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闲话帝王
内容
试读章节

齐湣王死得惨

上小学时就认识他,但不知道他叫田地。

那篇课文是作为文言文学的,课文的题目叫《滥竽充数》。课文虽简单,但记忆深刻。大半辈子过去了,忘记的事情多了,读过的书和白读的也多了,但这篇课文没忘。不是我学得好,是课文选得好。

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悦之,廪食以数百人。

宣王死,滑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长大了,读书多了,处世多了,才考证到,南郭先生活得也自在,也滋润。所谓逃,其实就是大摇大摆地走了,考证不出谁炒了谁。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处处不留爷,爷自有去处。何处何愁不充数,充数是文言文,译成今日白话,混呗。且在三百多吹竽的皇家乐队中混过,何处不能混?

这时候方知齐宣王叫田辟疆,是齐国第二个国王,他儿子就是喜欢“单练”的齐湣王,齐国第三任国王,即田地也。请教过懂音乐的行家,齐宣王懂行,听音乐就要听交响乐,听大阵容、全阵套的,三百人的乐队正好。无论在国家大剧院还是在人民大会堂都能“特出效果”,那才叫音乐。齐宣王是懂音乐的行家。

据考证,春秋时期,皇宫的乐队都是成规模的,演奏皆大阵容,数百人的乐队。最多的宫中乐队竟能达到一千四百多人。齐滑王至少是个音乐外行,或者他根本就不懂音乐。试想连楚国边上一个小小的曾侯乙,仅他的编钟乐队就需要几十人。齐滑王只听一个人在旁边吹竽,凄凄惨惨、悲悲凉凉的,一点回音振荡皆无,像小寡妇上坟,土财主给冥王过周年,如果就音乐来讲是一种巨大的倒退。“玩”音乐的“主儿”一般讲话像弹钢琴,太脆太爆冲击力太强,说得有些过。

说田地之死,就有必要说田地之生;说田地之生,就有必要说田辟疆之为。

齐宣王也有说道,他比和他同时期的诸侯王故事多得多,也精彩得多。除了“滥竽充数”作为成语流传至今以外,还有一个几乎家喻户晓的故事,非常遗憾的是它没有选登在小学生课文中,否则影响会更大。

《吕氏春秋》中有记载:齐宣王好射,说人之谓己能用强弓也。其尝所用不过三石。以示左右,左右皆试引之,中关而止,皆日:“此不下九石,非王其孰能用是?”宣王之情,所用不过三石,而终身自以为用九石,岂不悲哉!

齐宣王不常有,“齐宣王现象”常存。

齐宣王在齐国诸王中可谓有本事、有作为的一位国王,他开疆拓土,富国强兵在齐国历史上,齐宣王有一笔。

当齐国的邻国燕国发生内部动乱,人心思变之际,齐宣王果断抓住时机,派大将匡章率兵十万,攻打燕国。齐宣王这个战略时机抓得准,确有战略眼光,政治眼光。祸国殃民的子之把燕国折腾得暗无天日、民不聊生。而燕王姬哙昏庸无能,误国误民,子之和姬哙狼狈为奸,朝野上下都恨不能活吃了他们。就在这个关键时刻,齐宣王以解放者的姿态,解燕民于倒悬。果然齐国的解放大军所到之处,皆箪食壶浆,以迎齐师,无有持寸兵拒战者,一路降旗。齐师十万,仅打了五十天,竟然一路凯歌,一路猛进,直达燕都,百姓开门纳之。

齐宣王也真行,把子之和姬哙打入囚车,武装押解,押送到齐国的国都山东临淄。齐宣王着实威风了一回,胜利者、审判者、执法者,齐宣王田辟疆意气风发,斗志昂扬,不但“辟了疆”,灭了燕国,而且还把燕国的两个国王都弄到齐国受审。齐宣王不软,当众宣布,判子之凌迟,给剐了,判姬哙吊死。《战国策》日:“燕王哙死,齐大胜燕,子之亡。”《资治通鉴》日:“齐人取子之,醢之,遂杀燕王哙。”按《资治通鉴》记载,子之遭受的还不是后来意义上的剐,而是剁成肉酱。

齐宣王十万大军攻打燕国这一仗打得漂亮,在东周末年堪称经典战役。

齐宣王不仅有“好射”一说,也有“大气”一说。

齐宣王曾因国事请教孟子,仅就请教孟子一事就能说明此“王”可教。作为一国之王,田辟疆面对孟子做自我批评,且没有一点遮遮掩掩没有。在二千三百年后的今天看,依然不易。齐宣王对孟子说,我好勇武,好战,好大喜功,这都容易引发战争。孟子就教育他如何改之;齐宣王剖析自己,说我贪财,孟子又教育他如何不贪;齐宣王又剖析自己,说我好色,让孟子批评教育。好战、贪财、好色,我未见中国历史上有第二位敢于这么无情地剖析自己的国王。

非常遗隧,齐宣王好的品质,好的基因,好的作风一点也没有遗传给他的儿子,而田地继承的几乎都是他爹的恶劣因子,且被数倍、数十倍地放大了。齐滑王当王威风,下场却悲惨,似乎从他的遗传基因中已经让人预感到。

齐宣王灭掉燕国后,燕国人并没有甘做亡国奴,燕国的公子姬平继任国王,当了燕昭王。燕昭王是燕国国王中最有作为、最励精图治的一位,也是齐滑王的掘墓人。当齐滑王还虎视四周,谁不顺眼就打谁,谁不臣服就开战,自我感觉特别好时,燕昭王已在易水河畔筑下“黄金台”招揽天下人才。燕昭王也有越王勾践那股劲、那股气,发誓要报灭国之仇,时刻注视着齐湣王的一举一动,积蓄力量,等待复仇。P1-3

后记

有人说没有犹太人就没有资本主义,我说没有中国人就没有封建主义,我还说不了解中国的帝王就不会了解中国的封建主义。封则为封王封侯,建则是建邦建国。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侯,此谓天子。

中国的帝王,一人一本书,一人一台戏,三千年的历史,几乎每章每节都有帝王的影子,没有帝王不成封建,有了封建就有了帝王。

现在在首都博物馆正在热展西汉海昏侯墓出土文物,每天只放入五千人,排长队,从首博的大门一直排到西长安街头,海昏侯不过才当了二十七天皇帝,这位汉废帝刘贺堪称昏君、庸君,敢于折腾,敢于胡折腾,最后折腾出圈出轨。但谁能够想到,就是这么一位几乎被历史遗忘的短命皇帝,今朝今世竟有那么大的影响?京城几乎无处不说“侯”。每个参观完海昏侯墓出土文物展的人都啧啧有声,他们完全为这位不足月的废皇帝的骄奢淫逸、豪华奢靡、声色犬马的生活所折服,这就是中国帝王。在海昏侯墓出土文物面前,难免想入非非,帝王之梦归入帝王思想。

其实中国皇帝中,善始善终的不多;历经斗争,经历磨难的不少。尽情享受,荒淫无度的不多;胆小慎微,战战兢兢的不少。我行我素敢把天下至于自己股掌之上的不多;让人把持,让人“阉割”做道具的不少。中国帝王中可怜的、可悲的、可笑的、可恨的、可说的、可唱的皆不少,说不尽的中国帝王。

当你轻轻合上这本书时,相信那群帝王会给你留下新的印象,难道语论“新说帝王”?

感谢山西北岳出版社,衷心感谢续小强社长,感谢马骏,更要感谢责编韩玉峰,没有他们的努力和支持怎能有《闲话帝王》的出世?万丈红尘三杯酒,千秋谈笑一壶茶。

以跋鸣谢。

崔济哲

2016年5月于北京头发胡同58号院逸然斋

目录

齐滑王死得惨

宋襄公背的“黑锅”

楚庄王的“范儿”

与西楚霸王论生死

与秦始皇论剑

宫廷政变当皇帝

汉武帝晚年走火入魔

阿斗的悲剧

龙种不如跳蚤

“金盆狗屎”皇帝

胜得辉煌败得悲壮

陈后主跳进胭脂井

隋文帝的革命

武则天的“秘事”

缺德皇帝朱温

从奴隶到皇帝

“儿皇帝”的丑相

皇帝的龙鳞

宋太祖的腰带

皇帝的一天

朱皇帝的嘴脸

口吃皇帝与“成化之恋”

死得凄惨,也死得悲哀

乾隆皇帝拒绝开放

光绪皇帝之死

序言

在中国舞台上,自三皇五帝始,似乎最有戏的是帝王,最热闹的是帝王,最抢眼的是帝王,最匆忙的也是帝王,最辉煌也最血腥的依然是帝王。

据柏杨先生考证:从公元前2698年到公元1945年,中国一共出现了五百五十九个帝王。中国帝王的阵容可谓强大,在中国作史,皆把帝王放在历史的最核心、最根本、最显著、最着笔墨的地位,司马迁作《史记》开篇就是五帝,能登上本纪的除帝王就是霸王,唯一例外的是吕后,皇皇几千年,何人敢窥探这群帝王之项背?哪怕乜斜一眼都有僭越之罪,其罪当灭族。

于是帝王就神圣起来,伟大起来,辉煌起来,超人起来。最后走向彻底的反面,昏庸起来,残暴起来,荒淫起来,奢靡起来,和尚打起伞来,直到折腾垮江山,折腾垮皇位,折腾得民不聊生,国破家亡,身败名裂。中国帝王也被称为中国历史上最不幸的人。

中国的帝王似乎好区分,一登台“好皇帝”龙袍玉带,皇伞金辇,一脸正气,威风十足;“坏皇帝”则“三花脸”“大白脸”,一脸轻浮,举止失措,油奸鬼恶。

帝王的“阶级”阵营亦十分分明。

记得翦伯赞在北大曾讲,要认真研究中国的帝王,帝王史是中国的封建史,不能人云亦云,要深入到历史之中,否则盖棺难定。毛泽东曾经说过:“翦伯赞是讲帝王将相的,我们要想知道一点帝王将相的事,也得去找他。”可惜的是,我在北大见到翦伯赞时,他正经受苦难的折磨。但翦伯赞的讲述得到了历史的验证。

隋炀帝可能是中国历史上争论最大的皇帝。主流媒体包括我们的中小学教科书上过去都把他说成是十恶不赦的恶魔皇帝,是典型的庸君、昏君、暴君,一生祸国殃民,但隋炀帝也有其“受看”的一面。他废除九品中正制,革除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仕族的传统官僚制度,大胆创新实行科举制,影响中国一千多年。他修建大运河,留下滚滚骂名,但实践证明,这是一条惠民济世河,是南北经济大动脉,隋炀帝真乃了不起的大手笔,他又统一中国征服边夷,开疆扩土,称其千古又一帝可能不会差太远。

在中国帝王阵营中,唐太宗李世民可谓一杆旗,开大唐之先,出贞观之治,对外海纳百川,对内政治畅达。但李世民也有其人品卑劣残暴的一面,只是我们常常把他疏忽了。夸赞一个人时,其人则十全十美,洁白无瑕;指责一个人时,其人必然一无是处,彻头彻尾。李世民是依靠宫廷政变,玄武门之变上台的。玄武门之变从头至尾都是一场酝酿已久的阴谋,武装绑架唐高祖皇帝,逼其让位,囚父逼父;又亲自动手诛杀其兄太子李建成;杀死其弟齐王李元吉,然后毫不犹豫,回身立即把其兄其弟的十个儿子也是他的十个亲侄子,无论长幼,全部杀死,斩草除根;又霸占了其兄弟的所有妻妾、美女和财产。更卑鄙的是对待魏征,其前脚死,后脚就毁碑、赖婚、摘牌去名,几乎扒坟破棺,人的多面性在李世民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

靠“黄袍加身”搞阴谋诡计“出身”的赵匡胤,也有其为帝王的另一面。我言之:真皇帝不如土皇帝。赵匡胤开国立朝,却也实在窝囊,除上朝着正装外,一律穿布衣,且脏了洗,破了补,不肯作新衣。宋太祖还真不是作秀,装是装不那么彻底的,莫说饭菜从简,酒也不喝特制的,一壶喝三天,想当初作军阀当土皇帝时,。每日山珍海味大鱼大肉,一餐就喝它三壶酒。

大宋皇帝坐的轿子愣是延用后周王朝的,用久了,颜色都脱落了,有人劝他重新装饰,配以黄金,皇帝总要有尊严,但宋太祖拒绝了。

宋太祖的简朴自当皇帝始终如一,内廷的宦官只有五十余人,宫女也只有二百多人,他还认为太多了,要求裁员,在征伐北汉途中,正赶上除夕,他派人送给其母亲太后的节礼是三贯钱,送给妻子皇后的是一贯半,这皇帝当的还不如一个土财主。

赵匡胤立宋当了开国皇帝后,未杀一位降王,更别说夷族,未杀一员大将,一名大臣,更别说株连冤杀。

《闲话帝王》正是要告诉你,中国的帝王们还有另一面人生,另一副面孔,另一种生活,另一个性格。归根结蒂,帝王亦人,他不可能离开他生活的环境、时代、氛围,不可能离开他的人生经历,他是那个时代的人,那个时代的帝王。

被千口一辞言之“蠢猪似的仁义”的宋襄公,用现代人的眼光看,其蠢无比,自取灭亡。但宋襄公是那个时代的君主,他蠢不蠢,愚不愚,傻不傻,笨不笨,要站在二千五百年前的立场上评论。以宋襄公蠢猪之论,俄国乃至世界伟大的诗人普希金为了捍卫其夫人的纯洁、手持手枪和人家卫侍长决斗,结果被人家一枪击中,一枪毙命。普希金也是“蠢猪似的仁义”?至少是“蠢猪似的冲动”?非也,时代的局限,时代的决定,莫拿今人看古人,这正是《闲话帝王》中的真话。

读过此书必然对帝王有新悟,其实序就是开启书本的钥匙,现在就把开启《闲话帝王》的钥匙交给你了,是为序。

崔济哲

2016年4月于北京头发胡同58号院逸然斋

内容推荐

崔济哲著的《闲话帝王》正是要告诉你,中国的帝王们还有另一面人生,另一副面孔,另一种生活,另一个性格。归根结蒂,帝王亦人,他不可能离开他生活的环境、时代、氛围,不可能离开他的人生经历,他是那个时代的人,那个时代的帝王。

被千口一辞言之“蠢猪似的仁义”的宋襄公,用现代人的眼光看,其蠢无比,自取灭亡。但宋襄公是那个时代的君主,他蠢不蠢,愚不愚,傻不傻,笨不笨,要站在二千五百年前的立场上评论。以宋襄公蠢猪之论,俄国乃至世界伟大的诗人普希金为了捍卫其夫人的纯洁、手持手枪和人家卫侍长决斗,结果被人家一枪击中,一枪毙命。普希金也是“蠢猪似的仁义”?至少是“蠢猪似的冲动”?非也,时代的局限,时代的决定,莫拿今人看古人,这正是《闲话帝王》中的真话。

编辑推荐

《闲话帝王》的作者崔济哲从历史中2000余名帝王中选出最有争议最有说法最有“定论”的二十几位帝王放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光谱下透视,不唯过去权威所定,不唯过去定论所限,以史为据,以史为重,还原帝王真实,正视历史事件。追求严谨、缜密丶细致、实事求是,以新锐的论点,充分的论据,用散文的语言再现那些典型环境中的典型帝王,能让人耳目一新,能让读者感到历史就在眼前,历史上的帝王正从历史的深处走来。

作者运用散文手法娴熟,笔锋锐利,语言诙谐别具一格,读来丝毫不党沉闷枯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闲话帝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崔济哲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岳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7847964
开本 16开
页数 27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50
出版时间 2016-08-01
首版时间 2016-08-01
印刷时间 2016-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442
CIP核字 2016125591
中图分类号 K827=2
丛书名
印张 18
印次 1
出版地 山西
235
165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18: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