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黑土地退化的经济学分析 |
内容 | 内容推荐 作为世界三大黑土地之一的东北黑土区,近年来退化问题日益严重,黑土资源数量不断减少,质量每况愈下,对国家粮食安全、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生态平衡和黑土文明的繁衍都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因此,对黑土地退化的经济原因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显得迫在眉睫。 以此为背景,本文将在介绍黑土地退化现状及其影响的基础上,运用制度经济学、资源环境经济学、灾害经济学、生态经济学、土地经济学等的基本原理,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对黑土地退化的社会经济原因进行实证分析,建立黑土地退化经济损失评估指标体系,并应用生产率变动法、维护费用法和机会成本法对指标进行分类计算,最后从经济学角度提出防治黑土地退化的对策。 目录 摘要 第1章 绪论 第2章 黑土地及其退化的现状 第3章 黑土地退化的经济损失评估 第4章 黑土地退化治理的实施情况 第5章 黑土地退化的直接原因 第6章 黑土地退化的制度性原因 第7章 黑土地退化的政策性原因 第8章 其他国家黑土地退化的经验 第9章 遏制黑土地退化时需要处理好的几组关系 第10章 遏制黑土地的基本原则 第11章 制度创新:遏制黑土地退化的根本选择 第12章 遏制黑土地退化的政策措施 结论 附录1 附录2 参考文献 精彩页 ,黑土区是我国重工业集聚区,其间分布着沈阳、长春、哈尔滨、吉林、四平、齐齐哈尔等大中型重工业城市。工业的发展对该区域的木材、矿产资源等需求量巨大,而人们在采伐、开矿、取土、挖砂、修路等生产活动过程中缺乏环境意识,进一步加剧了黑土区水土流失的发生与发展(李发鹏等,2006)。近年来,国外和南方一些发达地区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和国家管理力度的进一步加大,他们正借东北地区全力进行招商弓I资渴望心理需求,将一些重污染的工业项目建在黑土地上,这又会增加黑土耕地的非农转化,扩大了黑土地较为退化的规模和范围。 第二,黑土区农村工业的发展也对黑土地造成了不良影响。特别是最近20多年,乡镇企业髙速发展,城市工业淘汰的耗能高、污染重的陈旧设备转嫁到乡镇企业,工业“三废”的污染物由城市转移到农村,污染范围也不断地从生活领域转入到农业生产领域。大大的加重了土壤污染,造成土壤理化性质恶化,黑土地逐渐退化。 ……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黑土地退化的经济学分析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吴艳玲 谢永刚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农业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9151727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66 |
版次 | 1 |
装订 | |
字数 | 216000.0 |
出版时间 | 2010-12-01 |
首版时间 | |
印刷时间 | 2010-12-01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工业科技-化学工业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1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