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玻璃船
内容
编辑推荐

《玻璃船》作者全镜潾为获得韩国日报文学奖、文学村小说奖、21世纪文学奖等众多文学奖项的韩国当代最优秀的作家。韩国的安妮宝贝,畅销影视小说《黄真伊》原著作者最新力作。流畅而富感染力的文字剖析现代女性爱情心理与生存困境,对爱情、婚姻以及现代女性独立意识与地位的议论与反思,引起女性读者无限共鸣。理想与现实之爱情挽歌,自由与自我之灵魂绝唱,带你进入最热烈最冰冷之人生秘境。

内容推荐

25岁的恩玲放弃了与家世不错的男友结婚的机会,离开父母独自生活在一个海滨小城。在那里,她遇到一位狂放的诗人友庆,其俊美而忧郁的气质深深吸引着她。正当两人在相互试探中逐渐产生爱情时,友庆的好友李振却悄悄地对恩玲发起了金钱攻势……  脆弱的诗人、世故的李振,加上突然出现要求再续前缘的前男友,恩玲迷失于爱情、金钱与传统的旋涡之中。

三个孤独的灵魂彼此用火焰取暖,却最终将整颗心化作余烬。救赎或者沉溺,爱情,究竟是什么?

《玻璃船》是韩国实力派女作家全镜潾继《黄真伊》之后,又一部深刻剖析女性心理的力作。《玻璃船》游走于严肃文学与通俗文学的边缘,探析女人一生各个阶段如影随形的困境。

试读章节

我专修法国文学,还没进入毕业班就忙着从家里独立了出来。我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在把畅销小说改编成剧本的工作组做些最底层的杂活,比如冲咖啡或复印文件等。我当然不可能看到剧本,因为还没等剧本完成,电影公司就已经关门了。然后,我去了家小型的广告公司,负责为中小企业生产的登山鞋、帐篷、钓鱼竿等产品编写目录。这是非常烦琐的工作,每天从早到晚都要使用数学公式。随着中小企业的相继倒闭,这家广告公司不久之后也关门了。我总是乘坐行将沉没的船。

后来,我在某家与中国、新加坡等亚洲国家有贸易往来的办公室里接电话、发传真。社长喜欢带我参加酒席,声称这是对外业务。在酒店门前跟社长发生争执后的第二天,我大清早就往办公室里打电话,口头向刚刚到达办公室的社长提出了辞职申请,他没有挽留。

最后一份工作是在电视台做编剧。为了做好编剧工作,我出人作家工作室,上了四个多月的写作课。我在这个苛刻的机构里徘徊良久,最后什么事也没做成,离开了电视台。然后,我就迎来了我的二十五岁。

这样的二十五岁当然令人焦虑。

朋友当中有三分之二已经出于种种原因与社会变得疏离,结婚以后就消失了。在她们最小的孩子读小学之前,她们将变成非社会型的人,过着潜水般的生活。另外与社会意气相投的三分之一则如鱼得水,像战士似的为实现自我而燃烧。还有两个朋友在品尝过生命的缺憾之后,分别加入了佛教和天主教,成了修行者。独立失败之后,我也想过要不要结婚。幸好交往两年的善模终于找到工作,向走投无路的我求婚了。不料,我们的婚事却遭到了均为高中教师的善模父母的强烈反对。

问题在于我妈妈的再婚和晚年得子。善模的父母只有这么个独生子,多年来的心愿就是找到门当户对的亲家和被他们视为己出的儿媳。对于自认为很有品位的中产阶级的知识分子来说,年迈的养父和刚刚生完孩子的妈妈让他们感到恶心和粗俗,我多次涉足社会的失败经历也被他们认定为不踏实的行为。难道我是活该因此受到打击?

我有点儿糊涂了。我跟这样的男孩子结婚,自己并不是很喜欢,前途也不是很光明,父母赚了大半辈子钱,终于能勉强冒充中产阶级了。然而却遭到了对方家庭的反对,真是荒唐至极。

我感到很茫然,就像被普通纸张划破了手似的,并不是对它所具有的意想不到的锋利感到慌张,而是没想到它竞成了我生命中危险的锐器。我轻易地放弃了结婚的打算,反而是善模放不下。

这件事也带给了我意外的收获,那就是让妈妈痛苦地认识到这样的客观事实:她刚刚生下的孩子不但遭到我的厌恶,而且也让别人感到讨厌和恶心。如果不是妈妈和长她十五岁的男人再婚,并且在那个男人的二儿子结婚当年再度生育,我应该能够顺利地和善模这样的男人结婚。也许我会成为一个平凡的女人,抛弃社会性的名字,把家人的生日、结婚纪念日、朋友聚会、妈妈聚会等当成重大活动,把渐渐失去光泽的结婚礼物挂满家中的每个角落,穿上外出服,摸着烫好的头发拦出租车。

这个女人无须深切渴望旅行。新婚旅行、东南亚度假之旅、结婚周年纪念旅行或者跟随丈夫出差等常规旅行,会犹如人生的装饰品一般轮番而至,令她应接不暇。

正如所有的家庭一般,这个家庭也有很多缺点。如果妈妈没有再婚,而是独自养育我;如果我们母女不依赖养父的钱,我可能不会成为现在这个优柔寡断、凄凉慵懒的女孩,说不定会成为亲近社会的现代女性。

从最后一个工作单位回家之后,我在二楼房间里闷了很长时间。读书、听音乐、望着天花板发呆,从早躺到晚……感到郁闷的时候,我就到附近的公园去看孩子们打篮球,或者在比萨店里呆坐,嚼着酸黄瓜和比萨饼。当我感觉身体里的水分太多,几乎要溢出来的时候,我就疯狂暴饮,然后冲到洗手间,排出多余的水分。

我每个月大约有三天泡在图书馆的报刊室里,从早到晚地翻阅杂志,从文艺杂志到女性杂志和时装杂志,从时事杂志到烹饪杂志和装潢杂志,从汽车杂志到钓鱼杂志,甚至还有摄影杂志和登山杂志。每个月和善模见两三次面,一起看看电影,或者到郊外的咖啡厅去吃吃牛排,仿佛故意与善模的父母对抗着。但是,这样的约会对我来说无聊至极。

我患上了时间消化不良症,便开始织起了蕾丝。我之所以没有学习书法和游戏,也没有学习英语会话和电脑,而是织蕾丝,是因为我家附近新开了一家蕾丝店。用白线织过花瓶垫和发带之后,我开始挑战织窗帘。

蕾丝样本上的图案是淡绿色的村庄。半幅窗帘是野花盛开的原野和坡道,另一半是村庄,剩余的是飘浮着朵朵白云的天空。沿着原野通向村庄的坡道很平缓,盛开着罂粟花;身穿圆摆连衣裙的女人们打着绸缎太阳伞,把被风吹乱的头发拂到耳朵后面,似乎要走下坡;路上有两头驴朝着村庄走来。画面酷似莫奈的油画。

锁针、短针、长针、双链长针和贝壳针……织蕾丝的技巧很简单,就是反反复复。蕾丝村庄还很遥远。我埋头织蕾丝的那段时间,善模相了两次亲。他的父母突然急着要他结婚,善模似乎快要耐不住父母的催促了。也就在那时,某个在女性杂志社工作的学长介绍我去地方电视台做编剧。我不假思索地决定去了。我没有别的选择,就以这样的方式离开了养父的家。

P4-7

序言

与我们的固有经验不同的是,二十五岁是女人第一次彻底失去希望的年龄。要么选择与社会结缘,也就是婚姻,然后在大约十年的时间里生儿育女;要么选择注定缺少性生活的独身道路,努力地积累亲近社会的经验;或者怀着不从属于任何地方的流浪意识奢侈地享受恋爱和生活。然而这些都会让人感觉到人生与前途的不完整、脆弱和根本性的缺失。即便如此,我们也只能像河水那样,在既有的河床里流淌。

人生不得不继续向前,却以这样的方式存在着丧失如影随形的时间段。任何事物都是如此,二十五岁的女人也可以大致分为两类:结婚的女人和旅行的女人。这是面对现实的强迫要求所做出的强迫欲望。

我想旅行。我想通过旅行把我无能为力的二十五岁切成小块,像被拒绝支付的支票那样,宽容地撒在自己的头上。

那段日子,我总是反复梦见自己来到河边。尽管梦的内容稍有不同,然而每次都会出现又腥又黑的河水。我走过深不见底的胡同,狭窄、黑暗且充斥着毛皮味道,地面又黑又黏。胡同两边排列着发出微弱灯光的小商店,商店屋檐下面挂着待售的物品。有的出售染布,有的出售成串的用五彩玻璃珠做成的廉价装饰物和用青铜做的灯,有的出售船员的必需品。还有制作串珠的家庭作坊,藏起女人做生意的小胡同,亮着红灯,狭长而僻静……

我向前走着,像个无家可归的人,弄脏了双脚,旧皮鞋里钻进了微温的湿气,脚底有点儿滑。肮脏的牲畜像擦肩而过的行人,从我身边走过:屁股上粘着排泄物和泥土的灰牛和白山羊,还有长着金属般锋利的浓绿色羽毛的鸡……

胡同两边只有湿漉漉的泥墙,中间的距离逐渐缩小,就像被废弃的窄巷。我几乎是贴着黏稠到富有弹性的墙壁,艰难地走在胡同里。

到达胡同的尽头,我突然看到一条潺潺流淌的小河。被遗忘的小河发出废水特有的气味,吐着黄色的泡沫。河的对岸没有堤坝。

我挥不去异乡人的乡愁,沿着用滑溜溜的黑石头砌成的低矮河堤艰难前行。河堤上不时出现通向河面的低矮石阶。一个背着龟壳似的刀鞘的男人,在第二个石阶旁边插了二十把刀,正坐在石阶上打磨着刀。收集废纸的老妇和傻儿子推开窝棚的后门,展开皱巴巴的纸片和沾满泥土的瓦楞纸板,将它们整齐地捆绑起来。身穿黑衣的女人们把腿伸进河里,清洗旧被子。

我坐在光滑的黑色石阶上,等待着什么。远处的上游冒出烟雾,灵魂燃烧的气味随风飘来。西边倾斜的太阳刹那间穿过云层,照亮了河水。突然,狗开始狂吠,我感到晕眩,仿佛锥子扎进了额头。我抬起双手,捂住了脸。河水宛如金黄色的绸缎,蜿蜒地伸向前方,就连浑浊不堪的河水也会在某个瞬间发出如此美丽的光泽。

绸缎鞋、绸缎手套、绸缎伞、绸缎头发、绸缎眼睛、绸缎翅膀、绸缎尾巴、绸缎寂静,以及毫发无损的绸缎心脏……我像个手拿大剪刀的裁缝,焦急地注视着这美到奢侈的波纹。我像个拥有世界上最敏锐的针的裁缝,无可挑剔、天衣无缝地缝合每个瞬间。我陷入了想象。

太阳突然消失,就像后退的大鸟,冷冷的余晖犹如杂技团坍塌的帐篷,掀起了空虚的风。利针般密密麻麻的黑暗落在我的额头上,很痛。转头去看的时候,河边没有了人。洗被子的女人不见了,收废纸的老妇和傻儿子不见了,磨刀的男人和狂吠的狗也不见了。

河水犹如废矿,漆黑而空荡。没有星星。除了等待,梦里没有任何其他的计划。我所知道的只是等待。我仿佛置身于遥远的未来,仿佛自己的人生已经全部过完,就像个束着腰带茫然前行,测量深渊深度的女人似的。

过了许久,我伸开僵硬如树桩的腿,艰难地站了起来。然后,我又像个盲人似的摸索着从脚上脱下脏兮兮的鞋子,朝着看不见的河水扔了过去。吞没鞋子的河水突然发出巨大的声响流走了。我好像第一次知道那里有河似的,把脚伸了出去。我的身体仿佛被人牵引着,朝着发出河水腥味的湿漉漉的黑暗倒了下去。

后记

反抗、逃跑、故作平静

这部小说开始于二十五岁。当然,二十五岁是一个象征。随着时代的不同,这一象征也有所变化。女人第一次对人生失去希望的年龄,从前可能是十六岁,现在也可能是二十七岁。二十五岁,对女人来说是现实的,同时也是虚构的。

这部小说并非直接讨论二十五岁,不知道以后会怎么样,然而我从来都是尽可能地避免让我的小说流于普遍化。融入常规,融入体制之内,同时又冷漠、纠结或批判的主人公,在我心目中毫无魅力可言。通过非主流主人公的边缘轨迹来反抗、逃跑、故作平静,通过心理揭露矛盾的背景,这是我偏爱的方法。

换而言之,二十五岁是这部小说的母胎,也是引导故事情节发展的始终性心理背景。但是,这部小说里绝对没有通俗意义上的二十五岁意识,也没有强迫症。我在写作的时候,希望读者能从我的文字中感受到肉体的存在。语言是那么软弱无力,常常未能引出肉体便中途扭曲、夭折,只剩观念和装饰的松散外壳跳出来打击我。若想通过语言写出不仅是编故事,而且是赋予故事以肉体的小说是何等艰难、何等狂妄。写这部作品的时候,我的心里始终忐忑不安。

写作过程中,我感觉到人与人之间的确存在着超现实性。我们绝对不可能在现实中看到其他人存在的内部世界。存在与存在相遇时短促的扭曲和梦幻的战栗……你和我通过世界表面敞开的超现实通道暂时结合。

感谢所有帮助我完成小说的幸福或不幸的力量。小说中总是存在着写作过程中不确定性的神秘,而这种神秘又变成了自己的命运,如实地反映在小说里。像从前那样,我希望通过写小说送走我的人生历程。我的世界之所以粉碎,那是因为它对我来说变小了。这是难以忍受的剧痛时期。我真心地祈祷这个时期彻底离开,永远不要再回来。怀着这样的期待,我将我的小说画上了句号。

人生变得深邃,概念随之消失。

行走于人生道路上的人们并不是走在已经确定的观念中,

而是走在观念背后的各自陌生的悬崖路上。

生命依然生出不确定的诱惑。

尽管我的爱带给我伤害,而且没有结果,

但是我绝不怀疑我的爱。

其实我也知道,这些充满不悦和疑惑的爱,

都将消失在沉默之中。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玻璃船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韩)全镜潾
译者 徐丽红//薛舟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安徽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9638386
开本 32开
页数 20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0
出版时间 2012-01-01
首版时间 2012-01-01
印刷时间 2012-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312.645
丛书名
印张 6.5
印次 1
出版地 安徽
210
147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1211984
版权提供者 Thinking Tree Publishing Co.Ltd.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16:4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