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清风扶露(露童话卷1)/纯真年华
内容
编辑推荐

《纯真年华》全套七卷,特邀了这些八九十年代以来最负盛名的儿童文学作家,收入了他们几十年间的经典作品、获奖作品,这些作品都曾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是儿童文学的精品力作。

本书汇集了近二十位作家的几十篇精彩童话。作品融入了新的元素、新的意象,给人以全新的审美愉悦。作品或想象奇特,充满游戏精神,或崇尚科学幻想,愉悦富含时代精神,或蕴涵哲理,思考永恒主题。还有的幽默风趣,充满童真童趣。风格绮丽,题材多样。

内容推荐

2006年,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建社50周年。《儿童文学》杂志也已经度过了43岁的生日。多年来,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以《儿童文学》杂志为龙头,麾下聚集了新老几代共几百名为少年儿童勤恳耕耘的优秀作家,他们的作品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孩子。《纯真年华》全套七卷,特邀了这些八九十年代以来最负盛名的儿童文学作家,收入了他们几十年间的经典作品、获奖作品,这些作品都曾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是儿童文学的精品力作。

本卷汇集了二十多位作家的几十篇精彩童话。作品融入了新的元素、新的意象,给人以全新的审美愉悦。有的想象奇特,充满游戏精神;有的崇尚科学幻想,富含时代精神;有的蕴涵哲理,思考永恒主题;还有的幽默风趣,充满童真童趣。风格绮丽,题材多样。作品也因此获奖而广为流传。其中,《雨人》获陈伯吹儿童文学奖,《住在摩天大楼顶层的马》获陈伯吹儿童文学奖,《寻找快活林》获冰心儿童文学奖和海峡两岸童话征文优等奖第一名,《三只老鼠三亩地》获全国少儿报刊联合征文佳作和首届”新世纪公民”儿童文学奖,《老蜘蛛的一百张床》获“张天翼童话奖”金奖,《钟的生日》获陈伯吹儿童文学奖、海峡两岸”中华儿童文学奖”一等奖、“国际少年书信写作比赛”国际特别奖,《吃皮鞋的老汽车》获冰心图书奖,等等。这些作家深受古典童话的熏陶,又独树自己的个人风格,展现了当代儿童文学的风貌,作品仿佛轻风微拂下的一颗颗露珠,晶莹剔透。

目录

序  \\曹文轩/5

主编寄语  //这一代人的希望和焦虑/安武林/9

杨红樱  \\戴大耳环的蜜儿/2

\\寻找快活林/8

\\三只老鼠三亩地/13

金波  //影子人/20

//雨人/28

葛竞  \\钟的生R/34

\\吃字的猫咪/38

安武林  //老蜘蛛的一百张床/42

//树洞里的小熊/46

彭 懿  \\我被变成了黄色的花妖/62

车培晶  //吃皮鞋的老汽车/80

//盲女孩/86

王蔚  \\我家的陈巫婆/94

王宜振  //画家的画/104

//鹿树/108

高洪波  \\鱼灯/114

李志伟  //苏醒/126

闵小伶  \\是青蛙,还是王子?/138

\\一个绒布兔的故事/141

杨 鹏  //装在口袋里的爸爸/150

戎 林  \\高楼上坠下的惊叹号/164

鲁冰  //最亮的眼睛/172

//一束康乃馨/177

萧袤  \\女巫和十二海盗/182

汤素兰  //住在摩天大楼顶层的马/190

孙迎  \\瞧咱这条热带鱼/198

\\一只傻黄鸟儿/204

饶远  //走出黑夜/210

皮朝晖  \\市长家的老鼠/216

\\熊兄弟赌气./220

佟希仁  //不称职家长学校/224

//魔鼠/231

陈秋影  \\玉米老公公/238

编辑后记  //这是一片美丽的天空/汪露露/242

试读章节

戴大耳环的蜜儿

杨红樱

笃!笃!笃!

蜜儿曲着食指,轻轻地敲了三下。

小小家正在吃早饭。小小爸把手上的一大块奶油蛋糕塞在嘴里,就要去开门。

小小妈一脚踩在小小爸的脚上:“别动!”

她踮着脚尖来到门边,从门上的猫眼儿里把蜜儿看了一个够,才回过头来说:“是个女孩。”

笃!笃!笃!

蜜儿又敲了三下,这一次敲得比上一次要重些。

小小妈还是不开门,她在门里问: “你是谁?”那声音像审判席上的法官。

“我是家庭服务介绍所介绍来的。”蜜儿在门外答道。

小小妈只把门开了一道缝,让蜜儿挤进来。

“我叫蜜儿。”

“蜜儿?是蜂蜜的蜜、蜜糖的蜜、甜蜜的蜜吗?”小小爸怕自己记不住这个名字,反复叨念着。

小小怕见生人,她把一片面包片咬个洞,遮住脸,从洞里看她。

只见这蜜儿长得像电视里的鞠萍姐姐,也梳着那样的短发,穿着白衣花裙,只是她的耳朵上吊着两个又大又圆的耳环,大耳环上又吊着三个像豌豆大的珠子。

小小不明白她为什么要戴这两个耳环,鞠萍姐姐可是从来不戴耳环的。

还没等蜜儿放下手中的小提箱,小小妈便叽呀叽呀地说起来,那声音又细又尖,就像在放一张很老很老的唱片。

“我昨天早晨请的那个家庭服务员昨天晚上走了。走了倒好,你们听听,”小小妈扳着她那干细的手指,“早晨叫她去买菜,买回来的猪肉居然有肥的;中午洗碗时打碎了一只小碟子;下午打了一次电话,我看了表,足足37秒。最可气的是晚上她就对我说:像你这样小心眼儿的人,是找不到可以在这里干上两天的家庭服务员的。”

蜜儿并没有注意听小小妈在说些什么,她透过小小妈薄薄的衣衫,看见她狭窄的胸腔中,只有很小很小的一颗心。怪不得小小妈的声音又细又尖,从这样的心胸里出来的声音能够宽宏大量吗?

“蜂蜜……哦,不对,甜蜜……”小小爸摇晃着他那长着一头乱发的脑袋,终于还是忘记了蜜儿的名字。

“蜜儿!”蜜儿提醒他。

“对了,蜜儿,你别听她的。我记得,那天那姑娘走的时候,好像赔了她的碟子钱,也给了电话费,至于肥肉嘛……”

P2-3

序言

曹文轩

中国的儿童文学水平如何?

当我们如此设问时,我们的脑海中就会自然浮现出一幅图景——世界儿童文学像一座连绵起伏、十分壮观的山脉,而我们的儿童文学则总是习惯地摆出一副仰望的姿态,这个姿态一摆几十年,至今已成冻结的雕塑。

其实,中国儿童文学与世界儿童文学果真有这样遥不可及的差距吗?不。差距虽有,但只是表现在某些方面,而不是全部与整体。我甚至认为我们在某些方面,是与世界儿童文学并驾齐驱的——我们还拥有世界儿童文学所不具备的一些独特而优良的品质。另外,拿整个世界儿童文学来与中国儿童文学进行比较,也是一种不合理的比较。组织一个世界明星梦之队来进攻一个平常国家的球队,这肯定不是一场公平的较量。世界儿童文学,固然高峰座座,但这些高峰并不矗立在一个国家,而是散落处处的。将这些高峰聚在一起,然后比试,然后说事,说中国的儿童文学,这显然是不公允的。

中国儿童文学没有在世界上风光走俏,其原因未必在中国儿童文学自身的质量。我们可能要另找原因。有时我就在想,如果《哈利·波特》是一个中国作家所写,它的境况又将如何?还会有这样的全球性的阅读疯狂吗?我很怀疑。我揣测:别说在世界上风靡了,在中国本土能卖出个十万二十万册就已经是梦寐以求的业绩了。那时候,那些巧舌如簧的批评家们一个一个皆像哑巴一样,是视而不见的。我想这样的下场是不是与我们处于弱势文化有关?说弱势文化可能也不准确——我们的文化在质量上未必就是差的、低下的。说弱势,倒还合适——经济上的弱势、综合国力的弱势。是如此弱势导致了我们的话语权的丧失。我们在世界上,没有说话的份儿。因此,中国的儿童文学要想被世人注意、大红大紫,唯一的希望就是这个国家用它的实力迫使世界承认,在东方有那样一个国家,他们有许多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家,有许多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中国要想走到世界的中央,所遇到的阻力大概要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要大得多。世界对中国的偏见与压制,难道我们还没有看到吗?中国人似乎就应当永远受穷,就应当永远处在三等公民的位置上。中国稍有起色,世界上就会有一股莫名其妙的压制欲望。

在这样的情况下,最好的办法就是我们要把自己的事情真正做好。另外,就是我们不要太在意世界的价值模式与评估体制。成人文学那里,早些年一直被诺贝尔情结所纠缠,自从一个叫高行健的人赢得这一桂冠之后,一下子就从数年的重压之下解脱了。中国人发出一声长叹:世界的最高标准原来不过如此!儿童文学这里又何时才能得到解脱呢?

看看多卷本《纯真年华》吧,也许我们就有了信心与希望。

这是一个图画的时代,来自各种载体的五颜六色的画面正在覆盖我们这个世界,文字世界在日甚一日地灰暗与萎缩着。

孩子们生下来就是面对愈加光怪陆离的世界,他们当然不知道,人类的文明虽然是从图画开始的,但是随着文字的出现,人类走向了更高级的文明。由图画而文字,人类开始了新的进程。文字意味着人类有了更抽象思维的能力。文字是人类智力进化到一定程度之后才发生的。人类自从有了文字,便获得了一个更完善也更有效的思维方式与叙述这个世界的表达方式。文字使人类在认识世界与认识自己方面,是功德无量的。没有文字之前的文明,是原始性的文明。仅仅依靠图画的人类的历史,无论今天的人怎么去阐释它的神奇、神秘与深邃莫测,也是无法与文字出现之后的人类的历史相比的。文字使历史得以书写,使文明得以传承。

如果没有文字,今天的人类会将如何?然而,现在文字的世界却在节节败退,而图画世界却像洪水一般在蔓延。当然,这并不是倒退,我们可以视此为一种螺旋式的上升。不过,我们对文字的日益衰弱,还是应当有所疑虑与警惕。如果照这样的趋势下去,不能保持一种文字与图画的均衡,我们究竟会面临着什么样的局面?  让我们在接受图画的福音时,依然沉浸在文字巨大的快感之中。

文字是我们认识这个世界无法丢弃的方式,文字甚至就是这个世界——这个世界的隐喻、这个世界的结构。20世纪的哲学家们不仅发现了文字与思维的关系,也发现它与世界本体的关系。研究世界,从某种意义上说,居然就是研究语言文字。

文字还在创造世界,而这种创造,是图画无法代替的——图画的创造是另样的创造。

文字在营造境界、养就格调方面,也有图画所无法取代的功能。用文字写成的文章与书籍,永远是我们所无法丢失的。在喧哗与骚动之中,文字会给我们一份清凉、一份安静、一份圣洁。文字是我们获得健康与健全人格的永远的朋友。文字乃是造物主的恩赐。

亲近这套书吧,因为它们是一些优美的文字。

2005年6月28日于北京大学蓝旗营

这一代人的希望和焦虑

安武林

厚厚的六本书把一大批儿童文学作家从幕后拽到了台前,他们自信的神采和神态从每一张照片中都可以一览无余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尽管还略带一点焦虑,但他们站在一起,就构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在风景的深处,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儿童文学熠熠生辉的希望,这一点是无可比拟的真实。

儿童文学是一个很暧昧的名字,暧昧的根源产生于很多很多人对儿童文学的误解。从现实的客观划分来说,儿童文学的读者群应该涵盖了从小学到成人之前这个年龄段。从更高的意义上说,它应该是给所有拥有童心和对童年怀有某种恋旧情结的人看的。犹如《儿童文学》的宣言一样,它是给“9~99岁”读者看的。这并不是耸人听闻或者说哗众取宠的广告词,而是有相当深刻的科学依据的。弗洛伊德曾经说过:“人的一生是对童年梦想的一种延伸。”也难怪许许多多大学生还在校园里津津有味地阅读《儿童文学》和儿童文学作家们的作品。

但是,现实是不尽人意的。人们一提到儿童文学就会发出不屑和暖昧的微笑。他们除了知道安徒生和格林这样经典性的儿童文学作家之外,世界上的其他经典儿童文学作家和我们国内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家可以说是一无所知,甚至是惊人的无知!但这种无知并不可怕,也不是多么根深蒂固,只要他们稍微留意一下儿童文学,他们就会改变他们的认识和态度。《儿童文学》这本古老的、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刊物现在骄傲地屹立在人们的面前,我们不能不承认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是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的。非常有意义的是,这四本小说和两本童话作品的作者几乎大部分都是从《儿童文学》这本刊物起步的,《儿童文学》曾经给过他们美好而又温暖的回忆。如今,他们已经是中国儿童文学的主要力量和中国儿童文学的希望所在了。

其实,许许多多作家的名字我们并不陌生。曹文轩的《草房子》闪烁着迷人的光芒,它记录了一个时代的少年们的成长的隐痛和过程。而他的《蓝花》,则是充满经典气息的悲悯之作。我们从他的作品之中很容易就能联想到另一个具有同样审美气质的作家:白先勇。张之路的《非法智慧》则是科幻小说的经典之作,他对科学冷峻的思考和对人类未来的关心上升到了一个令人惊讶的高度。他很善于构思故事,这和他从事电影策划和编剧的工作有关。秦文君的《男生贾里》、《女生贾梅》风靡于校园之中,她对中学生生活的精确地把握和深刻地洞察以及高超的叙事能力的运用都是高人一筹的。金波的《乌丢丢的奇遇》积聚诗人数年的文学思考和一生的文学经验,写出了这本带有生命体验色彩的经典之作。梅子涵的《女儿的故事》情深意长,幽默有趣,是他典型的“梅氏语言风格”的从容的体现。还有冰波、周锐……他们是当之无愧的儿童文学的精英阶层,他们的作品代表了中国儿童文学的最高水平。  我向来认为一部经典产生的时候,就已经是经典了。那种“生者给逝者发证书”的评价标准,是当代人对当代经典作品缺乏判断力的一种标志。安徒生作品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是经典了,而我们只不过做了一些不断发现不断解读的工作而已。经典就是那种约定俗成的,也可能是高傲冷漠的东西,只不过后者让我们接受的过程缓慢一些而已。我们已经证明了这样一个事实:国外许多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家的书,在我们国内并不畅销。但不畅销并不能代表他们的作品不好,而是他们作品中的生活、风俗、精神、情感、习惯、宗教,乃至审美上的所表现出来的许多东西可能不适合我们中国儿童阅读。我们这些儿童文学作家生长在这一片热土上,他们深知身边的儿童需要什么东西、喜欢什么东西,所以他们的作品所具有的亲和力是自然而然的,这也成为我们国内优秀儿童文学作品独有的优秀品质。杨红樱就是个典型的例子。

如果可以做一个大胆的分类,那么,薛涛、彭学军、林彦无疑是同一个类型的作家。他们毫无疑问是那种有自己独立艺术追求的作家,他们的作品和儿童保持一种生活上的距离,但在艺术上却保持了一个较高的品位。李志伟、王蔚都是孤军奋战的作家,他们放弃了自己的职业,一心一意为孩子们写作。张洁是那种细腻而又富于内心体验的作家。谢倩霓是那种写得越来越好的具有实力的作家。杨鹏是很善于掌握网络和密切关注科幻发展的作家。汤素兰是相当有品位的童话作家,她的童话具有高贵的品质。杨红樱的童话有浓得化不开的妈妈情结,柔情和柔美是其主要的特色。王一梅是个在故事构思上有精到之处的童话作家。葛竞这个一直被大家看好的童话作家,一直致力于魔幻童话的创作。伍美珍和郁雨君、饶雪漫是花衣裳组合的成员,她们的作品富有青春气息和时尚的特点。殷健灵、周锐、李学斌……如果可能,我很乐意把每一个作家的特点都写在这方寸之内。我不能不提到相当一批学者型的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金波、梅子涵、彭懿、徐鲁等,他们一方面是作家,另一方面是学者。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研究的领域,但在创作上又有不同于其他作家的风格。也可以说,非常明显。中国的儿童文学作家们无论是什么样的风格,什么样的题材,什么样的体例,什么样的角度,他们都愿意把最好的作品奉献给我们的读者。

这一代人,是中国儿童文学的希望。多才多艺的儿童文学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主任高洪波深情地说:“儿童文学是一个神圣的事业,是一个快乐的事业,是一个幸福的事业。”他的话不仅是个人的体验,也说出了所有中国儿童文学作家的心声。但是,每一个儿童文学作家都很焦虑。这是一个读图的时代,是一个急功近利阅读的时代,是一个光和影让人眼花缭乱的时代,是一个让童年和童心变得极其容易消失的时代。人们很难和文字激情相遇,平静地凝视。那种飞扬的想象、沉静的思考、领略文字魅力的心境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所以,在儿童文学作家的笔下都带着深深的焦虑和忧患。这种焦虑和忧患会转化成创作上的激情和动力,转化成创作上的探索和调整,转化成个人修养的提高以及对自己艺术追求的坚定的守望。我想,这些作品足以向我们展示中国儿童文学作家们的才华以及神圣的使命感了,也能体现他们对我们儿童的关注与呵护之情。

厚厚的六本书,从某种程度上说是对中国儿童文学作家的一个检阅。但是,由于这样或者那样的原因,个别作家的作品未能收录人内,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再加上体裁所限,许多儿童文学作家并不能提及。但是,这并不妨碍他们的名字在另一些文字中闪烁。但我想说的是,如此规模浩大的作者阵容和优秀作品的集结,目前在国内少儿出版界并不多见。我愿意借用弗吉尼亚·伍尔夫《普通读者》所包含的寓意奉献给读者,请读者行使他们的权力,他们对这套作品的评价并不比我们这些高高在上的专业批评家差。因为,这些作品是写给他们看的,所以,相信他们最有资格评价。

后记

这是一片美丽的天空

汪露露

看着桌上整齐厚实地堆放着整整六卷已收拾停当的书稿,还有花花绿绿、鲜艳夺目的封面打样,密密麻麻改了又写写了又改的书名、广告语、宣传词和书封面上所有的文字及创意要求,心里知道,繁杂而紧张的工作就要接近尾声了,却不禁恍恍惚惚地要发起呆来。

这样一套精美的东西在脑海中飘来飘去已有小半年的时间了,从她只是一个灵光闪现的想法的诞生,到和业界朋友、主编反复沟通、推敲策划,到界定所有掌握的作家队伍,整理编辑思路,确定文稿体裁风格,套书的编撰形式,甚至包括敲定序和寄语所应站的位置和所持的角度。直到这一热烈的想法真正付诸行动……当确定下堆积如山的文稿时,几天不下楼疯狂阅读的情景便随即到来,好在有文采斐然的稿件能将我不断带到另一个世界,然而,丰富的现实生活却刚刚开始……版式上的每一朵花,隔页上的每一个照片、文字摆放,封面上的每一滴颜色,每个字的大小形式都要耗费各半杯唾液,又莫说这些文字的诞生需要你一以贯之地关注流行、时尚用语,关注中外经典名篇甚至古诗词的文字感觉,关注大文化下学生的阅读取向和趋势了……

一转眼,几个月过去了。就是这样,有一种隐约的形象,是从内容到包装都像花一样散发着纯洁的香味的漂亮的东西,是这样的形象一直在我的前方召唤我,好像有种审美的激情在推进我在每个环节上细致地前行。

我是深爱这些文字的,就像深爱封面上的每一个花瓣一样。我熟悉他们,熟悉他们每一个人,熟悉他们的每一篇作品,我和这些都有着浓郁的情感就源于我在《儿童文学》杂志做了很多年编辑。《一路风景》是《儿童文学》1993—2003年的十年精华本,我在杂志的那段时光正包括在这十年间。所以,目录上有一些再熟悉不过的篇目,就像多年的老朋友一样,那正是当年我挑出来并给予褒评的打头佳作啊。如今,对《儿童文学》杂志每一篇文章的感情延伸至了眼下这浩浩荡荡的六本书上。近百名作家、数百篇小说童话构筑了泱泱宏大蓝图,对他们每个人的风格、每篇作品的艺术特色我都能如数家珍、娓娓道来。在此,我只想告诉广大少年朋友,这里是一片美丽的天空,我愿意把这片天空奉献给你们,让你们在这里呼吸清洁而又盎然的空气!

汪露露

您现在看到的《纯真年华》一套七本,是她的最新修订本。宽阔的开本使得原先虽然漂亮但仍稍显局促而拥挤的封面图尽情地舒展开来了,她们的每一片花瓣、绿叶和露珠都更加鲜亮和清新欲滴。当您翻开内文,会看到文中配好了双色的插图,她们用另外一种灵动诠释着美好的文字,让您在阅读的进程中稍做驻足而赏心悦目。数百篇文章中,也添加和更换了一些内容,宗旨就是:增添了一些曾遗漏的优秀作家的介绍以及他们的作品;换掉了有些作家略显一般或风格重复的作品,而换上了他们的更优秀更具代表性的获奖作品,使得文章的选择和编排更趋近于我们的理想。如此一来,文章、插图、开本、纸张,所有的元素加在一起,捧出了我们心中的完美,献给你们,亲爱的读者!

书评(媒体评论)

最想对少年儿童说的一句话?

勇敢、执著地做自己最喜欢的事情,坚忍不拔地捍卫属于自己的个性,相信自己是夜空中的哪一颗星,哪一颗星肯定就是你。

——车培晶

我有一个12岁的儿子,每天他从学校回来时,我必定会问他:今天在学校愉快吗?每天他临睡时,我也必定会问他:今天有收获吗?有进步吗?我一直坚信,对于一个成长中的年轻人来说,“保持心身的愉快”和”在成长、在进步”才是头等大事!

——闵小伶

很幸运,我曾经也是一个孩子。更幸运的是,我现在还是一个孩子。我拥有一颗孩子的心,还有一颗爱孩子的心。我是一个看起来有点像大人的小孩,一个心里总装着小孩的大人。非常愿意跟大家做朋友,说好了,一辈子。

——萧袤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清风扶露(露童话卷1)/纯真年华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金波//樊发稼//安武林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0780922
开本 32开
页数 24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06-05-01
首版时间 2006-05-01
印刷时间 2008-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图书小类
重量 0.44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87.7
丛书名
印张 8
印次 5
出版地 北京
230
170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49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17: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