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苏振兴文集(精)/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委员文库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基本上按文章发表时间的先后编排,并根据文章的内容分成“政治编”、“经济编”和“社会编”三个部分。书中的大部分文章都是对拉美国家时局和社会经济形势的分析与评论,记录了一个“拓荒者”的部分足迹。对中国的拉美研究事业有着重要意义。

目录

自序/1

政 治 编

纪念西蒙·玻利瓦尔——在纪念西蒙·玻利瓦尔诞生二百周年大会上的发言/3

论和平与发展的相互关系/9

评美国对中美洲的政策/22

中美洲和平进程的前景/37

从“美洲倡议”看美、拉关系的走向/47

秘鲁的宪制危机及其背景/59

拉美国家政治局势的前景/71

战后拉美国家的政治进程/86

经 济 编

巴西利用外资的基本经验教训/171

关于拉美债务问题的几点思考/193

智利经济发展战略研究/205

战后阿根廷农业的发展变化/245

拉美国家工业化的战略选择/272

拉丁美洲的新结构主义/286

拉美国家90年代面临的主要挑战/303

拉美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趋势/318

拉美与东亚经济贸易合作的前景/338

拉美初级产品出口模式及其影响/355

论拉美国家发展模式的转换/372

关于美洲自由贸易区若干问题的探讨/389

巴西金融形势述评/403

拉美经济与亚洲金融危机/412

世纪之交的拉美经济/423

90年代的拉美经济:增长与动荡/438

拉美经济前景预测/452

关于非正规经济的几个问题/467

拉美经济在八年之中三次衰退/475

拉美国家制造业的结构调整/484

拉美国家关于新工业化道路的探索/497

改革与发展失调——对拉美国家经济改革的整体评估/508

新自由主义与拉丁美洲/527

社 会 编

发展模式与社会公正/539

拉美国家社会形势的近期演变/550

发展与社会边缘化

——关于拉美发展问题的历史考察/564

增长、分配与社会分化

——对拉美国家社会贫富分化问题的考察/578

主要著作目录/601

试读章节

班牙政权的意志压迫我们的枷锁,我誓不罢休!”1807年他回到加拉加斯,投身于革命先驱米兰达领导的独立运动。

委内瑞拉的独立经历了极其艰苦卓绝的解放战争。1810年4月加拉加斯市民起义,推翻殖民总督,第二年委内瑞拉第一共和国宣告诞生。可是,1812年第一共和国就失败了。玻利瓦尔正是在这个困难时刻肩负起领导独立运动的历史重任,发表《卡塔赫纳宣言》,及时总结了失败的教训。1813年他指挥了解放委内瑞拉的“令人叹服的战役”,8月光复加拉加斯,建立第二共和国,他因此获得“解放者”的崇高称号。1814年第二共和国又被敌人淹没在血泊之中。玻利瓦尔于1815年来到牙买加,写下了《牙买加来信》这份重要历史文献。1816年,他发布解放奴隶的法令,并在海地革命政府帮助下组织了解放委内瑞拉的远征。1817年7月攻克安戈斯图拉后,玻利瓦尔在那里建立第三共和国,颁布了“国家财产分配法”等重要法令,继而指挥了有名的中原战役。1819年2月,玻利瓦尔在安戈斯图拉国民议会发表关于建立资产阶级共和政体的长篇演说。会后,他带领军队翻越人迹罕至的安第斯山,一举解放了新格拉纳达(今哥伦比亚),建立了由新格拉纳达和委内瑞拉组成的大哥伦比亚共和国,然后回师委内瑞拉,于1821年6月夺得卡腊博博战役的重大胜利,使委内瑞拉最终获得独立。

1822年初,玻利瓦尔与苏克雷兵分两路直取基多。5月厄瓜多尔获得解放并加入大哥伦比亚共和国,7月玻利瓦尔和圣马丁在瓜亚基尔会见,共商全部解放西属南美洲的大计。1823年玻利瓦尔向殖民军在南美的最后巢穴——秘鲁进军。1824年8月6日的胡宁战役宣告秘鲁解放,12月9日苏克雷部又在阿亚库乔战役中告捷,为西属南美洲的独立完成了最后一战,1825年1月,上秘鲁宣布独立,为纪念玻利瓦尔而定名为玻利维亚共和国。

连续十五年的独立战争,玻利瓦尔戎马倥偬,转战沙场,亲身参P4加了数百次战斗,几次死里逃生,几次被逐出国土,几次险遭暗害,始终百折不挠,指挥了许多有声有色、威武雄壮的重大战役,解放了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秘鲁和玻利维亚五个国家,在被压迫民族解放战争史上写下了光彩照人的篇章。战争刚一结束,他又为新生共和国的政权建设和经济、文化的发展,为平定内乱,为拉丁美洲的团结而殚精竭虑,奔走操劳。1830年12月17日,这位为委内瑞拉和拉丁美洲独立事业历尽艰辛、功劳卓著的伟人,竞被病魔夺去了生命,当时年仅四十七岁。

玻利瓦尔不仅以其战斗一生的光辉业绩而成为拉丁美洲历史上的一座丰碑,而且他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迄今仍闪耀着真理与智慧的光华。他既是一位出色的军事统帅,又是一位卓越的政治思想家。

玻利瓦尔是争取民族独立、实现民族平等思想的一位杰出代表,他坚信清除殖民统治是历史前进的必然趋势。他正确地指出:“一千六百万美洲人正在捍卫自己的权利”,“美洲命运已经确定,决不会再改变”。因此,他历经千回百折而不动摇,总是力挽狂澜,把独立运动引向胜利。玻利瓦尔能够把殖民地的民族独立与社会解放结合起来。他虽然出身于拥有奴隶的贵族家庭,但他在斗争实践中能逐步认识到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坚决主张废除奴隶制,给广大黑人、印第安人和所有处于社会底层的人们以自由和平等权利,使他们加入民族解放大军的行列。玻利瓦尔特别重视用革命战争去战胜殖民军的围剿,几乎倾其全力于组织和建设军队,钻研战略战术,不断从战争中总结经验,创造了许多出奇制胜、避实就虚、以少胜多的光辉战例,大大加速了殖民势力的崩溃和灭亡。玻利瓦尔强调,革命需要权威。在那个战争造就出大批考迪罗,各种紊乱因素如洪水泛滥一般的环境中,他不遗余力地反对各种形式的无政府主义,促进革命队伍的团结,坚持集中统一的领导。玻利瓦尔始终P5

序言

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在世界近代历史上被称为“新大陆”,新中国对这片“新大陆”的系统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1960年,我还在北京大学读书的时候就被内定为拉丁美洲研究所(1961年建立)的代培学生。1959年考大学时,我报考的是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后来我所在的湖南湘潭市一中决定保送我去苏联学习,因而进入了北京外国语学院留苏预备部。1960年因中苏关系恶化,我没有去苏联学习。前两次的专业道路选择都未实现。第三次却在我毫无思想准备的情况下,未来的工作单位与专业性质都被提前确定了。似乎命中注定,我今生今世必然要和拉丁美洲研究所共命运,必然要在中国的拉美研究这片领域去做一名“拓荒者”。

我进入拉美研究所工作刚一年多就赶上“文化大革命”。当时拉美研究所归属于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尽管“文革”期间拉美研究所被撤销,已无研究工作可做,但我对于在中联部度过的那十多年(到1980年底)的岁月并没有留下任何遗憾。在那些年里,我有机会阅读了一批重要的理论与专业书籍,真正被“耽误”的时间并不很多。1971年年中,我从“五七干校”调回中联部做外事工作,并先后两次出国。第一次出访古巴,第二次作为外交官在阿根廷工作了3年。1977年我又回到拉美研究所(1976年恢复)主持南美研究室的工作。由于外事工作的性质所限,那些年我没有多少研究成果可以公开发表,但那一阶段的工作经历与知识积累弥足珍贵。在当时的大环境下我是一个幸运者。

1981年,我和拉美研究所一道又回到中国社会科学院(拉美研究所最初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前身——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创建的)。对我而言,从事学术研究这时才算真正进入“角色”,而这时我已经44岁了。从1982年6月开始,我担任拉美研究所主管科研业务的副所长,1985年起担任所长,在所谓“双肩挑”的状况下工作了将近15年。我感谢我的许多同辈学者,是我们大家怀着繁荣中国的拉美研究事业这个共同的使命感而通力合作,使拉美研究所在新的历史时期扎实地向前跨进了一步。

宋代词人宋祈曾有“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的词句,说明古人就很懂得珍爱“夕阳”。回首往事,我觉得数十年来最感到短缺、也最值得珍惜的就是时间。1996年底我从研究所领导岗位退下来,当时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能够继续在科研方面尽一点余力。“且慢掩帘收拙笔,还将余彩染斜阳”。因此,我对中国社会科学院的领导于1998年建立院学术委员会并吸收我参加一直心存感激。我看重的不是什么‘‘名分”,而是这个机构为一批进入退休年龄的学者继续从事学术研究提供了一种制度保证。近几年来,我先后主持完成了三部学术著作和一批论文。能在这个年龄段里把许多原来想要做而没能做的课题做出来,对一个学者来说无疑是一种极大的满足。

收入这本集子的文章都是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表过的文章中挑选的,绝大部分最初发表在《拉丁美洲研究》杂志上,其中有几篇是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的论文,曾译成西班牙文或英文转发在国外刊物上。文集基本上按文章发表时间的先后编排,并根据文章的内容分成“政治编”、“经济编”和“社会编”三个部分。我在这个集子中特别挑选了几篇专题调研的文章,如《巴西利用外资的基本经验教训》、《战后阿根廷农业的发展变化》、《智利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战后拉美国家的政治进程》等。这些文章原来都是为几本专著分别撰写的个别章节,这次收入时在体例上稍有修改。我记得关于巴西利用外资这个题目的原始资料是由陈作彬研究员提供的,其余几篇的原始资料是我自己准备的。就一个研究专题系统地收集、整理原始资料无疑很费力气,但我认为,人的学力有高低之分,但如果连基本的资料都不具备,那么,所做的分析和得出的结论就很可能缺乏科学依据。我想强调的另一点是,我们这一辈学者对拉丁美洲的了解大都是从研究个别国家起步,因为前人没有为我们准备系统的资料,更何况这些国家的情况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像拉丁美洲这样一个有30多个国家的一片大陆,如果我们从未对其中的一、二个国家进行过全面系统的调查研究,是很难获得对这个地区的深入了解的。我始终认为,有重点地进行国别研究是从事地区研究的一种基本功。文集中的大部分文章都是对拉美国家时局和社会经济形势的分析与评论,或许由于时过境迁,这些文字的价值终究是很有限的。因此,这个集子不过是记录了一个“拓荒者”的部分足迹而已。中国的拉美研究事业依然任重道远,只能寄希望于年轻一辈的学者。我深信,他们的学术成就必然会超过前人。

几十年来,我不过是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尽力去做好这份平凡的工作而已。如果说多少还有一点成绩,那也是得益于来自各个方面的支持。我衷心感谢所有关心、支持和帮助过我的领导、同事和朋友。我还要感谢我的爱人夏兆丰同志,这本文集基本上是她帮我收集、整理和编排的。我们自成家以来,她一直是家里家外“一肩挑”,两方面都做得很出色。我从来没有在任何一本书上向她表示过谢意,深感歉疚。我的两个孩子苏悦、苏放虽然没有走上学术研究之路,但他们对我所从事的工作是很尊重的,总是尽其所能提供各方面的帮助。

 苏振兴

2004年10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苏振兴文集(精)/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委员文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苏振兴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辞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2618057
开本 32开
页数 601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463
出版时间 2005-05-01
首版时间 2005-05-01
印刷时间 2005-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世界政治
图书小类
重量 0.825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D773-53
丛书名
印张 19.12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16
155
3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3:4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