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中国的风俗与岁时(精)/海外藏中国民俗文化珍稀文献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是“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国家出版基金项目“海外藏中国民俗文化珍稀文献”的一种。由两本译著合成。其中何乐益的《中国的风俗》(Folkways in China,1929)按农历时间顺序,记载了包括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中国传统的岁时节俗,还穿插了玉皇大帝、临水夫人、观音、文昌帝君、吕洞宾、妈祖、关羽等民间神灵在诞辰时祭祀活动,以及官方主导的立春鞭春牛、东岳大帝诞、城隍诞、八蜡、腊祭、驱傩、祭天等祭祀典礼。裴丽珠、米托发诺的《岁时》(The Moon Year:A record of Chinese Customs and Festival,1927)前三章介绍了中国历法、中国的众神以及传统时期的国家祭典,然后以月份为序,从十二月开始,分十二章描述中国人的日常信仰实践和岁时节日活动。 作者简介 何乐益(Lewis Hodous,1872—1949)美国汉学家、佛学家。1901—1917年,何乐益携夫人在福州传教,并研究中国民俗文化与民间宗教。1920年与1934年两次来华考察中国的风土人情。著有《中国的风俗》(Folkways in China,1929)。 目录 《中国的风俗》 《岁时》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中国的风俗与岁时(精)/海外藏中国民俗文化珍稀文献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美)何乐益//(英)裴丽珠//(俄罗斯)米托发诺 |
译者 | 译者:杨沁//王玉冰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9533347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545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456 |
出版时间 | 2023-03-01 |
首版时间 | 2023-03-01 |
印刷时间 | 2023-03-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读者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932 |
CIP核字 | 2022232929 |
中图分类号 | K892.18 |
丛书名 | |
印张 | 3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陕西 |
长 | 246 |
宽 | 172 |
高 | 30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