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中国绘画名品:徐熙雪竹图 文同墨竹图 |
| 内容 | 内容简介 《中国绘画名品》为上海书画出版社继《中国书法名品》后的又一以中国美术史中经典作品为主体的系列丛书,本丛书选取了自魏晋至清末的经典绘画作品,以单幅作品、同画家的作品、同主题的作品、同题材的作品等为个体,预计出版100本。每本均由整幅拉页及分段赏析两部分组成,在分段赏析部分通过文字导读,将绘画中所呈现的情节、技法及绘画背后所蕴含的艺术、历史、文化涵意展现给读者。在行文上分为整图拉页、综述、作者介绍、辑封、作品简述、分段解析、递藏八个部分。本稿为《中国绘画名品》之徐熙《雪竹图》、文同《墨竹图》。这两图在技法和境界上迥然不同,《雪竹图》描绘的雪后的窠石枯竹的全景景象,谢稚柳认为是徐熙独特的“落墨法”绘成,而《墨竹图》以墨笔作画,开文人画竹之法门。因此将两幅合而为一册。 前言序言 苏轼云:“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自古以来‘竹便被赋予君子虚怀亮节、宁直不弯的气节与操守,为文人士大夫所喜爱。《宣和画谱》中专列一节“墨竹叙论”,收录了自五代至北宋的墨竹名手十二人。事实上,画墨竹的历史可能还要追溯到唐代甚至更远’朱景玄《唐朝名画录》中提到“萧悦工画竹,有雅趣,说者谓墨竹肇自明皇,萧悦得其传,举世无伦”,可见,墨竹的源头至少可以追溯到唐玄宗。可惜的是,唐人的作品几乎不传,而在传世的五代、北宋画作中,以墨竹为主题的画作也极为稀少。此册中所展现的两幅作品徐熙(传)《雪竹图》与文同《墨竹图》均为早期大幅墨竹的代表作。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中国绘画名品:徐熙雪竹图 文同墨竹图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本版社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上海书画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7915738 |
| 开本 | 8开 |
| 页数 | 35 |
| 版次 | 1 |
| 装订 | |
| 字数 | |
| 出版时间 | 2017-08-01 |
| 首版时间 | |
| 印刷时间 | 2017-08-01 |
| 正文语种 | |
| 读者对象 |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绘画雕塑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J222.43,J222.441 |
| 丛书名 | |
| 印张 |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
| 长 | |
| 宽 | |
| 高 |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