大会堂宴请日本日中备忘录贸易办事处负责人古井喜实、田川诚一和松本俊一等人,周总理对长期致力于日中半官方贸易、政治疏通工作的日本朋友表示感谢说:

“我国有一句话,叫做‘饮水不忘掘井人’。中国和日本不久就要恢复邦交了。邦交之所以能够恢复,这是由于松村先生、高碲先生、石桥先生和村田先生等人不畏困难,做出巨大努力的结果。你们也做出了努力啊!”

由此可见,“饮水不忘掘井人”,是毛主席、周总理对日外交政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中国对日工作成功经验的科学总结,既是对在恢复邦交前两国有识之士勇往直前、披荆斩棘艰苦斗争的热情肯定,也给中日建交后继续开展对日民间外交指明了明确方向,同时体现了中国人知恩图报的思想,具有巨大的指导意义,尤其为广大日本人士所欢迎。几十年来,它为发展中日关系发挥了巨大影响,今后亦将产生极大作用。

周总理这句话是针对日本朋友说的,中日民间外交包括中日两个方面,掘井人自然包括了中方人士在内,这是不言而喻的。

本书就是按照上述脉络为弘扬这种精神而撰写的,人员选择大都以此为标准,从中方选取了中日关系的缔造者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中日友好的总指挥陈毅、廖承志;选取了中日友好的领导者李德全、郭沫若、张奚若、赵朴初、孙平化、赵安博、王晓云、肖向前、张香山;中日贸易开路人南汉宸、雷任民、刘希文等;中日文化交流的主将阳翰笙、楚图南等。

从日方选取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访华、会见过中国领导人的日中友好先驱高良富、宫腰喜助、帆足计、松本治一郎、石桥湛山、内山完造、西园寺公一、宫崎世民;选取了热心中日贸易的铃木一雄、村田省藏、木村一三;选取了热心恢复中日邦交的田中角荣、大平正芳、黑田寿男:选取了全力推动缔约的园田直、池田大作;选取了热衷中日文化交流的片山哲、中岛健藏、白土吾夫、清水正夫、松山树子;选取了付出鲜血生命的浅沼稻次郎、选取了宗教界人士大谷莹润等人。

在本书出版之际,特向吴学文、徐淡、刘德有、肖向前、徐启新、邱国洪、熊波、李豫生、张莉和日本朋友等表示感谢。

本书具有开创性,但本人能力有限,不妥之处请提出宝贵意见。

作者2009年8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日关系掘井人(记45位中日友好的先驱)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俊彦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世界知识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1236817
开本 32开
页数 34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58
出版时间 2010-02-01
首版时间 2010-02-01
印刷时间 2010-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国际关系
图书小类
重量 0.35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D822.231.3
丛书名
印张 11.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1
145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7:0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