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金牌职业(职业培训师的八项修炼)
内容
编辑推荐

在本书里,职业培训师之道,体现了现代职业培训师的师德与师威。而职业培训师的技能素养、教学方法、课堂气氛的掌控能力、课程设计技巧,正是对师艺的诠释。师德、师威、师艺,对于一个优秀的职业培训师来说,三者密不可分,缺一不可。

本书不单是写给职业培训师和欲成为职业培训师的有志者的,同样是写给现代企业的管理者和领导者的。

内容推荐

职业培训师是授人以渔、传人以道的崇高职业,旨在为机构培养与时俱进的管理人才、提供先进前沿的专业技能辅导,职业培训师更是帮助企业终生学习、与企业共同成长的战略伙伴。中国职业培训师的市场需求十分广阔,它正成为中国非常有发展前景的金牌职业。要成为一名优秀的职业培训师,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国内的职业培训师大多没有经过培训师的系统训练,优秀者在培训中摸爬滚打,自有所得,迷惘者多在混沌中独自摸索。

本书是知名职业培训师杨思卓教授多年培训经验的集萃,它从编、导、演三个层面全面解读了卓越职业培训师的成长奥秘,提出了职业培训师成长的八项修炼:培训师之道、技能素养、教学方法、现场掌控、课程设计、精彩元素、教学工具、生涯规划,从而为职业培训师走向成功提供了重要的智力支持。本书深入透彻,生动务实,对于新入行者是一部亲切易读的指南,对于已入行的培训师又是一部可以帮助自我梳理和自我提升的手册。同时,本书阐述的理念和方法对现代企业的各级领导者和管理者成为培养下属的优秀教导者也极有帮助。

本书不仅是写给职业培训师的,也适合有志于成为培训师的读者以及企业管理人员阅读。

目录

前言

引语

第一章 职业培训师之道

 第一节 现代培训的“三一律”

 第二节 培训师的四项职业使命

 第三节 培训师的职业素质模型

 第四节 培训师的正确心态训练

第二章 职业培训师的技能素养

 第一节 克服怯场的五项策略

 第二节 课程导入的五种方法

 第三节 课程结束的五种方法

 第四节 课堂必修的四项风范

 第五节 专业培训的十二种手势

第三章 职业培训师培训课程设计指南

 第一节 培训师的三个阶层

 第二节 培训课程设计指南

 第三节 制订一份好的培训计划

第四章 教学现场气氛的掌控

 第一节 学员的四种类型

 第二节 培训师的四大风格类型

 第三节 现场应变六项对策

 第四节 精彩点评

 第五节 课堂掌控自测

第五章 课堂精彩四元素

 第一节 新知因子——满足学员对新知的探求

 第二节 哲理因子——完成学员的思维升华

 第三节 情感因子——激发学员的情感共鸣

 第四节 综合案例——凤凰展翅之谜

第六章 培训师专业教学方法

 第一节 方法与内容的配合

 第二节 课堂讲授法

 第三节 现场演示法

 第四节 案例教学法

 第五节 游戏带动法

 第六节 培训效果的ATC督导法

 第七节 培训师的专业评价

第七章 教学工具的灵活运用

 第一节 常规教具评价

 第二节 教学资源的综合运用

第八章 培训师的职业生涯规划

 第一节 六一规划

 第二节 走向第四代领导模式

附录 经典培训游戏集锦

试读章节

第一节 现代培训的“三一律"

有人曾说,摩托罗拉每投入1美元用于培训,便会有30美元的产出。且不论这句话是真是假,对照一下国内培训业的实际状况,我们掌握的事实是,大部分企业基本是投入30元培训费,却不一定有1元的产出。为什么会是这样?有人说是因为培训不得其法,也有人说是因为培训不得其人。

如同没有高水平的教练,就一定训练不出来高水平的运动员的道理一样,一个低水平的培训师,又怎能培训出高水平的学员?大多数企业一直苦恼于培训的收效低微,根本问题不是培训课程不好,也不是学员不够聪明,而是许多培训师没有很好地遵循培训的“三一律”。所谓“三一律”,就是培训如果要收到良好的绩效,一定要实现三个方面的转化,形成三位一体化,即:

·将外在的学习要求转化为学员内在的学习需求;

·将外在的知识、理念与技能转化为学员内在的素质和能力;

·将内在的素质和能力转化为外在的行为。

在教和学的过程之中,培训师没有将学习需求、素质和能力、行为习惯三位一体化,没有把握好某些关键的教学转化环节,才造成培训绩效不佳的结果。

一、要求变需求

第一个转化,是将学员外在的学习要求转化为内在的学习需求。外在的学习要求,就是企业或者个人根据自身的发展需要,对适应工作需要的素质和能力提出的外在要求。例如,对于新来的销售人员,企业要求他们:首先要掌握企业及产品的相关知识,同时要学会如何与客户进行电话沟通或者面对面沟通。产品知识和沟通能力就是销售人员所面临的外在学习要求。

而学习需求是为了适应工作和个人的发展需要,掌握特定的知识、理念、技能,因此希望接受并且实际接受的相关课程的培训。比如说,一些销售人员要想拿到更多的订单、更多的提成,就要学习更多的产品知识,学习更多的推销技巧,参加更多的相关培训。这就是内在的学习需求。

当外在要求没有转化为内在需求时,培训很难收到实际效果。比方说,公司要求全体员工学办公室英语,但是员工一致认为,学英语毫无用处,甚至认为是在浪费时间,这样的培训自然没有任何效果。

如何激发学员的学习需求?美国西点军校在新生开学时,先要求他们了解学校的历史,参观位于华盛顿的司令部,使新生在接受正式训练之前就被预热,被感化,之后再严格的训练和要求新生都能接受。这就是成功地将外在的学习要求转化成了学员内在的学习需求。

培训师在第一堂课上就必须实现这个转化。一上来就滔滔不绝地讲课,没有让学员先热身,很难把课程有效地进行下去。培训不是灌输,要像西餐中先上开胃酒一样,先把胃口刺激起来,自然增加食欲。一个好的课程,也要先有“开胃酒”,促使学员的外在要求向内在需求转化。

二、知识变能力

第二个转化,是将外在知识、理念与技能转化为学员内在的素质和能力。这就是培训师具体要做的三件事——传授知识、转变理念、训练技能,三者必居其一或者三者兼而有之。将这些知识、理念和技能转化为学员内在的素质和能力,也是培训的主题。

完成转化要防止“知识中毒”,错学不如不学。俗话说“才多不压人”,就是说,知识都是有用的,多多益善。其实不然,任何事物都会有两面性,物极必反。食物能给人提供营养,也能使人中毒;知识能充实人的大脑,也能误导人的言行。

美国的一些培训机构认为,中国人的学习热情太高涨了,将来也许会犯错误,甚至会死得很尴尬——不是死于知识饥渴,而是死于知识中毒。

10多年前,某大企业总裁励精图治,使企业得以飞快发展。但是最近10年,他读错了书,走错了方向,造成企业止步不前。10年前,他读了一本美国人写的书,书上说对员工要放开,让人们的天性得到充分发挥,所以企业不用规定工作时间。他深以为然,于是在企业里执行。结果,员工成了一盘散沙,工作效率直线下降。

这就是盲目学习的结果,准确地说,是不加选择、不加批判地学习而导致的结果。因为,目前我们的生产力水平决定了员工还没有达到较高的自觉性,而且法治还不健全,这时候就开始实行德治,显然违背客观规律。

有一个企业带领9名干部学习《领导统御之道》,结果学完回去后,这9名干部都不服从领导了。因为他们学习了“统御之道”后,就知道如何和老板斗法了。

学了不该学的东西就是知识中毒,所以,未必是每个课程都要学,未必每个人都要学。有好多单位,一有培训,老板也参加,中层干部也参加,连食堂的大师傅也参加,这样的培训有何意义?

所以,将外在知识、理念与技能转化为学员内在的素质和能力时,要特别注意防止知识中毒。有句话说得好,“最合适的才是最好的”,要有选择地去学习,有选择地去转化。如何选择?你的痛楚点就是你的学习点。如果你现在最痛苦的是和你的上司搞不好关系,那你拼命学英语有何用?不如学习一下如何管理你的上司。

传授知识、转变理念、训练技能的最终目的都是提升学员的素质和能力。这就要求培训师不仅课要讲得好,而且要让学员听得进去。学员收获多少是评估培训师水平的主要指标,所以培训不能只是演讲,演讲不足以带给学员有价值的东西。P3-7

序言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这是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对“师”的诠释。在当时,为人师者要传授圣贤之道、授予学业技艺、解除疑问困惑。在现在的时代背景下,如果赋予“师”鲜活的生命形象的话,培训师应该是最符合的对象之一。

培训,作为人力资源开发的一个重要环节,因其强大的“造血”功能而日益引起企业的重视。人们自踏入社会的那天起,无不为个人前途、组织发展、社会进步而努力奋斗,但是,有的一路顺风,有的波折重重。而满足企业或个人的求强欲和求知欲,正是PTT(Professional Trainer Training,职业培训师)的使命,也是“传道、授业、解惑”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被赋予的新内涵:作为培训l师,我们传导,把知识让渡给他人;我们放大,放大自己的能量;我们延伸,延续自己的职业生命。我们宣导理念,训练技能,解决问题……

也正是因为如此的职业使命,所以有了这样的一本书。虽然我们的PTT课堂已经造就了大量优秀的职业培训师,虽然许多优秀的PTT已然成为企业界和培训界的闪耀明星,但是这还远远不够。所以,我将多年的心血凝聚成文,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另一种方式。

本书的理念和方法,都经过无数次的教学实践,其中理念和方法最终形成的过程,也是职业培训师培训行业在中国的成长历程,当然,我们在实践中还会将其不断完善。而其中的教学案例模型,同样在教学实践中经过无数次的使用,不断地得以科学化。比如“领导力模型”就是经过数千次的《360度领导力修炼》培训课程的打磨而形成的。在本书里,职业培训师之道,体现了现代职业培训师的师德与师威。而职业培训师的技能素养、教学方法、课堂气氛的掌控能力、课程设计技巧,正是对师艺的诠释。师德、师威、师艺,对于一个优秀的职业培训师来说,三者密不可分,缺一不可。

当然,本书不单是写给职业培训师和欲成为职业培训师的有志者的,同样是写给现代企业的管理者和领导者的。因为,对于现代企业的领导人或管理者来说,不会教导就不会领导。作为企业的管理者不具备培养下一代接班人的教导能力,就会令企业患上“不孕不育”症,处于“断子绝孙”的危险境地。所以,合格的领导者需要具备培训下属的能力,做企业教练,做指导者,这是迈向“第四代领导”的捷径。

本书能顺利出版,要感谢一直支持我的领导,感谢无数的m老师和学员,本书凝聚了大量优秀培训师和PTT学员的智慧。同时感谢我的家人,他们给了我莫大的支持和鼓励。另外还要感谢中商国际管理研究院的全体同仁,尤其感谢研发中心的全体成员,人们看不到他们,但是不能忘记他们付出的辛劳。

杨思卓

于深圳

书评(媒体评论)

当代国际管理咨询专家中,杨思卓教授是我最敬重的中国人。

——亚洲咨询培训与发展协会会长、日本战略管理专家/岛村典孝

企业需要良医,需要杨思卓教授这样具备职业水准的管理顾问。

——中国企业联合管理咨询委员会秘书长/赵天乐

强国必先强企,杨思卓教授的管理咨询实践体现了这一理念。

——广东省企业联合会会长、省企业管理咨询协会会长/罗佛光

职业培训师是一面可以带领他人走向成功的旗帜,相信这本书可以铸就更多的旗帜,带领更多的人走向成功。

——深圳市商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秘书长/林慧

听思卓讲课如品陈年佳酿,让人在沉醉中升华。

——奥康集团副总裁/叶建华

听杨教授的课程长达五年,他从不搞虚假的来浪费学员时间。

深圳居众装饰公司董事长/刘海宁

乐读他的书,喜听他的课,杨思卓是我寻找了十几年的导师!

——上海司健纳生物科技公司董事长/林至丞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金牌职业(职业培训师的八项修炼)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杨思卓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1133781
开本 16开
页数 21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0
出版时间 2008-03-01
首版时间 2008-03-01
印刷时间 2008-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经济-企业经济
图书小类
重量 0.3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272.92
丛书名
印张 13.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9
180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1 9:1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