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心理学与生活
内容
内容简介
《心理学与生活》一书凝聚了大量的临床实务案例,阿德勒以咨询师的口吻,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个体心理学的基本观点和现实应用,为我们解答了生活的本质和个体的存在意义等一系列根源问题。书中强调了“早期记忆”对个体生活风格的决定性作用,帮助父母以更科学的方式培养孩子的健全人格,也帮助我们学会从以往事件中得到对自己的完整性认知,将自己从消极的生活态度中解脱出来,培养乐观有勇气的人生风格,最终成为更好的自己,拥有幸福的人生。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 奥地利精神病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先驱,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是精神分析学派内部第一个反对弗洛伊德的心理学体系的心理学家,在进一步接受了叔本华的生活意志论和尼采的权力意志论之后,对弗洛伊德学说进行了改造,将精神分析由生物学定向的本我转向社会文化定向的自我心理学,对后来西方心理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著有《自卑与超越》《理解人性》《心理学与生活》等多部经典著作。

译者简介:

边爱萍 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三级翻译,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现任职于华东理工大学附属中学。译者将专业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学习实践运用于这一理论专著的翻译过程中,相信可以给读者带来新的启发。

目录

关于作者和他的研究/1

第一章 生活的科学/19

第二章 自卑情结/37

第三章 优越情结/53

第四章 生活风格/69

第五章 早期记忆/83

第六章 态度和动作/97

第七章 梦及其解析/113

第八章 问题儿童及其教育/127

第九章 社会问题和社会调适/147

第十章 社会情感、常识及自卑情结/159

第十一章 恋爱和婚姻/171

第十二章 性欲和性问题/185

第十三章 结论/197

精彩书摘

第一章 生活的科学

伟大的哲学家威廉·詹姆斯曾说,只有当科学与生命直接相关,才能称为真正的科学。或者说,在一门直接与生命发生关联的科学中,理论与实践几乎无法完全分割。关于生命的科学,正是由于它直接展现了生命的运动,因而也成了一门生活的科学。这些想法尤其适用于个体心理学。个体心理学试图将个人生活理解为一个整体,把所有单一的反应、每个动作和每次冲动都看成个体在对待生活时的明确态度之一。从现实意义上看,存在这样的科学极其必要,因为借助它的知识,我们就可以纠正或改变自己的态度。个体心理学可算是双重意义上的预言家,它不仅能预测未来将发生何事,还能通过预测将不该发生的事情扼杀于萌芽。

个体心理学发源于人们对生命中蕴含的神秘创造力的探求,这种力量表现为成长、奋斗以及对成功的渴望;同样,人们努力在某个方面力争上游以补偿另一方面的缺陷,也是个体心理学得以发展的重要原因。这种力量是目标导向的——它在追求目标的拼搏中得以表达,在这奋斗的过程中,每一个来自身体和精神的动作都是为了合作。因此,脱离整体而抽象地去研究一个人的身体动作和精神状态是极为荒谬的。例如,在犯罪心理学中,如果要求我们更多关注罪行而不是罪犯,那便是不可理喻。犯下罪行的人才是一切的根源,而不是罪行本身。无论我们对犯罪行为研究得多么透彻,如果不能把它看作某一特定个体在其人生长河中的一个具体事件,那么我们可能永远无法真正理解这一罪行。同样的外在表现也许在某一案例中构成犯罪,而在另一事件中则并不构成。重要的是理解个体所处的情境,理解他的个人生活目标,这些才是他一切行为和举动的指向。我们把人类的各种具体行为看作整体的一部分,对整体目标的认识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行为背后的隐藏含义。反之,当我们研究这些部分时(前提是把它们作为整体的一部分来研究),我们也将会对整体有更全面的把握。

就笔者自身而言,对心理学的兴趣是在对医学的不断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医学实践提供了目的论(或者说目标导向)的观点,这对于理解心理事件是必不可少的。在医学里,我们知道所有的器官发育都指向明确的目标,它们的成熟形态都是相对固定的。此外,我们会发现,在出现生理缺陷的情况下,机体自身会做出特别的努力来力图克服,又或者,通过发展另一个器官来取代受损部分的功能,以此作为补偿。生命总是在追求延续,生命力的顽强在于面对来自外界的障碍时,它永远不会尚未抗争就选择屈服。

再来看精神方面的活动,它与有机生命的运动有着许多类似之处。在每个人的思想中,都有那么一个想要超越现状的目标或理念,通过为未来设定一个具体的目标来克服眼前的不足和难题。有了这个具体的目标,个体便会感到自己凌驾于现有的困难之上,因为他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看到了未来的成功。而一旦失去了这种目标感,人类自身的活动将变得索然无味。

所有证据显示,目标的设定一定发生在人生的早期阶段,在儿童的成长期,这个目标会逐渐成形。在这段时期内,一种成熟人格的原型或模式开始发展起来,我们完全可以想象这一过程的发生。一个孩子,软弱而自卑,他发现自己正处于一种难以承受的境地,于是他拼命成长,努力沿着由自己选择的目标所确定的人生方向不断前进。在这个阶段,相对于决定人生方向的目标而言,成长所需的物质反而显得没那么重要。我们很难说这个目标究竟是如何形成的,但很明显的是,它确实存在,并且支配着儿童的每个行动。在这一早期阶段,人们对权力、冲动、能力或缺陷知之甚少。这时的一切还尚未有明确的答案,因为只有当儿童设定好他的目标之后,他才能确定自己的方向。而只有当我们看得到人生所趋之方向时,才可能预测下一步该迈向何处。

……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心理学与生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奥]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西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5107769
开本 32开
页数 208
版次 1
装订
字数 105000
出版时间 2021-03-01
首版时间
印刷时间 2021-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84-49
丛书名
印张
印次 1
出版地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7:5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