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西陲屏藩(清代伊犁河谷驻防城的考古学研究)(精)/中国人民大学考古文博学术系列丛书
内容
内容推荐
本书基于对伊犁河谷清代“伊犁九城”、牛录城堡、卡伦、营盘等驻防城的考古学调查、测量和勘探,结合中外文献、图片资料等,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考证和研究。伊犁驻防城体系的发展历经初建、高潮、完善、战乱、重建五个阶段。各城形制规整、特点鲜明,军事防御设施完善。空间分布上呈现出“双核心”布局,互为掎角之势。伊犁河谷清代驻防城是在中央王朝的主导下,由各族兵员百姓共同建起来的,它们有效地稳固了边疆局势,维护了国家统一。以此材料和史实为本,作者还就城市考古学、城市形态学、“中心地”、边疆理论、“新清史”等理论范式做了深入反思。
本书可供考古学、历史学、建筑学及军事学等方向的研究者和爱好者,以及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阅读和参考。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缘起
第二节 概念、目标与思路
一、概念设定
二、研究目标
三、研究思路
第二章 研究范式述评
第一节 丰富的文献资料与单薄的考古工作
一、文献资料
二、历史研究
三、考古调查与研究
第二节 城市考古与城市形态、“中心地”、“新清史”
一、城市考古学
二、城市形态学
三、马克斯韦伯与施坚雅
四、“边疆理论”与“新清史”
第三章 建置沿革
第一节 初建(乾隆二十六年至乾隆二十七年)
一、塔勒奇城、绥定城和宁远城的营建
二、厄鲁特营的整编
三、东路、南路军台的设置
第二节 高潮(乾隆二十八年至乾隆三十五年)
一、惠远老城、惠宁城及哈什回城的营建
二、伊犁四营移驻河谷周边
第三节 完善(乾隆三十六年至同治二年)
一、满城的扩建及建置的完善
二、绿营城、回城的扩建
三、拱宸城、广仁城、瞻德城、熙春城、阿奇乌苏堡的兴建
四、卡伦布局基本完成
第四节 战乱(同治三年至光绪七年)
一、回变军占领(同治三年至同治九年)
二、沙俄侵占(同治十年至光绪七年)
第五节 重建(光绪八年至宣统三年)
一、伊犁九城的择要修复
二、惠远新城的修筑
三、卡伦城的增修
四、建置的调整
第六节 小结
第四章 考古调查
第一节 伊犁九城的调查及勘探
一、塔勒奇城
二、绥定城
三、宁远城
四、惠远老城
五、惠宁城
六、熙春城
七、广仁城
八、瞻德城
九、拱宸城
十、惠远新城
第二节 牛录城堡的调查
一、乌珠牛录城堡
二、依拉齐牛录城堡
三、堆齐牛录城堡
四、孙扎齐牛录城堡
五、宁古齐牛录城堡
六、纳达齐牛录城堡
七、扎库齐牛录城堡
八、寨牛录城堡
第三节 卡伦、营盘、军台、炮台的调查
一、哈尔索胡尔卡伦
二、契格尔干卡伦
三、富尔干卡伦
四、沙彦卡伦
五、察罕额博卡伦
六、登元卡伦
七、河源卡伦
八、头湖卡伦
九、梧桐孜卡伦
十、纳旦木卡伦
十一、阿布散特尔卡伦
十二、多兰图卡伦
十三、吐库尔浑卡伦
十四、洪纳海卡伦
十五、哈桑卡伦
十六、格登山卡伦
十七、苏里季尔卡伦
十八、纳林哈勒噶卡伦
十九、惠远新城营盘
二十、绥定城营盘
二十一、瞻德城东营盘
二十二、沙图阿满军台
二十三、乔老克炮台
第四节 其他清代城址的调查
一、火烧庄子古城
二、哈什怀顺城
三、索伦营城
第五节 小结
第五章 形制规划
第一节 伊犁九城的方形形制及城墙形态
一、正方形城池的建设及扩建
二、城墙的形态、构建及附属建筑
三、规划思想
第二节 牛录城堡的多样形制及地方特征
第三节 卡伦、营盘的简单形制
第四节 小结
第六章 道路建筑
第一节 伊犁九城的道路
第二节 伊犁九城内部建筑
一、钟鼓楼
二、衙署
三、营房民居
四、仓库
五、宗教建筑
六、学校
第三节 伊犁九城外部建筑
一、关城
二、其他建筑
第四节 牛录城堡、卡伦的道路与建筑
一、道路
二、建筑
第五节 小结
第七章 选址与功能转型
第一节 伊犁驻防城与周边自然环境
一、山脉
二、河水
三、谷地
第二节 “双核”军事驻防体系的构建
一、筑城移民
二、制度构建
三、装备配置
四、战役分析
第三节 商业化的兴起
一、惠远、惠宁城的商业因素
二、绥定、宁远城的商业崛起
第四节 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反思
第一节 伊犁驻防城的考古学特征
一、历史面貌
二、保存情况
三、考古特征
第二节 驻防城规划理念与“新清史”
一、清代驻防城举要
二、清代驻防城筑城理念的来源
三、“边疆理论”和“新清史”反思
第三节 对相关理论的反思
一、“理想城市”和“中心地”理论
二、城市形态学
三、城市考古学
四、余论
参考书目
后记
序言
新疆古称西域,地处中
国西北边陲,属亚欧大陆腹
地。其地疆域辽阔,地貌多
样北界阿尔泰山,南接昆仑
山、喀喇昆仑山和阿尔金山
,天山山脉横亘于中部,山
脉相阻,形成了天山以南的
塔里木盆地和天山以北的准
噶尔盆地,即所谓“三山夹
两盆”的地理格局。这里分
布着570余条大小河流,主
要依靠山脉积雪和山地降水
汇流而成。复杂多变的地形
条件,水量丰沛的河流,使
这一区域形成了包含森林草
原、大漠戈壁和田园绿洲等
多样的生态景观,
在广袤的新疆版图中,
伊犁河谷占据着重要地位。
伊犁河谷位于西天山区域,
三面环山,地貌呈由东向西
敞开的喇叭状,大西洋和里
海等西来的湿气,使谷地内
河流纵横,植被繁茂,而由
特克斯河、巩乃斯河和喀什
河三大支流汇合而成的伊犁
河一路西去,流向哈萨克斯
坦境内的巴尔喀什湖。伊犁
河之名,我国文献多有记载
,如《汉书》之“伊列”河,
《新唐书》之“伊丽河”“帝
帝河”,耶律楚材《西游录
》之“亦列河”等,另有“益
离”“亦刺河”等同名异写。
伊犁河两岸为阶地漫滩,土
壤肥沃。河谷内气候湿润,
水草肥美,宜于畜牧,索有
“塞外江南”之美称。
伊犁河流城因其优越的
自然条件,自古以来就是多
民族聚居活动的区城,同时
也是各族群往来迁徙、东西
方文化交流传播的重要通道
。在距今5000年前后,伊
犁河谷内的人群就开始使用
铜器;进入青铜时代后,这
里更成为青铜文明传播的主
要途径;在距今3000年前
后,河谷内的居民已广泛使
用铁器。据中外史料记载,
从公元前3世纪开始的两汉
至北朝时期,伊犁河谷就有
塞种人和月氏、乌孙、匈奴
等古代民族在此游牧射猎。
进入隋唐和辽金阶段,先后
又有柔然、突厥和西辽等部
族政权相继统治该地区。13
世纪以后,蒙古各部开始据
有伊犁大部地区。明清之际
,沙俄也对伊犁河流域的卫
拉特蒙古各部虎视眈眈。
1762年,清廷在伊犁设立“
总统伊犁等处将军”(简称“
伊犁将军”),伊犁地区就
此正式纳入清廷的直接统治
之下,作为中央王朝的“屏
藩”之地,伊犁由此也成为
了当时新疆的政治和军事中
心。
伊犁河谷因拥有优越的
自然条件和作为丝绸之路枢
纽的地理位置,该地区留下
了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
和各历史时期丰厚而色彩纷
呈的考古学文化遗存。随着
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
和新疆考古调查与发掘工作
的逐步展开,中国人民大学
北方民族考古研究所也积极
投入到了新疆的考古工作中
。2012年,我们与新疆维
吾尔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
合作,制定了“新疆北部地
区考古发掘规划”。2014年7
~8月,我们发据了阿勒泰
地区属于早期铁器时代的东
喀腊希力克别特遗址和落地
;同年8月,我在考察博尔
塔拉蒙古自治州青铜时代的
阿教乔鲁遗址和呼斯塔遗址
时,受邀参观了惠远新城,
以及城中的伊犁将军衙署。
2016年7~8月,我们发据
了双河市属青铜时代的泉水
沟遗址和墓地、博尔塔拉蒙
古自治州都木都厄布得格早
期铁器时代遗址和历史时期
古城址;同年8月,我再度
受伊梨哈萨克自治州文物局
之邀,协助筹备和组织召开
了有关老惠远城保护利用的
“惠远古城历史文化研讨会”
;会后即在当年9月开展了
惠远新、老古城的考古调查
与勘探工作。2017年8月,
在前期调查勘探的基础上,
我们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
物考古研究所召开的“惠远
新老古城考古勘探成果评审
会”上,顺利通过了评审。
通过一系列的调查和研
讨,我深感伊犁河谷的清代
考古资源内通丰富,特别是
声名远播的清代“伊犁九城”
至今仍然大部保存完好,具
有重大的学术意义与现实意
义,但多年来只有历史学界
利用文献资料的研究成果较
多,而考古学界的关注则远
远不够。有鉴于此,我就将
以“伊犁九城”为核心的伊犁
清代城址的研究课题交给了
博士在读的郝园林。当时他
刚从美国匹兹堡大学交流学
习回国不久,在四兹堡大学
期间,跟随周南(Robert
D.Drennan)教授学习和掌
握了一些国外的考古学理论
和方法。有志于做明清考古
的他,欣然接受了该选题,
并在2016年9月首次进行考
古调查之后,便投入到资料
的搜集工作中,整理了多达
百万字的史科长编,并就此
将“伊犁九城的考古学研究”
确定为他的博士论文选题。
随后于2017年3月又赴伊犁
做了进一步的深入调查和航
测等工作,并在2017年6~
7月参与了对惠远新、老古
城的勘探工作。2017年8月
,我又组队带郝园林对“伊
犁九城”中的绥定城、塔勒
奇城、瞻德城、广仁城、拱
宸城、惠宁城、熙春城、宁
远城,以及扎库齐牛录城和
纳旦木卡伦进行了实地调查
和航测,搜集了详尽的第一
手资料。
面对大量的考古调查资
料和文献史料,郝园林的学
习背景为他进行研究提供了
良好的契机。他本科阶段在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专业学
习,受到了较为系统的史学
训练并参加了我指导的北京
延庆西屯的田野考古实习。
在硕士学习阶段,我安排他
参加了几次较大规模的考古
发掘工作,如河北卢龙蔡家
坟商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西陲屏藩(清代伊犁河谷驻防城的考古学研究)(精)/中国人民大学考古文博学术系列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郝园林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030741370
开本 16开
页数 325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478
出版时间 2023-10-01
首版时间 2023-10-01
印刷时间 2023-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高职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考古文物
图书小类
重量 924
CIP核字 2022236820
中图分类号 K872.45
丛书名
印张 20.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67
195
25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15:1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