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新文学评论(2022.4)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为新文学学会主办的文学评论集刊,设有多个专题,如“作家语录”、“文学新势力”、“诗人档案”、“新文学史家访谈录”、“燕园论坛·小说诗学与历史语境”、“批评前沿”、“中国现当代旧体诗词研究”等,邀请各方学者和作家对现当代文学评论、文学史发展、现当代旧体诗词等领域,或撰文抒发己见,或参与访谈剖析心声。 目录 作家语录 “活”的历史与“活”的文学——《石头城》创作谈 文学新势力·房伟 主持人语 一种非典型的战争叙事——评房伟长篇小说《石头城》 战争叙述的民族主体追问与个体生命反思——评《石头城》中的抗战书写 一个家庭、一群少年与一座血城——论《石头城》的南京抗战想象 大时代变革下的理性叙述与历史沉吟——评房伟长篇小说《血色莫扎特》 诗人档案·徐俊国 主持人语 活在修辞里 答《诗探索》八问 一个自然主义者的灵魂对位——徐俊国诗歌论 “一个诗人毕生的良心课”——读徐俊国的“致万物”系列写作 取道自然的审美之维——试论徐俊国《致万物》中的自然伦理诗写 新文学史家访谈录·徐鹏绪 漫漫无尽的追求——徐鹏绪先生访谈录 燕园论坛·小说诗学与历史语境(二) 主持人语 诗学正义与文学中的“人”——《卧虎藏龙》小说中的动态张力 未完成的现代主体——试析老舍《断魂枪》 《李家庄的变迁》中的权力关系与“外路人”的认同问题 别样的抗战性别叙事与别样的革命女性主体——重读《我在霞村的时候》 战时情感政治的构建与裂隙——以孙犁40年代文艺创作为中心 转型“界面”与难题“表征”——对丁玲《我在霞村的时候》的“症候阅读” 麦家研究专辑 主持人语 麦家小说《风声》在英语世界的评价与接受——基于英文书评的考察 免疫与幽暗:《风语》和世俗化的生命哲学 传奇人生的“常”与“变”——从《人生海海》看麦家小说创作的审美嬗变 “互补性审美”在影视改编中的优化功能——关于作家编剧与专业编剧在影视改编上异同点的思考 批评前沿 关于中国现当代文学跨学科研究问题的几点思考 “越界”与“流动”:刘醒龙创作新论——兼对其文学史定位问题的思考 李少君诗歌的自然叙事及现代性焦虑的创作疗伤 中国现当代旧体诗词研究 论中国现代画家诗词的诗艺传统 旧瓶与新酒——读陈伯安、钱育渝旧体诗词随想 学术交流 乡村野史与传奇叙事——关于於可训《乡野传奇集》的讨论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新文学评论(2022.4)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
译者 | |
编者 | 黄永林//阎志//张永健 |
绘者 | |
出版社 |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2299875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76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30 |
出版时间 | 2022-12-01 |
首版时间 | 2022-12-01 |
印刷时间 | 2022-1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378 |
CIP核字 | 2022246278 |
中图分类号 | I206-53 |
丛书名 | |
印张 | 11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湖北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