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海南建省
内容
试读章节

毛泽东、周恩来也给了冯白驹很高的荣誉。1950年11月,中央通知冯白驹上北京。同时,请当时负责广东工作的叶剑英元帅和冯白驹一起进京。冯白驹到北京后,住进北京饭店。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中央主要领导人一起来北京饭店看望冯白驹。这是毛泽东第一次见到冯白驹,毛泽东握着冯白驹的手,端详冯白驹很久,表扬冯白驹在海南孤岛奋战不容易。冯白驹一再讲:“我们不孤,有党中央和毛主席的领导,我们不孤!”毛泽东指着冯白驹对周恩来、朱德讲:“忠厚人!忠厚人!有冯白驹在海南,我们放心啊!”

毛泽东、周恩来、朱德一起听冯白驹汇报海南的情况,晚上还请冯白驹看戏。当冯白驹汇报到海南老区、老堡垒户和少数民族同胞生活还十分困难时,毛泽东、周恩来立即批准给海南救济款6亿元(旧币)。当冯白驹汇报到海南部队的通讯设备不足时,朱德总司令立即拨给海南通讯机40台。周恩来听说冯白驹患有严重的痔疮,安排冯白驹住进医院做了手术,将痔疮根治。冯白驹离开北京时,毛泽东又交代他:回去后重点把土改和练兵两件事抓好。冯白驹回到海南,立即向全体军民传达了毛泽东的指示和中央对海南的关怀,掀起土地改革和战备练兵热潮。

冯白驹把这次晋京接见,视为一生最高的荣誉。他对他的老伙伴、琼纵副司令员马白山将军讲:“我们一定要把海南岛建设好,为共产党争光,为毛主席争光!”

解放后头几年的海南,在冯白驹的领导下,到处呈现一派喜气洋洋、生机勃勃的景象。翻身做了主人的工人、农民和各阶层群众、人士对新生的人民政权寄予无限希望。社会秩序安定,商店生意兴隆,人们忘我地劳动和工作,土地改革、抗美援朝、“三反”“五反”、清匪反霸、恢复生产、发展经济等各项工作轰轰烈烈地开展。这是一段令海南人民怀念的岁月。大街小巷贴满了“共产党万岁!”、“毛主席万岁!”的标语。

1952年8月,冯白驹和几位海南代表上北京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38次会议。当时,还没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全国政协代行立法职能。在开往北京的火车上,有位代表向冯白驹反映,他准备在这次政协会议上提出海南建省的议案。并且告诉冯白驹,他已经征求过其他几位代表的意见,大家都同意此议案。

这件事,事前没有同冯白驹讲,突然提出,冯白驹没有思想准备。冯白驹讲:“让我想一想。”过了一会儿,他把代表们请到一起,讲了他的想法。

冯白驹讲:刚才这位代表提出海南建省的事,由于现在来不及和其他领导同志商量,我只能讲一讲我个人的意见,供大家参考。据我所知,清政府宣布台湾建省后,琼籍人士就曾经提出过要求海南建省。孙中山先生也是主张海南建省的,但国民党办了几十年没办成。这是件大事,现在新中国刚成立,海南才解放两年,各方面有很多事等着我们去做。国家现在还在打仗(指抗美援朝战争),海南的土改和清匪反霸还在搞,恢复生产发展经济的任务很重,在这种情况下提海南建省,我认为条件还不具备。我个人的意见,是不是这件事这次政协会议上先暂时不要提,等以后条件具备了再提,可能更稳妥一些。

冯白驹一再强调,这只是他个人的想法,因为是刚知道,来不及向上级请示,也来不及与其他领导同志商量,也来不及一一征求各位代表的意见,仅供大家参考。请大家议一议,统一一下认识。冯白驹还特别提到,他理解提出这个议案的这位代表的心情,但这是件大事,他认为还是想得周全一些好。

各位海南代表听了冯白驹的讲话后,静静地想了一会儿,然后一个个发言,一致认为冯白驹讲得有道理,同意在这次政协会议上不提海南建省的议案。原来准备提议案的代表,也放弃了自己的意见。于是,在这次政协会议上,海南代表没有提出海南建省的议案。会后回到海南,也没有再提此事。

开完这次会议不久,1952年底,冯白驹调离海南,到广东省任副省长,分管工业。工业,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一项重要工作。冯白驹以饱满的政治热情投入了这项全新的工作中,没有再想海南建省之事。

是不是冯白驹不同意海南建省呢?不是。据冯白驹后来讲,他是同意海南建省的。他当时的考虑是,他是一位经过党多年培养的高级干部,是海南的主要负责人,处理这种大事,一定要从全局出发,从实际出发,遵守党和国家的纪律,不能感情用事。当时的情况是,事先没有向广东省和中央报告,又没有经过海南区党委讨论,就这样突然提出来,很不妥当。海南建省是件大事,要做很多准备工作,什么准备都没做,想提就提,想办就办,别人可以这么干,他不能。他通过长期革命斗争实践,深深懂得,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样的大事,没有充分准备,说干就干,那是不行的。所以他一再主张,等条件具备了,各种准备工作做好了,再提再办。这就是冯白驹对海南建省的态度。

历史证明,冯白驹的见解和处置是正确的。

P52-54

目录

序一 遥从海外数中原

序二 登高峰,颂椰树

引子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尾声

序言

中国的改革开放即将迎来30周年。我和许多同志一样,不能不回顾这段历史,反思经验。正在这时,收到克勤同志的书稿《海南建省》。看过之后,十分高兴,活跃起来的思绪被引到了海南。近30年来,改革开放的伟大成绩很多,海南建省是一个显著实绩。

20年前,中国的改革开放正在由点向面深入发展。在这个关键时刻,中央宣布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一下成为轰动中外的重大新闻,吸引了许多人到海南投资、工作、考察。海南,我去过几次。同许多同志一样,感到海南很美。山美,水美,环境美,生态美,气候宜人。不管走到哪里,不管从哪个角度看,海南都是一幅幅美丽动人的图画。

建省之初的海南,全岛像个大工地,到处是开发区和旅游区,人气旺得很。人们的思想很解放,对海南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虽然海南基础差,困难多,迈步晚,但起点高。一建省就明确提出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指导思想(比全国公开使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念早4年),大家对海南的发展前景看好。

但是令谁也没有想到,不久就发生“洋浦风波”。这以后好多年,海南的发展不很顺利。海南经济低迷期间,我也去过海南。发现海南的干部群众情绪还好,社会稳定,思想开朗,大家仍在积极努力,争取尽快走出低谷。这时,省委、省政府已在调整海南产业发展战略,积极实施“一省两地”构想。这让我再次强烈地感受到海南人民的光荣传统:爱国爱岛,心有全局,经得起风浪。

新世纪新曙光,海南的好消息又多起来。亚洲论坛定址博鳌,粤海铁路建成通车,洋浦开始崛起,东方工业城投产,热带高效农业一直保持强劲增长势头……近几年,又见媒体一再宣传海南建设“文明生态村”的经验,还有一大批新型工业和国际旅游业的大项目投资海南,海南的形象重新亮丽起来。

作为一名党史工作者,对新时期的党史,包括海南建省,一直比较关注。这些年,我力求把这个课题放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大课题中,放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大背景中考察。克勤同志从建省始就在海南工作,积累TJ<量资料,并且在进行跟踪研究。我听到这些情况后,坚决支持他把这个课题认真研究下去。

中央当初决定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有多方面考虑。最主要的考虑是,尽快把海南搞上去,让海南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方面先行一步,取得经验后指导全国。现在回过头来看,海南的面貌已发生很大变化,海南已不再是一个贫穷落后封闭的海岛,而是一个开放度越来越大,开发水平越来越高,取得许多成效,正在走向富裕的美岛。海南这20年给全国提供了许多宝贵经验。正像克勤同志在书中一再强调的那样:不管是正面的经验,还是反面的经验,不管是成功的经验,还是失败的教训,都是用拼搏、用创新、用代价换来的,很值得珍惜。中国在实行改革开放中创办了五个经济特区,各有各的特色,各有各的经验。海南作为最大的特区,大试验区,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新型工业、热带高效农业、海岛旅游业、海洋产业都发展起来了。特别是农业,成为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抢眼的亮点。一个特区对中国的改革开放,能够提供一个方面的具有全局指导意义的经验,很了不起。海南初步地做到了这一点,所有关心海南的人都为海南感到高兴。

对于改革开放,邓小平强调:这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招。改革开放会有风险,会有代价,但一定要坚持住,不断创新,不断发展,一百年不动摇。2006年,中央和全国隆重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中央号召全党全国人民,要发扬“长征精神”,坚持搞好改革开放。邓小平和中央新一代领导人反复讲这个问题,就是因为在中国搞改革开放很不容易。改革开放,就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全国人民进行新的长征。改革开放近30年了,直到现在还在认真解决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执政理念和重大决策,这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又一新的目标、新的要求、新的任务,有许多理论问题、政策问题、实践问题需要继续探索和试验。海南建省以来的情况也一样,需要解决的问题还很多。但只要坚持贯彻执行党中央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同时结合海南实际,最后就一定会取得更为辉煌的成就。海南的经验告诉我们:搞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具有坚定不移,百折不挠,艰苦奋斗,不断创新,一往无前的精神。

克勤同志一再跟我讲,他的这部书稿只是一个记述。把海南建省前后的历史作一初步的概论,还有许多理论、政策、经验、教训方面的问题没有写或者没有展开写。这部书的主旨,是以期人们重视“海南建省”这个课题,对它继续展开研究,因而多留些余地。我觉得克勤同志的这个想法很好。“海南建省”这个课题,涉及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各个方面,内容丰富,可出很多成果。克勤同志的这部书开了个好头,重大事件交代得很清楚,全过程讲得也很清楚,结构严谨,思路清晰,主题突出,资料翔实,文笔也好。字里行间透出一股精神,一种激情,是一部研究性、资料性、思想性、可读性都很强的书。而且书稿经过海南建省前后许多主要领导人认真审阅,其权威性、真实性、准确性是不言而喻的。我喜欢这部书,并希望克勤同志在这部书的基础上继续有新的研究成果问世。

海南省第一任省委书记许士杰同志在海南建省时写过一篇文章《登高峰,颂椰树》,刊登在1988年4月5日的《光明日报》上。许士杰同志在这篇文章中把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比喻为“去爬一个山峰。出发的地方,不是山腰,而是谷底。虽然,远远望去,那苍翠的山头环绕着一抹淡淡的白云,美丽极了。但从低卑的山谷爬到那高耸的山峰,道路修长,且不平坦,某些地段是相当陡峭的,不可能一鼓作气冲上去,而要做相当长期的艰苦努力”。他号召“登峰的爬山者”,要向“高耸云霄的椰子树”学习。“椰子树,从头到脚,从生前到死后,都全身无私地奉献给人间。”椰子树是鼓舞海南人民“二十三年红旗不倒的精神力量”,也是鼓舞海南人民建省办经济特区的“学习的榜样”。并作《椰颂》诗一首,附在文中,“既以励己,也以励人”。作为海南建省筹备组组长和第一任省委书记,许士杰同志在这篇文章中所抒发的思想和情怀,已由他自己的言行和海南建省20年的实践得到充分体现。当我们在海南建省20年时再来读这篇文章,真可谓感慨万千。为此,我建议克勤同志将这篇文章作为本书的代序,放在书前,以飨读者。相信读者看过之后一定会有所感受,对每一位为海南建省做出贡献的决策者、建设者、参与者都会由衷地表示敬意。

海南明代翰林院大学士丘浚有首《五指山诗》,脍炙人口:“五峰如指翠相连,撑起炎荒半壁天。夜盥银河摘星斗,朝探碧落弄云烟。雨余玉笋空中现,月出明珠掌上悬。岂是巨灵伸一臂,遥从海外数中原。”当时,琼苑宾馆是海南省委、省政府最大最好的宾馆,宾馆的大堂正中悬挂的就是这首诗,由一位著名的书法家所写。这首诗情景交融,气势不凡,反映了数百年来海南人民的愿望。这首诗的最后两句有多种解释,我比较欣赏的一种解释是:诗中所讲的“巨灵”,既是指五指山,又是指海南岛;诗中所讲的“数”,既有“数望”的意思,又有“数点”的意思。经过建省20年,海南这个“巨灵”现在已经在“数点”中原了。海南的发展,正在与中国中西部的崛起遥相呼应。海南成为我国中西部、西南部崛起后,通往海外的又一条大通道的日子已越来越近。

我衷心地祝愿海南在21世纪的新的跨越中建设得更好!

内容推荐

海南建省,是海南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伟大事业中的一件大事。该书以纪实手法,从清末张之洞力倡海南设省始,全景式再现了海南建省和创办经济特区跌宕起伏而又波澜壮阔的历程。该书将海南建省、创办经济特区放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大课题中,放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大背景中,对海南建省的历程,对海南创办经济特区的历程作了一个较为全面和深刻的总结。既有对历史的回顾,也有对经济特区建设实践的总结,更有作者对海南未来发展的深层思索,这对于当代中国史的研究,对于中国改革开放史的研究,都具有极为重大的意义。

编辑推荐

海南,中国的第二大岛。西方列强曾垂涎这座宝岛。日本侵略军曾掠占这座宝岛。20世纪,经过几次血与火的洗礼,这座宝岛的军事价值和经济价值更加凸显。本书以纪实手法,从清末张之洞力倡海南设省始,全景式再现了海南建省和创办经济特区跌宕起伏而又波澜壮阔的历程。该书将海南建省、创办经济特区放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大课题中,放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大背景中,对海南建省的历程,对海南创办经济特区的历程作了一个较为全面和深刻的总结。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海南建省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陈克勤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010069203
开本 16开
页数 25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20
出版时间 2008-04-01
首版时间 2008-04-01
印刷时间 2008-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经济-中国经济
图书小类
重量 0.42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53.3
丛书名
印张 16.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66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7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14:5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