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莲花瓶--泄漏的底/中国古代造像视觉史体系
内容
内容推荐
洛阳龙门石窟的皇甫公洞开凿于北魏孝明帝孝昌三年(527),在主尊右壁上的菩萨造像身旁有一个特别的图案——一个漏底的莲花瓶,瓶中所插莲茎上下贯通,漏底而出。后来又在北魏晚期开凿的路洞中发现了同样的图案。这个“漏底的莲花瓶”通过特别的视觉形式,它要表述什么?到底要告诉观者什么呢?这个看似怪异的造像让作者产生了一探究竟的欲望。经过作者大范围的调查,他发现在佛教造像中“漏底的莲花瓶”是普遍存在的。通过对相关图像的认真分析研究,这个“漏底的莲花瓶”牵出了一系列新的疑问,如佛教造像中的“瓶形器”的由来,佛教造像中“瓶形器”在中国本土的含义,“瓶形器”在印度佛教造像中的含义,“瓶形器”与“莲花”的关系以及“莲珠”与“瓶形空间”的关系等。
本书即以“漏底的莲花瓶”为契机展开深入探究,揭示花瓶在佛教造像中意义的演变。并进一步认识中国佛教造像在本土视觉史经验系统之中是如何接受外来的新样式、新造型的及如何进行吸收转化的。
本书适用于考古工作者、艺术理论学者、美术史家以及相关爱好者。
作者简介
张强,1962年生于山东肥城,现为中国省部级专家“两江学者”,四川美术学院二级教授,“卓越艺术人才计划”入选者,四川美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世界实验书法高等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评审专家,重庆市艺术美学学会副会长,英国南安普顿大学温切斯特艺术学院客座教授。
学术代表作为“张强艺术学体系”六十卷,约800万字,2013年开始出版。分为艺术卷18卷,学术卷42卷。学术卷内容涉及艺术学元理论、中国画学丛书、中国本土艺术现代化丛书、世界实验书法系列、中国古代造像视觉史体系、中国中古书刊研究系列(僧安道壹全集、郑道昭全集)、艺术思想系列等。
目录
绪论:中西方“宇宙观”比较背景下的“视觉史体系”建构
第一章 “瓶形”空间的意义建构
第一节 失落意义的“瓶”
第二节 胜:观念层面上的“瓶”
第三节 由来已久的莲花“瓶”
第四节 灵魂空间的建构
小结
第二章 佛教图像之中的瓶形空间
第一节 印度与中国早期佛教图像之中的瓶形涵义
第二节 莲花瓶的形成
第三节 莲瓶与菩萨头部的纹样建构
小结
第三章 漏底的莲花瓶
第一节 瓶形器与莲花“衍化”形态
第二节 漏底的莲瓶
第三节 从莲花里生长出来的瓶子
第四节 “软瓶”空间的形成
第五节 “瓶形器”的解构
小结
第四章 瓶形空间及相关联的视觉谱系
第一节 南响堂的瓶形空间
第二节 巩县石窟寺里的软瓶化生空间
第三节 24传法圣师图里的瓶形空间
第四节 独立的莲珠形态与化生空间的演绎
第五节 一个瓶形空间的衍生及相关经验
第六节 背光型莲珠的意味
小结
第五章 莲珠与“十六观”图像里的视觉叙述方式
第一节 莲珠的独立自在与莲瓶的衍化关系
第二节 十六观的视觉表现与莲珠的独立象征
小结
第六章 被香炉混淆的莲瓶案例
第一节 南朝造像之中的莲瓶形态
第二节 北朝造像之中的莲瓶形态
小结
结语
附录
1.图片来源
2.“中国佛教造像视觉史体系”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莲花瓶--泄漏的底/中国古代造像视觉史体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强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文物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1080496
开本 16开
页数 23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23-05-01
首版时间 2023-05-01
印刷时间 2023-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艺术-绘画雕塑
图书小类
重量 656
CIP核字 2023079909
中图分类号 J31
丛书名
印张 16.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2: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