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国富论(上下)
内容
内容推荐
本书曾被评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100本书之一。这本书被列入很多国际知名大学的课程必读书目。这是一部永恒的经典,值得收藏和反复阅读。
本书是一部经济学经典著作。本书总结了近代初期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经验,并在批判吸收当时有关重要经济理论的基础上,就整个国民经济运作的过程做了比较系统、清晰的描述。本书对英国资本主义、乃至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都产生了直接的重大的促进作用。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第一次将市场比作“看不见的手”。几百年来,“看不见的手”已经成为市场的代名词。
作为西方经济学的鼻祖,亚当·斯密曾被无数次的引用和解读。为了真正理解他的经济思想之原貌和全貌,每一个人都应该读一读《国富论》的全译本。
作者简介
亚当·斯密(1723-1790),英国苏格兰哲学家和经济学家。斯密是英国古典经济学体系的创立者、举世公认的现代经济学之父,同时他也是苏格兰启蒙运动的重要人物之一。他奉献了两部传世经典:《道德情操论》和《国富论》(又名《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他一生大部分心血都倾注在《道德情操论》的修订上,从1759年首版到去世,他对《道德情操论》先后进行了6次修订,正是在修改过程中完成了《国富论》,甚至《国富论》首页上还强调“《道德情操论》的作者”。
目录
上卷目录
序论及全书设计
第一篇 论劳动生产力增进的原因,并论劳动生产物自然而然地分配给各阶级人民的顺序
第一章 论分工
第二章 论分工的原由
第三章 论分工受市场范围的限制
第四章 论货币的起源及其效用
第五章 论商品的真实价格与名义价格或其劳动价格与货币价格
第六章 论商品价格的组成部分
第七章 论商品的自然价格与市场价格
第八章 论劳动工资
第九章 论资本利润
第十章 论工资与利润随劳动与资本用途的不同而不同
第十一章 论地租
第二篇 论资财的性质及其蓄积和用途
序论
第一章 论资财的划分
第二章 论作为社会总资财的一部门或作为维持国民资本的费用的货币
第三章 论资本积累并论生产性和非生产性劳动
第四章 论贷出取息的资财
第五章 论资本的各种用途
第三篇 论不同国家中财富的不同发展
第一章 论财富的自然的发展
第二章 论罗马帝国崩溃后农业在欧洲旧状态下所受到的阻抑
第三章 论罗马帝国崩溃后都市的勃兴与进步
第四章 都市商业对农村改良的贡献
下卷目录
第四篇 论政治经济学体系
序论
第一章 商业主义或重商主义的原理
第二章 论限制从外国输入国内能生产的货物
第三章 论对其贸易的差额被认为不利于我国的那些国家的各种货物的输入所加的异常限制
第四章 论退税
第五章 论奖励金
第六章 论通商条约
第七章 论殖民地
第八章 关于重商主义的结论
第九章 论重农主义即政治经济学中把土地生产物看作各国收入及财富的来源或主要来源的学说
第五篇 论君主或国家的收入
第一章 论君主或国家的费用
第二章 论一般收入或公共收入的源泉
第三章 论公债
序言
一国国民每年的劳动,
本来就是供给他们每年消费
的一切生活必需品和便利品
的源泉。构成这种必需品和
便利品的,或是本国劳动的
直接产物,或是用这类产物
从外国购进来的物品。
这类产物或用这类产物
从外国购进来的物品,对消
费者人数,或是有着大的比
例,或是有着小的比例,所
以一国国民所需要的一切必
需品和便利品供给情况的好
坏,视这一比例的大小而定

但无论就哪一国国民说
,这一比例都要受下述两种
情况的支配:第一,一般地
说,这一国国民运用劳动,
是怎样熟练,怎样技巧,怎
样有判断力;第二,从事有
用劳动的人数和不从事有用
劳动的人数,究成什么比例
。不论一国土壤、气候和面
积是怎样,它的国民每年供
给的好坏,必然取决于这两
种情况。
此外,上述供给的好坏
,取决于前一情况的,似乎
较多。在未开化的渔猎民族
间,一切能够劳作的人都或
多或少地从事有用劳动,尽
可能以各种生活必需品和便
利品,供给他自己和家内族
内因老幼病弱而不能渔猎的
人。不过,他们是那么贫乏
,以致往往仅因为贫乏的缘
故,迫不得已,或至少觉得
迫不得已,要杀害老幼以及
长期患病的亲人;或遗弃这
些人,听其饿死或被野兽吞
食。反之,在文明繁荣的民
族间,虽有许多人全然不从
事劳动,而且他们所消费的
劳动生产物,往往比大多数
劳动者所消费的要多过十倍
乃至百倍。但由于社会全部
劳动生产物非常之多,往往
一切人都有充足的供给,就
连最下等最贫穷的劳动者,
只要勤勉节俭,也比野蛮人
享受更多的生活必需品和便
利品。
劳动生产力的这种改良
的原因,究竟在哪里?劳动
的生产物,按照什么顺序自
然而然地分配给社会上各阶
级?这就是本书第一篇的主
题。
不论一国国民在运用劳
动时,实际上究竟是怎样熟
练,怎样有技巧,怎样有判
断力,在运用情况继续不变
的期间,一国国民每年供给
状况的好坏,总必取决于其
国民每年从事有用劳动的人
数,和不从事有用劳动的人
数,究竟成什么比例。我以
后要说明,有用的生产性劳
动者人数,无论在什么场合
,都和推动劳动的资本量的
大小及资本用途成比例。所
以本书第二篇,讨论资本的
性质,逐渐累积资本的方法
,以及因为资本用途不同,
所推动的劳动量亦不相同这
几点。
在劳动运用上已有相当
程度的熟练、技巧和判断力
的不同国民,对于劳动的一
般管理或指导,曾采取极不
相同的计划。这些计划,并
不同等地有利于一国生产物
的增加。有些国家的政策,
特别鼓励农村的产业;另一
些国家的政策,却特别鼓励
城市的产业。对于各种产业
,不偏不倚地使其平均发展
的国家,怕还没有。自罗马
帝国崩溃以来,欧洲各国的
政策,都比较不利于农村的
产业,即农业,而比较有利
于城市的产业,即工艺、制
造业和商业。本书第三篇将
说明,什么情况使人们采用
和规定这种政策。
这些计划的实行,最初
也许是起因于特殊阶级的利
益与偏见,对于这些计划将
如何影响社会全体的福利,
他们不曾具有远见,亦不曾
加以考虑。可是,这些计划
却引起了极不相同的经济学
说。有的人认为城市产业重
要;有的人又力说农村产业
重要。这些不相同的学说,
不仅对学者们的意见产生了
相当大的影响,而且君王和
国家的政策亦为它们所左右
。我将尽我所能,在本书第
四篇详细明确地解释这些不
同学说,并说明它们在各时
代和各国中所产生的重要影
响。
总之,本书前四篇的目
的,在于说明广大人民的收
入是怎样构成的,并说明供
应各时代各国民每年消费的
资源,究竟有什么性质。第
五篇即最后一篇所讨论的,
是君主或国家的收入。在这
一篇里,我要努力说明以下
各点:第一,什么是君主或
国家的必要费用,其中,哪
些部分应该出自由全社会负
担的赋税,哪些部分应该出
自社会某特殊阶级或成员负
担的特殊赋税。第二,来自
全社会所有纳税人的经费是
怎样募集的,而各种募集方
法大抵有什么利弊。第三,
什么使几乎所有近代各国政
府都把收入的一部分,作为
担保来举债,而这种债务,
对于真实财富,换言之,对
于社会的土地和劳动的年产
物,有什么影响。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国富论(上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英)亚当·斯密
译者 译者:郭大力//王亚南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商品编码(ISBN) 9787100094252
开本 16开
页数 92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4-06-01
首版时间 2014-06-01
印刷时间 2023-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法律-法律法规
图书小类
重量 1248
CIP核字 2012215199
中图分类号 F091.33
丛书名
印张 58.75
印次 10
出版地 北京
232
155
44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4:3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