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光如画》是陈伯吹儿童文学奖获奖小说卷二,丰富多彩的题材,感人至深的情感,生动难忘的细节,构建了本卷小说的特色。如《油纸伞》(彭学军)、《渔翁》(曹文轩)、《书香门第》(金曾豪)、《林东的故事》(梅子涵)、《盲琴》(老臣)等备受好评的作品,让我们感受到儿童文学的无穷魅力,在艺术的蓝天中翱翔。本书由曹文轩等著。
图书 | 韶光如画(陈伯吹儿童文学奖获奖精品集小说卷2)/儿童文学桂冠书系 |
内容 | 编辑推荐 《韶光如画》是陈伯吹儿童文学奖获奖小说卷二,丰富多彩的题材,感人至深的情感,生动难忘的细节,构建了本卷小说的特色。如《油纸伞》(彭学军)、《渔翁》(曹文轩)、《书香门第》(金曾豪)、《林东的故事》(梅子涵)、《盲琴》(老臣)等备受好评的作品,让我们感受到儿童文学的无穷魅力,在艺术的蓝天中翱翔。本书由曹文轩等著。 内容推荐 《韶光如画》精心遴选了历届陈伯吹儿童文学奖的获奖小说,以广阔的视野,独到的角度,展现了中国儿童文学的风貌,勾勒出陈伯吹儿童文学奖几十年的佳绩。既有名家经典,又有新人新作。如《心声》(黄蓓佳)、《当有人遇到不幸》(陈丹燕)、《橡皮膏大王》(张之路)、《油纸伞》(彭学军)、《书香门第》(金曾豪)等熠熠生辉的名作,描绘出中国当代儿童文学灿烂的版图。 《韶光如画》是陈伯吹儿童文学奖获奖小说卷二,丰富多彩的题材,感人至深的情感,生动难忘的细节,构建了本卷小说的特色。本书由曹文轩等著。 目录 走过三十年(代序) 油纸伞 书香门第 打工的哥哥在哪里 父亲的城 上城 叶子送礼 林东的故事 八脑线的蟋蟀 Mao mao 盲琴 画眉鸟 作家与小偷(外五则) 纸灯笼 留守父女 试卷——《赤色小子》系列之七 渔翁 走出麦地 小补丁 妙手空空 二子 试读章节 临窗的是一条河,河水不深不宽也不急,却虚张声势地唤作沱江,小镇也就叫沱江镇。沱江从小镇中心穿过,河的两边是积木似的吊脚楼,两溜吊脚楼的头和尾各有一座石桥。桥很古老,桥头的石狮已被历朝历代的雨雪风霜侵蚀得失却了往日的峥嵘。 吊脚楼一半在岸上,一半在水中。在水中的部分用根粗粗的柱子撑着。岸上的一半做堂屋、灶屋;水上的一半做卧房,临河的一面开了窗。下雨的日子不能出去玩,我就坐在窗前看景——其实也没什么好看的,河对岸的景和在河对岸看这边一样:一溜让雨裱糊得灰蒙蒙的吊脚楼,像一幅挂旧了的画。河里也很单调,雨天排少船也少。 这样枯坐了几日,见雨还是如老尼姑手里的佛珠一样无头无尾地下个没完,就问奶奶是不是落端午雨。奶奶说:“笨,都四月底了,不是落端午雨还是落下秧雨?”于是让水汽浸得潮乎乎的心猛地活络起来。 端午节快到了。 年年眼鼓鼓巴望的,除了大年就是端午了。自然脖子上会挂一枚五颜六色的丝线编成的鲜亮精巧的粽子,还能吃到花生、蛋黄、豌豆、腊肉等各种馅的粽子,但这些同看赛龙舟特别是跳伞舞比起来简直算不得什么。 跳伞舞是祭河神的一种仪式。端午那天,在桥两边各排一行桌子,上面放着各家送来的粽子、灯盏窝、串豆腐……再选十个灵气俊秀的女孩,红衣、绿裤、油纸伞,踩着鼓点,伴着唢呐,跳一种欢快、简洁的舞,边眺边将这些祭品往河里扔,祈求河神享用了这些东西后行善施仁,不兴风作浪,保佑两岸生灵平平安安。这果然有效,镇上最老的人说,这条河至少有一百个年头没发大水了。 我七岁开始跳伞舞。是奶奶教的。奶奶自然没专门学过,奶奶是看会的。奶奶说看了几十年还看不会?我们的吊脚楼离桥很近,根本用不着到桥上去挤,在窗口就能看得一清二楚。奶奶就这样扶在窗框上送走了一个又一个端午节。这年端午,奶奶送走了也许是她这一生中最为绚丽最为动情的端午节后,她没有想到不会再有跳伞舞的鼓点来敲她的窗棂了。 这天奶奶早早地把我叫醒,我胡乱地吃了几口粽子,就端坐在窗前让奶奶给我梳妆打扮。 小河在五月明澈而鲜润的阳光下熠熠生辉,像是漂了一河的金絮银片。吊脚楼一头一尾两座石桥上已挤满了人,多是些好热闹好摆俏、撑油纸伞的小媳妇大姑娘,把平日里沉寂古旧的石桥装扮成了两道横流卧波的长虹。 奶奶给我梳了两个“茶花钮”,就是古时丫环梳的那种。然后奶奶让我换上崭新的红绸衣、绿绸裤——本来我有一套旧的,但奶奶说短了就又新做了一套。完了奶奶变戏法一样将一双做工十分精致的红缎鞋放在我脚边。 天啊,这么漂亮的鞋!我欢叫起来,这只配穿在走在青石板路上的新娘子脚上啊。我将它们揣在怀里,欣喜地望着奶奶。奶奶溢满慈爱的眼睛鼓励我试试,我便小心翼翼地把脚伸进去,刚好!它们那么温柔那么熨帖地包裹着我。鞋面上一只俏丽的白蝴蝶萦绕在一簇似有缕缕清香逸出的野菊花前,欲飞欲栖。 这样打扮停当后,奶奶让我退后两步,然后久久地端详着我,眼睛湿润如一泓春水。 但我并没有在这泓春水中沉醉多久,我急急地要出去,去摆俏,去炫耀。我知道这一刻自己一定跟仙女差不多。但奶奶拉住了我。 她从橱子里拿出一柄油纸伞,缓缓地撑开。我眼前陡地一亮,天,是爷爷的油纸伞!这柄伞奶奶只有去给爷爷上坟才撑着,她现在拿出来……是给我?不,怎么会呢!那是奶奶的宝贝,奶奶的依托,奶奶的命。 但是奶奶撑着它向我走来了,把它光亮的伞柄塞在我手里了。“好好跳,让爷爷看看。”奶奶说。 再没了摆俏和炫耀的欲望,我一颗躁动的心很快沉静下来了。 我明白了奶奶为何如此盛装我,仅仅是为了让这尊贵无比的油纸伞有一幅与之相衬的美丽的背景。但是奶奶为何决定在这个端午节让我撑这柄伞跳伞舞给爷爷看就不得而知了。 爷爷的油纸伞,我固然知道它的精美、绚丽、别致,但这一次让我尽善尽美领略到的是它那诡秘的灵性。真的!我擎它舞蹈时,觉得它的每一寸每一分都充满了灵性。它如风一般在空中旋转,幻成一幅美丽的裙裾,尔后又蜻蜒一样轻盈而准确地栖息在我的手里、肩上、头顶。而且它又是那样纤柔和顺,简直可以如一根红绸带任你挥舞。 我擎着它,腾跳,旋转,舒臂,举腿,在五月明丽的阳光下尽情地舞蹈着少女的灵巧、灿烂与妩媚。 这是我从未达到的境界。我的身体,我的精神,还有伞、太阳、石桥、石桥下的清流都相与为一合成一具完美的透明体。穿过这个透明体,我看见了爷爷——看见爷爷撑着这把油纸伞殷殷地站在奶奶面前,看见这遮阳避雨的柔弱之物在强暴面前陡然坚如盾牌,看见了这一刻我之灵巧、之灿烂、之妩媚的最深沉的底蕴……然而,我看得最清晰的是不远处的木格窗框里突兀着一头白发的奶奶,我甚至能看见她脸上沧桑的皱纹和眼里浮游着的欣慰而又痛楚的泪光…… 原以为这就是油纸伞对我所作的全部的承诺,后来才知道这只是一段优美晓畅、色彩斑斓的序曲。 如果“这条河至少有一百年没发大水”的说法准确的话,那么这场特大的洪涝是在第一百年端午节第二天的午夜暴发的。 真是难以想象,只一夜工夫水就齐了楼板。事先没有任何征兆,洪水来得悄无声息,只是憋足了劲一寸一寸地往上涨,像一个卑劣狠毒的阴谋家。人们睡得很香,他们万没有想到前一天才饱饱地享用了粽子、油炸糕的河神会突然翻脸,背信弃义。 天灰蒙蒙时,骤然间雷鸣电闪,风雨大作。人们惊醒了,看见鞋子船一样在床边漂浮。骇然坐起,周围已是一片汪洋。 奶奶将我推醒时房子已摇摇欲坠,她只来得及把我抱进一只大木盆将她那柄油纸伞塞在我手里然后把木盆猛地往窗外一推,房子便梦呓般呻吟了一声如一位疲惫至极的伤兵悄然倒下,他的残肢遗骸让洪水一裹消失得无影无踪。 奶奶—— 一声撕心裂肺的哭喊让风雨雷电隐匿得无声无息。P5-8 序言 今年是陈伯吹儿童文学奖创办三十周年,“三十而立”,值得庆贺。虽然在历史长河中,三十年只是短短的一瞬,但对于一个民间的儿童文学奖项来说,能健康地坚持走过三十年也属不易。而且这三十年,正处于我国改革开放风起云涌的历史新时期,我们这个奖见证了中国儿童文学发展繁荣的盛景,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1981年,陈伯吹先生捐出自己积蓄的稿费,设立了这个奖,当时叫“儿童文学园丁奖”,后来为了与教育界的“园丁奖”加以区别,1988年更名为“陈伯吹儿童文学奖”。前十九届评奖都是每年一次,自2000年起,为了提高获奖作品的质量,改为两年评一次奖。到今年为止,已举办了二十四届评奖。 陈伯吹儿童文学奖是陈伯吹先生留给我们的一份宝贵遗产,是他无私奉献博大胸怀的最好体现。创办这个奖的初衷就是为了鼓励儿童文学创作,它的定位可以理解为“立足上海,面向全国”。这是一种脚踏实地的务实风格,不奢求“全国性大奖”的名声,也不闭关自守、孤芳自赏。正是在陈伯吹先生精神的光照下,这个奖历经岁月,越来越具光彩,为儿童文学的繁荣、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海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 陈伯吹儿童文学奖诞生在上海这座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具有“海纳百川”气度的大都市,彰显出上海城市文化形象的独特魅力。上海是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发祥地之一,曾有“中国儿童文学半壁江山”的美誉;上海拥有相当齐整的、在全国有极大影响力的作家群体,上海的儿童文学创作一直在全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改革开放初期在上海出现陈伯吹儿童文学奖可以说是应运而生,是“天时、地利、人和”的结果。我们为之骄傲,并为这个奖的不断成长而欣喜。 为了办好陈伯吹儿童文学奖,我们一直在努力。 三十年来,陈伯吹儿童文学奖记录了我国儿童文学发展变化的可喜足迹,也记录了三百多位获奖作家辛勤耕耘的重要成果。在长长的获奖名单中可以看到,有德高望重的前辈大家,有卓有建树的中青年创作高手,也有初出茅庐的新人,还有港台地区的名家,几乎涵盖了三十年间中国儿童文学界的佼佼者。翻阅每一届的获奖作品集,可以看到不少脍炙人口的名篇,看到众多赏心悦目的佳作。这些精心评选出来的儿童文学精品充分展示了陈伯吹先生一贯倡导的“为小孩子写大文学”的人文关怀和艺术追求,是可以传之久远的宝贵财富。 三十年来,我们的评奖始终在追求卓越,并力图有所创新,以利于推动儿童文学的进一步发展。2003年,我们增设了“杰出贡献奖”,专门奖励终身从事儿童文学事业、并为儿童文学做出突出贡献的德高望重的老作家。这不仅是对成就卓著的老作家的致敬和褒奖,对儿童文学事业的后来者也是一种很好的激励。至今,已先后有任溶溶、鲁兵、任大星、圣野、周晓五位著名作家获此殊荣。今年,我们又设立了“特别奖”,专门对一些有突出价值、有特别意义、评委会认为需要加以鼓励的项目给予奖励。首次“特别奖”授予了《上海少年儿童报刊简史》。这部专著完成了陈伯吹先生的一个遗愿,填补了上海儿童文学研究的一个空白,在儿童文学界、少儿出版界产生了良好的反响。 三十年来,我们参与组织了诸多文学活动,其中有对故去的前辈作家的纪念会,有各种作家与作品的创作研讨会,有每年一次的“上海儿童文学金秋笔会”等,还组织了儿童文学作家进校园讲课,协办了征文比赛等。我们协助了“陈伯吹纪念馆”、“陈伯吹陈列馆”的建立,并在宝山庙行建立了儿童文学创作研究基地。我们还资助了数种儿童文学专著的出版,协助出版了“陈伯吹儿童文学桂冠书系”等。虽然我们的财力不大,能力也有限,但我们当竭尽绵薄之力,发扬光大陈伯吹先生的精神。 三十年的经验告诉我们,文学评奖是个系统工程。一个奖项,应该有权威性,有信誉度,有影响力,才能长盛不衰。因此,我们要抓好评奖的各个环节,精心组织,规范操作。三十年来,我们的评奖流程在不断完善,不断进步。比如,我们加大了征集参评作品的力度,认真组建每一届评委会;我们制定了获奖作品必须得到评委半数以上投票的规则,确定了评委会要给杰出贡献奖、大奖和特别奖写出评语;我们精心安排颁奖活动,努力做好宣传工作,等等。“细节决定命运”。为了陈伯吹儿童文学奖能更好地发展,我们必须用更高的标准来要求,要付出更大的努力。 三十年的经验告诉我们,文学评奖需要眼光。眼光是尺度,是品质,是追求。有眼光才能发现真正有价值的作品,发现有潜力的新作者,发现应当提倡的艺术理念和需要扶持的创新意识;才能不为纷繁的创作现象所迷惑,不为汹涌的商业潮流所裹挟,从而坚持正确的文学方向,真正起到引领作用。每一届的评奖结果都是评委会的眼光与责任心的反映,从中能看到对文学的理解和对信念的追求。我们希望每一次交出的答卷都能对得起作者和读者,对得起艺术的良心,经得起时间的检验。 三十年的经验告诉我们,要长期坚持办好一个奖,离不开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帮助。陈伯吹儿童文学奖这一路走来也有起伏,也遇到过困境。陈伯吹先生曾数次在文章中写道,在这个奖面临经济窘迫的时候,宋庆龄基金会及时地施以援手,上海市中小学幼儿教师奖励基金会也承诺给予长期资助。特别是有两位上海教师闻讯后主动汇款捐资,虽然钱不多,但一片真诚令人感佩。今天,在陈伯吹儿童文学奖三十周年的时候,我们深怀感恩之心:要感谢广大儿童文学作家的热情参与,感谢陈伯吹儿童文学奖各协办单位的有力配合,感谢给予捐助的社会团体和个人,感谢各种媒体的积极宣传……陈伯吹先生三十年前亲手栽下的这株幼苗,正是在众手浇灌之下,才有了今天的绚烂盛开。我们会铭记大家的殷殷关爱,这是我们前进的最大动力。 回顾陈伯吹儿童文学奖三十年的历程,不仅有收获,更有期待。我们清醒地知道,前面的路还很长,还要加油。为儿童文学事业奉献一生的陈伯吹先生是我们的榜样,他的精神将永远激励我们,不断开拓进取,为更美好的未来而奋斗。 陈伯吹儿童文学委员会 2011年8月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韶光如画(陈伯吹儿童文学奖获奖精品集小说卷2)/儿童文学桂冠书系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曹文轩//梅子涵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少年儿童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2488117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07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72 |
出版时间 | 2011-10-01 |
首版时间 | 2011-10-01 |
印刷时间 | 2011-10-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2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287 |
丛书名 | |
印张 | 13.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30 |
宽 | 171 |
高 | 14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