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中国传统文化举要 |
内容 | 内容推荐 (1)主要内容:导言、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第一章、天造地设禀赋超卓:中华文化的生成条件;第二章、汇流成川壮阔波澜:中国文化的演进轨迹;第三章、体式完整色彩纷呈: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类别;第四章、纲常伦理务实弃虚:中国文化的主要特征;第五章、南北西东同心致中:中国地域文化的贡献;第六章、御侮睦邻择用固本:中外文化交流的方式;第七章、纪实录功心智结晶:经史子集的辉赫业绩;第八章、才艺技能国粹象征:传统“艺术”文化的蕴意功能;第九章、风俗习惯成规作范:日常生活的文化表现;余论:传统文化的现代意义。(2)出版价值与意义:中华文化历史悠久、蕴涵丰富,拥有取之不尽的宝藏。体认和解读传统文化,成为大众的关注热点与心愿期盼。本书适合作为高等学校开设文化类课程的教材,也可成为普通读者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文本,其适用范围较为广泛。这对于帮助人们认知祖国优秀文化、提升“文化自信”,具有一定的价值与意义。 序言 中国文化,是深深植根于世界东方广袤华 夏大地而生成的文化,是世界文明大昌以来、历 经数千年风霜雪雨而唯一未曾断裂的文化,是博 大精深、具有极其丰富内涵的文化,也是承传有 序、自身特色鲜明的文化。学习、把握与继承中 国文化,须从认知“文化”及“中国传统文化” 等命题为?始。在中国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壮大过 程中,相对独立的地理环境,数千年连续不断的 演化进程,重视血缘伦理、强调仁爱礼义、崇尚 务实弃虚、坚持集中统一的社会理念,以中原文 化为核心的地域文化交融,遵循守体择用的中外 交流方式,编纂经史子集以保存文献资料及历史 经验,通过才艺技能和民间习俗滋养与展示文化 特性等,皆属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应当特 别关注与切实体认。 认真梳理传统文化与当今社会的密切关系 、做到古为今用,更是确知中华文化现代意义、 继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增进民族文化自信心与 自豪感的关键之点,也是本书的要义旨归所在。 导语 在中国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壮大过程中,相对独立的地理环境,数千年连续不断的演化进程,重视血缘伦理、强调仁爱礼义、崇尚务实弃虚、坚持集中统一的社会理念,以中原文化为核心的地域文化交融,遵循守体择用的中外交流方式,编纂经史子集以保存文献资料及历史经验,通过才艺技能和民间习俗滋养与展示文化特性等,皆属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应当特别关注与切实体认。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中国传统文化举要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崔际银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南开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10063284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47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67 |
出版时间 | 2023-01-01 |
首版时间 | 2023-01-01 |
印刷时间 | 2023-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552 |
CIP核字 | 2022207644 |
中图分类号 | K203 |
丛书名 | |
印张 | 2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天津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