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小窗幽记/智慧之门
内容
编辑推荐

原稿《小窗幽记》分醒、情、峭、灵、素、景、韵、奇、绮、豪、法、倩十二卷,计一千五百多则,是一部融处世哲学、生活艺术、审美情趣于一体的纂辑式清言小品集。本书是《小窗幽记》的注译本。

目录

1\  卷一 醒

49\  卷二 情

76\  卷三 峭

98\  卷四 灵

140\ 卷五 素

190\ 卷六 景

218\ 卷七 韵

245\ 卷八 奇

261\ 卷九 绮

282\ 卷十 豪

305\ 卷十一 法

327\ 卷十二 倩

360\ 附录《小窗幽记》叙

试读章节

[译]饮用中山之酒,可以使人一醉千日不醒。如今的世人昏昏噩噩,追名逐利,可以说没有一日不处在醉乡之中。追求名声者沉醉于朝廷官府之上,追逐利益者沉醉于市井世俗之中,豪门贵胄则沉醉于声色车马。如何才能得到一服清凉散,使得人人服用,从沉醉中解脱出来、获得清醒呢?于是.编纂了第一卷“醒”。P1

序言

《小窗幽记》十二卷,旧题“眉公陈先生辑”,是一部融处世哲学、生活艺术、审美情趣于一体,集晚明清言小品之大成的著作。近二十年来,随着《菜根谭》的风行以及其后的小品热的方兴未艾,《菜根谭》、《呻吟语》、《小窗幽记》、《幽梦影》等明清清言小品备受社会各界读者的青睐,与群经诸子、文史经典等量齐观,成了中华古典宝库的基本典藏,列入了人们研读中华传统文化的必读书目。然而,尽管国内《小窗幽记》的各种整理本已出版达数十种,但严格说来,对其整理和研究还远远不够,不少本子简直是粗制滥造、曲解歪批、相互转抄、随意删改、误人子弟的伪书、垃圾!笔者关注和整理研究本书有年,虽有不少问题尚有待进一步探讨,但也略有所得,值此《小窗幽记》译注本问世之际,就其内容、版本、作者加以考察和介绍,并就其与《醉古堂剑扫》的关系问题,浅陈管见,以帮助读者朋友更好地了解和阅读本书,也借此机会请求方家指正。

《小窗幽记》:晚明清言的集成之作

清言,原意是指清谈,尤其是魏晋名士的玄谈。《世说新语.文学》记载王导与殷浩“既共清言,遂达三更”。《世说新语·夙惠》记载:“司空顾和与时贤共清言。”陶渊明《扇上画赞》:“郑叟不合,垂钓川湄,交酌林下,清言究微。”《晋书·乐广传》记载:“广善清言,而不长于笔。”这里所指的都是清雅、玄妙的谈论,是崇尚老庄、富有理趣的言语。

到了晚明,文人雅士不仅继承了魏晋清谈的传统,而且吸收了中国文化与佛教禅宗的箴言、语录形式和内涵,使得清言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所创新,形成一种新兴的小品文体。《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三二《增定玉壶冰》提要:“山人墨客,莫盛于明之末年,刺取清言,以夸高致,亦一时风尚如是也。”从形式上看,清言自由活泼,短小精练,骈俪成文,隽永雅致,既可以是自己随感偶得,也可以对前人言语进行提炼改造,不仅创作自由,是诗化的散文,也是散文化的诗,而且琅琅上口,便于记诵和传播,所谓“名世之语,政不在多;惊人之句,流声甚远”。从内容上看,清言所标举和追求的是“清”的境界,何伟然《(广清记)序》说:“清为天地民物之源千古高人逸士之根也”,“天则取清气,朝则取清时,官则取清吏禅则取清规,仙则取清班,鬼则取清魂。山川则清而吐秀,草木贝清而芬扬,昆虫则清而韵冷。天下无此清字,不成为世界”。一个“清”字,表达了晚明文人的人生理想、处世哲学、生活艺术和审美情趣,其蕴涵十分丰富,大凡人生感悟、世态物理、诗词文赋、琴棋书画、山林丘壑、泉石烟霞、花草虫鱼、风花雪月,无所不具,尤其是受佛道特别是庄禅的影响至深,追求超越尘俗的方外之趣和隐逸之风。于孔兼《菜根谭题词》说:“其谭性命直入玄微,道人情曲尽岩险。俯仰天地,见胸次之夷犹;尘芥功名,知识趣之高远。笔底陶铸,无非绿树青山;口吻化工,尽是鸢飞鱼跃。”可以说是对清言小品比较恰切的概括。

作为一种文体,清言的形成和成熟当以屠隆《娑罗馆清言》和《续娑罗馆清言》为标志,其后这类作品迭见层出,风行一时,如郑仲夔《兰畹居清言》,闵元衢《增定玉壶冰》,徐学谟《归有园谈》,董斯张《朝玄阁杂语》,陈继儒《岩栖幽事》、《太平清话》、《安得长者言》、《读书十六观》,彭汝让《木几冗谈》,李鼎《偶谭》,黄汝亨《寓林清言》,张复《爨下语》,吴从先《小窗四记》(《小窗自记》、《小窗别记》、《小窗清记》、《小窗艳记》),何伟然《呕丝》,倪允昌《光明藏》,余绍祉《元邱素话》,王纳谏《会心言》,祝世禄《积子小言》,赵世显《一得斋琐言》等。而其中最为有名的,要属洪应明的《菜根谭》,而堪称集晚明清言之大成的,则当属我们要着重介绍的《小窗幽记》了。

《小窗幽记》,分醒、情、峭、灵、素、景、韵、奇、绮、豪、法、倩十二卷,计一千五百多则,是一部纂辑式的清言小品集。首先,该书辑录广博,颇具规模:该书虽不注出处,但从整理过程中可以看出,其采录典籍,以明人为主,包括著名学者李卓吾、徐文长、焦妻、唐伯虎、三袁等的作品,还囊括了当代清言小品的精华;前代文献搜罗更广,从《山海经》到《博物志》,从《史记》、《汉书》到《皇明通纪》,从《世说新语》到《太平广记》,从《诗经》、《楚辞》、《古诗十九首》到六朝诗赋、唐诗宋词,或加辑录,或加锤炼,或加删改,分类编排,集腋成裘,从而形成这部颇具规模的清言汇编。无论从取材、编排、规模、影响等方面来看,在当时的同类书中都堪称凤毛麟角。其次,该书结构周备,编排有序:全书分十二卷中,醒、峭、奇、豪四卷,抒发的是豪情空有、壮志未酬的末世情怀,愤世嫉俗,奇谋炒策,只有寄托于文字之间;情、灵、景、绮、倩五卷则标举美人名花、青山绿水、秘书灵籍为其安身立命之场,体现的是方外之致和隐逸幽趣;而素、韵、法三卷所呈现的则是名士的风格,是其所追求的人生境界。再次,出入三教,体现了多重的人生理想:通读全书,可以说充满着浓郁的佛道庄禅色彩,艺术地表达了淡泊的心态和出世的情怀,犹如一服清凉散,使人澄心净虑,超凡脱俗;但也不乏需家的传统伦理,如“忠孝吾家之宝,经史吾家之田”,更有积极的入世精神和强烈的忧患意识。因此,我们说《小窗幽记》不仅从内容上辑录了晚明清言的精华,而且体现出晚明清言多重的理想和追求,加之体例周备,规模可观,称之为晚明清言的集成之作,可也。陈本敬《小窗幽记叙》评价道:泄天地之秘笈,撷经史之菁华,语带烟霞,韵谐金石。醒世持世,一字不落言筌;挥麈风生,直夺清谈之席;解颐语妙,常发斑管之花。所谓端庄杂流漓,尔雅兼温文,有美斯臻,无奇不备。

陈眉公:“翩然一只云间鹤”

妆点山林大架子,附庸风雅小名家。

终南捷径无心走,处士虚声尽力夸。

獭祭诗书充著作,蝇营钟鼎润烟霞。

翩然一只云间鹤,飞来飞去宰相衙。

这是清代文学家蒋士铨《临川梦》第二出《隐奸》中的一首上场诗。诗中所讥讽的正是晚明名士陈眉公。这代表了清代乾隆时期对以陈继儒为代表的晚明山人群体的评价,从人品到学品,几乎是全盘否定了。其实,这种对陈继儒、对晚明山人及其文学的认识有所偏颇,评价自然有失公允了。

陈继儒(1558一1639年),字仲醇,号眉公、糜公,松江华亭(今上海)人。《明史·隐逸传》称其“年甫二十九,取儒衣冠焚弃之。隐居昆山之阳……亲亡,葬神山麓,遂筑室东余山,杜门著述,有终焉之志”。其后五十多年间,以布衣终身,苟全性命于乱世,同时也享盛名于天下,成为晚明山人墨客的领袖人物,对当时以至清初文坛产生了很大影响,被誉为“天壤一异人”。他一生著述等身,据《陈眉公先生全集》其子陈梦莲小记,其一生应景之作和代笔之稿存留十无一二,但其身后遗稿尚达七千余页,拟分四次刊刻,其约一百二十卷。现存著作尚有:《陈眉公先生全集》六十卷、《晚香堂小品》二十四卷、《白石樵真稿》二十四卷、《眉公杂著》四十八卷、《古今诗话》八卷、《清明曲》八卷,以及《逸民史》、《书画史》、《读书镜》、《模世语》、《妮古录》、《群碎录》、《见闻录》、《岩栖幽事》、《太平清话》、《狂夫之言》、《虎荟》、《茶董补》、《酒颠补》、《养生肤语》、《偃曝谈余》、《销夏部》、《辟寒部》、《香案牍》、《珍珠船》、《枕谭》、《书蕉》、《笔记》等;编纂丛书《宝颜堂秘籍》二百二十六种四百五十七卷,由秀水沈氏分正、续、广、普、汇、秘六集刊刻,还编辑有《古文品外录》、《秦汉文脍》、《古论大观》、《文奇豹斑》、《寸札粹编》、《余山诗话》、《国朝名公诗选》、《建文史待》、《邵康节外纪》等;还评点有各体著作多种。关于眉公其人,我以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认识:  他是一个山人,却又是一个热衷世事的社会活动家:眉公早年沈绝意仕进,隐逸山林,并多次拒绝大臣的举荐和朝廷的征召,但他既享出世的清名,又不甘寂寞,出入学林、官场,“声华煊赫”,影响朝野。正如李庆西先生《隐者陈眉公》(《人间书话》,新疆人民出版社,1997年)所考索的,他虽然谢绝东林讲席,但多结交东林、复社清流;与大学士王锡爵父子、文坛名流董其昌等关系非凡,来往密切;留心边事,为钱龙锡谋划诛毛文龙事;与黄宗羲谋诉其父专尊素冤案等,其政治倾向是非常明显的,这也为他赢得了更广泛的社会声誉,以至于黄道周上疏辞官,自陈“七不如”,其一即“老成足备顾问不如陈继儒”。可见,陈眉公在晚明,也仅次于南朝陶弘景“山中宰相”的身份了。

他是一名隐士,却又是个明星:眉公入山之前,作《告衣巾呈》:“生序如流,功名何物?揣摩一世,真拈对镜之空花;收拾半生,肯作出山之小草?乃禀命于父母,敢告言于师尊,长笑鸡群,永抛蜗角,读书谈道,愿附古人。复命归根,请从今日。形骸既在,天地犹宽。偕我良朋,言迈初服。所虑雄心壮志,或有未堕之时,故于广众大庭,预绝仕进之路。”颇有出名造势之嫌。此后几十年间,他也的确是游山玩水、读书著述、度曲填词、挥毫泼墨、焚香烹茶、栽竹莳花,非常惬意地做着隐士的日常功课。但另一方面.随着其名声的日益煊赫,不仅他所隐居的小昆山、东佘山成了官绅士人的“社交俱乐部”,“四方求文者,履日满户外”,而且所到之处,吸引着大批的追星族,简直成了当时不可多得的明星。计六奇《明李北略》记载:“当启、祯间,妇人竖子,无不知有眉公者,至饮食器皿,悉以眉公名,比于东坡学士矣。”“每当春秋佳日,月夕花晨,非操舸龙潭,即卜筑旷野,一时名姝骚客,辐辏而至。或匿蒹葭萍藻间,长歌短笛,鸥鹭惊翔,累日经旬,兴尽方至。”黄宗羲《思旧录》记载:崇祯元年,在杭州西湖见眉公,其一行三艘画舫.结队沿运河而来,一作寝卧,一会客,一载门生故友、小厮杂役,船一泊岸,缙绅士夫蜂拥而至,竞日会客,迎送不休,根本无暇领略湖光山色。“数日来只看得一条跳板”。次年到云间拜谒眉公,“侵晨,来见先生者,河下泊船数里。先生栉沐毕,次第见之,午设十余席,以款相知者。饭后,即书扇,亦不下数十柄,皆先生近诗”。

他是一位学者,又是一个畅销书编辑家、策划家:眉公“工诗善文,短翰小词,皆极风致,兼能绘事。又博闻强识,经史诸子、席伎稗官与二氏家言,靡不较核”。是一个通才,其思想深度不如李卓吾,文学成就不如袁中郎,书画、鉴赏不如董其昌,但他把晚明支人的特点集于一身,把晚明文人幽雅生活追求人格化,把文化与经济、治学与治生结合起来,适应了晚明江南经济商品化、文化世俗化的要求,从而成了晚明流行文化的制造者、策划者和受益者。 如前所述,眉公是一个著作等身的学者,一个享天下大名的隐士,但他不耕不宦、不工不商,如何维持生计呢?那便是利用自己的声名,引导文化消费,不仅自己撰写、编纂畅销书,而且“延招吴越间穷儒老宿隐约饥寒者,使之寻章摘句,族分部居,刺取其琐言僻事荟蕞成书,流传远迩”,经过他的策划,这些书经书商出版后,大受欢迎,不惟带来了不菲的利益,也使其更为闻名天下,其所倡导自幽雅生活时尚以及清言小品文体都盛行一时。正因如此,他也历了晚明出版业的伪盗之风中被假冒最多的名人。郑振铎先生曾说:“眉公著述,余所得颇多;见者亦不少。惟大抵皆明季坊贾妄冒其名,或挖去作者姓氏,补印眉公名里,以资速售耳。”(《郑振铎书话·劫中得书记·古选民史》北京出版社,1996年)

证伪:《小窗幽记》VS《醉古堂剑扫》

近百年来,《小窗幽记》之为世人所熟知,首先是20世纪30年代。1935年,上海中央书店出版了襟霞阁主人辑“国学珍本文库”第一集《小窗幽记》列为第一种,分十二卷,题“陈继儒撰”。其提要云:“本书为陈眉公先生手录抄本,内容语语峭丽,字字珠玑,弥足珍贵,爰为刊印,藉公 同好。查坊间尚有刻本《小窗清记》、《小窗艳记》、《小窗别记》,采取芜杂,选辑较逊,系后人仿效之作,非出眉公手笔,故弃而不取。襟霞阁主人附记。”其次是90年代以来,《小窗幽记》被不断以不同形式出版,累计在五十种以上,影响很大。自从1991年希望出版社《白话小窗幽记》面世后,半数以上的版本都是辗转沿袭的4卷194则:还有一些是沿袭“国学珍本文库”的十二卷本,也有少数以乾隆三十五年崔维东刻本为底本的,但作者均作“陈眉公”或“陈继儒”。首先对陈眉公编撰《小窗幽记》提出质疑的,是曹铁圈、郭孟良主编的《中华修身处世经典》,在该书下册《全本小窗幽记序》中,作者经过初步考证,得出了所谓陈眉公《小窗幽记》实为陆绍珩《醉古堂剑扫》的结论。无独有偶,1998年海南出版社和三环出版社出故“中国历代经典宝库”,台湾学者陈万益在《明清小品》一书关于《醉古堂剑扫》的“说明”中,就两书的雷同提出质疑,并推测说“一百多年的时间,就使作者沉沦,而让书商恣意改头换面,是不是其中别有缘故?或者只是书商换下寂寂无名的作者,挂上名家招牌,用以促销谋利的伎俩而已呢?”经过认真考察,我们感到可以判定《小窗幽记》是一本假托陈眉公之名而广泛流传的伪书,正本清源,应当恢复其本名《醉古堂剑扫》,其著作权应当归还给真正的编纂者陆绍珩。

首先,我们看《小窗幽记》的版本源流。就目前所知,《小窗幽记》的最早刻本就是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本,题作“眉公陈先生辑”、“问心斋藏板”,目录首页题“云间陈继儒眉公手辑,古溪王绍曾西岩论定”。前有陈本敬的《小窗幽记叙》,末署“乾隆三十五年岁次庚寅春月昌平陈本敬仲思氏书于聚星书院之谢青堂”,并有“陈本敬印”、“仲思”印各一方。叙中明确记载刊刻者为“许昌崔维东”。全书十二卷,目录中分别题作“集醒”、“集情”、“集峭”、“集灵”、“集素”、“集景”、“集韵”、“集奇”、“集绮”、“集豪”“集法”、“集倩”,正文则无“集”字。另一种版本就是前述之193年中央书店的“国学珍本文库”本,襟霞阁主人所作提要称“本为陈眉公手录抄本”,可见并非直接源自乾隆本,但从内容来看两本当属一个版本系统。由此说来,在陈继儒生前和死后的一多年间,并未有《小窗幽记》一书的记载和著录;至于襟霞阁主人《提要》所说的“查坊间尚有刻本《小窗清记》、《小窗艳记》、《小窗别记》,采取芜杂,选辑较逊,系后人仿效之作,非出眉公手笔”,是是无的放矢,这三种书加上《小窗自记》,乃是眉公同时代的吴从先的《小窗四记》,本来就不是眉公手笔。

其次,我们看陈眉公与《小窗幽记》的关系。一方面,我们遍查晚明有关文献,陈眉公的传世作品尽管鱼龙混杂,但未见有《小窗幽记》的记载,可以判断这又是众多假冒眉公大名的伪书之一;另一方面,细读此书,可以发现很多眉公的信息,眉公与《小窗幽记》大有关系。书中不少内容来自眉公的著作,如《岩栖幽事》、《茶董补》以及《宝颜堂秘籍》等,而且有些地方径称眉公,如卷五:“眉公居山中,有客问山中何景最奇……”至于说眉公与晚明清言小品的关系、眉公的处世态度与《小窗幽记》所标举的人生境界的关系,就更密不可分了。

再次,我们看陆绍珩及其《醉古堂剑扫》的版本情况。行文至此,真正的主角该登场了,这便是陆绍珩及其《醉古堂剑扫》。正如前文所考察,《小窗幽记》既非眉公所编,又不见于晚明和清初的文献记录,只是在眉公辞世一百多年之后才刊刻问世。而在明熹宗天启四年(1624年),也就是眉公六十七岁的这一年,在南都金陵一本名为《醉古堂剑扫》的图书面世。经比勘,与《小窗幽记》的初刻本只有个别字句的差异、少数条目的增删以及个别条目顺序的微调,十二卷的目录则题为“醒部”、“情部”……前有《参阅姓氏》、《剑扫凡例》、《剑扫采用书目》,另有序跋多篇。卷下题“松陵陆绍珩湘客父选,兄陆绍琏宗玉父阅”。陆绍珩字湘客,松陵(苏州吴江)人,号称唐代隐逸诗人陆龟蒙(号天随子)之后。自序你:“每遇嘉言格论,丽词醒语,不问古今,随手辄记。卷从部分,趣缘旨合,用浇胸中块垒,一扫世态俗情,致取自娱,积而成帙。”溘得关注的是,在该书《参阅姓氏》中,“陈继儒”赫然列在首位:在《剑扫采用书目》中,陈继儒的《眉公秘笈》、《岩栖幽事》也都赫然在目。本书的版本,国内能查到的仅有天启四年的初刻本,见于著录的有四家庋藏,大约清代以来未曾刊刻;而在日本却刊刻流播不绝,所在有藏,影响甚大,与《菜根谭》、《呻吟语》齐名。

综合以上考察,我们可以得出初步的结论:《小窗幽记》是一部假托陈眉公之名的伪书,其本来面目应该是陆绍珩所编选的《醉古堂剑扫》,其作伪者当是乾隆三十五年本的作序者陈本敬和刊刻者崔维东。入清以后,由于陆绍珩名声有限,此书已流传不广,于是二人把其参阅者——晚明头号畅销书作家兼策划家陈眉公抬了出来,并参照《小窗四记》、《岩栖幽事》而为之命名《小窗幽记》,其原作者和书名反而无人知晓了。当然,由于清朝统治者对晚明小品持轻视和否定态度,所以乾嘉以降,此类清言小品几乎销声匿迹了。只是到了民国时代,新文学运动溯源至晚明文学,三十年代兴起了一阵晚明小品热,促成了《小窗幽记》第二个版本的问世,可是其真相已鲜为人知了,影响以至于今日。至于大陆最早的《醉古堂剑扫》整理本,当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年所出的《透悟心机——白话醉古堂剑扫》,此后又有若干本子推出,但都谈不上认真规范的整理,甚至出现了将二书并列合编的滑稽现象。有鉴于此,笔者借本书出版之际,将《小窗幽记》与《醉古堂剑扫》的纠葛略加梳理,叙述如上,希望引起出版界、读书界的关注。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本书的校勘和译注,以乾隆三十五年刻本为底本,参酌“国学珍本文库”本和老古文化事业公司影印日本嘉永壬子刻本《醉古堂剑扫》;为保持全貌,全书无一则删削;注译力求简明,不在语言文字上多费笔墨,而尽可能查找出典,注明人事、典故,疏通文意;翻译则以直译结合意译,力图兼顾信、达、雅整理过程中,还参考了当下通行的一些较好的本子,如《中华修身 处世经典》(中国人事出版社,1996年)、《中国古代为人处世箴言集萃》(浙江大学出版社,1994年)及罗立刚校注《小窗幽记》(_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等;[日]合山究选编《明清文人清言集》吴承学所著《晚明小品研究》,吴承学、李光摩所编《晚明文学思潮研究》,陈平原所著《从文人之文到学者之文——明清散文研究》也给整理者以不少启示,这里一并表示感谢。限于整理者学力不足,识见不广,书中还有一些问题未能解决,没有一一注明,有的注释和翻译还存在不准确甚至错误的问题,殷切希望得到识者的批评和指教。

整理者

乙酉春月于清风居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小窗幽记/智慧之门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明)陈眉公
译者 清风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州古籍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4824753
开本 32开
页数 36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10
出版时间 2005-05-01
首版时间 2005-05-01
印刷时间 2005-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1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825
丛书名
印张 11.75
印次 1
出版地 河南
202
139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10:0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