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老翡翠:十七至二十世纪中国翡翠艺术(全三册)
内容
内容简介

《中国老翡翠(套装上中下册 十七至二十世纪中国翡翠艺术)》是以器物图片为主体,系统展示17-20世纪中国翡翠工艺品的图书,其中著录器物的时代、名称、材质、尺寸、造型、纹饰及题材寓意等基本要素,其他不作考释。

《中国老翡翠(套装上中下册 十七至二十世纪中国翡翠艺术)》分卷原则上以器物类别划分为五类,分上中下三卷。上卷设编委会、目录、图版目录、总序、专论、图版,其余各册只设图版目录、图版。

《中国老翡翠(套装上中下册 十七至二十世纪中国翡翠艺术)》选取了17-20世纪中国以翡翠为材质加工制作的工艺品,全面系统地反映中国翡翠工艺品的材质、题材、种类、用途和加工工艺,体现了这一门类文物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

《中国老翡翠(套装上中下册 十七至二十世纪中国翡翠艺术)》收录藏品全部来自于瑾瑜山房收藏。其来源于国营文物商店、国内外文物艺术品拍卖行及面向社会征集的流散器物。

《中国老翡翠(套装上中下册 十七至二十世纪中国翡翠艺术)》中藏品的定名依照时间、质地、工艺、纹样、器型为主,个别名称参照业界通用名称。

《中国老翡翠(套装上中下册 十七至二十世纪中国翡翠艺术)》图版中器物图片凡一器多面展示时,正面、背面、底面、侧面之间以短线示意。局部放大图则加以背景色以示区别。

《中国老翡翠(套装上中下册 十七至二十世纪中国翡翠艺术)》中文物的时代采用传统中国朝代名称纪年方法表示。

《中国老翡翠(套装上中下册 十七至二十世纪中国翡翠艺术)》中度量衡和数据均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单位书写。

作者简介

钟富苗,浙江绍兴人,曾任北京华夏中豪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重庆工发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总裁,重庆市浙江商会常务副会长,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采购基地(筹)主任。现任中和艺术(美国)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瑾瑜文化艺术(重庆)有限公司董事长,瑾瑜山房主人。从事中国文物艺术品收藏研究近三十年,现主要收藏和研究中国近代翡翠艺术品。

古方,北京人,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收藏文化专业委员会主任。毕业于北京大学考古系(1986年)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考古系(1989年)。主要从事中国古代玉器的鉴定和学术研究。主编《中国出土玉器全集》(2005年)、《中国古玉器图典》(2007年)、《中国传世玉器全集》(2010年)和《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藏中国古代玉器》(2016年)。

前言

中国古代玉文化,是中华文明十分值得骄傲的文化属性,也是中华文化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华先民把美丽的石头演化出了道德层面的精神比拟,以玉比德,成为道德精神的实物化体现,也让重玉、敬玉、爱玉深深地融入中华文明的基因,历八千余年传承至今而不衰。

翡翠自十七世纪开始在中国出现,至十八世纪进入宫廷,从十九世纪开始,随着当时统治阶级对翡翠的偏爱,从而自上而下风靡全国,几乎与和田玉为主的玉器消费并驾齐驱。这种对于翡翠的喜爱,在十九世纪至二十世纪中叶的短短一百五十年里,成为当时全社会的风尚,在继承玉器传统器型与纹饰的基础上,还根据时代特点衍生出很多特有器型与纹饰,如鸦片烟具、雪茄盒、钟表镶嵌等。在二十世纪中叶之后,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传统形式的翡翠开始逐渐退出了中国人的生活。

明清翡翠艺术品,从题材、器型到纹饰上,经历了由模仿到替代的过程。其加工程序及工具与玉器完全一致,其材料选择经历了“类玉为上”到“以翠为美”的审美转变;其题材与纹饰,既有仿古的宫廷作品,也有民俗的吉祥寓意。可以说,同时期玉器所有的,翡翠都有,玉器所没有的,翡翠也因其材料的特点与社会的需求而得以出现。因此,可以肯定的说,翡翠是中国玉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古代玉器史的精彩尾声,是开启中华玉文化承前启后发展创新的重要环节与纽带。

由于历史的原因,翡翠工艺品大量的存留于民间,国有馆藏的老翡翠工艺品相较于民间流散而言,可谓沧海一粟,但一直以来并未引起文博部门的重视。在收藏与展示上,至今也没有专门的展览与展示,几家重要的国有博物馆的古代玉器陈列中,翡翠既不成系列且数量较少。在研究与出版上,至今没有一本较为全面地、专业地展示老翡翠的图书,也没有对翡翠的质地种类与颜色名称有过标准性的研究与界定。面对全国数千万的玉器收藏爱好者,以及数量庞大的传世翡翠实物,老翡翠的研究和整理显得十分必要。面对“让文物活起来”的时代发展需求和社会对于翡翠的喜爱,民间收藏交易的活跃,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上的火热,老翡翠的著录与出版显得十分急迫。

瑾瑜山房主人钟君,在经营实业的同时,醉心于中国近代翡翠的收藏凡二十年。其藏品数量之大、品类之全堪称一座老翡翠博物馆,以瑾瑜山房藏翡翠为基础的《中国老翡翠——十七至二十世纪中国翡翠艺术》一书,填补了中国古代玉器研究著录的空白,以全集性的形式全面展示了十七至二十世纪中国翡翠的器型、题材、纹饰与老翡翠特有的质地与特点,同时还表现了翡翠的加工工艺与不同地域下的文化面貌,可以说是系统开启中国老翡翠研究不可或缺的工具书,也是对中国玉文化发展补上了重要的一环,可谓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是为序。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老翡翠:十七至二十世纪中国翡翠艺术(全三册)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中富苗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岳麓书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1068418
开本 16开
页数 808
版次 1
装订
字数
出版时间 2020-12-01
首版时间
印刷时间 2020-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262.3
丛书名
印张
印次 1
出版地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22: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