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林徽因传
内容
编辑推荐

吴晨阳编著的《林徽因传》从林徽因的个人境遇落笔,用诗一般的文字展开描述。《林徽因传》加入对林徽因、徐志摩90余诗篇的解读,完美展现了林徽因51年的人生经历。本书以爱情为基点,具体描述了才貌双全的林徽因与梁思成、徐志摩、金岳霖这三大才子之间的感情经历。真实准确,又生动感人。

内容推荐

吴晨阳编著的《林徽因传》介绍了,她是林徽因,一个集美貌与智慧于一体的女子。在她冷静的外表之下,埋藏着炽烈的爱。她渴望浪漫的、纯粹的爱情,但她又是极为理性的人,她懂得什么是自己真正需要的生活。经过内心的挣扎与时光的检验,她放弃了浪漫,选择了安稳。她的故事精彩而又曲折,她身处乱世,却活得优雅。

目录

(一)江南水乡那朵白莲

(二)书香门第,世家风范

(三)康桥上的绝世恋情

(四)相见时难别亦难

(五)青梅竹马,灵魂伴侣

(六)《夜莺与玫瑰》的故事

(七)爱情故事《齐德拉》

(八)志同道合,比翼齐飞

(九)让过去的过去,只求纪念

(十)花好月圆,百年好合

(十一)辛勤耕耘,桃李满天下

(十二)太太的客厅

(十三)梁上君子,林下美人

(十四)宁静的香山生活

(十五)永恒美丽的爱

(十六)才女之间的矛盾

(十七)你是我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

(十八)遍访古建筑

(十九)位卑未敢忘忧国

(二十)你是人间四月的天

后记

试读章节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是个空灵古雅、充满诗意的城市,也是一个有着浪漫传说的美丽城市。

杏花春雨的江南,水汽氤氲的江南,最美不过传说中的西湖,“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东坡绝句说出了西湖的柔美与典雅。

这里有平湖秋月、苏堤春晓、曲院风荷、柳浪闻莺等众多名胜,还有遍地盛开的浪漫的桂花。人们喜爱桂花的高雅出尘和满树的清香,李清照说它是:“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桂花的花瓣是黄白色的,随风摇摆,好像是蝴蝶的翅膀在翩翩起舞,叫人浮想联翩。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西湖的景色美,西湖的女子更美。江南水乡的女子,自有一股外秀内慧柔婉的灵动,她们是结着丁香般愁怨的姑娘,曾经走过悠长的雨巷。娇羞的采莲女,是有着莲一般的美丽,莲一般清雅的姿态,她们怀着莲花般的心事,低低地倾诉着: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在梦幻般的西湖旁边,缠绵的美与爱一次次相遇。有无数浪漫的故事在发生着,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西湖的美景,惹出了无数或者美丽、或者凄婉的爱情故事,使得千年的西湖越发神秘。

我想如果没有那些善解风月的人,西湖纵然美丽,仍只是一片空荡荡的山水。正是有了这些美丽的故事,有了这么多美丽的、多情的、温婉的、灵秀的女子,给予苏杭内在的气质和底蕴,才使得杭州变成了一个闻名千年的“爱情之都”。

林徽因的出生,给杭州增添了更多梦幻的色彩。这个从江南走出的女子,带着与生俱来的美丽灵动、高雅才情,成了民国时期最耀眼的女性。她的诗,给人营造了一个空灵唯美的世界,她就像一朵洁白高贵的莲花,给人带来美丽。

世间曾有林徽因,世间只有林徽因。她以超拔旷世的才情,诗意地在人间栖居。她的内心花好月圆,云淡风轻。她执着于梦想,如同一颗璀璨的夜明珠,在建筑和文学两个截然不同的领域大放异彩。她是口吐莲花、妙语如珠的聪慧人,星捧月般的追随者环绕她,仰视她。

有人说她是一朵出淤泥而不染的青莲,纯洁而高雅。有人说她是满树的桂花,散发芬芳与幽香。还有人说她是茉莉花,洁白无瑕,超凡出尘。其实,她集中了所有花的优点,是人间最名贵的莲花,默默地绽放;也像一颗夺目的宝石。优雅高贵,而不张扬。

林徽因是一朵生长在江南水乡里的清雅白莲,不蔓不枝。无论周围有多少淤泥,她只顾迎风绽放,散发出芬芳的幽香。她永远那么清新灵动,她的笑容里始终流露着欢乐和幸福,她的世界风清月朗,云淡天高。  这朵开在爱河里的莲花,美丽聪明,是个谜一般、充满诗意的女子,有关她的一切都是那么令人迷醉。她清秀的面容,唇角那淡淡的可以点亮四面风的笑窝,散发在油墨芳香的字里行间。

她喜欢在月圆星稀的晚上,穿一身用精美软缎面料做成的白色衣裙,精致的衣裙恰到好处地勾勒出她的典雅高贵。微风吹拂着飘逸的长发,她的心亦有所触动,灵感袭来,她拿出生花的妙笔,随意挥洒,便写出一篇绝妙好文。她这个如莲花般的女子,有着很多美丽的故事,值得人们去回味,去探寻。

1904年6月10日的浙江杭州,陆官巷的一个深宅大院里,住着一户姓林的官僚知识分子人家。这是个富有的大家庭,此时,他们全家正在迎接新成员的诞生。这位新成员长大后长得明眸皓齿,有股天然的风韵,她就是一代才女林徽因。

林徽因的原名叫林徽音,是祖父林孝恂取的,其名出自《诗经·大雅·思齐》: “思齐大任,文王之母。思媚周姜,京室之妇。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寓意是,希望她能够继承美德,招来儿孙满堂。后因常被人误认为当时的另外一个作家林微音,故改名“徽因”。

林徽因的原籍是福建闽侯,林家的祖先也是名门望族,最早据说可以追溯到殷商时期的忠臣比干。林姓家族经过历朝历代的政权更迭,到了林孝恂这一代,已经是强弩之末了,家族中的子弟,大多沦为中产、布衣,他们从事各种工作来养家糊口。

林徽因的祖父林孝恂,年少清贫,但知识渊博,才思敏捷,很有变通的能力。

林孝恂写了一手好字,他的字体飘逸中有力道,柔和中有刚劲,令人叫绝。他曾像蒲松龄一样,在大户人家做过教书先生,当时他的收入微薄,一年不过数十千制钱。由于经济窘迫,子女众多,钱总是不够。林家的生活非常简朴,他平时买水果回家,都是将水果切成一片片地分给孩子。

但林孝恂是个很有能力的人,他的科举之路走得很顺畅。1889年,即光绪十五年,他参加科举考试,中己丑科二甲第一百一十一名进士,与康有为同科.被授予翰林院编修。P3-5

序言

“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

在民国时期的著名才女中,林徽因是最杰出的一位。

她是旷世才女,是美貌与智慧的结合。

她出身于官宦世家,是名门之后,父亲曾经任北洋政府司法总长。

林徽因出生在西子湖畔,从她在西子湖边的第一声啼哭起,林徽因就带有了西湖的灵秀、美丽和轻灵。生于杭州的林徽因是幸运的,西湖的婉约和柔美,杭州城的古典和诗意,为她生命的底色打上深深的烙印。她具有江南女子清新灵动的韵致,就像盛开在江南的那朵最美的白莲,上天给了她绝世的容貌和平和的性情,家族又为她提供了最好的教育,祖母甚至不允许她没读过书的生母带她,终日将她带在身边,悉心教养。

她成年后,父亲一心要把她培养成一个有益于社会的栋梁之材,于是领着她周游了列国,到英国读书,后来她又凭个人的努力,考取了美国的大学,于是,她漂洋过海,留学海外,成为众多学子仰慕的对象。学成后,她和梁思成一起放弃了美国优厚的条件,回到了战乱中的祖国,用所学的知识报效国家。

林徽因为了事业,拖着病弱的身躯,不惧艰辛,与梁思成考察古建筑,奔走于大江南北荒郊野地里的民宅古寺,遍访年久失修的名胜古迹,和梁思成一起写下划时代的巨著。国家危难之际她重病在身,一贫如洗,但毅然拒绝了美国友人聘请他们夫妇去讲学,她和学生谈话时曾说过,“我深信一个有爱国心的中国知识分子不会选择在这个时候离开祖国的”。新中国成立后,她怀着极大的热情参加了建设,她是共和国国徽的设计者之一,也是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者之一。

她有着出众的才能,倾城的容貌,是那个时代极为杰出的才女。她学贯古今、中西、文理,她将满腹的热情投向建筑及文学领域,在建筑学和文学创作上都显露出惊人的才华,达到了令人仰视的高度。即使是民国那些知名的文人学者对于她也很少有不佩服的。

在20世纪30年代,林徽因就享有“一代才女”的美誉,她最早加入了新月社,在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绘画、翻译等方面都有不小的成就。她的文字纯洁剔透,在她的文字中,我们穿过幽静的树林,越过清澈的溪涧,倾听燕子的呢喃。她是温暖柔情的,又是广闻博识的,交友的广泛使她收获了丰厚的友谊。林徽因让人敬佩的不仅是容貌才华,更是她外柔内韧顽强不屈的精神和爱能爱到至深至纯,诚又诚到如痴如醉的人生境界。

在林徽因的著作中,建筑学家的严谨和作家的浪漫糅合得浑然一体。她的学术论文和调查报告,不仅有严谨的科学内容,而且用诗一般的语言描绘和赞美祖国古建筑在技术和艺术方面的精湛成就,文章充满诗情画意。

林徽因是美丽的,她是人间最美的四月天,林徽因的感情世界里有三个知己,一个是建筑大师梁思成,一个是诗人徐志摩,一个是学界泰斗、为她终身不娶的金岳霖。

她让徐志摩怀想了一生,让梁思成宠爱了一生,让金岳霖默默地记挂了一生,更让世间众多优秀的男子仰慕着,她因生活中优秀的男性而更加优秀。

林徽因的建筑,离不开梁思成的默契配合;林徽因的诗,得益于徐志摩的滋养;学术界的泰斗金岳霖更是对她呵护有加。与她共度一生的是梁思成,金岳霖因她终身不娶,徐志摩在赶赴她演讲的途中坠机身亡。

女人的生命中,出现这三人的其中一个都是非常难得的,但三人同时出现在她的生活中,或许也让她品尝着常人所不能理解的纠结。“那一晚你和我分定了方向,两人各认取个生活的模样。”一个至情至性的女人,这般的痛楚让她如何承受?

或许,她渴望的只不过是纯粹的爱和简单的生活,渴望宁静却因优秀而不得,所以她才有淡淡的叹息和无奈吧。

她的人生中充满着爱与美。

她爱金岳霖,对于为了她终身未娶的哲学大师,她说她会像爱家人一样地爱他。

她爱徐志摩,康桥中的柔波与英伦的夕阳曾经见证了这段恋情,但她并没有被情感蒙蔽理智的双眼。她要的是现世的安稳,而这些,是徐志摩无法给她的,徐志摩的感情就像天空中飘摇不定的风筝,一撒手便是天涯两端,所以在世俗中,他们之间的感情无法有更多的交集。林徽因在这场恋情中,始终都是清醒的,虽然痛苦,虽然无奈,但她还是离徐志摩而去,最终选择了梁思成。

林徽因也是幸运的,遇见了心胸宽广的梁思成。如果没有梁思成的辅助,就没有在众多领域取得成功的林徽因。没有梁思成的爱护体贴,林徽因的家庭生活也不会这样幸福,而没有梁思成的宽广心胸,充满诗意的林徽因也不会有人生中的各种精彩,有多少男子能如梁思成那样宽宏大度,又有多少女子能像林徽因那般幸运?

她对终身伴侣梁思成说:“你给了我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我将用我一生来偿还!”

林徽因才情并茂,不失理性和知性。她抛却外表的浮华,用细腻的才情演绎属于精彩女人的别样风情。她理性的睿智超出常人,淡定执着地与丈夫走过人生,正是由于他们这段美丽的尘缘,为中国建筑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张清平先生用林徽因和梁思成终生痴迷的古建筑来比喻他们的结合:梁思成是坚实的基础和梁柱,是宏大的结构和支撑。而林徽因则是灵动的飞檐、精致的雕刻、美丽的栏杆。他们一个厚重坚实,一个轻盈灵动,他们的组合无可替代。

林徽因被人众星捧月,但也能够耐得住寂寞与清冷,虽然世俗之人对她的感情生活有非议,但林徽因对此不屑一顾,任凭外界散步的各种流言,却始终保持着高贵的沉默。

她是个传奇的女性,也是个值得仰慕的女性。

后记

你就是天空,你就是细雨,你就是花朵,你就是人间四月的天。

一个美丽的母亲,怀抱着可爱的婴儿,她慈爱地看着年幼的、天使般可爱的孩子,宛若春天的花朵开在自己的怀中。孩童欢快的笑声,微风轻轻吹动,鸟儿嘹亮地唱歌,这些可爱的声音将四月的天点亮,构成了一幅最美的人间四月天的图景:

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笑响点亮了四面风;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黄昏吹着风的软,星子在无意中闪,细雨点洒在花前。那轻,那娉婷,你是,鲜妍百花的冠冕你戴着,你是天真,庄严,你是夜夜的月圆。雪化后那片鹅黄,你像;新鲜初放芽的绿,你是;柔嫩喜悦水光浮动着你梦期待中白莲。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四月,万物复苏,是充满希望的季节,也是最美的季节,一切都在跃跃欲试地生长。鹅黄,是初放的生命;绿色,蕴含着无限的生机。柔嫩的生命,新鲜的景色,在这样的季节里是如此的与众不同。

三两点星光随意地闪着,和花园里微微舞动的花朵对语,轻灵的、舞动着光艳的微风,它在倾诉着,舞动着,温柔的夜色也在展示自己的神秘。

在这样的季节里,诗人满怀柔情蜜意,写下了心中的爱,“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粱间呢喃,——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文如其人,写下如此优美诗篇的,是一代才女林徽因。那个时候,她已经走过了青春的激情和浪漫,走进了波澜不惊的中年,抱着怀中的婴儿,看着一树一树的花开,她的脸上满是慈祥、爱和希望。

林徽因是美丽而高贵的,具有绝顶的聪慧,出众的才华,丰富的阅历。在林徽因的身上,外在的美貌和内在的修养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她高贵脱俗,明眸善睐,温婉细腻,贤淑端庄,坚毅乐观,多才多艺,是民国名媛中的典范。在她的身上,既有传统女子的美德,又有新女性的自我。她是温柔的母亲,贤惠的妻子。她是诗人,用一支妙笔,写出佳词丽旬;她也是建筑学家,用一支彩笔,绘出雕梁画栋。

林徽因是中国非常出众的才女,也是中国第一位女建筑师,更是民国年间最美的一道风景。

朋友眼中的林徽因

金岳霖曾题“梁上君子,林下美人”的对联赠予粱思成、林徽因夫妇。

冰心说:“她很美丽,很有才气。”

文洁若为林徽因的美而惊叹之余,毫不掩饰对她才华的钦佩:“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曾出现过像达·芬奇那样的多面手。他既是大画家,又是大数学家、力学家和工程师。林徽因则是在中国的文艺复兴(五四运动)时期脱颖而出的一位多才多艺的人。她在建筑学方面的功绩,无疑是主要的,然而在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等方面,也都有所建树。”(文洁若:《才貌是可以双全的——林徽因侧影》)

卞之琳说:“她天生是诗人气质,酷爱戏剧,也专学过舞台设计,却是她的丈夫建筑学和中国建筑史名家梁思成的同行,表面上不过主要是后者的得力协作者,实际上却是他灵感的源泉。”(卞之琳:《窗子内外:忆林徽因》)

费正清晚年回忆林徽因曾说:“她是有创造才华的作家、诗人,是一个具有丰富的审美能力和广博的智力活动兴趣的妇女,而且她交际起来又洋溢着迷人的魅力。在这个家,或者她所在的任何场合,所有在场的人总是全都在围绕着她转。”(【美】费正清《费正清对华回忆录》)

李健吾:“然而,也恰恰就是这样的林徽因,既耐得住学术的清冷和寂寞,又受得了生活的艰辛和贫困。沙龙上作为中心人物被爱慕者如众星捧月般包围的是她,穷乡僻壤、荒寺古庙中不顾重病、不惮艰辛与梁思成考察古建筑的也是她;早年以名门出身经历繁华,被众人称羡的是她,战争期间繁华落尽困居李庄,亲自提了瓶子上街头打油买醋的还是她;青年时旅英留美、深得东西方艺术真谛,英文好得令费慰梅赞叹的是她,中年时一贫如洗、疾病缠身仍执意要留在祖国的又是她。”(李健吾:《林徽因》)

李健吾抗战期间听闻林徽因虽罹患重病而不离开祖国时,激动地说:“她是林长民的女公子,粱启超的儿媳。其后,美国聘请他们夫妇去讲学,他们拒绝了,理由是应该留在祖国吃苦。”(李健吾:《林徽因》)

家人眼中的林徽因

林徽因的父亲林长民说:“做一个天才女儿的父亲,不是容易享的福,你得放低你天伦的辈分,先求做到友谊的了解。”

《图像中国建筑史》,是梁思成的一部极其重要的著作,是用英文写的。他在《前言》中说:“我要感谢我的妻子、同事和旧日的同窗林徽因……没有她的合作与启迪,无论本书的撰写,还是我对中国建筑的任何一项研究工作,都是不可能的。”

“在现代中国的文化界里,母亲也许可以算得上是一位多少带有一些‘文艺复兴色彩’的人,即把多方面的知识与才能——文学的和科学的、人文学科和工程技术的、东方和西方的、古代和现代的——汇集于一身,并且不限于通常人们所说的‘修养’。而是在许多领域都能达到一般专业者难以企及的高度。”(粱从诫)

“林家的女子都聪明绝顶,做任何事都心想事成。”作为林徽因的弟弟、林璎的父亲,林桓说这话自然有其根据而底气十足。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林徽因传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吴晨阳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山东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2954759
开本 16开
页数 24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10
出版时间 2017-06-01
首版时间 2017-06-01
印刷时间 2017-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44
CIP核字 2017084859
中图分类号 K826.16
丛书名
印张 16
印次 1
出版地 山东
239
169
1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1: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