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网络犯罪证明的模型化
内容
内容推荐
人类社会在证明方法上的进化发展与人类行为工具的演化史密切相关。人类社会从神证时代走向人证时代与人类在语言沟通能力上的进化密切相关,造纸术与印刷术的出现更是人证时代与物证时代的分水岭。从物证时代走到当下以数据为核心的技术证明时代,显然是行为工具与工具行为在网络信息技术的推动下使然。
历史的进化并非偶然。从哲学方法论上看,这是由对称破缺理论所决定的。对称性理论研究抓住了物质活动和信息活动的共同本质,它不仅适用于自然科学领域,也适用于社会科学领域,甚至还可能适用于人文科学领域。对称性理论的研究可以使社会科学领域突破就事论事、案例教学的障碍,打破归纳总结的思维定式,沿着对称→理论→实践的逻辑道路前进。
面对网络智能技术带来的社会剧烈变化,如果仍然采用归纳法去研究社会现象,可能使人类在社会科学的发展节奏上永远严重滞后于自然科学领域的发展。而演绎法很可能是开启未来社会科学研究的金钥匙。
目录
引言 学科壁垒与交叉研究 001
第一章 网络犯罪证明的研究现状:法理学的缺失 009
第一节 刑事技术领域的研究 010
一、取证技术的研究 011
二、举证、质证、认证技术的研究 012
三、刑事技术的专业化 013
第二节 证据法领域的研究 014
一、网络犯罪证明“难” 015
二、传统证明机制的调整 017
三、技术证明方法的创新 018
第三节 实体法与证据法的交叉研究 020
一、实体法与证据法的沟通 020
二、实体法失当导致证明难 021
三、实体法调整解决证明难 023
第四节 法理学与行为学的引入 026
一、法律是一种行为规范 026
二、规范必须基于类型化行为 030
三、网络时代的行为再类型化 032
……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网络犯罪证明的模型化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谢君泽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2664536
开本 32开
页数 0
版次 1
装订
字数
出版时间 2024-06-01
首版时间
印刷时间 2024-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法律-法学理论
图书小类
重量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D924.364
丛书名
印张
印次 1
出版地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1:5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