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上的探索编委会组织编写的《时间是什么时候的事》介绍了人类对时间的认识、时间的单位及自然现象、计量时间的工具、人类对时间的研究、文化中的时间、人类对时间的感受六部分内容。
本书由主本“科学读本”和增读本“指尖探索卡片书”两部分密切呼应组成。
前者由90多个问题及解答组成,简洁明了地启发阅读,图文并茂,内容丰富而有趣。
后者是与主本中的科普内容对应的问测题,读者可以通过回答这些问测题,对读过的科普知识进行检测,有趣又有成就感。
图书 | 时间是什么时候的事/指尖上的探索 |
内容 | 编辑推荐 指尖上的探索编委会组织编写的《时间是什么时候的事》介绍了人类对时间的认识、时间的单位及自然现象、计量时间的工具、人类对时间的研究、文化中的时间、人类对时间的感受六部分内容。 本书由主本“科学读本”和增读本“指尖探索卡片书”两部分密切呼应组成。 前者由90多个问题及解答组成,简洁明了地启发阅读,图文并茂,内容丰富而有趣。 后者是与主本中的科普内容对应的问测题,读者可以通过回答这些问测题,对读过的科普知识进行检测,有趣又有成就感。 内容推荐 随着计时工具的发展,我们对时间的把握越来越精准;随着对宇宙的探索,我们对时间的认识变得多维。但究竟什么是时间?它是什么时候的事?指尖上的探索编委会编著的《时间是什么时候的事》针对青少年读者设计,图文并茂地介绍了人类对时间的认识、时间的单位及自然现象、计量时间的工具、人类对时间的研究、文化中的时间、人类对时间的感受六部分内容。 本书由A本和B本两部分组成。A本是科学读本,每一篇启发式科学短文讲明一个与时间相关的知识点。B本是指尖探索卡片书,读者可通过精心设计的测试题在探索答案的过程中实现自测。 目录 第一章 人类对时间的认识 A1.什么是时间? A2.怎样表现时间? A3.时间有起源吗? A4.时间的载体是什么? A5.时间有什么性质? A6.时间有间隙吗? A7.时间和空间有什么关系? A8.没有时间会怎样? A9.什么是普朗克时间? A10.什么是太阳时? A11.什么是时区? A12.什么是世界时? A13.光年是怎么回事? A14.潮汐和时间有关系吗? A15.什么是生物钟? A16.为什么说“化石是时间的标本”? A17.时间和历史有什么关系呢? A18.时间有没有终结的时候? 第二章 时间的单位及自然现象 A19.时间的度量单位有哪些? A20.公元纪年是怎么确定的? A21.星期是怎么来的? A22.白天和黑夜是怎样产生的? A23.什么是十二时辰制? A24.什么是干支纪年? A25.阴历是根据什么制定出来的? A26.阴历为什么有闰月? A27.什么是阳历? A28.二十四节气和时间有什么关系? A29.“乌飞兔走”指的是什么? A30.“光阴”这种说法从何而来? A31.什么是打更? A32.为什么“分、秒”比“年、月”出现得晚? 第三章 计量时间的工具 A33.度量时间的最早依据是什么? A34.计量时间的工具有哪些? A35.“立竿见影,视影知时”是什么意思? A36.第一个钟表是谁发明的? A37.为什么我们需要钟表? A38.什么是授时系统? A39.什么是原子钟? A40.格林尼治天文台和时间有什么关系? A41.日晷的计时理论是什么? A42.沙漏是用来做什么的? A43.什么是水钟? A44.什么是香钟? A45.古代人们靠哪种动物报时? A46.金字塔和时间有什么关系? A47.古玛雅人和阿兹特克人是怎样用建筑表示时间的? A48.巨石阵是用来指示时间的吗? 第四章 人类对时间的研究 A49.最早研究时间的是哪个学科? A50.时间直线论有什么依据? A51.芝诺悖论说明了什么? A52.“沧海桑田”要多少时间? A53.进化论是怎样提出来的? A54.生物是怎样进化的? A55.什么是时间之箭? A56.什么是广义相对论? A57.什么是时空弯曲? A58.时间可以倒流吗? A59.什么是“虫洞”? A60.什么是“外祖母悖论”? A61.什么是多重宇宙理论? A62.什么是“钟慢尺缩”? A63.《时间简史》讲了什么? A64.什么是子午线? A65.什么是“黑洞”? A66.什么是“白洞”? A67.时间膨胀是怎么回事? A68.有时间隧道吗? A69.什么是第一时空? A70.什么是相对时空? A71.量子时空是怎样的? A72.四维时空理论有发展潜力吗? A73.何为“孪生子佯谬”? A74.地质学家的时间观念是怎么样的? 第五章 文化中的时间 A75.古印度人是怎样看待时间的? A76.在毕达哥拉斯学派看来时间是什么形状的? A77.《荷马史诗》反映了古希腊人的何种时间观念? A78.为什么说《圣经》是历史的见证? A79.毛利人是怎样看待“过去”的? A80.希腊神话中谁是掌管时间的神? A81.文学作品中的时间有什么特点? A82.因果关系的基础是什么? A83.“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说的是什么? A84.“白驹过隙”是说时间吗? A85.达利是怎样用油画表现时间的? A86.时间对法律制度有何影响? 第六章 人类对时间的感受 A87.时间正在变慢吗? A88.时间倒流对人类是福还是祸? A89.永恒是什么样的? A90.人类是怎样感知时间的? A91.时间与记忆有什么关系? A92.古人喜欢用哪些动作表示时间? A93.人与人的时间相同吗? A94.为什么我们有时觉得时间比实际更长一些? A95.人有没有可能实现长生不老? A96.生命可以延缓或中断吗? A97.时间存在于人类的意识之中吗? A98.梦中的时间有什么特征? A99.有哪些实用的时间管理理念和方法? B本答案 试读章节 A4.时间的载体是什么? 作者脑海中的故事经过思维处理可以形成文字,再以印刷为载体表现出来,这就是我们见到的书;设计师的创意能以图纸的形式表现出来,形成各式各样的艺术品。与思维和创意类似,时间也是一个十分抽象的概念。我们要想看到时间,必须通过某种可以反映时间的载体。那么,时间的载体是什么呢? 人类存在之初,就已经能够清楚地感受时间了。日月交替,寒暑流转,时间一直在缓缓地流逝着。但是感受时间,并不代表可以表达时间、看到时间。要想将抽象的时间具体化,人们必须借助一定的工具,比如日晷、日历、钟表,等等。“日晷”就是指太阳的影子,是古代中国人发明的一种用来计时的仪器,它由一根投射太阳阴影的标针、承受投影的投影面和晷面上的刻度线组成。只要一看晷面上指针的影子对应的刻度,人们就知道是什么时间了。除了日晷以外,中国古代还有水钟、火钟和铜壶滴漏等计时仪器,它们在古人的日常生活中也时常被用到。日历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东西,它看起来很像画册,但是和书或图画不一样,主要用来记载时间。钟表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计时工具,相比较而言,钟表的计时相当精确。随着电子科技的日益发达,现在还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电子钟表,既精确又方便,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人们正是通过生活中形形色色的计时仪器来看到时间的,如果没有这些计时仪器,人们就不能把彼此的时间统一起来。如果时间得不到统一,就会给人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由此可见,时间的载体是多么重要啊! A5.月亮是光源吗? 时间反映的是世界万物的变化过程,我们可以用另一种说法来描述时间:时间就是一个物体A在某一个确定的位置时,另一个物体B在空间中所处的位置。正因为如此,钟表才得以表示时间。时间的本原就是事物的存在过程,时间的性质也和时间的本原有关。那么,时间到底有哪些性质呢? 时间是任何事物都具备的一种天然属性,因此可以说,时间就是万物存在过程的记录,是人们描述事物存在过程的一种参数。事物是怎样存在的昵?事物的存在方式只有一种,那就是运动。虽然这个世界上有好多东西是静止的,但是静止是相对的,连地球都在不停地转动,地球上的事物又怎么可能是静止的呢?银河系在运动,地球在运动,河流和云朵也在不停地运动,在这个世界上,运动无时无刻不在进行。运动的绝对性决定了时间的绝对性、不间断性和无始无终性。时间的绝对性是指时间是无所不在的,古往今来,任何一个时刻都有时间的足迹。时间的不间断性是指时间和时间之间没有间隙,即使是一秒和下一秒之间也是不问断的。时间的无始无终性是和运动的无始无终分不开的:某个具体事物的运动有其开始的一刻,也有其结束的一刻,但是所有的事物加在一起,总体而言处于一种绝对运动的状态,绝对空间的存在决定了时间的无始无终。 了解了时间的性质,我们就更容易认识和把握时间了。时间在不停地飞逝,我们根本无法逃过时间的魔法,要想利用好它,唯有争分夺秒,努力地创造个人价值。 A6.时间有间隙吗?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这句话的意思是:时间就像河里的水一样,昼夜不停地消失而去。孔子的话不但警示人们应该珍惜时光,还引起人们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时间是连续的吗?分分秒秒之间有间隙吗? 我们总是听人说要“珍惜现在”,可到底什么是“现在”呢?是这个月、这一天,还是这一小时、这一秒?这么一想,我们就会发现,“现在”这个概念可以被无限地细分下去,即使一秒也可以被无限地切分为更短的时间单位。时钟是时间的载体,时钟上时针的变动是非常缓慢的,但是分针在一分钟内就会走一个刻度,秒针则像个大忙人,一直在不间断地走动着……60秒组成一分钟,60分钟又组成一小时,时钟不停地走动正好形象地说明时间是没有间隙的。 我们之所以能感受到时间的变化,全是地球的功劳。地球不停地在自转和公转,它自转上一圈,就是一天,它绕着太阳公转一圈,就是一年。地球从来没有停止过转动,因而我们所看到的、所经历的时间也没有停止过。 时间不断地流逝,迅速地从未来转化成过去,根本没有间隙。当我们说现在是12点32分时,可能感觉很自然,没什么不可以。但是,在我们说这一时刻的时候,这个时刻自身已经发生了变化,变成了下一个时刻。时光如此飞逝,怎容我们浪费呢!P5-7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时间是什么时候的事/指尖上的探索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
译者 | |
编者 | 指尖上的探索编委会 |
绘者 | |
出版社 | 化学工业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22214829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111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70 |
出版时间 | 2015-06-01 |
首版时间 | 2015-06-01 |
印刷时间 | 2015-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小学生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少儿童书-启蒙益智-科普百科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32 |
CIP核字 | 2014172139 |
中图分类号 | P19-49 |
丛书名 | |
印张 | 6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188 |
宽 | 132 |
高 | 2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