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金石书画漫谈(精)/大家小书
内容
编辑推荐

“大家小书”,是一个很俏皮的名称。编者编辑这套丛书,有一个用意就是节省读者的时间,让读者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较多的知识。

“大家小书”的开本不大,读者可以揣进衣兜里,随时随地掏出来读上几页。在路边等人的时候,在排队买戏票的时候,在车上、在公园里,都可以读。这样的读者多了,会为社会增添一些文化的色彩和学习的气氛,岂不是一件好事吗?

启功先生著的《金石书画漫谈(精)》是大家小书系列丛书之一。

内容推荐

启功先生是当代著名学者、画家和书法家。他著作丰富,通晓语言文字学,他做得一手好诗词,同时又是古书画鉴定家,尤精碑帖之学。对书法艺术以及书法史上的许多问题,更是别具只眼。《金石书画漫谈(精)》收录启功先生有关书法创作、法帖考辨、书画鉴定多篇,并附作者书画作品二十幅,便于读者对照临摹,十分珍贵且实用,可借此管窥一代宗师的书画世界。《金石书画漫谈(精)》是大家小书系列丛书之一。

目录

书法入门二讲

论书随笔

《论书绝句》(选)

书画碑帖题跋(选)

金石书画漫谈

关于法书墨迹和碑帖

从河南碑刻谈古代石刻书法艺术

谈诗书画的关系

晋代人书信中的句逗

《兰亭帖》考

旧题张旭草书古诗帖辨

山水画南北宗说辨

书画鉴定三议

鉴定书画二三例

我心目中的郑板桥

记齐白石先生轶事

试读章节

第一讲入门须知

不管从事什么工作,都须先对它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学习书法、欣赏书法当然也如此,这似乎是一个无须多言的话题。但是这里面有许多看似简单的问题实际并不简单,看似不成为问题,实则大有问题。特别是有些“理论”、 “观点”是自古传下来的,有很多还是出于权威的书法家、书法理论家之口,看似是金科玉律,颇能唬人,其实大谬不然,必须正名。否则必将被这些貌似权威的理论所欺,走入歧途。

(一)书法的特点和特殊功能

这里所说的书法指汉字书法。字是记录语言的,而汉字又是由象形等等的方块字组成的,较之其他文字最具有图画性,因而它才能形成所谓书法这一门艺术。作为文字,它有它基本的功能,即以书面的符号形式把语言词汇记录下来给人看。这时文字就代表了语言,书面的功能就代表了口头的功能。比如在古代,你要与远方的朋友交流,就不能靠语言,因为他听不到,所以只能通过写信靠文字传达。又比如古人要与后人交流,也不能靠语言,因为它不能保留,所以也只能把它们转变为能长期保留的文字符号。这是文字的一般功能和普通功能。

但文字,特别是汉字还有它的特殊功能,即它能非常鲜明地反映书写者的个性。比如某甲所写的字就代表了某甲的个性,具备某甲的特点,而某乙所写的字就代表了某乙的个性,具备某乙的特点。二者决不会混同,即使互相仿效也决不会完全相同。比如某乙学某甲的签名,虽然写的同是一个甲字,但写出来的效果总与某甲写的“甲”字不同。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文字只要是由人拿起笔写出来而不是由统一的机器印出来的,它就必然带有人的个性。人与人手上的习惯、特点总不会完全相同。比如结字、笔画,以至用笔的力度等都会有所不同,再刻意地模仿也总会露出破绽,不会完全一样。正像哲学家所说的,世界上没有绝对相同的两片树叶;刑侦学家所说的,世界上没有绝对相同的两个指纹。所以用文字来签字、签押、押属才会有法律效用。文字如果没有这种功能,银行决不会凭签字让你领钱。否则,那岂不是乱了套吗?当然,不认真判别,有时确能蒙蔽某些人,但这不是文字本身所具有的不可混淆的个性出了问题,而是辨别文字时出了问题,其实只要认真辨别总会发现它们之间的差别。20世纪50年代有人妄图冒充某领导人的签名到银行支取巨额现金,最终还是没能得逞,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同样,契约、合同也都需签字后才会在法律上生效,也是基于书写的这种特殊功能。更有趣的是,对不会写字的文盲,照样可以让他们签字画押,名字不会写,就让他们画“十”,比如连当事人、经办人、保人一共有好几个,但最终画出的那些“十”字没有一个相同。“十”字尚且如此,何况较它们更复杂的文字了!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汉字所具有的这种独特的个性尤为鲜明。  明乎此,就可以明白临帖时可能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临帖的人如此,教人临帖的亦如此。其主要表现有三:

1.常有人失望地问我:“我临帖为什么总临不像?”我总这样回答他:“这就对了。不但现在像不了,再练一辈子也像不了。不像才是正常的;全像了,不但不可能,而且就不正常了,银行该不答应了。你大可不必为临得不像而失去临帖的信心。”这决不是安慰之语,更不是搪塞之语。试想,为什么自古以来书法流派那么多?字的不同写法那么多?同一个“天”字能写出那么多样,为什么一看便知这是这个书法家所写,那是那个书法家所写?为什么不会把某乙有意师法某甲的作品就误作为某甲的作品?其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每个书法家手下都有自己独特的习惯和个性。这些个性是永远不能划一的,正所谓“性相近,习相远”也,这样的例子非常多。

如苏东坡的弟弟苏辙苏子由,以及东坡的儿子,都有几件书法作品流传下来,我们看他们的作品,虽与东坡有若干相近之处,但总是有明显的不同。又如米友仁不但是著名的书法家,而且是著名的鉴定家,宋高宗特意让他来鉴定秘合所藏的法书,鉴定后都要在作品的后面留下正式的评语,足见其有极高的鉴赏能力,对书法流派烂熟于胸。但他写字也未完全继承其父米元章的风格,明眼人一看便知米元章就是米元章,米友仁就是米友仁。这正应了曹丕《典论·论文》中的那句话:“虽在父兄,不能以贻子弟。”因为每个人写文章的观点和构思都不一样,兄弟父子之间都很难完全传授。写字尤其如此。文章有时还可以偷偷地抄袭一番,但字却无法抄袭,因为抄也抄不像。既然高明的古人想“贻”都贻不了,我们就大可不必为临得不像而苦恼了。当然对老师责怪你临得不像,你也大可不必放在心上。

2·有人常懊悔地对我说 “我写字没有幼功。这就涉及到如何对待教小孩子学习书法的问题了。有的人索性认为小孩子根本不必临帖。说这种话的人都是自己已经临过帖了,他已经知道帖上的笔画是如何安排的了,所以他才觉得再没必要了。但对小孩子却不然。比如你告诉他人字是一撇一捺,但他不看帖就可能写成同是一撇一捺组成的“八”字、“入”字、“义”字。所以必须让他看看字样,这就是临帖。临帖的目的并不是让他从此一辈子练那些永远模仿不像的前人的字形字体,也不是让他通过这种办法将来当书法家,而是让他熟悉字的基本结构、笔顺等。如写“三’’要先写上面一横,再写中间一横,最后写下面一横;写“”先写左面的一竖,再写中间的一竖,最后写右面的一竖。让他养成正确的习惯,写得顺手,写得容易。这对刚刚接触汉字的小孩子是必要的。我小时常遇到因写字不对而遭到老师惩罚的时候,惩罚的办法就是每字罚写几十遍,其实老师的目的不在这几十遍,而是让你通过反复的练习去记住它应该怎样写。P1-5

序言

“大家小书”,是一个很俏皮的名称。此所谓“大家”,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书的作者是大家;二、书是写给大家看的,是大家的读物。所谓“小书”者,只是就其篇幅而言,篇幅显得小一些罢了。若论学术性则不但不轻,有些倒是相当重。其实,篇幅大小也是相对的,一部书十万字,在今天的印刷条件下,似乎算小书,若在老子、孔子的时代,又何尝就小呢?

编辑这套丛书,有一个用意就是节省读者的时间,让读者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较多的知识。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要学的东西太多了。补习,遂成为经常的需要。如果不善于补习,东抓一把,西抓一把,今天补这,明天补那,效果未必很好。如果把读书当成吃补药,还会失去读书时应有的那份从容和快乐。这套丛书每本的篇幅都小,读者即使细细地阅读慢慢地体味,也花不了多少时间,可以充分享受读书的乐趣。如果把它们当成补药来吃也行,剂量小,吃起来方便,消化起来也容易。

我们还有一个用意,就是想做一点文化积累的工作。把那些经过时间考验的、读者认同的著作,搜集到一起印刷出版,使之不至于泯没。有些书曾经畅销一时,但现在已经不容易得到;有些书当时或许没有引起很多人注意,但时间证明它们价值不菲。这两类书都需要挖掘出来,让它们重现光芒。科技类的图书偏重实用,一过时就不会有太多读者了,除了研究科技史的人还要用到之外。人文科学则不然,有许多书是常读常新的。然而,这套丛书也不都是旧书的重版,我们也想请一些著名的学者新写一些学术性和普及性兼备的小书,以满足读者日益增长的需求。

“大家小书”的开本不大,读者可以揣进衣兜里,随时随地掏出来读上几页。在路边等人的时候,在排队买戏票的时候,在车上、在公园里,都可以读。这样的读者多了,会为社会增添一些文化的色彩和学习的气氛,岂不是一件好事吗?

“大家小书”出版在即,出版社同志命我撰序说明原委。既然这套丛书标示书之小,序言当然也应以短小为宜。该说的都说了,就此搁笔吧。

书评(媒体评论)

启功先生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能将诗、书、画三绝集一身的人……(又)深具儒家仁者的胸怀和佛家大德的品格修养……他笔下的艺术境界、美感生成总能那样优游不迫、从容潇洒、温文尔雅地表现出来,用不着任何的造作和矫情。

——赵仁珪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金石书画漫谈(精)/大家小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启功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00120097
开本 32开
页数 262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162
出版时间 2016-07-01
首版时间 2016-07-01
印刷时间 2016-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考古文物
图书小类
重量 0.346
CIP核字 2016064963
中图分类号 K877.2
丛书名
印张 9.3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187
135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2:4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