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一张考卷/中国少年童话书列
内容
编辑推荐

为纪念童话大师洪汛涛创作《神笔马良》60周年,在洪汛涛亲自选编的《中国少年童话书列》的基础上,洪汛涛之子洪画千重新搜集整理,编成11本洪汛涛童话作品集,堪称洪汛涛最全童话作品集。

本册为《一张考卷》,收录了洪汛涛14篇童话作品。《一张考卷》是通过“白卷”这一“魔物”,运用了幻想的、也是怪诞的手法,来反映现实,《向左左左转先生》是以极度的夸张,用漫画的源于生活、又不照搬生活的方式,来勾画极左路线的罪恶了。

内容推荐

本书收录了洪汛涛14篇童话作品。其中《一张考卷》写的是一个交了一份白卷的孩子,后来吃了大亏的故事,作者以此来抨击当时“交白卷”的社会思潮,这个故事来源于真实的生活;《小芝麻奇历记》的主人公为一粒小小的芝麻,它那么小,又不能行动,却经历了一场非常精彩的冒险历程。此外,还有讽刺“宁左勿右”思潮的《向左左左转先生》,正面写学习雷锋精神的《半半的半个童话》,让大家办事必须讲速度的《慢慢来》等。洪汛涛通过童话创作,在向孩子们讲述最浅显的哲理。

目录

花圈雨

一张考卷

向左左左转先生

半半的半个童话

白头翁办报

棕猪比比

慢慢来

“亡羊补牢”的故事

小鼯鼠第一次出去学本事

奇怪的医生

游历家

小芝麻奇历记

破缸记

乌牛英雄

《一张考卷》后记

试读章节

花圈雨

这是一个很冷很冷的夜晚,冷得四周的空气,似乎像水珠子那样,一颗颗都凝聚住了。

广播喇叭里,连续播放哀乐。播音员颤抖的声音报告着:敬爱的周恩来总理离开了我们。

在市人民医院的病房里,有一个女孩子,正发着烧。她裹着雪白的棉絮被,头埋在柔软的鸭绒枕头里,眼睛无力地闭着,小脚不时从被窝里伸出来,没有血色的嘴唇,一掀一掀地微微启动,好像在说着什么话。不知这女孩子,是醒着呢,还是在做梦?

她叫小民民,年纪还小着呢!才上学,不是一年级,就是二年级。

小民民听见了这惊人的消息,但是她并不相信。她想应该是她的耳朵听错了。她知道,她生着病,自然她的耳朵也跟着她一块儿生病的。

她打算问旁边的小朋友,但一想,旁边的小朋友也都病得很重,现在正睡着,不能惊醒他们。

可是,她无法把心里的焦急赶走。焦急,像是一只手在不停地抓挠着她的胸口。

一阵眩晕,使她失去了知觉;但她身体里有一股不知哪来的力量,又在强制她清醒。

她迷迷糊糊中,忽然觉得她睡的这张病床,在轻轻摇动。她用力睁开眼睛一看,怎么?她的病床长出了四只轮子,变成一辆汽车啦!

她高兴地一骨碌坐起来,一个驾驶盘伸在她面前。她对汽车说:“咱们快开出去吧!”

汽车好像听懂她的话,真的开动起来;她握着驾驶盘,把汽车开出医院去了。

天,黑洞洞的,绷着脸,重重压盖在城市的上空。空中,飞扬着天哭泣的眼泪化成的雪片。风,打着寒噤,大声地号叫着。路两旁的房屋,所有的窗户,都痛苦地闭上了眼皮。人行道上惨绿的路灯,湿漉漉地,噙着泪水。街心花圃里成排的红梅,朵朵像哭肿的眼睛,充满着血丝。远方往常喷着火星的烟囱,屏住呼吸,没有大口大口地喘气。平时爱大叫大嚷的汽笛,也都哑了喉咙……

“是不是周总理真……”小民民更着急了。

小民民把汽车开到学校里,想去问一问。学校里关着门,没有一个人,老师、同学都跑出去了。

小民民把汽车开到自己家里,想去问一问。家里关着门,没有一个人,爸爸、妈妈都跑出去了。

小民民把汽车开到姥姥家里,想去问一问,姥姥家里关着门,没有一个人,姥姥、姨姨都跑出去了。

他们都到哪儿去了呢?小民民想找一个人问一问。家家都关着门,没有一个人。人们都到哪儿去了呢?

小民民更加着急了,她开着汽车,满街地寻找。

她,找呀,找呀,找到了。人们都在市中心一家纸店的门口。全城的人,都来了,排起了长长的队伍。这队伍,像一条没头没尾的大龙,在店门口广场上,很有秩序地围成一圈又一圈。

小民民开着汽车,在人群里一圈一圈地转。这么多的人,要找她的老师、同学、爸爸、妈妈、姥姥、姨姨,真难哪!

小民民找不到亲人,又不知道这么许多人,在纸店门口,干什么?她就问队伍里一个和她同样大小的女孩子了。

“排着队,干什么?”

“买彩纸。”

“买彩纸,干什么?”

“做花圈。”

“做花圈,干什么?”

“送给咱们的周总理。”

“送给咱们的周总理,干什么?”

那个小女孩答不上来了。小民民还是一个劲地往下问:“周总理要这么多花圈,干什么?”

后面,一个大一点的男孩回答她:“周总理要把这些花圈都变成项链,他要让每一个小女孩的脖子上,戴上花圈那样漂亮的项链。”

小民民还是不明白,瞪大眼睛,发着愣。

后面,一个再大一点的女孩回答她:“周总理要为咱们建造一个美丽的大花园,大花园里要各种各样的花都有。咱们做花圈,就是在大花园里种花啊!”

小民民还是不明白,瞪大眼睛,发着愣。

后来,一个更大一点的男孩回答她:“周总理要造一辆很长很长的火车,这火车坐得下全国的人民。那样长的火车,需要很多很多的车轮。花圈不就是圆圆的车轮吗?”

P1-4

序言

一、童话创作

洪汛涛先生有扎实的民间文学和古文学功底以及丰富的人生和社会阅历。他在童话创作上,推崇童话的民族化和现代化相结合,他众多的优秀童话作品是他理论的身体力行的实践。他的童话富有爱国、爱民的忧患意识,读他的童话必须和写作的时代、社会背景联系起来,和他个人的生活经历联系起来。他的童话有歌颂的,也有规谕的;有快乐的,也有悲愤的。他的童话,反映了人民的心声,是时代、社会的主旋律。他的童话,主要写人物,他笔下的人物都栩栩如生。他的童话既有深度又饱含哲理,善于以小说大、以物说人、一以古说今、以旧说新。他的前后期童话代表作“两笔”都曾获得过国家级的大奖,都曾受到世界各地评论界的推崇和赞誉。如果说《神笔马良》更多是浪漫主义的话,那么《狼毫笔的来历》则更侧重于现实主义,他要用笔去揭露虚伪世界,去刻画真实世界。新加坡的《联合早报》介绍他称:“洪汛涛的名字足以和安徒生、格林等排列在一起”,“人们尊称他为童话大师”。中国童话的未来发展前景,应从洪汛涛的作品中得到有益的启示与借鉴。

二、理论研究

洪汛涛先生在写作童话的同时,还进行童话研究、创办童话刊物、选编童话丛书。他担任过文化部“儿童文学讲习班”的讲师,曾任上海作家协会第四届至第六届理事(1984—2001)、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他曾参加主持全国和地方评奖工作,倡议举行一次次童话理论研讨会,他替许多童话新作者出书写过序文介绍,为建设童话理论、扶植童话新人、繁荣童话创作、振兴童话事业作出了众多贡献。他著书立说写过不少饶有见地的理论文章。他这些笔记式的理论文字,用的是散文诗的形式,写得很是秀美,在带给我们艺术享受的同时,启发我们思考,却没有惯见的那种理论架势。他的理论,立论大胆,针对实际,边叙边议,很是好读,开一代理论的风气,为以后的童话研究新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1986年,洪汛涛经过“面壁三年”,苦读、苦写,三易其稿,一本41万字的理论巨著《童话学》终于完成,由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1989年台湾富春文化事业公司出版了台湾版《童话学》。《童话学》在全国儿童文学理论评奖中获优秀专著奖。《童话学》的出版,填补了世界文学的空白,可以说是中国童话界的一项巨举,表明童话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对繁荣童话创作将起相应的积极促进作用。这是世界文学史上第一部《童话学》,洪汛涛也是第一位童话学的奠基人,他为童话学这门新学科的创建和开拓奉献了自己毕生的精力。

三、神笔马良

上世纪五十年代,洪汛涛先生创作的《神笔马良》是一篇具有丰富内涵和民族气派、民族风格的童话作品。2009年,中国作家协会和《中华读书报》联合,首次全面总结新中国60年儿童文学,推荐60部经典书目,《神笔马良》榜上有名。《60年60部经典作品小传》中指出:“在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史上,《神笔马良》几乎创造了一个‘神话’,国内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国际广泛赞誉、名至实归。”《神笔马良》这一作品的成功,在于作者创造了“马良”,创造了“神笔”,创造了“马良”和“神笔”的完美结合。马良运用神笔,神笔帮助马良,去完成人民的理想事业,具有高境界思想和独特的艺术品位。由洪汛涛根据《神笔马良》编剧的电影《神笔》先后荣获五项国际大奖,国内获文化部编剧一等金质奖章,是新中国第一部参加国际电影比赛的儿童片,也是百年中国电影在国际上获奖最多的影片之一。当年,茅-盾和夏衍都赞许过他的这一作品。中国作协儿童文学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泉根指出:“在世界童话的参天树林中,高耸着洪汛涛创作的《神笔马良》。百年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真能让人们记住的,为广大少年儿童难以忘怀的艺术形象并不是太多,但其中就有手握神笔的少年马良。马良已成为激扬民族文化传统的一个童话典型,《神笔马良》已成为中国童话走向世界的一个标志。”

四、多才多艺

在儿童文学作家中,洪汛涛先生被誉为多才多艺的多面手,他不仅是杰出的童话作家和童话理论家,也是一位颇具成就的诗人、小说家、散文家、剧作家、杂文家、编辑家,同时又是一位热心的文学活动家和组织家。他在儿童文学的各个领域,不但都有建树,而且著述颇丰,至今出版《神笔马良》等专集共百余种,五百余万字,其中一些作品被译成各种文字,有的编入课文,有的在国内外多次获奖。洪汛涛的低幼童话《三个运动员》由少年儿童出版社于1959年出版。后来,他又将此童话改写成电影剧本《大奖章》,由上海电影制片厂于1960年摄制,成为中国第一部儿童立体电影。洪汛涛写作于1981年的朗诵诗《愿你也有一支神笔》最先发表于上海《少年报》,后经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分别同时配乐朗诵,向全世界广播,受到了听众的热烈欢迎和高度好评,曾获第二届上海儿童文学园丁奖“优秀作品奖”,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出_版了单行本。  五、两岸交流

改革开放后,洪汛涛先生敢为人先,率先打开了大陆与台湾地区文学界交流之门,1989年促成了台湾第一个作家代表团访问大陆。1994年他和大陆作家首访台湾,与台湾文学界面对面深入探讨有关创作和理论上的问题。他是海峡两岸文学界交流的架桥人,为了表彰洪汛涛的突出贡献,台湾杨唤奖第一届评奖赠他以“特殊贡献奖”。洪汛涛同时也做了大量世界华文文学的开拓和建设工作,他于1990年5月在长沙筹办召开首届世界华文儿童文学笔会,并主编出版了《世界华文儿童文学》丛刊,将全世界华文作家的优秀作品集于一书,这在出版界还是第一次。洪汛涛做这两件工作无不开创了先河,在历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六、童话引路

洪汛涛先生生前对各种有益于孩子思想品德和写作水平的活动都大力支持。他曾写过一系列的文章,提倡开发和引导少年儿童的幻想智商,并在全国各地的学校中首推“童话引路”教育工作,提倡孩子自己写童话,让童话进入课堂,进入他们的学习和家庭生活中,这项活动至今还在许多学校深入坚持开展,也引起教育界的普遍好评。1988年,由洪汛涛倡议,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40多家新闻出版单位联合举办首届“全国少年儿童金凤凰童话写作大奖赛”,他任主评,为100篇获奖作品逐篇撰写评语,以《中国孩子写的童话·金凤凰》的书名出版,这本书初印1800册,一售而空,随后、又多次加印,共印37100册,这是一个很突出的奇迹。

七、心底的爱

洪汛涛先生是一位重乡情、重友情、爱孩子、爱朋友的典型的中国知识分子,他一生都热爱着养育自己的故土和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民。他在评奖和编书时,一大批默默无闻的浙江作者都受到他的关爱,如《小马过河》作者彭文席。他把《神笔马良》的全部稿酬捐献给家乡,也把《神笔马良》铜像永远留在家乡的塔山公园。洪汛涛是位极重情义的人,对于前辈作家尤为敬重。他在《童话学》书中专门介绍前辈作家口十圣陶、张天翼、严文井、陈伯吹、贺宜、金近、包蕾在童话创作上披荆斩棘、勇于创新的功绩,并对每一位都从历史角度和艺术特点上给予恰切而崇高评价。他在主持“第二次全国少儿文艺创作评奖”中提议为这些老文学家授予荣誉奖,以表达对他们在文艺园地辛勤耕耘的崇高敬意。1980年5月28日,在万人授奖大会召开前两天,洪汛涛在《光明日报》上发表了题为《永远感谢他们》的短文,深切缅怀和追思已故的老作家的人品、文品,他在文中不禁动情写道:“我们将不会忘记那些为少年儿童们贡献过自己力量,为少年儿童们留下了好作品而已经去世了的作家们的。他们将永远激励我们这些生者,更好地、更多地为亿万少年儿童创作精神食粮。”

总之,洪汛涛先生这些重要的建树和卓越的贡献,使他无愧为文学界的一位童话大师,也无愧于他致力于儿童事业的那颗挚诚奉献的童心。他为祖国、为人民留下了彪炳史册的文学成就和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全国人大常委、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金炳华曾对洪汛涛作出“以人品立身,品德高尚。以作品说话,是文学大家”的高度评价。逝去的大师,永远的童话,大师精神永励后人。

今年4月9日,是洪汛涛先生诞辰85周年,他已经离开我们整整12年了。历史不会忘记洪汛涛,儿童文学史册上会用浓墨重彩记上一笔,写下有关他的灿烂篇章。读者不会忘记洪汛涛,他精心塑造的栩栩如生的童话形象将深深镌刻在少年儿童的心坎里。在大家关心和支持下,“洪汛涛纪念馆”已在他的家乡浦江县落成,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顾秀莲题写了馆名。3D电影《神笔马良》获得了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上海市重大文艺创作项目资助(注:电影已于2014年7月上映)。六本装帧精美、内容丰富、大气厚重、读者喜爱的洪汛涛童话作品集《中国少年童话书列》正在贵州人民出版社编辑中,2015年上半年就能和读者见面了。借此机会,我们要深深感谢并永远铭记大家的深情厚谊!也谢谢编辑张静芳、狄兰。

洪汛涛之孙洪运2013年清明

2015年1月8日《光明日报》“文化名家·人物”整版全文刊发。

后记

洪汛涛是20世纪一位享有盛名的童话作家,又是一位深孚众望的童话理论家。他的一生命运和童话命运是系在一起的。他自己曾经说过:“童话多难,我抑郁。童话倒霉,我遭殃。童话挨批,我陪斗。十年动乱时期,童话从人们生活中排除出去了,我也被踢出文学创作队伍……”“文化大革命”一结束,童话冲出了死牢之门,活着的童话作家们揭竿而起,洪汛涛一气为不同程度的孩子写了近百篇童话。

从那时开始,他一直没有离开过童话。这期间,是他创作的黄金时期。虽然,这些岁月中,道路并不平坦,但终是陆续有作品出世。

1976年,他发表了童话《花圈雨》,他在标题下注明“1976年4月5日童话纪实”。他在这童话的结尾处写道:“这个童话,是在极度悲痛、极度愤怒,但也满怀希望、满怀激情,错综交织的心绪中,一气写成的。”“四五事件”中,有许多正直的中国人,他们写过不少的诗,有的写诗者流了血。但没有听见有人写过童话。用童话来反映真实事件,应是非常困难的。他让汽车长出翅膀,开到天上去,问太阳、月亮、星星。这使人想起诗人屈原的《天问》。太阳、月亮、星星们,给予同情和帮助,竟然下起了一场“花圈雨”。这场花圈雨似乎超过《窦娥冤》中那场“六月雪”,要猛烈得多。“四五事件”是瞩目世界的中国人民战胜邪恶的斗争。如同作者所写的,大花圈落到了北京,引起了“地震”,并且这地震,使得历史之神手中的笔也抖动了,直写得历史有了一个大转折。不论将来人们如何来看待这事件,但这个作品歌颂了人民的伟大。洪汛涛始终都和人民站在一起。这作品,将花圈真可说是写足写透了。一会变这,一会变那,都是一种纪实。整篇作品,高屋建瓴,气势十分磅礴。文字也好,如那段关于景的描述:“天,黑洞洞的,绷着脸,重重地压盖在城市的上空。空中,飞扬着天哭泣的眼泪化成的雪片。风,打着寒噤,大声地号叫着。路两旁的房屋,所有的窗户,都痛苦地阖上了眼皮。人行道上惨绿的路灯,湿漉漉地,噙着泪水。街心花圃里成排的红梅,朵朵像哭肿的眼睛,充满着血丝。远方往常喷着火星的烟囱,屏住口乎吸,没有大口大口地喘气。平时爱大叫大嚷的汽笛,也都哑了喉咙……”这不仅写景,也在写情。情景如此交融于一,十分形象,十分感人。这是童话的意境,是童话的叙述。这多么的真实,但它是童话。“童话”与“纪实”是对立的,但洪汛涛将两个对立统一于《花圈雨》。洪汛涛为童话的“探索”,作出了努力和贡献。

这时期,洪汛涛还写有抨击“交白卷”思潮的《一张考卷》,还有讽刺“宁左勿右”思潮的《向左左左转先生》,也有正面写学习雷锋的童话《半半的半个童话》。

洪汛涛一向认为“童话应该反映生活”。“童话一定要贴在生活上”。当然这必须要“通过‘幻想’这一童话艺术手段”。

如他的《一张考卷》,写的是一个孩子交了一份白卷,后来吃了大亏。他在文前的“引言”中写道:“我们每一个人,每一天,都在向我们的世界,交出一张考卷……”他在文尾也写道:“我们的生活里,还有着张锡生式的人物,他们每天在‘交白卷’……”显然这篇童话中的人物,既源于生活,又不照搬于生活,而是一种“交白卷”思潮的化身。童话中的“考卷”,既是学校课堂上的考卷,又不是学校课堂上,的考卷,而是一份广义的工作、学习的“考卷”。虽然“交白卷”事件,早已过去,但《一张考卷》这作品仍然具有强烈的生命力。从《一张考卷》我们可以看出,洪汛涛提倡童话的生活化,也不是无变动地写生活。而是将生活,通过童话艺术,提到一个哲理高度来反映。这篇《一张考卷》,他后来曾写成电视片剧本,改名为《考卷上的0》,索性将暗喻真人的名字“张锡生”,也隐去了。

洪汛涛的童话,注重哲理性。他说过:“儿童文学作家,也是一个哲学家。他写作是在向儿童讲述最浅显的哲理。”他写出了《白头翁办报》,说调查研究,切不可夸大,也不可缩小i切不可报喜不报忧,也不可报忧不报喜,应该实事求是。他写了《棕猪比比》,说比一定要找强者比,切不可专找弱者比。他写了《慢慢来》,要大家办事必须讲速度,不可松松垮垮、拖拖拉拉,要跑步前进。其他,如《“亡羊补牢”的故事》、《小鼯鼠第一次出去学本事》、《奇怪的医生》、《游历家》等等,都是有内涵的作品。

后来,他写的《小芝麻奇历记》,主人公是一粒小小的芝麻,恐怕这是童话中最微小的主人公了吧!外国童话《拔萝卜》以一只小老鼠来作为微笑力量,而这篇《小芝麻奇历记》中的小芝麻,比小老鼠不知要小多少。它既小,又不能行动,但作者通过童话的艺术安排,给小芝麻编出这么长的一个故事。一粒很小的不起眼的芝麻,竟能引起一场森林里的大战。告诫读者决不能忽视“小”。

后来,他写的《破缸记》,说的是任何一种事物,要发展,要前进,都得要抛掉一些东西。作者通过一个司马光第二次破缸的故事来阐明。这个童话用的是小故事套出个大故事的写法,这是过去一些说部、话本常用的手法。也用了章回体的回目。老司马破缸时举锤又放下,放下又举锤,用了戏曲中人物思想斗争的“独白”写法。整个作品,虽然题材、形式是古老的,但思想是新的。这是一篇“新”童话,我们不可以“题材”取童话之新旧。

后来,他写的《乌牛英雄》,虽然写明是将几种民间故事“加以整理”而成,实际上是篇创作成分很大的作品。因为一般民间故事,都比较简短,这个作品将乌牛——我牛——恶牛——屋牛——蜗牛串成一线,是要经过很大的构思才能完成这个艺术过程的。一条庞大的乌牛,怎么会成为爬行于地的小蜗牛,是令人深思的。这篇作品,将乌、我、恶、屋、蜗这五个近音字(同音字)连在一起,很巧妙。洪汛涛的许多作品,很难译成为外文。像这乌牛、我牛、恶牛、蜗牛,如何译?要是以意思译,那就毫无味道了。

洪汛涛在“神笔马良”铜像落成典礼上说:“我一生没有给世界和人民留下什么财富,只给大家留下了一个‘神笔马良’。”

一个作家,努力了一生,能够留下一个形象,这已是很难得的事。

何况:“神笔马良”这个形象已为广大人民、一代代的孩子们所承认,成为世人所熟知的中国童话明星。

何况:洪汛涛还写作了许多优秀的童话,在这些童话中,他塑造过一系列的各种人物形象,如《神笔马良》中的马良,《夹竹桃》中的松树、梅树和竹,《鸟语花香》中的花香,《斑鸠回家》中的斑鸠和白头翁,《乌牛英雄》中的乌牛,《半半的半个童话》中的胖胖,《棕猪比比》中的比比,《慢慢来》中的“慢慢来”,《小芝麻奇历记》中的小芝麻。《破缸记》中的老司马,《天鸟的孩子们》中的喜鹊、乌鸦和八哥,《小蓬草的存在》中的老麻雀和小蓬草,《狼毫笔的来历》中的黄鼠狼,《小信天翁的梦》中的小信天翁,《树大王》中的杨树和樟树……这些“人物”可谓人间百态,芸芸众生相,应有尽有。可惜洪汛涛的童话,爱秉承民间传统,不喜冠上个人名字,否则更易记住。其实,这些形象,都够资格进入专业辞书的“童话人物形象”栏目。

洪汛涛之孙洪运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一张考卷/中国少年童话书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洪汛涛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贵州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21113450
开本 16开
页数 16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10
出版时间 2015-03-01
首版时间 2015-03-01
印刷时间 2015-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06
CIP核字 2013201301
中图分类号 I287.7
丛书名
印张 11.75
印次 1
出版地 贵州
229
160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6 7:3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