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营造乌托邦(欧洲现代纯抽象艺术研究)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聚焦20世纪初欧洲现代艺术中的“纯抽象”审美现象,从美学内因、神秘主义观念和造型形式等多个层面对纯抽象艺术发生的动机和特征进行深入探究,发掘被西方中心主义艺术史叙事边缘化的欧洲抽象艺术先驱,并对纯抽象艺术大师康定斯基、马列维奇和蒙德里安抽象理念的萌生缘由、创作实践的美学策略及其理论写作的核心观点展开详尽分析,全方位梳理和总结纯抽象艺术的形而上学维度和超然的乌托邦思想。 作者简介 艾欣,北京大学艺术学理论博士,阿姆斯特丹大学文化分析研究院(ASCA)及斯拉夫学系联合培养博士,现任教于北京外国语大学俄语学院。研究方向为西方现代艺术史论、俄罗斯艺术史。在Rivista di Estetica(《美学杂志》)、《美术研究》、《艺术设计研究》等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中英文论文多篇。已出版专著《营造乌托邦:欧洲现代纯抽象艺术研究》、译著《套中人:契诃夫短篇小说集》《像艺术家一样思考:BBC主编的艺术启蒙课》等。主持和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各1项,参与《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美术卷的撰写工作。曾获得巴黎德国艺术史研究中心(DFKParis)访学奖金和纽约马列维奇协会(Malevich Society)研究与出版奖金。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纯抽象艺术发生的思想基础与范式来源 第一节 西方现代艺术的“语言转向”和“抽象冲动” 第二节 神智论、“第四维”与西方现代艺术的相遇 第三节 “神圣几何”、“格子”结构与“纯抽象”的范式来源 第二章 纯抽象艺术先驱的创作动机与表达模式探索 第一节 阿夫·克林特——“神智绘画”与“纯抽象”初尝试 第二节 秋尔里奥尼斯——“音乐绘画”中的宇宙意象 第三节 辐射主义——光学理论与艺术的共生 第四节 奥费主义——形式和色彩背后的俄耳甫斯情结 第三章 内化:康定斯基纯抽象艺术的形而上学维度 第一节 色彩的意味与精神性 第二节 自然的嬗变:《构成》系列的“纯抽象”演进 第三节 康定斯基“纯抽象”理论中的综合性与“万物统一”思想 第四章 易容:马列维奇纯抽象艺术的形而上学维度 第一节 至上主义的诞生与马列维奇的“原创性神话” 第二节 至上主义黑方块与“第四维” 第三节 纯粹的升华:从黑方块到白方块 第五章 重构:蒙德里安纯抽象艺术的形而上学维度 第一节 艺术代宗教:新造型主义的萌生动机和发展逻辑 第二节 风格派的理论内核与精神意涵 第三节 蒙德里安“未来建筑”的构建机制 第六章 营造新世界:纯抽象艺术的审美乌托邦 第一节 作为俄罗斯白银时代文化外延的“纯抽象” 第二节 指向革命与理想社会的“纯抽象”审美乌托邦 第三节 “纯抽象”理念在综合艺术和实用艺术中的发展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索引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营造乌托邦(欧洲现代纯抽象艺术研究)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艾欣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22723808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420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82 |
出版时间 | 2023-06-01 |
首版时间 | 2023-06-01 |
印刷时间 | 2023-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绘画雕塑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758 |
CIP核字 | 2023143855 |
中图分类号 | J209.9 |
丛书名 | |
印张 | 27.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9 |
宽 | 169 |
高 | 26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