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拉维尔斯坦(精)
内容
内容推荐
与传统认知中的学者不同,拉维尔斯坦从未试图埋葬自己的欲望,他身体力行地告诉我们如何与欲望共存,在精神和物质世界中获得彻底的富足:
他通晓各个时代的人类思想,受到总统和知识分子的狂热追捧;
他拥有精英门徒无数,每一个年轻人都渴望受到他的半句指点;
他将智慧当作商品一样随意贩卖,用赚来的金钱收购稀有古董;
他恣情于不伦的爱欲,却比我们认识的任何人都活得诚恳真挚。
像拉维尔斯坦这样的人居然离开了人世,实在是让人难以接受。
作者简介
索尔·贝娄(Saul Bellow,1915—2005),美国作家。生于加拿大魁北克省的拉辛,在蒙特利尔度过童年。一九二四年,举家迁至美国芝加哥。一九三三年,贝娄考入芝加哥大学。两年后,转入西北大学,一九三七年毕业,获得社会学和人类学学士学位。同年,赴威斯康星大学攻读硕士学位。之后长期在大学执教。
一九五三年出版的《奥吉·马奇历险记》使他一举成名,奠定了他的文学地位。其后,陆续出版了《雨王亨德森》(1959)、《赫索格》(1964)、《赛姆勒先生的行星》(1970)、《洪堡的礼物)(1975)等。这些作品袒露了中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精神苦闷,从侧面反映了美国当代“丰裕社会”的精神危机。此外,贝娄还出版过中短篇小说集、剧本,以及游记。
贝娄的一生可以说是集学者与作家于一身,他在创作上继承了欧洲现实主义文学的某些传统,并采用了现代主义的一些观念和手法,强调表现充满矛盾和欲望的反英雄。他曾三次获美国国家图书奖,一次普利策奖;一九六八年,法国政府授予他“文学艺术骑士勋章”;一九七六年,由于其作品“融合了对人的理解和对当代文化的精妙分析”,贝娄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目录
拉维尔斯坦
索尔·贝娄诺贝尔文学奖获奖演说
致谢
导语
想要精神生活充实,就要找到你愿放纵一生去做的事!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索尔·贝娄生前最后一部小说,被评论界认为是其最好的作品之一,一位知识分子的哲性生活,一位老者的欲望盛宴。
从第一页开始,感受智者丰富的精神世界。
阅读贝娄,就是找回被现代生活驱逐的本真。
书评(媒体评论)
索尔·贝娄死了,自此之
后,我实在想不出还有谁写
知识分子的故事会写得更叫
人心痛,同时更叫人忍俊不
禁……他的主题不是知识分
子,而是人的不幸命运和造
成这些命运的种种性格,只
不过承担了这些命运及性格
的人正好是他熟悉的知识分
子。
——梁文道
《拉维尔斯坦》是贝娄
最伟大的小说。这是对心灵
生活的狂热庆祝,也是对感
官生活的荣耀沉思。
——罗恩·罗森鲍姆(文
学评论人)
精彩页
说来奇怪,人类的恩人居然要想方设法取悦于人。至少在美国时常是这样的。不管是谁,要想主政这个国家,就得绞尽脑汁哄老百姓开心。南北战争期间,人们对风趣的林肯就颇有微词。林肯大概觉得,幽默风趣总比一本正经、不苟言笑要好。可评论家们却批评他不够稳重,连他的战争部长都管他叫猿猴。
我们这代人的品位和思想都是在揭露者和讽刺者的影响下形成的,这其中,亨利·路易斯·门肯最负盛名。我高中的朋友们都爱看《美国信使》。他们阅读门肯写的报道,追踪斯科普斯案2的审判进展。门肯对威廉·詹宁斯·布莱恩、美国南部基督教流行地区以及美国的愚民百姓,向来没有好脸色。替斯科普斯辩护的克莱伦斯·达罗,代表着科学、现代和进步。在达罗和门肯看来,信奉特创论的布莱恩,注定是农业地区的一个荒谬现象。用进化论的术语讲,布莱恩是生命之树上的一个枯枝。他提出的银本位币自由铸造实在是滑稽可笑,同样可笑的还有他在国会发表的那些过时的演说,以及在内布拉斯加农场盛大晚宴上狼吞虎咽的吃相。门肯说,布莱恩吃得太多了,结果把命给吃掉了。他的那些特创论思想,在斯科普斯案审判时遭到了人们的百般嘲弄。布莱恩就像那些会滑翔的爬行动物——翼手龙,会进化成能飞会唱的温血动物——小鸟。这个想法犹如天方夜谭,可后来居然成真了。
我以前喜欢随手摘抄门肯作品里的锦言妙语,足足抄了一大本,后来又添加了一些讽刺作家和自嘲作家的隽言慧句,比如威廉·克劳德·菲尔兹、查理·卓别林、梅·韦斯特、休伊·朗、参议员德克森等,甚至还有一页是关于马基雅维利的幽默感。对民主社会里的智慧和自嘲,我自有考量,不过不想把你们扯进来。别担心,那个摘抄本已经丢了,我很开心,也不想去找。虽然有时我还会想起,可那就像脚注,不过是思想的一种延续罢了。
我对脚注总是情有独钟。我觉得,脚注要是做得好,做得巧妙,会帮助文章省掉一大堆废话。我发现此刻就是在用一个长长的脚注,开启一个严肃的话题——快速切转至巴黎,转到克利翁大酒店豪华顶楼套房。此刻,六月初,早餐时分。主人是我的好友拉维尔斯坦教授,阿贝·拉维尔斯坦。我和太太也住在这家酒店,就在顶楼套房的下面——六楼。太太还在睡觉。我们下面一层(这跟我的话题没什么关系,可我还是忍不住要提一句),就在刚才,整个楼面被迈克尔·杰克逊及其随从包下了。晚上,杰克逊要在巴黎一家大礼堂演出。不出几分钟,他的法国粉丝们就会蜂拥而至,翘首齐声高呼:迈克尔·杰克——逊!迈克尔·杰克——逊!警察组成的人墙拦住了他们。酒店内,要是顺着大理石楼梯从六楼望下去,你会发现一群杰克逊的保镖,其中有一个在玩《巴黎先驱报》上的填字游戏。
“太棒了,是不是,居然遇到和这位流行歌王有关的欢乐场面。”拉维尔斯坦说。教授今天早上心情特别好,因为通过和酒店管理层的关系,他终于住进了炙手可热的顶楼套房。这可是在巴黎——在克利翁大酒店呀。花一大笔钞票在这里享受一次,再也不住龙街上那家叫“飞龙”的臭烘烘的旅店了——管它叫什么呢——也不住圣父街医学院对面的学院宾馆。克利翁大酒店可是富丽堂皇之至,豪华奢侈至极,没有一家酒店能与之比肩。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参加和谈2的要员们就下榻在这里。
“棒极了,对吧?”拉维尔斯坦快速地打着手势说。
我承认,确实如此。我们下面就是巴黎市中心—协和广场、方尖碑、橘园美术馆、众议院、塞纳河、河上壮观的大桥、宫殿、花园等。毫无疑问,这些都是风景名胜。但是,今天从拉维尔斯坦住的豪华套房里放眼望去,这些景观显得尤为赏心悦目。要知道,仅去年一年,拉维尔斯坦就负债高达十万美元,或许更高。以前他常和我打趣,说他就是一个“偿债基金”。
他常说:“我在像这个基金一样偿债——你知道这个金融术语吗,奇克?”
“偿债基金?大致知道一些。”
想当年,他没有走大运的时候,没人质疑他的种种需求,比如阿玛尼西装、LV箱包、美国买不到的古巴雪茄等;再比如,登喜路配饰、万宝龙纯金钢笔、巴卡拉或莱俪水晶器皿,用来盛酒款待客人,或由他人盛酒来招待。拉维尔斯坦人高马大的——块头大,但不是很壮——可一干杂务事手就抖,这倒不是他身子骨弱的缘故,而是因为满身都是力气,再加上操之过急,所以一用力便会颤抖。
好了,他的朋友、同事、学生,还有崇拜者们,现在不用再自掏腰包,满足他购买奢侈品的习惯了。谢天谢地,他现在可以自己去买詹森银器、斯波德或坎佩尔陶器,不用再绞尽脑汁地和学术界的朋友们进行交易了。这些都是陈年往事了。如今,他发财了,腰缠万贯。他写了一本书,把自己的思想公之于众。这本书充满激情、智慧和挑衅,难以卒读,却很畅销,以前卖得不错,如今依然很抢手,在东西半球,在赤道南北,都很热销。这本书可谓一挥而就,但写得很认真,没有屈从压力,也没有鼓噪宣传,没有骗人的智力把戏,也没有替什么教义辩护,更没有贵族派头。他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拉维尔斯坦(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索尔·贝娄
译者 译者:张群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文汇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9638673
开本 32开
页数 245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178
出版时间 2023-03-01
首版时间 2023-03-01
印刷时间 2023-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400
CIP核字 2022150653
中图分类号 I712.45
丛书名
印张 8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14
153
19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12:5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