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小学6年老师给家长的100条实用建议
内容
编辑推荐

孩子步入小学阶段,家长应该怎样做?是该多管还是少管?管什么?让本书《小学6年老师给家长的100条实用建议》来告诉你。方舟主编的这本《小学6年老师给家长的100条实用建议》是国内重点小学一线教师多年实践经验之精华。它告诉读者:小学1-6年级,家长必须作好“6项了解”——了解孩子,了解自己,了解孩子的老师,了解孩子的学校,了解孩子所处的阶段,了解自己与孩子的关系。

内容推荐

孩子的小学生涯有6年时间,将近2200天,作为父母,我们应该做什么、怎么做?

在本书《小学6年老师给家长的100条实用建议》中,您将看到如下内容:了解学校,了解老师,了解孩子所处的阶段;促进孩子的学业,帮孩子一把;和孩子的老师高效沟通的六种方法;在家里善于与孩子相处和沟通;在家庭生活中塑造孩子的好个性。

《小学6年老师给家长的100条实用建议》由中小学生的教育研究专家方舟主编。

目录

第一章 了解学校,了解老师,了解孩子所处的学习阶段

 1 了解学校

◇方法一:明确学校的长项是什么

◇方法二:考察学校的教学质量

◇方法三:看看该校的师资力量如何

◇方法四:观察一下学校的周边环境是怎样的

 2 了解老师

◇方法一:了解老师的教育观念如何

◇方法二:了解老师的教学方法

◇方法三:听听老师对孩子的评价

 3 了解自己

◇方法一:严厉粗暴型——遇事冷静三分钟

◇方法二:溺爱放纵型——让自己的爱更理性

◇方法三:放任自流型——给孩子多一些关注

 4 了解孩子

◇方法一:了解孩子的优缺点

◇方法二:明确孩子的个性如何

◇方法三:知道孩子的习惯有哪些

 5 了解孩子所处的阶段

◇方法一:小学低年级(1~2年级)——让孩子“爱上学习”

◇方法二:小学中年级(3~4年级)——让孩子“学会学习”

◇方法三:小学高年级(5~6年级)——让孩子“越学越有劲”

 6 了解自己与孩子的关系

◇方法一:财产拥有型——赋予孩子一定的自主权

◇方法二:反向型——家长要树立自己的权威

◇方法三:冲突型——改变你看问题的视角

第二章 好老师难遇,好父母并不难做

 1 家庭氛围——应该是恩爱、快乐的

◇方法一:夫妻之间应该是恩爱的

◇方法二:家庭氛围应该是快乐的

 2 关注孩子的情绪——及时解决孩子可能会遇到的问题

◇方法一:勤沟通——打开孩子的“话匣子”

◇方法二:认同孩子的情绪

◇方法三:勤观察

 3 容忍孩子的不优秀

◇方法一: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孩子

◇方法二:帮助孩子找出改正的方法

 4 给孩子更多锻炼的机会

◇方法一:让孩子经历一些挫折

◇方法二:培养孩子自我抉择的能力

 5 如何让孩子爱上父母

◇方法一:说对方的好话

◇方法二:一家人经常出去活动活动

 6 给孩子快乐,比什么都重要

◇方法一:不要把孩子固定在书桌旁

◇方法二:培养孩子的多种爱好

 7 让孩子的爷爷奶奶也参与到教育中来

◇方法一:每周与孩子的爷爷奶奶沟通一次,双方达成统一的教育标准

◇方法二:对孩子的事情不要“全程服务”

◇方法三:对孩子的错误不要包庇护短

 8 出现问题,急不得

◇方法一:先了解情况

◇方法二:给孩子一些切实的帮助

 9 家长不要为了“面子”为难孩子

◇方法一:不要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比

◇方法二:考不好是好事,不要以成绩论英雄

第三章 如何才能促进孩子的学业,帮孩子一把

 1 孩子是中等生怎么办

◇方法一:引导孩子把工夫用到点子上

◇方法二:帮孩子改正学习习惯

◇方法三:引导“聪明却不好学的孩子”要用激将法

 2 孩子偏科怎么办

◇方法一:让孩子认识到优势科目不是“救命稻草”

◇方法二:引导孩子从基础入手克服畏难情绪

◇方法三:如果孩子对老师有偏见,及时充当老师与孩子的“和事老”

 3 纠正孩子学习过程中的那些坏毛病

◇方法一:不“开小差”——紧跟老师讲课思路

◇方法二:杜绝粗心——提醒孩子不要“大意轻敌”

◇方法三:摆脱磨蹭——树立时间观念

◇方法四:主动思考,让孩子的脑瓜儿更灵活

 4 引导孩子爱上学习

◇方法一:家长要为孩子树立起爱学习的榜样

◇方法二:让孩子产生成就感

 5 让孩子意识到学习是他自己的事儿

◇方法一:给孩子设立“神圣作业时间”

◇方法二:让孩子觉得学习是他的一项权利

 6 教孩子一些科学的学习方法

◇方法一:复习——引导孩子用大脑“放电影”

◇方法二:预习——一读,二想,三动笔

 7 家长才是最好的家庭教师

◇方法一:找到最适合孩子的那把“钥匙”

◇方法二:通过各种“隐秘”渠道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

 8 培养孩子爱读书的习惯

◇方法一:为孩子营造书香氛围

◇方法二:教给孩子正确的读书方法

 9 控制孩子的不良嗜好

◇方法一:看电视成瘾——引导孩子写“观后感”

◇方法二:迷恋上网——将上网变成一种任务

◇方法三:爱玩、贪玩——引导孩子玩出名堂

第四章 和孩子的老师高效沟通的六种方法

 1 家长要主动和老师联系

◇方法一:孩子情绪出现异常时,家长要及时“校访”

◇方法二:家长要出远门时,应该进行一次“校访”

 2 不要对老师怀有成见

◇方法一:冷静看待老师对孩子的批评

◇方法二:不要认为“老师召见,肯定没好事”

 3 有目的地与老师沟通

◇方法一:一次提出一个问题

◇方法二:既要说出孩子的进步,又要点出孩子的不足

◇方法三:和老师一起讨论怎样更有利于孩子今后的发展

 4 掌握好与老师沟通的时机

◇方法一:利用家长会的时机

◇方法二:利用节假日的时机

◇方法三:看看孩子的课程表,找老师空闲的时间

 5 和老师沟通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方法一:不管孩子是否优秀,都要和老师保持沟通

◇方法二:以正确的心态同老师沟通

◇方法三:家长与老师沟通不要让孩子知道

 6 做好老师与孩子的中间人

◇方法一:不要在孩子面前数落老师的不是

◇方法二:多说老师对孩子的正面评价

◇方法三:请老师多鼓励孩子

◇方法四:请老师多提问孩子

第五章 在家里,应这样与孩子相处与沟通

 1 家长最不该说的几句话

◇方法一:不说“像你这个样子,长大后只能去扫大街”

◇方法二:不说“我是你老子,你就得听我的”

◇方法三:不说“再考不好,你就别回来了”

◇方法四:不说“我怎么会生出你这样的孩子”

 2 在与孩子的交流中多使用肢体语言

◇方法一:拍拍孩子的肩膀

◇方法二:和孩子握握手

◇方法三:增加一些无意识的肢体接触

 3 家长鼓励孩子的技巧

◇方法一:更多着眼于孩子的努力和进步

◇方法二:多用行动鼓励他,语言少而精

◇方法三:当孩子取得成绩时,与孩子一起分享他的喜悦

 4 家长批评孩子的技巧

◇方法一:先让孩子看到希望,再让他认识到自己的不足

◇方法二:先批评自己,后批评孩子

◇方法三:避免唠叨

 5 做孩子的大朋友

◇方法一:敢于放下“架子”——家长犯错也得改

◇方法二:不要因为做朋友而失去权威

 6 给孩子百分百的信任

◇方法一: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

◇方法二:相信孩子是优秀的

 7 对孩子说的任何事情都要表现出兴趣

◇方法一:不要敷衍孩子,用心倾听孩子的每一句话

◇方法二:找些新鲜话题说

第六章 家庭中,孩子的个性教育最为重要

 1 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方法一:讲究技巧地称赞他

◇方法二:给予孩子成功的机会

◇方法三:帮助孩子认识到他的优势,告诉孩子“你能行”

 2 正确认识勇敢

◇方法一:对孩子进行一些“情景模拟训练”

◇方法二:教给孩子一些应对危险的常识

◇方法三:告诉孩子,遇事“多思考,不莽撞”

 3 上进心是优秀的保证一

◇方法一:帮孩子树立目标

◇方法二:鼓励孩子去竞争

◇方法三:引导孩子每天跟自己比一比

 4 能管住自己的孩子才有好未来

◇方法一:叛逆的孩子适用自然惩罚法

◇方法二:有惰性的孩子适合夸奖

 5 乐观,让孩子的生活更美好

◇方法一:教会孩子说“太好了”

◇方法二:家长要做好孩子的“教科书”

 6 会交际的孩子更受欢迎

◇方法一:教孩子学会“推销”自己

◇方法二:教孩子学会对别人说“让我们做朋友吧”

◇方法三:让孩子多参加集体活动

◇方法四:鼓励孩子带同学回家

 7 教孩子学会宽容

◇方法一:告诉孩子“不小心眼”

◇方法二:告诉孩子“不要自我”

 8 锻造孩子的意志力

◇方法一:帮孩子明确期待的结果

◇方法二:对孩子提出的妻求要与他的实际能力相符

◇方法三:孩子遇到挫折,引导他学会从自身找原因

试读章节

一次,在办公室和同事聊起学生的学习情况时,有一位同事曾感慨:

有些家长总说自己对孩子的学习很上心,但实际上呢?如果我们老师不主动去找家长谈一谈孩子的学习情况,很少有家长会主动来找老师了解一下孩子在学校到底表现如何。

然而,孩子身上一旦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家长就会把责任全部推到老师身上,说老师对孩子不负责任,一点儿也不了解做老师的不容易……

听了这位同事的话,我也是感慨良多。的确,和身边一些家长接触时,我也切实感觉到了家长在这一点上做得不足:很少主动与老师沟通。

作为老师,我想要告诉家长的是:如果在教育过程中,你忽视了主动与老师沟通这一环节,就很可能让孩子的学习陷于被动。

为什么这么说?我们可以想一想,如果平时我们从来不主动找老师沟通,从不尝试对老师进行一下了解,那么,我们就会对老师、对孩子的学习状况没有一个清楚的认识,也就不能很好地为孩子的学习把脉。这样下去,孩子的学习情况怎么能不让人担忧呢?

所以,在这里我要提醒家长的是:作为家长,想要对孩子的学习负起责任,与老师的沟通就必不可少,不管有事没事,家长都要主动和老师沟通。

为什么这么说呢?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如果家长对老师没有一定的了解,往往就会因为某些片面的言论或事情对老师的教学产生一些偏见,这些偏见进而会影响到孩子,不利于孩子的学习生活。

就拿我认识的一个孩子的例子来说:

男孩小强上课总是喜欢调皮捣蛋,经常影响课堂秩序,为此老师私下里说过他很多次,但小强就是不改。为此,老师让小强叫家长来学校谈。然而,小强回家之后却颠倒黑白跟家长说老师看他不顺眼、经常批评他。对老师没有任何了解的家长听了孩子的话,再看看孩子委屈的样子,也就相信了孩子。随后在跟老师交谈的过程中,因为心里对老师有了偏见,对老师所说的话也就左耳进右耳出,敷衍了事,根本没有好好听。结果也就可想而知,孩子调皮捣蛋的毛病依旧不改,老师劝说无效之下,也就对其采取了放任的态度,孩子的成绩越来越差,渐渐落入了垫底儿的行列。

看到这种结果,家长会想些什么呢?是不是会后悔自己没能及时帮孩子一把?是不是会后悔自己没听老师的话?然而,我却不得不遗憾地告诉你:当孩子发展到无可救药的地步时,家长想后悔都来不及了。

所以,在和家长接触的过程中,我才会一再告诫家长:千万不要对老师存有偏见,要公正地对待老师的意见和建议。

第二,与老师沟通能够及时发现孩子身上的问题,防患于未然,及时解决问题。

在我身边就经常有这样的例子:

有的家长发现孩子整天都是一副没睡醒的样子,干什么都没精神,跟老师一沟通才发现孩子沉迷于电子游戏,无心学习;

有的家长发现孩子经常撒谎要钱,跟老师一沟通,才了解到孩子养成了虚荣攀比的毛病;

这些家长在和老师沟通之后,采取相应的措施,大多都能把孩子的问题遏止在摇篮里。

为什么在和老师沟通之后,就会有这样神奇的效果呢?正如我们在前面说到的,一天24小时,孩子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中度过的,与老师接触得最多,老师对发生在孩子身上的点滴也都非常了解,能够掌握孩子最新的状况。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这些状况与老师合作采取相应的措施,孩子身上的问题解决起来相对来说也就容易得多。

第三,与老师勤沟通,是家长让自己的孩子在众多学生中凸显出来的方式。  我曾问过很多同行的朋友这样一个问题:“在班上你最容易注意到哪些学生?”这些朋友大多会回答我:“表现优秀的学生!”“家长叮咛我多关照关照的学生!”

的确,在多年的教学生涯中,我自己也经常会自觉不自觉地遵照这样一个规律:在课堂上找人回答问题的时候,我脑海中最常浮现出的名字,首先是那些平时表现特别优秀的孩子,其次就是那些家长特别叮咛要我关照的孩子……

对此,家长也不必感到奇怪或者心中不忿。每一个老师每天要面对的学生少则几十个,多则上百个,一个老师就算再尽职尽责,也不可能有足够的精力去注意所有的学生。

所以,家长平时多与老师沟通,多在老师面前提起自己的孩子、介绍自己的孩子,其实就是让自己的孩子能够在众多学生中凸显出来的一种方式。

十多年的教师身份和现在的家长身份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孩子的教育不是家庭或学校单方面就能完成的,而是需要家庭和学校共同担负的责任,只有家庭与学校形成一股合力,教育才会更有成效。

因此,在这里,我建议家长们多抽出一些时间,去了解老师,与老师多做一些交流、沟通,这是保证孩子在成长、学习过程中能够一帆风顺的必要条件。

那么,我们需要去了解老师的哪些方面呢?

P10-12

序言

小学阶段,如何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孩子?

每当我问身边的家长这个问题时,大多数家长会说:“为孩子选择好学校,选择好老师,给他创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就能保证孩子将来比较优秀。”

从这个回答中,我能够听出这样的意思:教育孩子是学校的事情,家长只要把孩子送进好的学校就万事大吉了,其他的工作都应该由学校来做。然而,这种想法真的正确吗?非也。这种想法不仅不正确,而且对孩子的学习成长来说还是非常危险的。

教育,分为两部分,教和育。学校的工作是负责教,家庭的工作则是要育。哪一方的工作做得不到位,孩子都很难优秀。其中,又以家庭的工作做得是否到位为关键。 为什么这么说呢?现实生活中,家长们可能也会听到孩子们这样的抱怨:

“我不喜欢上××老师的课,讲得一点儿都不好!”

“老师一点儿都不关心我,在班上我就像个透明人,我不喜欢去上课!”

不错,不是每个孩子都能碰到合适的老师,也并不是每个孩子在学校里都能学得开心。如果孩子没有碰到一位好老师,那孩子的学习情况会怎样?我想,这个问题的答案你应该比我更清楚。

那么,假使我们的孩子未能碰到合适的老师,难道我们就眼睁睁地看着他走向平庸吗?家长朋友们一定会异口同声地回答:不能!

是的,没有一位家长愿意看着自己的孩子走向平庸,也没有一位家长愿意看着自己的孩子因为不适应老师的教学方式而沦入差生的行列。

那么,家长又该怎么做呢?

答案只有一个:做好“育”的工作!

说到这里,我想起了一位同行的话:“作为老师我们只有一双眼睛,但是全班却有几十个孩子,我们不可能每时每刻都盯着每一个孩子,去看他出现了什么异样。而家长则不同,家长一双眼睛只需要盯一个孩子,孩子有任何一点儿变化,都逃不过家长的眼睛,家长有什么理由发现不了问题呢?”

  ’

多年教学过程中,我对此可谓是深有体会:

小金学习拖沓懒散,家长发现后,与老师及时进行了沟通交流,制定相应策略,共同努力,帮助小金纠正了学习上的不良习惯,最终帮助小金跨进了优秀生的行列;

小雅小小年纪攀比心理极重,家长察觉之后,与老师及时地商量对策,将孩子这种不良的心理遏制在了摇篮里……

当然,值得庆幸的是,这些都是家校联合成功的案例。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也有为数不少的家长,对孩子身上出现的问题,并没有及时察觉也没有加以足够的重视,结果这些问题越来越严重,孩子也渐渐偏离了优秀的轨道:

马健是个聪明的男孩’,就是学习马马虎虎、粗心大意,一直没有改过来,结果在中考中名落孙山;

李娟好奇心很强,然而有一样,做事总是只有三分钟热度,没有一件事可以做到最后,总是半途而废,结果渐渐走向了平庸。

一正一反的家庭教育案例,带给我们的思考是深刻的:如何才能避免孩子陷入一事无成的漩涡?如何才能让孩子积累更多优秀的资本?

作为一名有着多年教学经验的老师,我想要告诉每一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想要孩子成才,想要孩子优秀,从孩子小学阶段开始,你就要拿出足够的耐心、足够的精力做好家长必须要做的一些工作。

明白了这一点,我们接下来就要面临一个“怎么做”的问题。和身边一些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反复探讨后,我们总结出了这样几个关键点,希望能够给那些对家庭教育工作依旧感到迷茫的家长以启示:

◆了解学校,了解老师,了解孩子所处的阶段——全面了解,方能对症下药。

◆好老师难遇,好父母却并不难做——不管遇没遇到好老师,都必须先做个好父母。

◆促进孩子的学业,帮孩子一把——不懂数学、语文没关系,引导孩子有妙方。

◆和孩子的老师高效沟通的六种方法——如何把话说到点子上,如何才能引发老师对孩子的关注……都是有技巧可言的。

◆在家里,与孩子的相处和沟通非常重要——如何让孩子愿意听你说,真正听你的话……都是有窍门的。

◆家庭生活中,孩子的个性教育最为重要——自信、乐观、上进……老师照顾不到的地方,家长必须想到、做到、引导到。

当家长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明确了这些方向,相信家长迷茫的感觉就会消散不少,在教育孩子时,也就能够更加有针对性,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说到底,我们每个人都必须承认这样一个事实: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单靠学校一方,或者单靠家长一方,都不能将这个任务做得很完满,只有双方合作,互消息,及时把握住孩子的动态,才能对孩子在每一阶段的状况有一个精准的把脉,保证孩子在学习过程中朝着正确的方向迈进。

希望我们这些一线教师的工作实践,或者说建议,能够给身为小学生家长的您带来最为实用、有效的帮助!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小学6年老师给家长的100条实用建议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方舟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朝华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5428355
开本 16开
页数 24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30
出版时间 2011-08-01
首版时间 2011-08-01
印刷时间 2011-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3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78
丛书名
印张 16.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9
170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9:4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