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学校话语与教学变革/实践反思教育学文丛 |
内容 | 内容推荐 近些年来,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从未停止。在一个发展不断加速的社会中,教师的“宿命”似乎就是不断地顺应外来的改革诉求,一刻不能松懈地学习、领会和落实那些自上而下、自外而内的教育新概念、新实践、新标准、新体系。他们真的有能力理解那么多的新理念吗?为什么改革的理论家、决策者们常常指责教师误解了改革的意图、“把经念歪了”?变革性教学实践在进入学校围墙的过程中到底是如何被赋予意义的?本书借助话语分析理论,将“学校话语”作为变革意义生成和转化的中介系统,从表征、协商和规训三个层面对以上问题做出了回答。 作者简介 杨帆 上海师范大学教务处副处长、教育学院副教授,在《教育研究》《南京社会科学》《教育发展研究》《全球教育展望》等期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相关研究多为实证研究,以质性研究方法为主,并以高阶量化研究方法为补充,以探索教育研究的方法论基础和方法适用边界。 目录 第一章 学校话语作为洞察教学改革的透镜 一、个人研究经历和困惑 二、中国课堂教学变革的实践难题 三、语言学取向教育研究的兴起 第二章 话语与课堂实践变革的理论 一、课堂教学变革 二、作为实践的课堂教学 三、话语 四、变革中的话语与课堂实践 第三章 研究没计 一、研究目的 二、理论基础和概念解释 三、研究框架 四、研究问题 五、研究实施 第四章 S校变革性课堂实践之一:语文主题教学 一、“主题教学”作为一种新的语文课堂实践 二、“为什么不用我们自己教材中的课文?”——选文合理性的争论 三、文本与实践:教学设计模板对教师实践的影响 四、对话与实践 五、小结 第五章 S校变革性课堂实践之二:数学合作学习 一、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的数学课堂实践 二、文本与实践之一:课例研究观察表对教师意味着什么 三、文本与实践之二:教材和教参对教师意味着什么 四、对话与实践 五、小结 第六章 学校话语对实践的表征 一、学校中的文本对实践的表征 二、教师对话中对实践的表征 三、表征与表现:两种不同的实践观 四、小结 第七章 多重话语:教师在决策中的协商 一、课堂变革中的学校多重话语 二、非理性的课堂协商与决策过程 三、多重话语的内化与课堂实践的两难和可能 四、小结 第八章 学校话语对实践变革意义的规训 一、校长的课堂理念 二、校长如何在对话中影响教师 三、从变革到常态 四、小结 第九章 结论与建议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建议 参考文献 术语索引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学校话语与教学变革/实践反思教育学文丛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杨帆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教育科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9131845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35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89 |
出版时间 | 2022-07-01 |
首版时间 | 2022-07-01 |
印刷时间 | 2022-07-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340 |
CIP核字 | 2022123710 |
中图分类号 | G420 |
丛书名 | |
印张 | 15.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